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欧洲电影界排斥好莱坞,北美电影圈何尝又不排斥欧洲电影?北美电影市场绝对是这个世界最排外的电影市场之一,欧洲电影甚至是英国的黑色喜剧能在北美市场大获成功的例子都少之又少。
  三大导演站在了麦克风前,一场授勋仪式即将开始。(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好莱坞的慈善事业

  “今天我们三个人站在台上。”舞台上,弗朗西斯?科波拉率先说道,“是因为我们都清楚获得最佳导演时的那种激动。”
  “当时是我一生中最壮美的时刻。”斯皮尔伯格接话。
  “等等……”乔治?卢卡斯分别看了看两个人,“我从来没得过这个奖。”
  剧场爆发出一阵哄笑,斯皮尔伯格在笑声中说道,“那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不知道。”乔治?卢卡斯渐渐将话题引到了奖项上面,“但我认为收获不如给予。”
  “才怪!”斯皮尔伯格和弗朗西斯?科波拉同时说道。
  “下面是最佳导演提名名单。”三个人结束了这场小小的脱口秀,“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老无所依》,马丁?斯科塞斯《无间行者》,杜克?罗森伯格《黑暗骑士》,托尼?吉尔罗伊《迈克尔?克莱顿》,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血色将至》。”
  “获奖者是……”斯皮尔伯格拆开了信封,答案没有任何悬念,“马丁?斯科塞斯!”
  这一刻老马丁的感受,也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全场起立的观众和嘉宾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舞台上,马丁?斯科塞斯与乔治?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弗朗西斯?科波拉依次拥抱,然后站在了麦克风前。
  “谢谢,谢谢,谢谢……”
  一长串的感谢从他嘴里跳了出来,这位总是与奥斯卡最佳导演擦肩而过的导演,终于用一部在北美地区评价极高的黑帮片,实现了自己的奥斯卡之梦。
  “你们能再检查一下信封吗?我真的得奖了吗?我是说,拿了学院给我的这个奖我都无法控制自己了,而且是我的老朋友们给我颁发的这个荣誉!我们已经有37年交情了。我太感动了。太感动了。”
  “首先谢谢华纳兄弟将这个剧本的改编权给我,还要谢谢与我合作的演员和工作人员……”
  长长的感谢名单之后,马丁?斯科塞斯似乎要对这些年做一个总结,“我还想对这些年来一直祝福我的人说声谢谢。这里面有很多陌生人。过去我走在大街上,就会有人们对我说三道四,走进一个医生的办公室。或是什么地方,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他们说,‘你应该得一座奥斯卡奖杯。’我去拍x光片,医生也对我说,‘你应该拿一个奥斯卡奖。’我对他们说‘谢谢’。陪我一起走过多年的朋友,还有今晚来到现场的很多朋友们, 都祝愿我拿到这个奖,我的家人也是这样,我谢谢你们。这个时刻是留给你们的。”
  得偿所愿的马丁?斯科塞斯无疑是今晚最大的赢家。接着又捧起了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黑暗骑士》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今晚最大的陪跑者,九项提名仅仅拿回了两座奖杯,杜克的制片风格无疑相当不受学院的欣赏。
  “改变风格?”
  坐在《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派对上,杜克对乔治?卢卡斯摇了摇头,“我不会因为奥斯卡而改变的。”
  卢卡斯站起来,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杜克,你从来都是理智和坚定的。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走下去吧。”
  就像他不会因为奥斯卡而改变自己一样。卢卡斯相信一个不因为奥斯卡而小众化的导演,未来会有更为宽广的路可走。
  “我先走了,”卢卡斯对他和斯嘉丽轻轻点头,“你们继续吧。”
  乔治?卢卡斯走了,杜克身边围着的人却丝毫没有减少,像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等人。都坐在这桌旁边跟他攀谈,前者的电影工作室需要华纳兄弟做发行,争取杜克这个董事会成员的支持相当有必要;后者热衷于政治,与同样热衷政治的斯嘉丽?约翰逊聊的很投机。
  这些人的话题中心点自然都是杜克,或许是《黑暗骑士》今晚的陪跑。他们没有谈论电影方面的话题,主要讨论的是慈善,毕竟杜克和斯嘉丽成立儿童慈善基金会的消息曾经被媒体热炒了相当长的时间。
  而且在好莱坞以及娱乐产业中,慈善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也是抬高自己格调的最好方式之一。
  只要稍稍了解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好莱坞不过是明星慈善的“梦工场”而已。
  当看到安吉丽娜?朱莉在阿富汗看望衣衫褴褛的难民、乔治?克鲁尼在非洲访问饥肠辘辘的儿童时,公众可曾会想到,这些感人肺腑的慈善活动,其实都由经纪公司一手策划。
