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抱怨,他们一面对影片满口怨言,一面排队买票观看。
  在他们的嘴里,所有的商业片都是无脑的。
  在追究漫长消夏电影季的罪责时,这些人对替罪羊的认定必然是一致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两年后乔治?卢卡斯发行的《星球大战》。
  《大白鲨》也并非第一部在北美全面上映的影片。
  1971年,《比利杰克》在1200家影院上映,远远超过《大白鲨》的465家。
  《星球大战》则只在43家影院上映,用今天的话来说是1977年的“大冷门”走红影片。不过,这两部影片的确最早突破了1亿美元票房,它们开创了“以观影为惊险之旅”的先河,吸引人们反复观看,这是《教父》望尘莫及的。
  不管讨厌商业片的人怎么说,《大白鲨》和《星球大战》的成功毋庸置疑,后者的影响力直接秒杀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连名字都能被一个国家拿来当做战略忽悠另一个国家。
  暑期档影片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自然而然出现了明显的模式。
  比如说现在的个头很重要。
  曾经杜克看过的《侏罗纪世界》里,霸王龙让位于更大更壮的暴虐霸王龙,因为正如片中一个角色所说:“没有人再对恐龙大惊小怪。”
  而第一集《侏罗纪公园》明显不同,里面一炮打响的明星并非霸王龙,而是个头小得多的迅猛龙——聪明、跑得快、杀伤力强。
  第一代大片都由诸如大卫和歌利亚之类的故事组成,以速度和计谋对抗个头,而胜出的是速度和计谋。
  斯皮尔伯格在《大白鲨》里安排的全是体格上的弱者,而《星球大战》也堪称是小个子的赞歌。
  就像《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十年代的商业大作和新世纪之后有了明显的不同,可以说以前的商业大片如同苹果派一样富有美国特色。
  1993年《侏罗纪公园》在法国上映时,法国文化部长宣称它是“对法国民族特性的威胁”,并表示每个法国人都有“爱国责任”,抵制这部电影而去看法国时代片《萌芽》。
  但一年后,好莱坞的海外利润超过了国内利润。
  现如今,像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和《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这类电影的一半以上利润都来自海外。
  杜克得到的相关数据,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中国有望在2020年超越北美,好莱坞正相应的调整和宣传其拍摄计划。
  在《钢铁侠3》的剧本里面的中国官员不那么恶毒了,《变形金刚》系列里出现中国一些银行和其他品牌的植入广告,曾经《哥斯拉》和《环太平洋》里的怪兽游遍太平洋沿岸各大城市,这都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每天新开十家左右的影院。
  好莱坞的商业策略都是在不断 变化的,如果不能及时把握,就会栽跟头。
  比如大卫?埃里森一直认为大片是给男孩子看的,却没有发现市场这几年的变化,直接导致《速度与激情5》后劲不足。
  过往,好莱坞内部有一个专门形容核心消费客户的词汇——狂热粉丝(fanboy),从这个名字上面,也能看到这批人以什么性别为主。
  这是些收集相关商品、把dvd按字母顺序排列整齐的科幻迷,脸色苍白,不爱跟人握手,据说他们能纷纷走出摆满任天堂游戏机的居所让漫威公司的新片一举登顶。
  确实,自《星球大战》以来,各大电影公司瞄准十多岁的男孩,迈克尔?贝曾说过——“我为十几岁男孩拍电影。”
  但那是在《暮光之城》上映之前,只有男孩能捧红大片的错误观念如今频频被击得粉碎。像《饥饿游戏》等影片,近三分之二的观众是女性。
  然而,这些大片真的就代表无脑吗?
  “开场全是无名小卒,最终个个皆为超级英雄。
  今年的奥斯卡上,那个被杜克拒绝掉的一镜到底的导演,终于凭借提早出现的《鸟人》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他在影片中把漫画电影称作“文化大灭绝”。
  这部影片无论从质量还是内容,可以说都很一般,观众乃至职业影评人的评语也不好。
  它的胜出恰恰反映学院对票房大片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
  奥斯卡或许总是错把自己当成诺贝尔和平奖而蔑视大片迎合最小公分母,但好莱坞流水线出产的东西从本质上又有多少区别?
