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连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华特迪士尼这样些caa合作伙伴旗下的媒体,都在开足马力炒作的行列之中,更不用说其他媒体了。
  这种情况完全在杜克的预计之中,caa因为打包服务和抽取影片佣金等策略,导致与好莱坞各大公司处于天然的对立面,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利益,但当机会到来时,后者必然会打压相对强势的caa,毕竟没有一家制片和发行公司,想看到一个巨无霸式的经纪公司。
  “话说回来,杜克。”
  凑到这边,索菲亚压低了声音,“你和华纳有肖恩·康纳利的证据?”
  “没有……”杜克摇了摇头,“这种事不需要证据。”
  如果对方是被他和华纳误伤,那只能自怪倒霉,这件事总要有一个倒霉鬼来承担华纳的怒火。
  “caa用十年时间才将他打造成好莱坞最著名的绅士。”索菲亚叹了口气,似乎还有点同病相怜,“却被媒体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摧毁了……”
  “康纳利最有价值的,就是这幅绅士形象。”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过去几年间,他出彩的角色,都是以此为基础,失去了这幅形象,他很难再保持一线地位了。”
  “一线?”杜克冷冷笑了一下,“没有了绅士形象,又有家暴和吸。毒丑闻,本身也不以演技见长,还没有任何成长空间,他注定会被好莱坞淡忘。”
  “他可以去演反派啊!”索菲亚习惯性的回了一句。
  杜克耸了耸肩,懒的再说什么,不去说其他,肖恩·康纳利在caa的地位必然会直线下降,即便他是最老的客户,但吸血鬼们的眼中,紧盯的永远是最美味可口的鲜血。
  还有,未来势必会有一场离婚官司,其中的分产大战想必格外精彩,或许自己可以帮那对可怜的母子介绍几位出色的律师,好将诉讼拖长一些,能为他们争取到的利益多一些。
  看了看腕表,杜克站起来,“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影院。”
  今天下午,华纳兄弟会为《勇闯夺命岛》举办试映会,参加的人除去影迷、影评人和媒体记者外,还有不少来自院线方的代表,比如帝王娱乐集团和amg院线的选片专家。
  影片是否出色,能不能大卖,同样关系到院线方的利益,一部商业大作,最终能争取到多少家院线,除去发行公司的努力外,也要看院线方的态度,如果是看上去就会扑街的制作,那任凭发行方说破天,院线方也不会拿出太多的资源。
  院线是发行中重要的一环,上映影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线商的收益,任何一部影片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争取到数以千计的院线的,就像是影片制作一样,其中都有着复杂的程序,院线方也对此有着严格的审核。
  《勇闯夺命岛》与《生死时速》的发行策略完全不同,后者在点映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随后的大范围上映就显得水到渠成,而前者必然会以超大规模在北美开画,院线方肯定要对影片进行最基本的考察,以确定这不是烂片。
  那种小公司发行一部影片,轻轻松松就能争取到数千家院线,甚至院线方连试映和点映都不参考的情况,在高度专业化的好莱坞,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你好,罗森伯格导演。”
  进场的时候,杜克遇到了帝王娱乐集团的选片专家,在对方伸过来的手上,不轻不重的握了握,“你好,乔斯曼先生。”
  精剪出的样片,早就在华纳兄弟内部举行过试看会,华纳兄弟对于影片的信心十足,从试映会的邀请阵容中,也能看出《勇闯夺命岛》享受到的完全是a级商业大制作的待遇。
  全美最大几家连锁院线的代表就不用说了,媒体和影评人方面,同样阵容鼎盛。
  进入影院的时候,杜克大致扫了一眼,其中他能认出来的影评人,就有《洛杉矶时报》的肯尼斯·图兰、《好莱坞报道者》的托德·麦卡锡等等……
  而且他听罗宾·格兰德提过,华纳兄弟开出六位数的公关预算,从芝加哥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罗杰·艾伯特!
  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身影,杜克知道他一定就在影院中,或许影片之后的活动上,还能见一见这位被无数人捧上天的顶尖职业影评人。
  因为要求华纳提供马里布的海滩别墅作为暂时的住所,罗杰·艾伯特赶到伯班克这家影院的时候,比预定时间稍稍晚了一些,不过其他人只能私下里抱怨几句,面对时他只会笑脸相迎,谁不知道他的大拇指和影评的威力。
  作为影评界的超级权威,罗杰·艾伯特确实当得起任何电影公司的重视。
  “嗨,图兰。”
  走到座位边,罗杰·艾伯特与旁边的肯尼斯·图兰随便招了招手,“好久不见了。”
  “是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肯尼斯·图兰颇为客气的说道。
  “那个小家伙的电影不错。”罗杰·艾伯特指了指前边站着与人寒暄的杜克,“虽然这只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预告片中的炸弹视角还是给了我一些惊喜,我有理由看好这部影片。”
  你当然有理由!肯尼斯·图兰心中腹诽,否则华纳兄弟那几十万美元的公关费岂不是白扔了?
