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一直没有时间。”
  很显然,这是位习惯用脚投票的学院成员。
  “那太可惜了。”哈维?韦恩斯坦简直就是最好的演说家,“你真应该抽时间看看这部影片,它非常棒。歌颂了……”
  为自己的影片讲了一通好话,他又说道,“回头我让人把最新的碟片和影碟机送到你家里,那是日本人的新货。”
  见对方皱眉,哈维?韦恩斯坦马上转了话锋,“我没有别的意思,米夏,你是评委,总要观看报名的影片才能做出选择吧?我们只是为你提供最基本的观看用具。完全不违反学院的规定。”
  “好,我会看这部影片的!”
  米夏眉开眼笑的应了下来,他很清楚,米拉麦克斯送给他的观看用具,那都是永久性的!
  离开这边,哈维?韦恩斯坦又开始在人群中游走,找到目标后,边回忆收集的资料。边有针对性的攀谈,然后适时抛出自己的观点。不厌其烦的劝说对方去观看或者为《英国病人》投票 ,有时候还会在言语间做出一些暗示。
  比如,有位老资格的核心成员表示想约《英国病人》中的法国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起吃饭,哈维?韦恩斯坦都保证下次会尽量带朱丽叶?比诺什出席。
  “累了吧,哈维。”
  站在一边休息的时候,鲍勃?韦恩斯坦走了过来。他一向是位于幕后操控,而哈维?韦恩斯坦冲锋陷阵,“休息一会?”
  “不用。”
  这里只有兄弟二人,哈维?韦恩斯坦毫无顾忌的说道,“《低俗小说》的落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赢得奥斯卡就不能要这张脸皮!”
  另一边,帕尼?凯利斯也在宴会厅中游走,虽然没有哈维?韦恩斯坦脸皮那般厚,但作为一名好莱坞的老公关,也不逞多让。
  “前天的时候,我孙女吵着要做家务。”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在对两个年龄相仿的人说这话,“结果把我使用多年的一个瓷盘打碎了,那是很有纪念价值的餐具……”
  听到这里,帕尼?凯利斯适时的凑了过来,“嗨,安德。嗨,比尔。嗨,金森。”
  她跟这几个学院的成员熟练的打过招呼,很自然的说道,“安德,我经过时听说你的餐具被人打碎了,是吗?那太可惜了。”
  “不如这样。”
  见到对方点头,帕尼?凯利斯也不掩饰,“我手里有一批印有《芝加哥》图案的纪念餐具……”
  这些人毫不动容,她笑了起来,“这是从英国的皇家艾伯特公司专门定做的玫瑰复古系列。”
  安德的眼睛马上亮了,作为瓷器爱好者,他哪里会不知道皇家艾伯特的玫瑰复古系列,这个系列售价并不高,却无处可买,这是专门为欧洲王室定做的瓷器系列。
  帕尼?凯利斯又看向另外两位学院成员,“这是我们准备的一点纪念品,两位感兴趣的话……”
  所谓的公关,可不仅仅是口头说服那么简单。
  为自己拉票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哈维?韦恩斯坦稍稍喘了口气,又走入了派对中心,很快找到了在颁奖季很有影响力的那几个影评人。
  “罗杰,你能出现在洛杉矶真是太难得的了。”
  亲热的跟罗杰?艾伯特握过手,哈维?韦恩斯坦又跟旁边的吉恩?西斯克尔和托德?麦卡锡等人一一打过招呼。
  都是围着电影圈混饭吃的人,他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电影。
  “我说过,哈维,《英国病人》是那种可以看两遍的电影。”罗杰?艾伯特毫不讳言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支持,“第一次看的时候会看不明白,第二看的时候会细心的寻找答案。”
  听到罗杰?艾伯特的话,哈维?韦恩斯坦笑得很开心,奉上的支票明显没有白费。
  其实现在情况很明显,马上就要新年了,真正有实力冲击奖项的影片都上映了,哈维?韦恩斯坦这几年对奥斯卡有过精心的研究,如果不论及场外因素,《英国病人》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芝加哥》。
  而杜克?罗森伯格与影评人之间的关系……
  去年最佳导演落到蒂姆?罗宾斯手中,就很难说影评人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如此有利的形势,他怎么可能放过。
  基本跟影评人达成共识,并且邀请他们出席他私下里组织的小型派对后,哈维?韦恩斯坦向着早就看好的地方走去,学院主管委员会的成员弗兰克?皮尔森正独自坐在那里。
  这是学院最核心的成员,而且与学院现任的轮值主席阿瑟?米勒有数十年的交情,虽然他们在学院的权力算不上多大,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能影响到一大批评委的投票选择。
  “嗨,弗兰克。”
  “坐,哈维。”
  哈维?韦恩斯坦坐在了对面的椅子上,两人同是在好莱坞打拼的犹太裔,彼此间也算是熟悉。
  闲聊了几句,哈维?韦恩斯坦直入主题,“弗兰克,有心仪的影片了吗?”
