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影片没有他的任何投资,就算票房比不上《狂暴之路》,也不会影响到他在好莱坞的地位。
  至于大卫?埃里森怎么想,那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一部大制作的影片,总能引起很多人的心思,华纳兄弟的人也在为影片后续的宣发做工作。
  杰米?约翰逊急匆匆的穿过走廊,进入了ceo道格?沃尔特的办公室。
  道格?沃尔特让秘书送来一杯咖啡,问道,“新闻发布会进行的怎么样?”
  “非常顺利。”杰米?约翰逊坐在了他办公桌的对面,“杜克的影片天然就能引起媒体的关注,还有查理兹?塞隆和汤姆?克鲁斯两人,这样的卡司足够瞩目。”
  “拍摄进度呢?”道格?沃尔特又问道。
  “剧组前天就从新墨西哥州返回洛杉矶了,目前正在放假。”
  接过秘书送来的咖啡,杰米?约翰逊先道过谢,又说道,“从明天开始,剧组会在华纳制片厂集合,拍摄最后在摄影棚里的戏份。”
  道格?沃尔特点了点头,看起来拍摄肯定能按时完成,那宣发也到了该发力的时候了。
  “戛纳电影节那边联络的怎么样了?”他问道。
  “已经确定进入竞赛单元了……”
  杰米?约翰逊微微皱起眉头,“想成为开幕影片,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让法国分公司那边加紧公关。”道格?沃尔特吩咐道,“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开幕影片。”
  虽然戛纳电影节在北美反响平平,但在海外还是相当有影响力的,让《狂暴之路》参加戛纳电影节,针对的目标就是海外市场。
  “我会亲自去一趟法国。”杰米?约翰逊对此相当重视,“我还约了伊莎贝尔?于佩尔见面,我会跟她好好谈谈的。”
  伊莎贝尔?于佩尔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杰米?约翰逊和道格?沃尔特都很清楚,所有的工作做在前面,才有拿到金棕榈的可能。
  对于《狂暴之路》这种类型的影片,金棕榈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两人根本不担心到时引起媒体黑幕之类的猜测,华纳兄弟的用意就是让更多人对这部影片感兴趣,就算到时媒体一片抨击,引发巨大的争论,也能勾动相当多影迷观看的念头。
  “能拿到几个大奖,并且引来欧洲媒体的抨击,其实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摄影棚里,杜克跟蒂娜?菲、安娜?普林茨以及查尔斯?罗文等人讨论起了《狂暴之路》未来的戛纳之行,“时代华纳旗下的媒体也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必然会反击。而且别忘了,北美的媒体与欧洲媒体一向不怎么对付……”
  蒂娜?菲则接过了杜克的话,“以你在全美的影响力,如果欧洲媒体疯狂抨击你的话,北美的主流媒体肯定会站在你这一边,然后两边形成舆论战,《狂暴之路》则成为其中的焦点。”
  “这只是最为理想的情况。”
  毫无疑问,这是杜克非常乐意看到的,“谁也不能保证《狂暴之路》一定能获奖。”
  虽然电影圈的奖项基本都有运作的空间,但拿奖却是说不准的事情。
  《狂暴之路》想要在商业成绩上有所作为,肯定要在宣传方面多想一些办法。
  就像杜克说的那样,能引起大西洋两岸的舆论战只是计划中最为理想的状况。
  看了看腕表,杜克第一个站了起来,拍拍手说道,“时间差不多了,准备开始拍摄,我们尽快完成剩下的这个镜头。”
  如今剩余的镜头只有最后一个了,今天之后,剧组就可以暂时解散,然后转入到后期制作当中。
  离开休息区,杜克走进了正在布置的片场,跟迎面过来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点了点头,这位老牌演员已经化妆完毕,长满烂疮的身体上不但一片惨白,嘴上还戴着一套邪恶的呼吸机,看起来十分骇人。
  其实这部影片的反派也非常的脸谱化。
  围着片场转了一圈,杜克来到绿幕前,最后一个镜头就在这里拍摄,这是不死老乔开场放水的镜头,而在背后的背景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个国会大厦的模型。
  这是杜克特意添加进去的道具,也是想从侧面说明故事还是发生在美国这片土地上,不止是国会大厦的模型,此前拍摄的镜头中,还有过华盛顿纪念碑的模型。
  北美电影市场极其排外,杜克只是想让北美的观众看到影片的瞬间,就联想到这是发生在自己国家的故事。
  回到导演监视器后面,杜克举起了扩音器,“最后一幕,现在开始!”
