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美元,但到了周六,单日票房再次猛增到2675万美元,等这个周末结束之后,《泰坦尼克号》的次周末票房让所有人都张大了嘴。
  相比于首周末,北美票房不但没有跳水。反而像这周工作日的表现一样,出现不可思议的逆增,周末逆增幅度高达百分之二十五,三天拿下5580万美元!
  这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记录,这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高的次周末票房!
  这时包括那些一直唱衰《泰坦尼克号》的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一件事,不要拿正常的商业电影规律去衡量这艘大船!
  这部海上史诗的走势异常平稳,过往商业影片动不动就单日跳水百分之三十乃至百分之四十的情况,在它身上只能用极其罕见来形容。
  新的一周开始后,杜克返回洛杉矶。继续自己的工作,而《泰坦尼克号》依然横冲直撞,其票房走势之稳定,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周一1755万美元,周二1521万美元,周三1322万美元,周四1214万美元……
  当影片上映两个整周的时候,北美票房累计2亿3728万美元。那些预计《泰坦尼克号》北美票房最多不会超过2亿5000万美元的声音彻底消失,哪怕是最外行的人也能看得出来。这一数字绝对不是北美票房的终点,华尔街的几家预测机构,已经悄然把影片的北美票房预测改为了4亿美元……
  “据说拉斯维加斯已经为影片的最终北美票房开出了盘口。”
  忙碌的工作之余,《泰坦尼克号》自然是杜克等人议论的焦点,麦克?道森说着最近听来的消息,“4亿美元只是一赔一。5亿美元也仅有一赔一点五……”
  杜克笑了起来,“诸位,有兴趣玩一把呢?”
  盘口这种事情,隐藏在背后的可操作性太强了,杜克不会天真到以为投入大笔金钱。就能收到相应的回报,不过扔点小钱进去,当做业余生活的调剂还是可以的。
  “好啊。”安娜?普林茨来了兴趣,首先附和,“我选5亿美元的盘口。”
  扎克?施耐德给了她一个鄙视的眼神,然后说道,“我也选5亿美元的盘口。”
  众人都知道沉迷在赌博中的危害,仅仅当成了调节情绪的小娱乐。
  杜克转头对蒂娜?菲说道,“同样,帮我买10万美元。”
  蒂娜?菲的眼睛转了转,“那我也买10万美元好了。”
  这点钱对他们这些人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大家玩笑一阵,又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而蒂娜?菲离开剪辑室,继续替杜克盯着《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走势。
  不得不说,《泰坦尼克号》成功有其必然,但也有偶然因素,最为典型的,感恩圣诞档缺乏真正有竞争力的影片,比如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发行的《星河战队》,投资巨大,票房表现连一般都算不上,别说与《泰坦尼克号》一争长短了,就连依靠票房能不能收回成本都很成问题。
  而在第三个周末,《泰坦尼克号》终于遇到了杜克记忆中比较强势的影片,由米拉麦克斯制作发行、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出演的《心灵捕手》,这部影片最终的票房相当不错,但执行的却是典型的米拉麦克斯式的冲奖宣发策略,首周只有七家的院线数字根本带不来任何威胁。
  没有足够实力的竞争对手,《泰坦尼克号》轻轻松松蝉联第三个周票房榜冠军,三天斩获3952万美元,北美票房累计2亿7680万美元。
  同样是在这个周末,二十世纪福克斯经过充分的准备,将影片推向了拉丁美洲和西欧等海外市场,而在北美大卖的影片,除去典型的烂俗喜剧和邪典等类型片外,基本上都能在海外取得不错的成绩,《泰坦尼克号》自然也不列外,一股属于大船的文化浪潮开始在全世界蔓延。
  不过《泰坦尼克号》在北美上映的第四个周末,终于迎来了重量级的竞争对手,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的第十八部《明日帝国》,以2807家院线登陆北美。
  但这注定是属于《泰坦尼克号》的一年,这部制作精良的邦德电影只能在大船的阴影下放映,哪怕前者已经来到第四个周末,后者只是首周上映!
  《明日帝国》明显受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冲击,首周三天只是收获了低于预期的2514万美元,这一成绩或许放在其他时刻,足以揽下票房榜冠军的位置,但在大船面前根本不够看。
  《泰坦尼克号》走势异常平稳,周末三天再收3331万美元,获得连续第四个周票房榜冠军的同时,加上本周工作日四天的票房2875万美元,将北美票房堆高到了——3亿3886万美元!