  说白了,都是流水线产品而已,唯一的不同商业是迎合大众,而奥斯卡片是逢迎小众。
  今天不用脑子的消遣常会变成明天深受喜爱的经典。
  《盗梦空间》犹如一个电影钟表匠般心灵手巧,《疯狂的麦克斯》令人振奋的电影制作丝毫不亚于过往其他任何一部影片,皮克斯拍片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用心程度不输给任何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得者……(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六十一章 机器萌神

  “我被詹姆斯的表演深深的震撼了。”
  走出华纳大楼的门口,杜克与詹姆斯?弗兰科站在一起,在记者围上来的时候,简单的说了几句,“的确,我们做过排练,但只有我第一次看到詹姆斯在电影的场景中时,我才意识到詹姆斯的表演了不起,前所未见。”
  一切都是为了宣传,而且杜克也对诙谐幽默的詹姆斯?弗兰科印象很不错,“我和他在《盗梦空间》里合作过,我知道他的才华出众。所以当为《黑暗骑士崛起》选角时,我立即想到了他。”
  当记者转向詹姆斯?弗兰科的时候,他非常配合的说道,“和杜克合作非常激发灵感,他能再找我合作我很高兴,更何况是让我参演《蝙蝠侠》啊,我一直都是蝙蝠侠的大粉,过去的蝙蝠侠作品我全都看过。”
  “詹姆斯,听说你在拍摄新作品?”记者转向杜克,“据说还来自你的推荐。”
  “是的。”詹姆斯?弗兰科首先说道,“我与塞斯?罗根合演的一部喜剧。”
  杜克则略带公式化的说道,“詹姆斯不仅是个演员,他还有满腔的创作才华,我非常喜欢他这方面的才华,只是向华纳兄弟做了推荐而已。”
  站在华纳大楼前说了这几句,导致围上来的记者越来越多,杜克的几名保镖立即走上前来,将记者扎堆的人群分出一条走廊,杜克对詹姆斯?弗兰科使了个眼神,率先突破记者的重围,钻进了等在这里的汽车,詹姆斯?弗兰科没有离开的意思,他的新作已经开启拍摄了。年底就会上映,正需要宣传炒作。
  汽车刚刚发动,坐在旁边的斯嘉丽就发出了抱怨,“亲爱的,你为什么要支持詹姆斯?弗兰科的那个计划?”
  作为一个政治积极分子,斯嘉丽?约翰逊自然能看到这个叫做《采访》的项目会带来的影响。
  副驾驶上的蒂娜?菲也转过了头来。“这确实不像你的做事风格。”
  一部影片中,以所谓正义的立场,公然去刺杀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即便是北韩那样被全世界唾弃的国度,也必然会带来一场风波。
  杜克很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选择支持詹姆斯?弗兰科。
  “我这样做当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杜克眼中露出了几分思考的神色,“如果不是利大于弊,我怎么可能支持这个项目呢?”
  斯嘉丽了解自己的男友是什么样的人,除去对待身边人极好外。那绝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利益至上者,在她看来,也正是这种理念,才让杜克走到了如今的地步。
  纵观全美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利益至上者呢?
  只是这件事在她看来还是有欠考虑,“我看不到获利点在哪里,这样一部以屎尿屁为卖点的喜剧,就算是大卖。利润也不可能超过1亿美元。”
  蒂娜?菲补充道,“能有五千万美元就不错了。而且你只是华纳兄弟的大股东,最终能分到你手里的分红顶多一千万美元。”
  这点钱别说是杜克,就连蒂娜?菲也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
  杜克先看了看斯嘉丽,又看了看蒂娜?菲,缓缓吐出一个词,“中国。”
  中国?
  蒂娜?菲和斯嘉丽都皱起了眉头。不同的是,后者一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政治嗅觉更加灵敏。
  斯嘉丽试探的问道,“你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吗?”
  杜克轻轻点了点头,蒂娜?菲却疑惑的看向了斯嘉丽。
  “他去中国的次数太多。与那边的官媒以及某些部门走的太近了。”在杜克的提醒之后,斯嘉丽已经想通了,“其实政界和上流社会,已经有很多人在议论杜克了……”
  蒂娜?菲的脑袋也转过了那道弯,“杜克如今是美利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中国方面走的太近,确实会出现一些问题。”
  政治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好莱坞,与詹姆斯?卡梅隆不同,杜克出生在加州,成长在洛杉矶,在一些人眼里,那是标准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且二十年的导演生涯,累计票房超过百亿美元,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可以说无与伦比。
  如果这样一个人,是同情或者认可某些东西的人,必然会出现问题,甚至说全美哗然都不过分。
  确实,如今的社会比以前更加开放,但意识形态从来都是与宗教、种族等一样的大问题。
  从某些方面来说,杜克将自己的名字挂在《采访》的制作人名单中,也是在向全美的主流社会,显示自己的某些立场。
  当然,这些主要还是集中在北韩上面,他可不想放弃中国市场。
  《采访》毕竟是一部低投入的作品,想要制造出轰动效果并不容易,回到公爵庄园的别墅里,杜克将蒂娜?菲喊到书房,郑重的交待了一些事情,让她亲自与道格?沃尔特和杰米?约翰逊去谈。
  “等等,蒂娜。”
  蒂娜?菲准备离开书房的时候,杜克又把她喊住了,“记得通知华纳兄弟的人,加强《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安保。”
  他隐约记得,这部影片放映时曾经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意外事故。
  不过影片会在北美超过4400家院线上映,这些院线都是独立的公司,即便他想做什么也无处下手。
  院线公司又怎么可能让一个外人干预自己公司的正常运营?