  面对着绿幕,安东尼?霍普金斯双手放在巨大的金属阀门上,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前方,然后拉开了阀门……
  拍摄到此结束,只用了六十多天的时间,杜克就完成了所有的镜头,这些镜头长度总和超过了200个小时,这也让后期剪辑变成了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作。(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四章 光头的女神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的魅力在于“呈现”,杜克对剧情与对白所做的剪辑处理,也是变相的让观众看电影过程更有融入感。
  如今很多商业电影,之所以被骂脑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们生怕观众看不懂,比如通过台词解释,或者安排大量的衔接场景。
  这是杜克在剪辑时必然摒弃掉的,在《狂暴之路》开场的十分钟的剪辑里,他完全不会做半点解释,只需要通过画面来阐述观众想了解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世界设定、角色性格、冲突缘由、故事走向等。
  换句话来说,剪辑所做到的一方面,就是要通过画面来讲故事,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因为视听语言是每一个导演的必修课。
  剪辑室播放的画面中,正在显示杜克和麦克?道森完成的一场开场戏,一条扭动着自己丑陋身体的蜥蜴,非要调皮窜到汤姆?克鲁斯脚下,然后活生生变成了克鲁斯口中的死蜥蜴,这里除了表现男主光环,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交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观赏这部影片的激爽,主要来自其动作场面。”
  一天的工作刚刚开始,杜克对整个后期制作团队交待道,“同样是追车与打斗,《狂暴之路》怎么能让人耳目一新呢?观众感受最明显的,是动作段落的时长。”
  观众无疑是杜克制作影片要顾及到的重点。
  他又说道,“我将影片分为了三个主要动作段落,所有段落的动作戏都必须持续十分钟以上!”
  麦克?道森接过杜克的话,说道,“和其他好莱坞动作片仅几秒钟的惊艳相比,我们的剪辑就是让这部影片酣畅到极点。”
  理论上谁都可以把动作戏拍得很长。但能否让观众看得兴致勃勃甚至如痴如醉,就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确切的说,从动作本身的设计,到动作之间的编排节奏,再到段落之间的对比与呼应,再算上镜头的呈现方式。无一不体现导演的执导和剪辑能力。
  其实从动作本身的设计来看,杜克这一版本的《狂暴之路》与好莱坞的那些公路片邪典片类似,依然是注重车辆造型与人身特技。
  但他毕竟是个注重技术的导演,拍摄中使用的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动作表现更像“奇观”。比如说,那150来辆外形各异的改装车辆,单个欣赏已经相当于一场汽车界的“怪物秀”,偏偏它们还要在一起追逐碰撞、继而猛烈爆炸,然后这些不可思议的特技。多数还是替身演员搏命真实完成的……
  这些观感加起来,所提供的新奇刺激,是其他同质化严重的动作片无法比拟的。
  而比起动作本身的奇观效应,动作段落之内的剪辑,以及段落之间的呼应节奏,更能体现他这个电影导演如今的水准和功力。
  杜克将全片比作一场盛大的歌剧,而三个主要追车段落无疑是最为华彩的乐章。
  这三段戏,在他和麦克?道森的剪辑中。渐渐体现出了“乐章”之间在内容与“旋律”上的各自精彩。
  三段动作戏,通过巧妙的手法。被杜克剪辑在一起,又可以含蓄而精准的表现出男女主角关系的升级变化,完成推进剧情与完善人物性格的任务。
  其实这样的动作段落剪辑编排与电影表现力之间的关系,杜克是借鉴了李安的一些手法,李安《色?戒》中的三场性。爱戏,别看跟“动作”模式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与他使用的异曲同工。
  像杜克这样精益求精的动作片导演,还会通过后期制作,在单一的动作场景内,剪辑设计出足够丰富的变化,让最简单的动作桥段。也变得像音乐一般充满律动。
  比如在第三个段落的追车戏的粗剪中,他让几位主要角色、数位配角加上两位主要反派,以及那些在高竿上摆动的龙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表现时刻,他们每一次“表现”,都是一次完整的惊险设计,一环接一环。
  这样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观众的心,相应的也经历一次次的蹂躏,事后回味过瘾的程度,有如经历多次**。
  诚然,这些表现动作的技巧,对于杜克这样一个以动作元素为根本的导演来说算不了什么,但他明显想要新片制作的更“漂亮”——末世铁血、刻意唯美,奇异而摄人。
  后期制作中,杜克就是在追求一种奇异而摄人的美,一种刻意放大、加强的唯美。