  今天的好莱坞,明星做慈善蔚然成风,如果哪个好莱坞大腕从未参与过公益活动,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哪怕是不入流的二三线演员,也争先恐后开辟‘第二条成名战线’。
  即便是刚刚出道的小明星,也都跃跃欲试,希望加入‘援助非洲’或者‘拯救地球’的浩浩大军。
  经纪公司把明星的演艺事业和公益事业打包推向市场,打造出了好莱坞的‘新文化’。
  远的不说,就说南希?约瑟夫森执掌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也就是icm。
  icm的总部位于比佛利山庄的威希尔大街上,是一座引人注目的白色建筑,看上去酷似一家律师事务所。
  公司旗下最着名的客户无疑就是杜克,另外还有查理兹?塞隆、詹妮弗?安妮斯顿、安妮?海瑟薇、布拉德?皮特等为数众多的一二线明星。
  如何让自己旗下的客户事业更进一步,无疑是每个经纪管理公司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慈善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国际创新管理公司就有专门负责这方面的部门,还成立了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慈善基金会。
  过去十多年里,随着好莱坞越来越热衷慈善和社会活动,这个慈善基金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南希?约瑟夫森属下负责基金会的人曾经为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参议员工作,对于筹款事宜驾轻就熟,她甚至是华盛顿当局的常客,经常与五角大楼、白宫的政府官员见面交流,随联合国官员和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前往世界各地考察各种公益项目,然后回到好莱坞,向公司汇报哪里发生了什么危机,哪里爆发了什么瘟疫,又有哪些新的援助项目……
  为从不看书读报、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大明星们和各种慈善项目牵线搭桥,就是这位负责人的主要工作。
  她像‘媒人’一样,先去了解各个项目,然后向明星们推荐值得信任的机构,提供指导性建议。
  就像电影公司立项电影一样,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合作长久的项目大多要经历充分有效的沟通。
  这种 ‘联姻’式慈善成功的秘诀在于找准明星和慈善项目的共通之处,否则难免出现矛盾,比如明星很急迫需要慈善改善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可项目不合适,与之经历、气质格格不入,如果强行介入,对他和经纪公司的名誉都会带来相当多的未知因素。
  慈善可不像走红地毯,说两句场面话那么简单。
  明星做慈善,也难免引发‘作秀’非议,比如去年希尔顿酒店女继承人帕丽斯?希尔顿,年因酒后驾车被判短暂入狱,出狱后不久,她宣布随慈善机构访问卢旺达,随行有一支庞大的摄影队伍,因为她喜欢把一切都记录下来。
  关于此行目的,这位豪门后代倒是直言不讳——关于我的负面消息太多了,我需要扭转公众形象。
  圈内确实有真心做慈善的人,但就算是杜克也不得不承认,以经纪公司作为主导的慈善,基本都是在作秀。
  而且如今经纪公司能否让客户搭上‘慈善快车’,对客户很有吸引力。
  前段时间,caa旗下一名客户就因此而转投icm,南希?约瑟夫森扔出的最大诱饵就是为对方打造专属的慈善事业,这一招相当灵。
  如今,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深深植入到好莱坞,甚至已经跨越了国界,联合国所有主要机构都有来自好莱坞的“亲善大使”——安吉丽娜?朱莉是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德鲁?巴里摩尔是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反饥饿大使”,乔治?克鲁尼是联合国“和平使者”……
  这些慈善身份,对明星的帮助也极大,即便他们一部作品扑街,或者几年内都没有出色的作品,通过慈善刷到的格调,也足以保证他们不会迅速陨落。
  在杜克看来,好莱坞明星蜂拥般的从事慈善事业,也与他们的‘自我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关。
  以前,做演员是为了收获崇拜和仰慕。
  可如今,好莱坞明星身边全是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历的经纪人和公关人员乃至是助理,这让他们感觉,演员是一个幼稚的职业。
  要知道,以前,经纪人和他们一样,都是高中辍学者。
  因此,演艺之外再拥有一份事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让好莱坞明星们重新找回昔日做演员的“特殊性”和“优越感”。
  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未完待续。。)
  ps:  这张所说的,不代表所有人,真心做慈善的还是有的。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六百七十一章 他们的世界

