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爆棚的口碑对影片是好事,但事情总有其两面性,高口碑带来的必然是高期待,如果期待值过高,对于《盗梦空间》这样的影片也未必是好事。(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五十四章 无人关注的首周破亿

  对于这一方面,杜克和华纳兄弟也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很多媒体和网站上面,都出现了一份类似‘《盗梦空间》观影指南’的文章。
  “第一,电影确实精彩。第二,没有想象的难懂,相信你自己。第三,总会有一个让你记一辈子的镜头。第四,请降低期待值。第五,请提前上厕所。第六,记得关手机。第七,一定要去影院,因为影院也是个造梦机器。第八,记得听完结尾音乐,因为它负责让你醒来。第九,极可能是近几年你在影院看过最精彩的电影。最后,随着电影一起穿越吧!”
  不管怎么说,这部影片的前期口碑营销确实有点过了,杜克和华纳兄弟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适时的进行策略调整。
  “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票房走势。”
  马里布的私人海滩上面,杜克坐在小码头的栈桥边,手里握着一根吊杆,对旁边陪他钓鱼的斯嘉丽说道,“所以,宣传策略正在向引导观众对《盗梦空间》的情节讨论上转移。”
  斯嘉丽边将手中的鱼饵一点点扔进水里,边对杜克说道,“别说普通观众了,我看完这部影片,都不自觉的想要去解读……”
  说着,她摇了摇头。
  作为枕边人,斯嘉丽很清楚,影片之所以设计出了如此多故弄玄虚的情节,根本不是为了深度和内涵,大部分都是因为宣传营销的需要。
  杜克拉起钓竿,鱼钩上面空空荡荡,只好再次上了鱼饵,扔回到海里,又说道。“影片形成的解读越多,引发的争论越热烈,对于后续的票房走势也越有利。”
  斯嘉丽?约翰逊跟在杜克身边好几年了,见识自然不凡,这时不断的轻轻点头。
  因为很快就要筹备新片的关系,杜克和斯嘉丽都不打算过多的参与到《盗梦空间》的映后宣传当中。只会适当的参加一些宣传活动,而且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领衔的明星阵容,也足以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小李也很有配合杜克以及剧组的觉悟,原本就要与芭儿?莱法莉分手,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才正式结束这段关系,关于两人的绯闻最近也被小报炒作的沸沸扬扬,吸引到了不少眼球。
  栈桥上响起了高跟鞋落地的声音,蒂娜?菲抱着一个文件袋不紧不慢的来到了这边。她坐到太阳伞下面,先为自己倒了一杯水,这才说道,“周六的票房统计传过来了。”
  斯嘉丽立即问道,“上涨还是下跌了?”
  杜克也转头看了过去,如果周六的票房比周五下降,《盗梦空间》的首周票房势必无法冲击一亿美元大关。
  “比周五上涨了百分之十三。”蒂娜?菲快速说道,“周六拿到了3678万美元!”
  “还不错。”杜克微微点头。“看样子有希望过一亿美元。”
  只要今天的票房不出现太大的滑坡,《盗梦空间》极有可能实现一个突破。
  当然。首周票房很重要,但影片的长线走势同样重要,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盗梦空间》已经形成了极好的观众口碑,如何让影片更加吸引人,从而让票房走势维持在高位运转。是接下来的宣传中必须要考虑到的。
  还有,《盗梦空间》没有采取全球同步放映的方式,让影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散到海外市场,也是不能忽视的工作。
  早在筹备期和拍摄期,杜克就制定了观众参与影片的策略。而现在就是发挥这种策略最好的时机,让观众积极参与到影片的解读中,也让这股风潮蔓延向海外地区,只要有部分影迷热情高涨,就足以让《盗梦空间》拿到漂亮的票房数据。
  如今的网络,不说贯通全世界,但连接整个西方世界以及日韩等主要市场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华纳兄弟在全球各地的主要市场都有完善的营销网络,将一股对《盗梦空间》的解读热潮推向全世界,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在网络上,在生活中,既有自发,也有水军的引导,对《盗梦空间》的解读已经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
  《盗梦空间》持续热映,影片成为了北美公众必不可少的话题,而负责“筑梦”的杜克无论记者如何问及,始终对大众的观点不愿多说,只是甩出一句“连我自己也无法解释影片结尾”算是解答。
  所以,那些“多事”影迷,决定亲历亲为扛起为大众解梦的重担,这股热潮之中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对“梦境”大胆的猜测与令人意外的解读。