  这数字普一出炉,拉斯维加斯就更改了盘口,将北美票房5亿美元变更为了1赔1……
  随后的一周里,圣诞节即将来临,更多的影片开始扎堆上映,抢夺每年重要的档期蛋糕,但无论是米拉麦克斯的《惊声尖叫2》和《美丽人生》,还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尽善尽美》,都无法跟《泰坦尼克号》形成真正的竞争,市场除去大船外的相对乏力,也造成了《泰坦尼克号》一家独大的局面。
  大船的成功有其必然,而且必然因素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其一直没有遇到强力竞争对手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总之,内部必然和外部偶然相加,造就了这部影片史无前例的的超级辉煌。
  到1997年圣诞节前,《泰坦尼克号》北美上映37天,院线数一直维持在超高的3300家以上,尽管票房有起有落,却多次出现不可思议的大幅度逆增,北美票房累积3亿7562万美元。
  与此同时,影片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上映,海外票房已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到了2亿5000万美元,哪怕与北美票房相加,还不足以收回三家公司在影片上面的总投资,但所有人其实都很明白,《泰坦尼克号》实现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圣诞节之前,《泰坦尼克号》迎来了重要的一项周边发售,影片的原声带大碟正式上市销售,仅仅第一周的时间,单是北美市场就卖出了443000张,第二周卖出519000张,在第三周时销量达到了一个高峰——765000张,随后的第四周销量滑落到了658200章,第五周如同反弹的票房走势一样,上涨到了758800张……
  在这五周的时间里,《泰坦尼克号》不但完成了票房排行榜上不可思议的五连冠,在公告牌唱片销量排行榜上,同样力压一众发行唱片的流行天后和天王们,实现了销量五连冠!
  原声带大碟超级大卖,收益的不仅仅是派拉蒙影业、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公爵工作室三大投资商,还有席琳?迪翁,她历经多年打拼之后,终于凭借《我心永恒》,跻身到了北美最顶尖女歌手行列,甚至被人拿来与麦当娜?西柯尼、玛利亚?凯莉和惠特尼?休斯顿相提并论。
  而原声带大碟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同样恐怖,同一时间的销售额几乎是北美的近一倍。
  除去这些外,由三家投资商组成的团队,也在积极开放影片其他的周边产品,力争榨干这艘大船的每一滴油,并且与众多厂商达成了一些列的授权协议,其收入足以让所有人眼红到羡慕嫉妒。(未完待续。。)
  ps:  周末维持每天三更~~求推荐票和月票~~


第二百八十三章 唯一的救世主

  1998年二月初,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丽晶酒店举行了奥斯卡提名者午宴,不出大部分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预料,《泰坦尼克号》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任是去年尝到奥斯卡甜头的米拉麦克斯有《心灵捕手》和《美丽人生》的冲奖双保险,但这一切在《泰坦尼克号》史无前例的票房数字面前都是浮云,而且这不是一部非现实类影片,学院守旧的评委们根本不可能无视,给了影片总计十四项奥斯卡提名。
  当一部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史诗巨作,携带全球超过10亿美元的票房数字驶进奥斯卡时,保守派终于低下了头颅。
  是的,在二月初,《泰坦尼克号》的北美票房达到4亿6215万美元,全球票房累计10亿6210万美元,已经牢牢坐稳了影史第一的位置!
  十四项奥斯卡提名,无疑为大船增加了助推剂,当周末北美票房大幅度上扬,逆增额度高达百分之七十九!而且许多原本不打算引入《泰坦尼克号》的国家,也将目光放在了这部巨制上,比如太平洋对岸的一些国家……
  影片的周边开发,借着奥斯卡提名之势,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明信片、文化衫、万花筒、文具盒、手提袋以及杰克和露丝的人偶模型等等,在二月上旬达成了一系列授权协议,仅仅是北美市场就拿到了7000万美元的授权收入。
  算上连续九周占据公告牌唱片销量排行榜首位的原声带大碟——643万张——影片刨去人工、分账等成本外的北美周边盈利已经达到了1亿2000万美元!
  历经两个多月的放映推广后,《泰坦尼克号》也迎来了第一次收入分账,这方面资金链始终很紧张的二十世纪福克斯远比杜克还要热心和积极,一直在催促《泰坦尼克号》的北美行销商派拉蒙影业。
  奥斯卡提名者午宴之后,北美院线联盟已经与派拉蒙影业进行了两次票房分成,总额度达到4亿美元之巨。由于这是发行方占优的前期分账,根据双方签订的发行协议,发行公司分账比例相对较高,派拉蒙影业从中拿到了2亿2400多万美元。
  扣除影片相对应的百分之十的北美发行费用4000万美元,以及派拉蒙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投入的北美宣传等方面的开支,摆在三大投资方面前的分成资金依然高达1亿6000万美元之巨。
  由于三方签署了明确的协议。而且各自的会计师和维托的专业机构都始终参与在宣发之中,分成数额和分成比例一目了然,杜克凭借5000万美元占据四分之一的投资额,从中收获4000万美元。
  虽然这是税前盈利,但仅仅北美票房前期分成,他就收回了大半投资。
  而北美周边盈利,则在专门为影片建立的工作室账面上,三方同样进行了第一次分成,杜克拿到了1亿2000万美元周边盈利中的四分之一——3000万美元。
  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两个半月后。包括他在内的投资商,终于用实际数据做出了最为有利的回击,那艘被人嘲讽为‘注定沉没的大船’已经为三大投资方带来了盈利!
