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5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比于贝恩的装备已经进入制作阶段。猫女的准备还停留在设计上。
  在设计室转了一圈,杜克坐在电脑前看了服装效果组设计的几款概念图,都不是太满意,尤其是尖耳朵的造型,太过于显示猫的特型。
  他将汉娜?瑟琳娜和服装效果监督格拉汉姆?切齐亚德喊了过来。
  “这个人物的登场亮相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她首先是猫女,其次才是赛琳娜?凯尔。”
  指着电脑屏幕上面的尖耳朵,杜克说道,“我的要求是怎么能够做出猫耳的形状,但避免真做成一对猫耳朵。”
  听他这么说,格拉汉姆?切齐亚德掏出一个优盘,插在了电脑屏幕上,杜克主动让开座位,站到了后面。
  格拉汉姆?切齐亚德也不客气,坐在椅子上,打开优盘,点开了多张设计图纸,全是猫女的装备概念图。
  他边翻动边对后面的杜克和汉娜?瑟琳娜说道,“这是一个备用版本,我受夜视镜的启发,做成那种翻上去到她的头上,似有如无的形成了猫耳的轮廓。”
  认真的看了看,杜克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这个比之前的那些都要合适。”
  “我会再进行修改。” 格拉汉姆?切齐亚德又说道,“只要这个概念成熟,制造团队就能非常美妙的实体化了,然后再送到你那边。”
  杜克又叮嘱了一句,“人物肖像上存在的一切细微末节,都必须有逻辑上极度合理的必要性。”
  除了那款夜视镜,概念图中还有猫女的服装设计图。
  “我认为她的猫服同样相当实用,让她能在瞬间消失于一片黑暗中,随时准备出击,” 格拉汉姆?切齐亚德补充道,“赛琳娜?凯尔不穿猫服的时候,她也总是习惯穿黑色的服装,为任何场合准备好调整自己,我认为她有着典型的变色龙型人格。”
  确实是这样,剧本设定中,赛琳娜?凯尔就不是强大的超能力者,而是个随时能逃离某个现场的窃贼,她时刻准备着隐藏自己整个的身份,或者多重身份。
  这份设计图案中,赛琳娜?凯尔的猫服其实分两部分,只是多了一根具备紧身功能腰带,看上去就象穿着一身的连体衣,整套猫服还包括了一付肘关节手套和高跟过膝高筒靴,都暗藏着妙用。
  “其实它们都是武器。”。
  格拉汉姆?切齐亚德继续解说,“我设想中,制作猫服需要用两层材料,外层是聚氨酯涂层的弹性氨纶,印有六角形底纹,整体成流线型,完全勾勒出了猫女美好的身材,但又不至于太招摇。”
  随后的讨论中,杜克决定了猫女的初步造型。
  对于猫女眼镜的设定,初步造型是从墨镜的两侧向外伸出一对尖角,当它们停留在她脑袋上时,看起来就像耳朵,而且按照杜克的要求,猫女的眼镜要在观众意料之外出现,眼镜的效果要像一副架在赛琳娜?凯尔脸上的墨镜一样,慢慢滑向她的头顶。
  但样品制作完成,盖尔?加朵试戴之后,杜克觉得效果并不理想。
  这样的设计明显存在问题,眼镜扣在盖尔?加朵脸上时,会使角色看起来很蠢。
  于是,格拉汉姆?切齐亚德重新改进了设计,在眼镜架上使用了附加的铰链,使边框的两边延伸至她的耳朵,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快速三维动画来描述他的概念,杜克很欣赏这个创意。
  在得到杜克的认可后,,格拉汉姆?切齐亚德开始进行完整的设计,设计它如何与外部的护目镜互动,再一次制作出样品,并且由盖尔?加朵试戴之后,连杜克也不得不承认,他实在是太爱这个创意了,甚至不肯让技术人员再对它进行修改和完善。
  猫女造型这个项目更像是一个结合了工程和美学的项目,比起其他形式的设计,它更强调要将外在形式和内在功能结合在一起,那是一种在猫女这个角色上面从未有人尝试过的。
  既然猫服象皮肤般,从头到脚紧紧绷在赛琳娜?凯尔的身上,那演员就真的无所遁形了,盖尔?加多一直在跟一个运动教练一起进行形体训练,确保自己的体态和运动能力能让自己穿着这么紧身的服装还能游刃有余。
  想要让全世界的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被紧紧绷住的身材,想偷懒不去健身房锻炼,那怎么可能。
  还有,赛琳娜?凯尔需要在影片中骑上蝙蝠摩托车。
  不过,杜克在这方面对演员没有特别的要求,虽说是街机,但并不容易驾驭,需要驾驶人有足够的力量和特别的技巧,才能自如的控制摩托。
  在摄制《黑暗骑士》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只有一人能真正驾驶蝙蝠摩托车,就是专业特技演员让?皮埃尔?戈艾。
  他也再次接受了杜克的邀请,继续担任蝙蝠摩托车的驾驶员,并且同时出任盖尔?加朵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驾驶替身。
