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5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属!
  911是北美公众心中永远的伤疤,如今这种情况下,新闻集团被带着确切的证据卷入了其中,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大批911受害者的家属纷纷在各大媒体上呼吁联邦政府彻查此次事件,国会为此还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
  受此影响,新闻集团的股价狂跌,市场上明显有人在沽空新闻集团的股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新闻集团蒸发了近百分之十的市值,显而易见的事情,几大传媒集团联合华尔街那帮见风使舵的吸血鬼,迅猛的打压新闻集团的股票。
  曾经风光无限的新闻集团,彻底陷入了风雨之中。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英美名人出现在了新闻集团的窃听名单中。
  英国方面的苏格兰场和美国方面的联邦调查局先后公布了一份总计高达6000人的被窃听名单。
  其中包括英国王室成员欧吉妮和约克比?阿特丽斯公主,威廉和哈利王子,女演员西耶娜?米勒、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大臣泰萨?乔维尔夫妇,足球明星瑞恩?吉格斯和保罗?斯科尔斯等等。
  美国方面,受害人包括知名演员布拉德?皮特及安吉丽娜?朱莉、著名乐队林肯公园、阵亡美军士兵的家属以及数名未指出姓名的国会议员和州参议员等等。
  英国议会也就‘窃听门’事件举行了第一次听证会,默多克和邓文迪亲自到场,接受质询,就在质询临近尾声时,意外发生了。
  现场直播中,一名身穿格子花纹衬衫、坐在旁听席最后排的男子突然站起来,快步走到证人席旁,手里拿着一个盛满剃须泡沫的纸盘子向默多克砸去。
  其他人都愣住了,没人意识到该阻止袭击者,或许也没有人真正想阻止,默多克好像僵在了座位上,警察也没有立即反应过来。
  邓文迪这时闪电般地从椅子上跳起来,飞身扑向前方,右臂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右掌狠狠向袭击者脸上掴去……
  这对老夫少妻就这样在电视直播中,在整个西方世界的观众面前,上演了一场‘恩爱秀’。
  在听证会意外发生后,一些媒体上很快出现大量关于邓文迪飞身护夫的报道,有人说邓文迪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应被授予“年度妻子”称号;有人则表示“邓文迪的动作之快让法庭上反应迟缓的警察相形见绌”;还有新闻集团旗下的《卫报》,称她在听证会上展现了模范夫妻的含义。
  经由电视,默多克表遇袭画面呈现在公众眼前,这有有效缓解了政府和民众对窃听事件的愤怒,默多克和新闻集团所面临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甚至有知名公关人士认为,新闻集团不久前聘用美国著名公关公司改善其企业形象,都不如邓文迪的一巴掌效果好。
  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漂亮的危机公关。
  然而,北美的各大传媒集团绝不会放弃这种压制竞争对手的机会,一个被削弱的新闻集团才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
  两天后,最新的一期《名利场》杂志上,刊出了被人匿名邮寄而来的邓文迪的日记,毫无保留的揭示了邓文迪对布莱尔的爱慕。(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五十三章 互联网狂欢中的笑料

  遥想当年,邓文迪和鲁伯特?默多克的婚姻就不曾被人看好,很多人认为这必然是一场短命的婚姻,而稍稍了解邓文迪的人都不难发现,这个女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部如何用身体借助男人向上爬的学习指南。
  鲁伯特?默多克为什么娶邓文迪,外界也多有猜测,其中最多的还是为了中国市场。
  可惜,那时的默多克对中国媒体市场了解的还是不够多,中国的媒体市场更不会因为他有一个华人妻子,就会对他另眼看待。