  就在他们前一排的位置,帝王娱乐的乔斯曼刚刚坐下,他看了看隔着两个座位的人,那是amg的代表,双方是北美院线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应该是amg西海岸的首席选片专家林奇。
  amg委派了以他为首的团队过来,显然与帝王娱乐一样,很看好《勇闯夺命岛》的前景。
  “华纳的人在普通影迷中间。”
  坐在前排的位置上,索菲亚凑近这边,对杜克低语,“调查问卷也分发了下去,影评人的意见和影迷的口碑,都会及时反馈回来。”
  试看会时,公司内部的观察员掺杂在影迷中间,这几乎是好莱坞公司的惯例。
  “要对我们的影片有信心,索菲亚。”
  听到略微有些急促的呼吸,杜克拍了下索菲亚的手,“我们一定会成功,给你自己一些信心!”
  “我对自己有信心。”索菲亚嘴硬的说道,“我是对你没有信心,观众总有厌倦你的爆炸戏的一天。”
  “绝不是现在!”杜克看上去信心满满。
  是的,任何一个导演,如果长期保持一个风格,总有被观众抛弃的那一天,而爆炸和碰撞这种纯粹的感官和商业戏码,保值期会更加短暂,如同曾经的那位爆炸狂人一样,连续几部影片的高强度轰炸之后,观众必然会审美疲劳。
  不过,他才刚刚走上这条疯狂的爆炸之路,保鲜期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大屏幕缓缓亮起,灯光骤然熄灭,刚才还乱哄哄的影院中,立即安静了下来,因为还没有添加片头的影片,没有任何的缓冲和字幕,直接拉开了大幕!
  “这是……”罗杰·艾伯特眉头稍稍皱起,“这是高速慢镜!”
  这段开篇慢镜头,使用了蒙太奇切换和高速慢镜的制作手法,让人不自禁的就感觉到压抑和沉重,如同《生死时速》快节奏的开头一样,上来就扔出了足够的悬念和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的戏码。
  “杜克·罗森伯格进步了不少。”
  罗杰·艾伯特自言自语,“开头戏的镜头运用简直到了华丽的程度,画面拍摄的非常美,一般来说,没有导演会让影片的画面太突出!”
  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十九章 试映反响(求收藏)

  影片的时间不知不觉走过了一半,罗杰·艾伯特对影片已经有了最为直观的感受,《勇闯夺命岛》除去维持快节奏的惊险火爆刺激外,还带有《生死时速》不具备的更加鲜明的特点——华丽到繁复的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
  很少有电影能够将镜头运用到华丽的程度,提高于场面调度以及故事情节达到如此的美学高度。
  一般来说,镜头语言不敢太突出,太过火,太抢位,因为害怕成为纯粹的视觉电影,或者说mv电影,绝大部分的导演,镜头语言最终都要让位给表演和故事传达。
  但在罗杰·艾伯特看来,《勇闯夺命岛》里的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都是教科书一般的近似于广告和mv的华丽画面。
  一开场的高速慢镜,那些景物大特写,那些强烈逆光的雨中镜头,简直就是色彩浓重的奢侈品广告,却又张力十足,艾德·哈里斯的愤怒和军人气质,仅靠镜头即可彰显。
  没有人敢把华丽的广告画面直接扩张成整部电影!
  即使有,在罗杰·艾伯特的记忆中,也是失败之作。
  哪怕不喜欢《勇闯夺命岛》这种类型的影片,罗杰·艾伯特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绝对不在失败的行列之中。
  如果说杜克·罗森伯格的《生死时速》只是小试牛刀,那《勇闯夺命岛》堪称大放异彩!
  “所有的特写镜头,中景镜头,都是华丽的镜头。”
  这位矮矮胖胖又戴着眼镜的影评人,脸上平静,心中却在赞叹,“杜克·罗森伯格完全不克制的镜头语言,竟然还能把故事和人物塑造的这么有张力,这一点很让人吃惊,在叙事能力和画面运用上,都比《生死时速》有了长足的进步。”
  四面八方忽然传来震彻人心的爆炸声,银幕上腾起了橙红色的火焰,火焰色彩浓厚而又刺目,在高速慢镜头的映衬下,缓缓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蘑菇云,明亮的似乎能刺透人的双眼。
  镜头抬高,整个恶魔岛乃至整个旧金山湾似乎都在爆炸中颤抖……
  爆炸也打断了罗杰·艾伯特的思维,看着银幕上的画面,耳朵听到后方影迷区接连不断的喝彩声,一双眉毛紧紧皱在了一起,连带着刚才对影片的好感也在渐渐消散。
  电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这种恶俗不断的场面,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这是影片中的第几场爆炸?