  让?皮埃尔?戈艾与克里斯蒂安?贝尔身材相仿,只要不是正面特写,甚至不需要后期调整,不过他与盖尔?加朵相去甚远,但以如今的电脑特效技术,在后期制作中将骑在蝙蝠摩托车上的人进行替换也不是什么太有难度和技术含量的工作。
  数字技术赋予电影更多的方便,这部影片从拍摄到制作,杜克依然会使用数字技术。
  当然,3d和imax也必不可少。(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四十七章 蝙蝠战机

  作为整个剧组的灵魂,杜克对于imax摄影机的运用,相比上一部《黑暗骑士》而言,将更为频繁深入,《黑暗骑士崛起》也会是影史上使用imax镜头最多的一部影片,数量预估会达到整部影片的百分之五十。
  为此,imax公司为杜克提供了四台由马蒂?穆勒设计并制造的摄影机,这些沉重的摄影机由手工制造,每台都有不同的个性,不过它们基本都是统一的制式,而且所有零部件都是可以互换的。
  每台imax摄影机都配有自有的定焦镜头,分为40mm、50mm、80mm、110mm、150mm和250mm几种,当中的许多镜头还安装了65mm转接环的t2。8光圈和中幅画面的哈苏相机镜头,相机镜头的对焦轻易不会受到影响。
  imax摄影机的对焦是件相当麻烦的事,过往有些镜头的拍摄中,约翰?施瓦兹曼都无法手动对焦,需要全程使用配有力矩电机的遥控对焦器来操作。
  在筹备期间,杜克基于此前的技术经验对imax摄影机的使用提出了一些要求,让imax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改良某些镜头,并制造一种新的取景器。
  杜克想要imax公司专门为《黑暗骑士崛起》改装一个80mm、具备t2光圈的玛米亚镜头,还有一个50mm、t2。5光圈的中画幅相机镜头。
  imax公司的技术工程师舍弃了80mm镜头中的imax机械部件,并且用一种电影规格的潘纳维申转换器进行了替换,他们还按照杜克的要求,重新改造整个镜头的头部,使它适合一种机械光阑装置。
  50mm、t2。5光圈的镜头改造则有所不同。imax公司的人将镜头的大部分镜片装入一个新的镜筒中,将其改造为一个更为稳定的镜头转换器。
  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反向长焦镜头的构造原理,制造出了一个50mm、t2光圈的定制镜头。
  这些都是拍摄的基础,没有足够出色的设备,再好的构想也只能存在编导的脑袋和纸面上。
  整个前期筹备中。杜克虽然未必会深入的参与每一项工作,但任意一项工作得出的最后结果必须经过他这个导演的审核。
  《黑暗骑士崛起》需要大量的外景戏,除去在华纳制片厂和休斯飞机厂搭景,杜克也在考察合适的外景场地,自从项目立项开始,不但原本的芝加哥在争取剧组继续过去拍摄,还有纽约、匹兹堡和底特律等城市向杜克发出了邀请。
  他和查尔斯?罗文也去这些城市转了一圈,初步确定影片主要从纽约和芝加哥取景。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纳制片厂中的不少摄影棚搭景也到了尾段。
  韦恩庄园,也就是最初的蝙蝠洞,在《蝙蝠侠:开战时刻》中被忍者大师烧毁,所以《黑暗骑士》中布鲁斯?韦恩不得不暂时把他的大本营挪到蝙蝠仓内。
  这一部中,杜克将重建韦恩庄园,当然也包括蝙蝠洞。
  蝙蝠洞依然选择了休斯飞机厂的巨大摄影棚,继续沿用‘水淹蝙蝠洞’的想法,一切藏于水下。任何人刚刚进去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普通的蝙蝠洞。但找到关键的按钮后,会有很多完美呈现的方块,装载着各种设备,从蝙蝠衣到超高级电脑,应有尽有。
  休斯飞机厂的摄影棚里有一个巨大的水箱,可承载超过72万加仑的水。很轻松就能实现杜克对蝙蝠洞的要求。
  遍布哥谭市地下的污水系统,是影片中贝恩的作战基地,休斯飞机厂的另一个机库是该场景的搭建现场,由于本身就是个飞艇飞机库,洞穴状的外观给剧组提供了自然的条件。搭建通往混凝土和波纹钢结构的隧道,高达几层楼。
  为了给场景提供照明,杜克打算拍摄时使用超级感光过度的照明,把这地方变成一个类似竞技场一样的地方。
  这样一来,那些超亮的点式灯光会照出煞白的效果,能营造出一个令人心烦,不舒服的环境。
  休斯飞机库的片场还同时为一个更为复杂、壮观、多层次的场景提供了搭建平台——一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下监狱。
  与窝藏在地下,贝恩的老巢完全不同,这所监狱如同在一望无际的深渊里出现的一堆乱石牢笼,迷宫般的到处都是,带栅栏的笼门都没有锁,因为不怕犯人逃跑,唯一的出路就是一个根本无法攀登的超高立柱,通向地面。
  为搭建这个场景,剧组在机库中制作了两根立柱,比较高的那根足有近二百五十英尺高,监狱的地面外景杜克则准备在印度西北部城市焦特布尔拍摄,蒂娜?菲过去考察过,带来了拍摄的视频录像,那里险恶的地貌能增加影片情节的荒芜感。