  颁奖典礼结束的第二天是媒体报道的盛宴,许多媒体都在抨击学院,理由则是马丁?斯科塞斯确实该拿一座小金人,但不是依靠《无间行者》,相当一部分媒体都批评学院是在搞平衡。
  这些媒体全然忘记了,在颁奖典礼之前,他们还说如果马丁?斯科塞斯不能拿到最佳导演,奥斯卡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公允……
  只能说不愧是媒体,无论怎么说他们总是有足够的理由,总是站在大义凛然的位置上。
  《黑暗骑士》遭遇的奥斯卡惨案杜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是超级英雄电影在奥斯卡上最正常的待遇,《变形金刚》的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他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叹息奥斯卡的事情。
  重新回到变形金刚工作室,监督剪辑和特效制作仍然是杜克的主要工作,影片的配乐和主题曲也完成了初版,送过来后,等待他的审阅。
  配乐依然是汉斯?季默的手笔,这位著名的商业配乐大师,如同约翰?威廉姆斯之于乔治?卢卡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样,渐渐有成为杜克专用配乐师的趋势。
  影片的配乐以摇滚和电子乐为主,汉斯?季默提交的初版并不能让杜克完全感到满意,还要进行大量的修改。
  此外就是主题曲了,片尾主题曲的风格与配乐相反,而是延续了影片结尾落日黄昏下,山姆和米凯拉亲热的镜头,是一首以爱情为基调的乡村类型的流行歌曲。
  坦白地讲,杜克对于流行乐并不了解,从《魔戒3:王者归来》的《最后的别离》之后,也没有在影片中再使用歌手演唱的主题曲。这次添加一首歌曲,主要还是照顾南希?约瑟夫森。
  对于他的影片来说,多一首歌和少一首歌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但让一个歌手加入到剧组,却能打开她的市场知名度。
  工作室的录音棚里,杜克放下耳麦,看着其他几个人。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安娜?普林茨边整理着被耳麦弄乱的长发,边说道,“我认为不错,斯威夫特的歌声很有特色。”
  “我觉得也不错。”蒂娜?菲也赞同。
  录音棚里面,泰勒?斯威夫特已经摘掉了耳麦,充满期待的眼睛,不断在杜克和其他几个人身上来回变换。
  “就用它好了。”杜克点了头。
  泰勒?斯威夫特轻轻吐出口气,心底暗自发出了兴奋的叫声。她有着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少有的自控能力,维持着平静中又带些兴奋的表情,来到了众人的面前。
  “谢谢,谢谢……”
  她一一跟蒂娜?菲、安娜?普林茨和杜克道过谢,站回了南希?约瑟夫森的身旁。
  杜克看了看腕表,“先到这里吧,安娜,我们回剪辑室。”
  见到杜克要走。那边的泰勒?斯威夫特赶紧开口说道,“我可以参观下工作室吗?”
  “可以。”杜克示意了下南希?约瑟夫森。“你带她参观好了。”
  说完,他和安娜?普林茨离开录音棚,回到了剪辑室中。
  后期制作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工作,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的后期制作,都要比拍摄更为耗费时间或者精力,忙碌了近三个小时后。杜克走到了工作室较为宽敞的休息厅里,刚刚坐在一排变形金刚模型的对面,后边就响起了清脆的脚步声。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听到这声音,杜克微微转头,只看到长度惊人的一双腿。穿着仔裤和长袖t恤的泰勒?斯威夫特站在这张休息桌边,说道,“我刚刚和南希去了特效工作室,作为一个从孩提时代就深迷变形金刚的粉丝,我觉得电影里的特效简直酷得难以想象。”
  一个女孩会喜欢变形金刚?
  杜克暗自摇了摇头,用眼神示意了下对面的座位,“随便坐。”
  “谢谢。”泰勒?斯威夫特坐在了他的对面,充满好奇的问道,“电影里的机器人看起来复杂得叫人难以置信,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表现手法而不是更加……”
  她挠了挠脸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措辞。
  “更加简单?就像动画人物一样的造型?”
  看到泰勒?斯威夫特点头,杜克不禁笑了起来,“那样的话,基本上等于拍了一部,嗯……”
  他稍稍想了下,说道,“等于拍了一部《捉鬼敢死队》,变形金刚就是改头换面的蘑菇人,这不行。”
  泰勒?斯威夫特很聪明,轻易就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她眨了眨宝蓝色的大眼睛,露出一副充满求知欲的模样,问道,“为什么呢?”
  “在40英尺高的屏幕上,你得给观众展示尽可能多的细节,各种东西飞来飞去,牢牢霸占住观众的眼睛;机械零件复杂无比,把观众晃得眼花缭乱。”
  这个女孩清新的打扮和时不时露出的童真,很容易给人好感,最起码从表面上是这样,杜克也难得说了几句,“开始的时候,电影制作并不是很顺利,最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