  特别是开放式的结局,给人以足够的遐想空间。
  影片最后“奠基”成功,盗梦团队六人在飞机上醒来,斋藤也兑现诺言打电话解除了主角在美国的诉讼使主角得以顺利入关。主角终于得以回家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当主角转起那个能区别梦境与现实的陀螺之后,影片就此打住,桌上陀螺是转是停导演并没交代。
  作为最有讨论空间的部分,到底主角柯布是回到了现实,还是活在梦境之中呢?杜克是绝对不会傻到给人一个肯定的结局,许多影迷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让电影走向自己所希望的结局。
  不少影迷认为,主角柯布最后回到了现实之中,甚至找出了柯布两个孩子其实是不同岁数的小演员来扮演的,并且结尾里两个孩子身材声略变化,这正说明主角离开的这段时间孩子长大了,以此说明结局是准现实并非梦境。
  对于上面的现实说,也有很多人表示不屑。“根本就没有现实,这部电影都只是个梦而已。”很多人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谓的盗梦与植入概念只不过是,电影主角柯布自己一场梦,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梦中的循环罢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同解读的观众纷纷走进影院,重新观看《盗梦空间》,以找到更多支持自己的观点的证据。
  然而,看得越多,观众对于影片各个剧情部分的解读也越多,随着讨论的深入,这股热潮根本就停不下来。
  比如陀螺是一种图腾,是柯布判断自己究竟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中的标志,如果陀螺一直转动下去不倒,则说明还在梦境中;若转动后自然倒下则说明其间已经身处现实世界之中。
  “如果设计一个可以让旋转陀螺倒下的梦会怎么样?”
  观众显然对这个“图腾”并不那么信任,每一个盗梦人都有属于自己图腾,亚瑟的“骰子”、阿德里安的“国际象棋”,但却从来没见他们使用过。
  而且有人指出在电影中自始自终也只有主角柯布反复的用陀螺来区别现实与梦境,并且这个陀螺是从他妻子那里弄来的。
  于是,在imdb影评区出现的一篇解读,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
  “柯布在梦境里手上就会有一枚戒指,而现实中却没有。这是因为主角在梦里不愿相信自己的妻子已经死掉,而现实中柯布已经接受了这个想法。”
  “在飞机上,我们清楚看到主角没有戴戒指。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所有梦境中他一直戴着婚戒。”
  不过也有人提出,如果戒指只是代表柯布的一个心结在梦里表现出来,那么在第四层梦境里,主角柯布已经认清了妻子死亡的现实,心结也就消失了,戒指自然也会消失,这样看来主角和观众已经没有区别梦与现实的标准了。
  这些争议都形成了各自的支持者,他们以网络作为载体,不断列举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支持的观点,而且这种解读和争议也在杜克和华纳兄弟的操控下,飞快的脱离网络的范畴,成为了各大媒体议论的焦点。
  媒体怕的从来都不是争议,而是怕没有争议,越有争议的话题越受媒体的欢迎,只有争议才能带来足够的关注度。
  很多传统媒体自发的选择了自己支持的观点,然后以这种观点作为出发点,与其他媒体间展开了辩驳,上映仅仅三天的时间后,《盗梦空间》所引发的解读热潮,以及成为了北美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舆论话题之一。
  甚至《盗梦空间》周日票房出炉后,成为首部周末三天北美票房能突破一亿美元大关的非续集和非改编类电影,都没有引起多少媒体的关注。
  媒体和公众的热情,全都集中到了《盗梦空间》的各种解读和争议上。
  从这方面来说,由杜克和华纳兄弟策划的这场宣传营销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尽管《盗梦空间》的首周三天就在北美拿到了1亿99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杜克却不会就此满足,而且影片即将在海外还是上映,必须要将在北美形成的热潮推向海外。
  作为解读和争议的焦点,杜克无疑被许多媒体问及了关于《盗梦空间》的各种问题,而他也适时的扔出了一些说法,将这股热潮推向更高。(未完待续。)
  ps:  月底了,求月票和推荐票啊!!!


第七百五十五章 因地制宜更好用

  首周过后,《盗梦空间》携带着巨大的讨论热潮,即将登陆全球各地的主要电影市场。
  “著名影星渡边谦首度搭档好莱坞巨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共演的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即将登陆日本!”