  反观邓文迪,这个女人野心勃勃,嫁给鲁伯特?默多克,远不止是想成为亿万富豪夫人那么简单,只是默多克对她有足够的防备,邓文迪不但进入不了新闻集团的决策层,连两个孩子也只有信托基金,而没有任何股权。
  其实,与这对夫妇打过交道的人都不难看出,他们分道扬镳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没有人想到,事情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变化,邓文迪不但给鲁伯特?默多克戴了一顶绿帽子,对象还是一位前英国首相。
  《名利场》刊发的“邓文迪信件”被媒体和网络疯狂转发。
  邓文迪用蹩脚的英文在日记中写了数封‘肉麻的情书’,“噢,该死,噢,该死……我为什么会这般思念托尼,他如此有魅力,衣着非常得体。他拥有很好的身材,腿非常长,臀部也很棒。不仅如此,他还瘦瘦高高的,皮肤很好。我爱他的蓝眼睛,爱他在台上的风采……”
  此外,《名利场》还刊登了数张照片。
  照片中,布莱尔与邓文迪在默多克的加州农场共进晚餐时互相给对方喂饭。而农场的佣人透露,他们亲眼看见布莱尔进入邓文迪的房间,并将房门关上,他至少三次在她的卧室内过夜。
  这一新闻迅速被各大网站、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转载,不到的半天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世界。整个世界都为之哗然……
  接着就有报纸指出,邓文迪和默多克恩爱不过就是一场秀,那场遇袭事件不过就是新闻集团的公关行为而已,全世界都被他们骗了。
  如果说以前还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污蔑,但在新闻集团充满谎言的各种行为曝光之后,公众根本不再相信新闻集团的媒体。
  尽管当事方的三人都极力否认,但这次‘出轨门’发酵数天后,托尼?布莱尔被迫辞去工党的所有职务,纽约的报纸也爆出最新消息。怒不可揭的默多克已经通知律师尽快处理与邓文迪的离婚事宜。
  外部强敌环绕,后院已经起火,这就是鲁伯特?默多克的境遇。
  有些事根本不用杜克发动,时代华纳与维亚康姆、康斯卡特等传媒公司,一直在紧盯新闻集团,他们的目标并不复杂,利用这次事件让新闻集团真正拆分,消除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离开北美之前。杜克一直在关注这件事的进展,鲁伯特?默多克可以说正在面对二十年来最为艰难的局面。即使新闻集团不拆分,未来几年也不会像过去那般风光无限。
  在盯着新闻集团的同时,杜克还做成了一笔交易。
  卢卡斯影业大部分都是例如工业光魔和天行者音效这样的优质资产,但也不乏卢卡斯动画和卢卡斯游戏这样的鸡肋部门,在杜克的推动下,卢卡斯影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产业优化,卢卡斯动画和卢卡斯游戏被凯瑟琳?肯尼迪以9500万美元的打包价,出售给了顶峰娱乐。
  随后,将蒂娜?菲留在北美处理各种事务,杜克带领剧组飞到了英国。准备在这里拍摄关于韦恩庄园的镜头。
  这里最为主要的戏份是一场派对,也是在这场派对中,赛琳娜?凯尔闯入韦恩庄园,将已经退隐的布鲁斯?韦恩重新带入到了纷争当中。
  拍摄地点位于诺丁汉,还是艾琳?兰黛的堂哥的那栋古老别墅,与上次拍摄不同,这一次杜克支付了足额的租金和改造费用,以便让现场更适合拍摄。
  这是一栋相当有年份的庄园,但杜克对于历史和古迹之类的东西向来不感兴趣,在英国的拍摄时间有限,除了一场派对戏外,还要在伦敦拍摄一场化装舞会。
  早先过来的查尔斯?罗文和安娜?普林茨基本做好了准备,更是找到了足够的临时演员,杜克带着克里斯蒂安?贝尔、盖尔?加朵和迈克尔?凯恩等人赶到后,立即投入了拍摄。
  这里主要还是赛琳娜?凯尔和 布鲁斯?韦恩的对手戏。
  毫无疑问,身高腿长、模特出身的盖尔?加朵在体型方面更加适合猫女,她最大的问题是演技,不过杜克对于表演的要求并不算高,这只是一部商业片而已,而且也不会像《黑暗骑士》那般沉重。
  仅仅两天的时间,杜克就拍摄完了所有与韦恩庄园的戏份,准备带领剧组离开诺丁汉,前往伦敦的时候,饰演约翰?布莱克的詹姆斯?弗兰科找到了杜克。
  酒店套房的会客室里,杜克让詹姆斯?弗兰科随便坐后,直接问道,“这么晚过来,有事?”
  “还记得我以前给你说的那个喜剧计划吗?”