  “你的《英国病人》和杜克的《芝加哥》都很精彩。”
  听到弗兰克?皮尔森的话,哈维?韦恩斯坦心中冷哼了一声,这些老家伙去年能用搞平衡的手段来那么一出,今年说不定还会继续,杜克?罗森伯格虽然年长了一岁,还是只有26岁。
  不过,哈维?韦恩斯坦也不会过于轻视,毕竟对方与他一样是犹太裔。
  “《芝加哥》拍的很不错,杜克可以说是史蒂文之后,我们俱乐部中前途最为远大的导演了。”
  看了看对面,哈维?韦恩斯坦用很随意的语气说道,“可惜《芝加哥》算不上正统的歌舞片,其中的商业元素太浓了,北美票房马上就破亿了。”
  弗兰克?皮尔森似乎也在思考。
  哈维?韦恩斯坦马上又说道,“我个人的一点印象,过去的两届奥斯卡,赢家全是票房大卖的影片,商业味道未免浓了一些,这与学院提倡的有些不符合吧?奥斯卡始终都是高端的,而不是大众化的,我认为学院应该显示出独特高端的品味,而不是迎合公众的需求。”
  尽管弗兰克?皮尔森没有任何表示,哈维?韦恩斯坦还是能够看出,自己的话说到了他的心中。
  “我想奥斯卡和mtv电影大奖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吧?”他继续说道,“奥斯卡是业内最具权威的专业性奖项!”
  哈维?韦恩斯坦见自己的话似乎起了作用,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杜克以前是纯粹的商业导演,去年的《拯救大兵瑞恩》才开始转型,全好莱坞都能看到他的进步,不过……”
  “弗兰克,你不觉得他还有更多进步的空间吗?他影片中的艺术素养完全可以继续提高,学院可以等他制作出艺术含量更高的影片……”
  为了能够提高获奖的几率,哈维?韦恩斯坦能用上所有的手段,甚至不惜触犯到学院的底线,而且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的优势,也清楚如果学院真要抓典型,那被抓典型的人根本不可能是米拉麦克斯。
  私下公关是最基本的手段,想要获奖,还要维持一定程度的宣传,既宣传自己,也抹黑打击竞争对手,降低主要对手的竞争力,必然会增加己方的获奖可能。
  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早就想好对策,找准了《芝加哥》的软肋所在,只等时机合适,就会发动大规模的舆论攻势!(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讦

  “《芝加哥》是一次成功的商业改编,是典型的杜克?罗森伯格式的电影狂欢盛宴,从本质上来说,这与《独立日》和《勇闯夺命岛》之类的爆米花影片并没有区别,只是掩盖在歌舞外衣下通俗平庸的商业电影,其中的艺术含量寥寥无几,除了华丽的视觉冲击和博人一笑的幽默外,值得称道的地方极其有限,这终归是一部艺术和传统歌舞元素极度缺乏的伪歌舞片!”