  罗杰·艾伯特实在记不清楚了,但他确信,如果杜克·罗森伯格能够克制自己的破坏欲,镜头语言和叙事能力继续保持进步,未来很可能成为视觉和故事大师,否则……
  最后,罗杰·艾伯特缓缓摇了摇头,其实两部电影足够反映导演的特质,杜克·罗森伯格的破坏欲。望太强烈,完全压过了艺术追求。
  “玩爆炸玩画面简直就是他的本能,也是他唯一的兴奋点!”
  作为看过《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的专业人士,罗杰·艾伯特很快就得出了这一结论。
  相比于罗杰·艾伯特,旁边的肯尼斯·图兰将更多心思用在了影片的拍摄制作手法上。
  他能看得出,杜克·罗森伯格在整部片子的拍摄用光上动了心思,差不多所有场景都用了人工布光,加浓、加厚了色彩度,很好的衬托了片子的沉重基调。
  开头汉默将军到墓地一段戏,密布的大雨和深蓝的色调,再配上深沉浑厚的独白,开宗明义点明了片子主题。
  中段古斯比和梅森的追车戏则是另一种镜头运用,在整段戏中,基本没有超过5秒以上的镜头,所有镜头差不多都在2秒-3秒之间,而且镜头设置多样,除了没有俯拍外,跟随、平行、正视甚至在古斯比和梅森驾驶的车头前方都绑上了摄影机拍摄,整段戏让人目不暇接,高度兴奋。
  与好莱坞的追车戏会用后期技术修饰不同,杜克·罗森伯格的车戏风格明显是实拍,发动机的声音清晰可闻,车辆撞击时的金属扭曲声都相当真实!
  “《勇闯夺命岛》的追车戏完全超过了《生死时速》!”
  肯尼斯·图兰在自己的记录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
  来自帝王娱乐集团的乔斯曼和他的评片团队,则将目光集中在影片的卖点上面,至于影片是恶俗还是高雅,完全不在院线方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评判影片的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带来收益。
  “这是一部十足十的精品,影片的娱乐性和惊险刺激绝不在《生死时速》之下。”
  边看影片,乔斯曼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对影片第一时间的观感。
  “影片没有哪一分钟是让人上洗手间、喝水、吃东西的时间,从电影开始,眼睛就只会死死盯住屏幕,而放不下每一个场景。”
  “观赏性极强,想紧张,有疯狂的追车场面;想思考,有‘国家该不该厚待为它做出了牺牲的个体’这一主题;想娱乐,穿插的幽默对白生活气息真实;想看美女,还有古斯比的未婚妻和梅森的女儿两个超级大花瓶……”
  《勇闯夺命岛》渐渐走到了尾声,乔斯曼最后总结式的写道。
  “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男人戏,整部片子风格阳刚,气氛深沉,全片没有女主角,彻头彻尾的男人戏。差不多10—15分钟就有一场高。潮动作戏,而且动作戏规模大但不失控,时间长而不拖杳,表现风格多样且技术性准确……”
  由于还没有加入片尾字幕,影片落幕似乎有些突兀,许多观众都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大银幕上的画面消失,头顶的灯光亮起,位于后排处的观众,这才警醒,一部既惊险又刺激的影片,已经远离他们而去。
  影院突然陷入了沉寂,似乎在酝酿一场风暴。
  忽然间,掌声就像是席卷路易斯安那州的飓风般降临,热烈的恨不得掀掉影院的顶棚,其中还伴随着许多人的喝彩声……
  “影片正式上映后,我一定会再看一次!”
  坐在影迷中间的华纳兄弟的观察员们,认真记录着周围观众最真实的言语和反应。
  “我一直在瞪着眼睛,现在才感觉到累,但这种疲惫确实很过瘾。”
  “演员选的也好,克里斯托弗·李饰演的梅森又帅又酷,我认为那个丑闻满天飞的肖恩·康纳利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议论纷纷的观众一个接一个走出影院,将手中的调查问卷交给出口处的华纳的工作人员。
  “a+!”
  “a+!”
  “a!”
  “……”
  这些醒目的评分,让华纳的工作人员精神一振,如果影片观众口碑爆棚,那意味着很可能会大卖,直接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会有一笔丰厚的奖金。
  出口这边还在回收和统计问卷,另一边,大量的影评人和媒体记者,已经走进了附近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剧组的几位主演去了楼上的房间接受记者采访,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