  与这些偏远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韦恩庄园宏伟的外观,杜克将场景选择在了英国诺丁汉市,之前他就给艾琳?兰黛打了电话,将继续使用她堂哥的古老别墅来拍摄。
  而庄园的内景,则是在华纳制片厂搭景,虽然布鲁斯?韦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一砖一瓦的还原韦恩庄园的原貌,但屋子内部的搭景单调乏味,看上去不像是有人住的家,而仅仅是一栋房子。
  在三部曲的前两部里,芝加哥被当做了哥谭市的市容背景,两部蝙蝠侠也让这座没落的工业城市提高了不少知名度,特别是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明显,甚至蝙蝠侠哥谭游行已经成为了芝加哥市的例行节目。
  为了争取到杜克的剧组,匹兹堡也为剧组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不但有税收方面的巨额优惠,市政方面还无限制配合剧组封街拍摄,这些实打实的优惠也打动了杜克,最终有三座城市被选为哥谭市的‘替身’。分别是匹兹堡、芝加哥和纽约。
  在安娜?普林茨带人制定的分镜头图稿里,情节发展的背景中开始出现两个以上的城市风貌,在一个城市里开始,不知不觉中,换到另一个城市结束。
  为了做到无缝连接,保持连贯性。剧组将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里取景拍摄。
  这样一来,为了衔接日光,配合呈现出相同的光线,摄制组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安排和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露出马脚。
  约翰?施瓦兹曼与杜克和分场场地经理做了很多的部署工作,为的就是能够准确的抓住拍摄的时间段和具体的街道地点,为今后的后期制作提供保障。
  另外。查尔斯?罗文结束了另一场谈判,敲定了影片的配乐团队。
  这次的配乐仍然由汉斯?季默和他的团队操刀,‘黑暗骑士’三部曲配乐也由他一手包揽。
  双方签订合同之后,作为一名商业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很懂得配合宣传,特地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为《蝙蝠侠》三部曲配乐,能跟杜克?罗森伯格这样才华横溢的伟大导演合作,是一种无比的享受和快乐。也是我莫大的光荣。他是那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欢迎各种观察见解的睿智导演。”
  作为制片人的查尔斯?罗文则补充道。“我们都想被震撼,被惊喜,但是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也是我们追求的。不管制作场面有多宏大,杜克最为关注的,还是故事本身,以及三部曲之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只要了解他之前的两部影片。大家都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与此同时,影片中的重要道具,蝙蝠侠的新座驾也制作完毕。
  科技一日千里,蝙蝠侠这位靠外挂吃饭的英雄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其座驾从《开战时刻》的“坦克”到《黑暗骑士》的双驱摩托一路进化。在《黑暗骑士崛起》中,老型号的蝙蝠车已经不能吸引观众眼球,于是蝙蝠战机应运而生。
  这个能高速奔驰又能翱翔天空的大家伙看着很像是汽车人和霸天虎的合体,遵从杜克的“模型特效”理念,剧组按照1:1比例打造了这架高科技载具的模型,通过街道实拍,加上必须的电脑修饰,来呈现出影片中惊心动魄的追逐。
  当然,比起《变形金刚》,影片接近写实的风格也不允许杜克把交通工具玩的那么夸张花哨,但设定中蝙蝠战机的性能仍然不容小觑,它可以像鹞式战机一样拥有超一流的低空飞行能力,论是贴近地面的飞车追逐,还是极速爬升的空中格斗,都能轻松胜任。
  忙碌的工作中,杜克还关心了下《超级战舰》的情况,这部天空电影工作室与华特迪士尼合作的改编电影,并没有像其他孩之宝玩具电影那般大卖。
  这部影片仅仅制作成本就高达2亿1000万美元,七月初在北美上映首周只卖出了2500万美元的票房,上映仅仅十一周的时间,就被院线方强制下线,在北美收获了不到六千万美元,全球票房目前还没有超过两亿美元。
  影片卖的最好的时玩具,但《变形金刚》的成功,已经让孩之宝有了足够的底气,天空电影工作室与华特迪士尼只能分享到极少的玩具销售分成,注定无法收回巨额投资。
  八月底,道恩?强森正式加入剧组,杜克却对他的体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