  这是《朝日新闻》最近几天反复提及的一条消息。
  在这一周里,《盗梦空间》的宣传影像画面同时出现在日本全国35个都道府县的136块街头大屏幕、以及50家电器卖场和日本重要地铁和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如此大规模的宣传方式,在日本电影史尚属首次。
  在约1分15秒的宣传片中,莱昂纳多?卡普里奥、渡边谦、以及杜克这个导演的画面相继登场。
  而在日本号召力只能用无可匹敌来形容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这段宣传片的重点,他特意表示:“这是一部迄今为止谁都不曾感受过、有着巨大视觉冲击力的电影。这个夏天,战争即将从脑中爆发!”
  随后的渡边谦也说道,“在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从你的脑中产生的想法,我们将在你的想法诞生之后将它盗取,没准下一个目标就是你……”
  在东京新桥车站前广场,当电影宣传画面出现在站前大楼的屏幕上时,走在街上的熙攘人群顿时停下脚步,全都聚精会神注视着大屏幕,此刻的日本犹如一潭静水,只有大屏幕播放的声音,仿佛真的变成了“梦境”的世界。
  在东京的一场首映活动之后,杜克成为了媒体记者围攻的焦点,而他们问及的问题主要就是他对影片各种解读的看法。
  杜克当然不会正面回答。
  “我并不想拍出一个讲述‘拍摄过程’的电影,真正吸引我的是这个充满创意的过程。我不想通过电影术语向观众讲明如何分辨梦境与现实。”
  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他故意扔出了些模棱两可的话,“通过结尾,你们应该可以看出柯布的现实生活和梦境十分相似,也就是柯布这个人同样值得怀疑,而且不管陀螺倒下与否,柯布都不用知道真相。因为他已经和孩子们团聚。”
  说完这些,无论记者再问什么,杜克都牢牢闭上了嘴巴。
  这些言论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网络上,此时影片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上映,看过影片的人结合杜克的话,以最快的速度以及最为高涨的热情再次对影片展开了新的解读,而这次解读远远超过了北美和日本的范围。
  解读和争论的焦点,杜克早在拍摄时就埋好了种子,被他的话诱导。有大批影迷发现了飞机上柯布醒来的那场戏有点怪异。
  于是,柯布与妻子谁才是梦中人的争议出现了。
  按照影片中男主角自己的说法,柯布和妻子服用了加强型药物在梦境中死去,所以双双进入了迷失域。
  女人贪恋着无时间尽头的厮守就认为这是现实,不想回现实,柯布尝试在妻子脑中意念植入——这是梦,必需自杀回到现实——没想到意念植入的副作用产生了,妻子开始怀疑现实其实是梦境。认为只有死亡才能脱离,并在现实中后自杀身亡。
  柯布因为妻子的死一直深感愧疚。以至于不能“造梦”,因为每当进入梦境,所有的场景都是一样的。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胆大的人,所以影迷对此大胆的猜想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妻子才是回到现实中的人”的说法就是这样。
  他们认为,柯布妻子跳楼自杀正是在梦里。并非现实空间,而柯布其实没有认清这个事实,所以真正回到现实中只有他妻子一人,柯布在梦中不能面妻子自杀的“事实”,逐渐精神分裂臆想自己被通缉不能回家与孩子团聚等等。此后的剧情也只不过是柯布制造出来的梦中梦而已。
  但是不同意的一方则认为,如果主角妻子回到现实中,完全可以直接刺激柯布,又何必让他做那么久那么多的梦呢。
  甚至,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整部电影都是梦,是柯布在飞机上的一场梦,为此罗列出了一大堆证据。
  最为典型的,就是柯布从梦中醒来后,与周围的人没有任何交流,而周围的人看他也像是在看陌生人一样,柯布根本不认识飞机上的人,只是诧异为什么飞机上的乘客都成为了梦中人,这点从他突然醒来惊恐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梦,一个柯布在回家途中做的一个精彩的梦,所谓他妻子的故事,他的罪名,盗梦师,全部是梦中的东西,和现实无关。
  当然,这样的解读既有人支持,也有人反驳。
  而杜克此后也不再回答这方面的问题,争论的力度越大,对于《盗梦空间》越有利。
  日本东京的首映式之后,杜克并没有返回洛杉矶,而是和莱昂纳多汇合了其他几名演员,一起飞到了中国,参加《盗梦空间》在这边的首映式。
  倒退五年,杜克能带着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样的巨星级别的演职人员来中国举办一场大制作的首映式,简直不可想象。
  那时候,中国只是好莱坞众多海外市场中不起眼的一个,好莱坞大牌明星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