  足够了解杜克的做事风格,詹姆斯?弗兰科也不饶圈子,直接说道,“我与塞斯?罗根已经找人写出剧本,也制定了一些大概的计划……”
  说到这里,詹姆斯?弗兰科将手中的文件袋递给了杜克。
  接过文件袋,杜克快速浏览了一遍,就像詹姆斯?弗兰科说过的那样,这是一个典型的喜剧,不过内容有些敏感。
  就像传统的北美喜剧一样,这个故事也是典型的屎尿屁,男主角是一位美国脱口秀主持,和他的制作人经营着他们非常成功的明星八卦电视秀《今夜胡闹秀》,当他们发现北韩的最高领导人金三胖正是他们节目的粉丝,于是他们决定对他进行采访,并试图成为官方授权的记者。
  他们准备前往北韩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特工组招募了他们,这使得此次平壤之行的计划有了改变——他们两个将去刺杀那位大独裁者。
  按照曾经的思维,这绝对是一个不能碰的题材,但杜克以制作商的角度去看,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很可能会成功的计划。
  对于北美市场来说,这个故事设定本身就搞笑至极,因为金三胖对于全美大众而言,相比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人物,他更像是一个互联网狂欢中的笑料,虽然这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时代最为突出的政治讽刺类型的影片,但它无疑是一个讨巧的、不受拘束的并且令人捧腹大笑的电影改编。
  的确,这部影片就算成功制作出来,充其量也只是一部二流甚至是三流影片,但绝对会成为热门话题。
  足够的话题度就决定了这部影片一定不会缺乏观众。
  当然,在杜克看来,这部影片能否成功,还要看营销。
  思考了几秒钟后,杜克将文件袋还给詹姆斯?弗兰科,说道,“回北美之后,你可以去华纳兄弟,我会给道格?沃尔特打电话。”
  他推荐的项目,必然能通过华纳兄弟审核委员会的审核。
  三天之后,剧组在伦敦的希尔顿大酒店开始了拍摄,与此前在洛杉矶摄影棚中的先期拍摄不同,这里使用的都是普通的数字摄像机。
  动作戏和大景别的外景戏,杜克都会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景别小一些的戏份,则会改用普通的摄像机。
  不过,在拍摄化装舞会的全景镜头时,杜克也使用了imax摄像机。
  像这种大景别的imax内景戏拍摄,对于灯光师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imax拍摄的较高的画面很难让灯具掩藏起来,而杜克之所以选择伦敦的希尔顿大酒店,就是因为这里的宴会厅天花板上设计有四方形的凹槽,可以掩藏布光用的灯具。
  灯光组在俯瞰舞池的天花板上安装了8个七百五十瓦的椭球灯,用扉子板削光,并肩光束塑造成与天花板镶嵌灯匹配的形状,通过天花板的灯光反射创造出日常灯光的效果。
  拍摄克里斯蒂安?贝尔和盖尔?加朵共舞的戏时,杜克对于两人眼睛特写的画面相当不满意,让灯光组更换长嘴柔光罩led来提供眼神光,同时用5k的钨丝灯来勾勒出柔和的明暗边缘光效,以便让拍摄出的演员的眼睛更加明亮有神。
  站在宴会厅里,杜克大声提醒灯光组,“如果摄像机过了贝尔的右肩位置,你就站在他的左肩位置布光。
  拍摄中,杜克要求在克里斯蒂安?贝尔和盖尔?加朵间有多个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镜头,还让灯光组通过布置在演员上方和演员身后的摄影机轨道车上的可控式中国灯笼式球形灯,来制造一种持续性的柔化边缘光效。
  在伦敦停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剧组乘坐包机赶到了印度,杜克只在这里拍摄了短短两天的时间,又带领剧组重新回到北美,在纽约、芝加哥和匹兹堡拍摄外景戏。(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五十四章 结尾的感觉必须正确

  在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大动作场面已不再仅单纯具有商业大片的标志性含义,而且还具有暴力美学升级体验的特殊功能,全景式的场面描写和超精致的动作刻画,加上imax画面的质感,以及全浸泡式的观影体验,都是杜克拍摄制作时的必然追求。
  为了追求真实的观影体验,杜克并没有把一切大场面都交给后期特效完成,很多动作场景也会采取真实拍摄的方式。
  除特效戏外,杜克一般不会亲自给每场戏做故事板,而在那些动作特效戏里, 每个分镜头都做了故事板和预览动画。
  在特效方面,杜克从来都不排斥cgi电脑技术,更不会秉持所谓物理式实现能超越一切的理念,不过他也很清楚,尽可能多拍摄些实拍素材总是好的,即便后期用cg技术进行合成和提升,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回到洛杉矶,杜克带领剧组入住了突袭者队的兰黛球场,并且召集了近两万名球迷作为临时演员,这里需要用到大量的演员、一整支特技替身团队和现场爆破团队。
  在这里拍摄的是一场发生在美式足球场内的戏,当时的哥谭无赖帮队正在比赛,贝恩启动了位于哥谭市各处的炸弹,其中几个就安放在球场下,火药引爆后,球场和多位球员都被卷入了巨大的空洞之中。
  拍摄使用的自然是imax摄像机,不过爆炸的规模极其有限,球场更不会坍塌,所有的爆炸效果基本要靠后期合成,工业光魔的视觉特效美工师们,也以cg打造出了陷落球场上的前景元素。等杜克拍摄完毕后,会增强乔斯?威廉姆的烟火效果,并将惊恐的现场观众从近两万人增加到超过八万人。
  杜克忙碌拍摄的同时,华纳兄弟对《黑暗骑士崛起》的宣传也没有放松过。
  “哈维?丹特也许在《黑暗骑士》中已经死去;但不像小丑,他的名字将继续出现在《黑暗骑士崛起》中……”
  网络和媒体上面也始终有《黑暗骑士崛起》的相关消息在传播。
  一直关注互联网的影迷,很快在《黑暗骑士崛起》的官方网站以及其他热门网站上面。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