  所以,除了剪辑,杜克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画面色彩的处理。
  他所要的超饱和的色调,能让片中的世界浓艳得仿佛漫画世界,用他曾经生活在太平洋对岸的话说说,就是实实在在的“亮瞎人的氪金狗眼”。
  对于色调的处理,摄影师和剪辑师在理念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么多年合作下来,杜克的专用摄影师约翰?施瓦兹曼和剪辑师麦克?道森之间也形成了独特的美感默契,能将镜头运动与剪接转化成前所未见的极端美学。
  剪辑也让很多场景中的镜头组合,看起来更干脆有力。
  在更为具体的镜头处理上,杜克也有很多精心的小手段,让那些最简单的镜头,通过约翰?施瓦兹曼的摄像机和麦克?道森的剪辑,焕发出令人窒息的美。
  比如,影片中段追逐中、女主放下车头护栏、铲起漫天黄土灭火的镜头,就能看得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还有,杜克通过剪辑,需要进一步烘托那种“迷狂”的氛围,无论是反派信徒那近乎邪教的机车崇拜,还是主、配角们神经兮兮的演绎,乃至很多殉道意味的死亡镜头处理,再加上鸡血到令人发狂的配乐,都要让观众在看电影时觉得仿佛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置身于一场末世邪教的祭祀当中,即使被密集的感官刺激轰到筋疲力尽,也要声嘶力竭喊着赶着上天堂。
  他在后期制作中追求的就是这种“魔怔”般的美丽,让看似简单的影片,产生魔力,且有无穷回味的余地!
  此外,杜克在很多打斗场景的剪辑中,借鉴了《谍影重重》中的动势剪辑,击打、飞身等等镜头剪辑的时候,后一个镜头稍稍重复一点,这样可以让动势显得更自然和漂亮。
  想要制作一部出色的电影,从始至终都需要非常考究和严格的镜头语言,没有一帧是可以马虎的。
  没有一个人物造型不精致,没有一个场景设置不考究,没有一个镜头内容不丰富,没有一处剪辑不经过深思熟虑,这才是制作出色的电影的基础。
  在精剪的时候,查理兹?塞隆和汤姆?克鲁斯贴身搏斗的片段不过一分半钟,杜克却用到了96个镜头的长短组接,跟麦克?道森耗费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他真的很想知道,那些十几天乃至一周就能剪出一部标准长度的影片的导演们是怎么做到的,做到的话又怎么保证影片的质量?
  真正想做一个好导演,不用听影评人的,也别太去管什么理论家的这个那个,杜克这些年的经历清楚的告诉他,拍片和评片是完全不一样的。
  视听是电影最基本的技巧,就如同语言是文章的基本,色彩和构图是绘画的基本,一个导演,只有在不断的拉片、拍片、阅片中,才能将视听的技能融汇到自己的直觉中。
  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立意—构思—脚本—故事板—…实拍完成的,拍摄的时候每一个镜头都要考虑布光、镜头焦段、运动、构图、机位,有时候为了拍一个镜头,杜克就要指挥剧组布光、设置机位整整好几个小时。
  而这些,他永远都不肯能一个人完成,依靠的正是一支强悍又配合默契的团队。
  后期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工作。
  在杜克进行后期制作的同时,《狂暴之路》的宣传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时间跨入四月份的时候,杜克与imax公司在贝弗利山庄四季酒店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双方宣布正式签署协议,将在五年的时间内合作拍摄五部imax电影,这一协议包含的影片包括imax 2d和imax 3d两种类型,《狂暴之路》正是其中的第一部。
  杜克和imax公司的新任总裁理查德?葛尔方为对方唱起了赞歌。
  “imax的发展轨迹十分出色,加上与3d技术的合作,将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终极观影体验。”杜克如此说道。
  理查德?葛尔方则表示,“罗森伯格导演与imax的战略合作是很重要的一步,这是我们在电影营销以及上映策略合作后所取得的进一步拓展,我们相信这次合作将在未来给影片带来更好的票房。”
  同时,imax公司会大力推广《狂暴之路》。
  两名主演查理兹?塞隆和汤姆?克鲁斯也在公众场合频繁露面,尤其是查理兹?塞隆,她剃掉长发的形象更为引人注目。
  华纳也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很多媒体上都出现了类似‘光头的女神你是否喜欢,你还会觉得她性感依旧’的报道。(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一十五章 沙漠绿洲中的水

  华纳兄弟在《狂暴之路》上面投入巨资,杜克的影片也向来是华纳电影业务的支柱,对于《狂暴之路》的宣传一刻都没有放松。
  进入四月份的第二个周五,wondercon动漫展拉开序幕,虽然没有圣迭戈动漫展那么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