  而且这7000万美元的税前收入只是盈利的一部分,如今好莱坞商业大作的海外收入已经超过了北美收入,等未来影片海外收益外帐的时候,足以惊爆很多人的眼球。
  别忘了,《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影片可不仅仅是票房方面的收入,它的周边相比《侏罗纪公园》确实是弱了一些。却也不容忽视。
  不过,杜克很清楚。想要拿回海外方面的收入,就要慢慢的等待了。
  圣诞节之后的一个多月里,杜克每周的工作日忙碌《黑客帝国》的后期,周末要飞去新西兰,参与调控《魔戒》三部曲的前期准备工作,哪怕是他意志坚强。精力旺盛,身体也足够好,渐渐也有了疲态,甚至感觉整个人都快被一分为二了。
  “我终于明白,即使是斯皮尔伯格这种好莱坞最著名的快枪手。为什么都只出现过一次同一年内制作两部电影的情况,而且《辛德勒的名单》他还准备了十年之久。”
  坐在剪辑室里的休息桌边,杜克跟蒂娜?菲闲聊着,随着后期工作只剩余了特效制作,两名副导演扎克?施耐德和安娜?普林茨已经离开,也赶去新西兰,参与到《魔戒》三部曲的前期工作当中。
  公爵工作室的剪辑室里,只剩余了杜克和麦克?道森及其助手。
  “你该为自己放一个假了。”蒂娜?菲倒了一杯浓咖啡,递给杜克,提醒道,“从圣诞节之后,你还没有正式休息过。”
  “你也累了?”杜克问道。
  他不休息,作为贴身助理的蒂娜?菲当然也没法休息。
  蒂娜?菲也不否认,“如果换成几年前我刚过来的时候,一定会躲在房间里哭。”
  “我完成这支影片的广告片,暂时可以休息了。”杜克也感觉到了身体的疲惫。
  随着公爵工作室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圣诞节之后,他特意从母亲那边高薪聘请了一位高管,对方曾经在好莱坞打拼过,能比较轻松的处理公爵工作室的行政事务,不过最后的决策还是要汇总到蒂娜?菲这里,由他来做决断。
  而且华纳兄弟也同样有高管进驻,这是换购之后的必然,而且对方工作经验丰富,只要做好必要的监管,实际上是能带来不少帮助的。
  现在他和华纳兄弟处于蜜月期,两家公司利益紧密相连,矛盾不是没有,却会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
  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杜克、麦克?道森以及工业光魔的特效组,将广告片剩余不多的特效添加完毕,这支接下来要在超级碗中场时间播放的三十秒广告宣告完成。
  “蒂娜……”
  坐车离开工作室的时候,杜克问副驾驶位上的助理,“下周我会休息几天,你想独自休假,还是跟我一起去看超级碗?”
  蒂娜?菲想了想,“一起去看超级碗好了,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我不想从休假地赶过去。”
  《黑客帝国》确定在暑期档开端上映,公爵工作室和华纳兄弟自然不会错过超级碗中场时间这一宣传阵地,从当初杜克让《勇闯夺命岛》登上超级碗广告之后票房大卖,但现在有更多的影片都聚焦在这一赛事上,超级碗广告也渐渐成为了好莱坞大片的传统宣传阵地。
  其实《黑客帝国》的宣传早就在华纳方面的策动下,有计划的展开了,如同过往一样,一部暑期档商业大片不会单纯依靠任何一种宣传手段,杜克一直在忙碌两部电影的工作,除去接受采访或者参加华纳方面举办的宣传活动外,基本上没有对宣传提太多意见。
  不过,只有一项例外,影片中频繁提及电脑网络,而且现在到了1998年,北美的因特网已经很发达了,他怎么会忽视这一块对青少年影响巨大的宣传阵地。
  影片不断在包括雅虎等高点击率的网站上做广告,还按照杜克的建议,雇佣了水军在一些影视类论坛里发帖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