《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5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索菲亚?科波拉转头看了杜克一眼,压低声音说道,“史蒂文在跟人谈论好莱坞大片的未来。”
  听她这么说,杜克来了兴趣,上前一步,站在索菲亚?科波拉身边,竖起了耳朵。
  “好莱坞每年都押注于符合大众兴趣的高预算大片,却正在失去那些通过互联网和电视收看电影的观众。”
  说话的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作为一家制片厂的所有者,他对整个行业有着深入的研究,“好莱坞的这种押注,早晚有一天会爆裂开来,从而导致整个行业遭到破坏性打击。”
  “整个好莱坞都在砸钱拍大片。”弗朗西斯?科波拉显然很赞同斯皮尔伯格的观点,“但这种模式不会永远有效,其结果是它们的焦点将会变得越来越窄。人们将会摒弃它们,而它们将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周围掀起了一片议论的声音,其中不乏邓肯?琼斯和朗?霍华德这样的知名导演。
  斯皮尔伯格再次开口,周围也安静了下来,他的话不算高,却清晰可闻,“现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娱乐形式正在跟电影争夺观众的注意力,而电影工作室宁可花费2亿5000万美元来制作一部电影,也不愿做一些个人化的小项目。”
  他叹了口气,“到最后电影行业将会面临大规模的崩溃局面。这个行业中将会出现‘内爆’,到那时会有三部、四部甚至可能是五六部大制作电影会砰然坠地。”
  “我也赞同史蒂文的话。”
  今天的新郎乔治?卢卡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这边,显然也听到了斯皮尔伯格的观点,“我认为电影院行业将会发生演变,不久以后就会变得类似于百老汇。”
  等卢卡斯的话音落下,索菲亚?科波拉不禁转头问杜克,“你怎么看?”(未完待续。)


第九百一十七章 游戏改编电影天生的矛盾体

  “我怎么看?”
  杜克不禁耸了耸肩,这种情况未来必然会出现,只是时间很难说,这时乔治?卢卡斯似乎又要说些什么,他提醒索菲亚?科波拉,“还是先听听卢卡斯叔叔怎么说吧。”
  “未来,高预算的大片会在大银幕上播映更长时间,而票价也将变得极高。”
  站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旁边,乔治?卢卡斯在这群导演中说起了自己对于好莱坞电影行业的预计,“在电影行业崩溃以后,电影院的数量将会变少,而影院的规模将会变得更大。看电影的票价将会达到50美元、100美元甚或是150美元,就像今天的百老汇或橄榄球赛票价那样,变得十分昂贵。电影在影院里的上映时间将会变成一年,也跟百老汇剧目一样。”
  乔治?卢卡斯进一步说道,“大制作电影将在大银幕上播映,而且票价很高;其他所有电影则都将在小显示屏上播映。事实上,现在的情况几乎已经是这样,《林肯》和《红色机尾》几乎没有进入电影院。你们可能会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没办法让他们的电影进入影院。”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两人对电影行业未来的这种预测确实令人担心。
  附近的邓肯?琼斯和朗?霍华德等导演都在发布各自的意见,虽然观点不同,但今天的场合不是太合适,杜克并不准备说些什么,干脆转身离开这个圈子,向着另一边的休息处走去。
  索菲亚?科波拉从后面跟了上来。两人找了处比较安静的小圆桌,坐下来继续刚才的话题。
  “你不觉得史蒂文和乔治说的很有道理吗?”索菲亚?科波拉靠在椅子上,带着淡淡的鼻音说道,“这种情况未来肯定会出现。”
  “确实是这样,电影业未来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革,乔治和史蒂文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他们两个,杜克双手抱胸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过,现在还没到该为好莱坞哭泣的时候,因为仍有很多电影能够大卖,面向小显示屏的电视剧也卖得不错。另外,好莱坞点播服务也正在让这些电影和电视剧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呈现在观众面前。”
  就像杜克过往说的那样,在这个能从多个渠道看到电影的时代,观众为什么不选择更为舒服的家中观影。而要跑到电影院中去贡献票房呢?