  杜克能做的,也只有加强首映式的安保,他实在记不清意外是发生在首映上,还是其他影院里了。
  只要首映不出问题,其他都好说。
  蒂娜?菲轻轻点了点头,“华纳兄弟已经聘请了两家专业的安保公司,我会跟杰米?约翰逊再进行沟通。”
  书房的门被拉开,又轻轻关上,坐在一边一直默不作声的斯嘉丽?约翰逊不禁好奇的问道,“亲爱的,你在担心什么?”
  “只是防患于未然。”杜克轻叹了口气。
  希斯?莱杰的死,无疑让小丑成为了一个神话,也造就了一大批疯狂的粉丝,他真的有些担心,某些人过于疯狂,如果效仿小丑的举动的话……
  后果只能说不堪设想。
  全美有那么多的影迷,除了适当的做一些防范工作,杜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审查每个购买《黑暗骑士崛起》影票的观众吧?那这样《黑暗骑士崛起》一定会扑街到死。
  晃了晃头,杜克散去满脑袋的念头,站起来说道,“我们下去吃晚饭吧。”
  斯嘉丽耸耸肩,过来挽住他的胳膊,离开书房走下楼梯,向着餐厅缓步而去。
  最近这一年来,杜克都在严格遵守营养师制定的食谱,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还是重新恢复的健身的效果,他感觉身体比之前好了不少,尤其是睡眠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晚餐基本是素食加鱼肉,杜克和斯嘉丽吃的都不多,吃过之后,杜克又回到了书房,查看卢卡斯影业最新送过来的星战系列重启计划。
  如今,凯瑟琳?肯尼迪第二次飞去中国,在全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宣传普及星战系列,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卢卡斯影业也开始制定具体的新星战的方案,只是数次编写的剧本大纲都被杜克否决了。
  这些剧本大纲都很有创意和新意,却无法得到杜克的认同,他非常清楚,重启的第一部星战可谓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后面的一系列计划,所谓创意和新意几乎就是风险的代名词,新的星战首部曲要的不是这些,而是稳妥和保守。
  新送过来的计划再次被杜克否决,准备在《黑暗骑士崛起》上映前约卢卡斯影业相关的负责人谈谈,告诉他们直接借鉴第一部的人物和设定,以怀旧的风格制定大纲和人物设定。
  星战系列在北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力,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杜克很清楚这一点,新的星球大战首部曲首先要顾及的必然是北美市场和北美观众,然后才是其他的海外市场。
  至于中国市场方面,只能说尽量做好铺垫工作,能不能像《变形金刚》或者《阿凡达》之类的影片这样爆发,杜克也没有信心。
  不过他不会为此改变首部新星战的理念和方向,无论是市场体积还是分成数额,北美才是如今的世界第一电影市场。
  还有周边,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曾经的一代萌神r2d2无疑有些老了,虽然能让很多人怀旧,但周边想要丰收,必须有新的增长点,增加一个新一代的卖萌机器大神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想到这里,杜克拿起笔,在给卢卡斯影业的回函中,画出了一大一小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机器人外形。
  但杜克的画技非常一般,只能做出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具体的审核和设计工作,还是要交给卢卡斯影业的专业工程师们。
  忙碌了半个晚上,杜克去了休息室,与研读吕克?贝松新送来的斯嘉丽?约翰逊闲聊了一会,普通的一天也就此过去。
  随着上映时间的临近,《黑暗骑士崛起》的预售工作也陆续展开,而《复仇者联盟》经过近一年的放映之后,基本结束了北美和海外的院线旅程。(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六十二章 悲催的接盘侠

  从在全球上映开始,《复仇者联盟》就一路创造了各种辉煌的票房纪录,到如今下映也不例外,在经过近一年的放映之后,摆在《复仇者联盟》北美票房和全球票房前面的,也只有《阿凡达》这一座大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