  在这个时代,大制作商业片成为好莱坞的主流,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除非不在乎利润,否则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哪怕是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
  “消费者更不必为此担心。”杜克歪了歪头,说道,“传统电影行业崩溃的速度越快。消费者也就能越快地在个人设备的显示屏上看到想看的电影,而不必到电影院里去人挤人。花大价钱购买电影票却不得不在边上的座位看向大银幕。”
  索菲亚?科波拉耸耸肩,知道两人的电影理念存在着天与地的鸿沟,也懒得继续讨论下去。
  脚步声响起,杜克转头看了一眼,邓肯?琼斯走了过来,“嗨。杜克。”
  “你好,邓肯。”杜克示意了下旁边的空椅子,说道,“请坐。”
  邓肯?琼斯也不客气,坐了下来。索菲亚?科波拉不禁有些疑惑,她是杜克在圈内最好的朋友,知道邓肯?琼斯和杜克之间远远谈不上熟悉,对方直接找过来,显然是有事。
  这位来自英国的导演看着杜克,也不绕弯子,“我的剧组资金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你曾经想过要投资,现在还有这方面的意愿吗?”
  杜克摇了摇头,“除非你能说服暴雪和传奇影业。”
  早在从《魔兽世界》剧组挖丹尼尔?吴的时候,杜克就让人尝试着与暴雪方面谈过,想要投资这个项目,但暴雪不傻,明白只要能保证电影的制作在合格水准之上,以《魔兽世界》和《魔兽争霸》游戏积攒的海量粉丝,盈利几乎是必然的,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杜克。
  就像杜克不想让别人随意插手自己的盈利项目一样,暴雪也不是傻瓜,更不是慈善机构。
  邓肯?琼斯又抱怨了几句杜克挖走丹尼尔?吴,让他不得不临时再寻找演员的事,带着几丝失望走掉了。
  他只是这个项目的导演,在好莱坞,除非是杜克和斯皮尔伯格等人这一层级的导演,否则别想拿到太多的权力。
  “如果邓肯?琼斯能说服暴雪和传奇影业,我也不介意投一笔钱。”
  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杜克对索菲亚?科波拉说道,“虽然这个项目的风险有些大。”
  索菲亚?科波拉立即问道,“你不看好暴雪的改编版本?”
  “《魔兽世界》这个游戏确实有值得改变的价值,但相比于现在的主流科幻动作片,风险也确实比较大。”杜克随后解释道,“如果给全世界的游戏改编电影定义一个标签,用失败一词或许再适合不过。”
  听到这话,索菲亚?科波拉轻轻点头,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杜克摇了摇头,或许《魔兽世界》能改变游戏电影悲催的局面,但现实就像他说的一样,失败的风险也相当的高。
  伴随着近年来移动游戏的兴起、ip概念的大红大紫,全世界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影游互动时代。
  影视与游戏凭借各自的影响力互相帮衬,因此越来越多的影游互动成功案例出现在大众眼前,但是影游互动绝大部分的成功却只能归功于由影视改编而来的游戏,与之相反由游戏改编成的影视作品节节落败,惨遭世人唾骂。
  不得不说游戏改编电影在好莱坞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产业,难逃失败的厄运。
  1993年,一部由热门游戏《超级玛丽》改编而成的电影《超级马里奥兄弟》横空出世,正是因为它的出现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电影类型——游戏改编电影。
  回忆当初《超级玛丽奥兄弟》大电影在市场中的表现,虽说它拥有强大的ip优势作为支持可以为其带来诸多追影者,但是它依旧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市场中吃下败仗,且不说票房有多么惨不忍睹、就连本钱都未能够挣得回来。
  而这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由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需要在其剧情上做出大大改动,最终电影质量太差所导致,在1993年上映的《超级马里奥兄弟》中,不仅人物还原度上做得不够,并且剧情改编过后与游戏剧情的差异化太大,玩家和观影者不买账所以最终落个失败的结局。
  也正是因为这一首例的落败,游戏改编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过去这十多年之中仍有厂商再次进行尝试游戏改编电影,但截止至目前却仍然未见一个真正说得上大获成功的案例,包括之前由知名游戏《波斯王子》、《寂静岭》以及《古墓丽影》等游戏改编而成的影视大作,同样在ip效应火热的大背景下,它们拥有强大的ip作为支撑,但是它们的收入却始终都只是在2亿美元之内徘徊,挣回本钱而已。
  近年来影游互动的热潮愈演愈烈,游戏改编电影的热情仿佛又重新被点燃,众多游戏改编电影再一次席卷而来。
  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魔兽世界》和《刺客信条》,这堪称是两款全民级的游戏,其追捧者不计其数,广受游戏玩家们热爱。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影游互动火热的今天,大作再一次抱团而至,游戏改编电影最终能否逃脱失败的厄运呢?
  坦白地讲,其风险相当大。
  “为什么影游互动影视改编游戏成绩那么优异,”索菲亚?科波拉没有研究过,却很好奇,“而游戏改编电影却屡屡失败?”
  “某种意义上而言,游戏改编电影本就是一个天生的矛盾体。”
  与索菲亚?科波拉不同,杜克的导演身份之外,还是一个商人,对能投资的电影类型自然有过一定的研究,“游戏改编电影不同于电影改编游戏,在用户群体上它们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化。
  看到索菲亚?科波拉依然疑惑不解,杜克干脆详细的说道,“虽然游戏改编电影自身同样与影视一样自带粉丝效应,但是在游戏ip影响力上而言,面对全球如此庞大的影视市场,游戏却又如蚂蚁和大树一般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全球影视追求者数量可以完全覆盖游戏玩家,但是游戏玩家始终是不可能覆盖影视用户的。”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热门电影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要远远超过热门游戏。
  “你们在讨论什么呢?”斯嘉丽的大步走了过来,拉开一张椅子坐在了杜克的身旁,“好像很热烈的样子。”
  “关于游戏改编电影的事情。”索菲亚?科波拉简单的对斯嘉丽?约翰逊解释了一下,然后又转向杜克问道,“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
  “受众群体的不同只是一方面。”杜克点点头,“还有另一方面。”(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九百一十八章 制造情怀效应

  斯嘉丽?约翰逊也很好奇,立即问道,“那是什么原因?”
  杜克想了想,说道,“现在的电子游戏大多数剧情都是相当的简单,因此通常游戏改编电影之时厂商需要在剧情上做出一定的改动。”
  他耸了耸肩,“然而在玩家眼中,希望的是由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能够更大的程度的还原游戏,尊重所有原本的游戏。”
  “但游戏的情节和设定却未必适合电影。”索菲亚?科波拉了然的说道,“游戏和电影是完全不同的载体。”
  “正是这样。”杜克轻轻点头,“所以矛盾就出现了,影视市场观影者希望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剧情能够给观影者带来更多的精彩部分。如果过于遵循玩家的需求,那么游戏改编的电影会受到游戏剧情设定限制导致作品的质量大大降低,如果过于满足影视市场观影者的需求,那么游戏玩家们又不会为其买账。”
  听到这里,斯嘉丽也说道,“这样的矛盾好像非常难解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款由游戏改编而出的电影需要同时既满足影视市场追影者的需求,又需要满足游戏市场玩家的需求,这一点对于游戏改编电影而言厂商们很难把控。
  随后,杜克拿此前由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生化危机》举个了例子,这款作品相对意义上应该还算得上成功,即便是没能够赚很多钱,但是至少厂商是肯定赢利了。
  “我之所以要拿《生化危机》出来,”杜克稍稍解释道,“主要是因为该电影彻底偏离了游戏的主道,没有顾忌游戏玩家的感受。完全走上了一条自high的道路。”
  毫不夸张的说,《生化危机》电影版能相对还算是成功,偏离游戏的设定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在《生化危机》大电影中,剧情和游戏是毫不相干的,正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生化危机》经常被游戏玩家们调侃。顶着游戏的名拍着毫不相干的电影,被游戏玩家嘲讽成一部活生生“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
  由此可以好好想一想,即便是游戏改编电影凭借跳出改编平衡的方式打开其知名度,但是却遭遇到万千游戏玩家的吐槽,而且又没有做出多么大的成绩,这样岂不是在自毁ip?
  当游戏ip永远也无法得到玩家的原谅,玩家下一次还会为此ip买账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游戏改编电影究竟能否逃脱失败的魔咒呢?”同样是作为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不禁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又该用什么的方式脱逃呢?”
  将游戏搬上大银幕。如何将游戏电影打造得更好?最为重要的一点,杜克依旧还是认为作品剧情应该尽全力来平衡游戏玩家和影视市场观影者的需求。
  既然游戏改编电影的过程中,游戏的剧情改编必不可免,那么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厂商实际上可以让电影制片人和游戏制作人相互协作、通力合作来制作电影,或许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效果会更加好。
  而在游戏改编电影作品拍摄制作过程中,电影制作商应当找一些更加称职的演员。
  之所以说称职,更多的是因为在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中太多的演员压根玩都没有玩过其游戏。所以在拍摄表演过程中与游戏里的人物差异大,例如神情、动作等。
  由《魔兽世界》改编而来的电影和《刺客信条》改编而来的电影。从某种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