  ——《芝加哥太阳报》罗杰?艾伯特。
  圣诞节前夕,媒体上出现了大量抨击《芝加哥》的文章,影评人冲在了最前面,类似罗杰?艾伯特这样的言论不在少数,他们用尽所有辞藻,拼命将影片向商业的方向推。
  就像哈维?韦恩斯坦说的那样,两部票房超高的影片《阿甘正传》和《拯救大兵瑞恩》接连成为奥斯卡的赢家,难免触动学院保守派的敏感神经,在这些人的固有思维中,大众化必然是庸俗化的,商业元素过浓的电影,必然不讨他们喜欢,特别是有前两届作为铺垫的前提下。
  现在的哈维?韦恩斯坦还不是以后的哈维?韦恩斯坦,却也把握到了占据学院主导地位的保守派的心态。
  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哈维?韦恩斯坦将目标对准了汤姆?克鲁斯,类似‘克鲁斯的表演一如既然的糟糕’‘他的歌舞就像鸭子一般可笑’等媒体评论层出不穷。
  糟糕的演员会直接影响影片在颁奖季的整个表现,在其余两位女主角名气还不足够大,杜克除去风流韵事实在没什么痛脚可抓的情况下,还有比汤姆?克鲁斯更好的选择吗?
  而且在那些老头子的眼中,作为‘乳臭派’演员代表的汤姆?克鲁斯,向来是没有演技、靠脸吃饭的代名词。不黑他黑谁?
  何况汤姆?克鲁斯能被人诟病的地方太多了。
  大概是吸取了几年前杜克让人黑克鲁斯的经验,在这个关系到整个颁奖季的敏感时间段,很多八卦报纸再一次拿汤姆?克鲁斯的信仰说事,信仰虽然在这片号称自由的土地上,不能成为攻击人的主要理由,但奥斯卡首要的前提就是政治和价值取向正确。山达基教提倡的那一套,实在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
  许多小报还顺带着把妮可?基德曼拖了进来,指摘汤姆?克鲁斯的家庭有问题,他和妮可?基德曼是一场虚假婚姻,克鲁斯与前妻罗杰斯离婚,又跟妮可?基德曼结婚,完全是受到山达基教的操纵,他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好莱坞影星,只是山达基教用来宣传的傀儡。
  学院有六千多名成员。其中有一半甚至更多,投票前根本就不会去看电影,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想要赢得这些人的好感争取他们手中的选票,往往要耗费一番手脚,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只需要一个讨厌的理由就足够了。
  因为讨厌一个演员,而讨厌一部电影的例子数不胜数。
  更为夸张的是。还有小报质疑汤姆?克鲁斯的性。取向,如今可不是以后。就连从来不缺少勇气的朱迪?福斯特都不敢公开性。取向,同性恋演员可是奥斯卡的禁忌。
  过去的奥斯卡竞争也足够激烈,但抹黑对手的行为往往适可而止,一切似乎从上一届奥斯卡开始都变了。
  梅尔?吉布森从奥斯卡热门,变成如今无人问津的失意者,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能够争取到奖项的好办法——做掉竞争对手上位!
  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奥斯卡投机分子。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于《芝加哥》的不利言论四处流传,华纳兄弟和公爵工作室当然也没有闲着,在对方攻击的同时,也在不断反击。
  很多评委不会看相关电影,即使做大量工作他们仍然能会用脚投票。于是有媒体质疑《英国病人》有同情纳粹的倾向。
  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影响到一些人的选择。
  同时,很多枪手报道上面,也在隐晦的提示,这是一部讲述欧洲人的电影,安东尼?明格拉也是个同性恋等等……
  总之,米拉麦克斯在抹黑《芝加哥》,公爵工作室和华纳兄弟则攻击《英国病人》,双方谁也不比谁用的手段少。
  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暗示,随后的几天里,支持《英国病人》的媒体,一直在抨击杜克将《芝加哥》制作的过于商业化,失去了歌舞片应有的精髓。
  仿佛是为了映衬媒体的抨击,《芝加哥》的北美票房轻松突破一亿美元,在圣诞节前渡过上映的第五个周末后,票房累计达到了1亿1105万美元!
  单从票房走势来说,《芝加哥》怎么看都像是一部纯正的商业片。
  圣诞节即将来临,杜克没有去纽约,母亲要来这边参加乔治?卢卡斯和卢卡斯影业联合举行的招待派对,今年圣诞会在马里布渡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一起渡过平安夜的人多了两个。
  首先就是凯瑟琳?泽塔?琼斯,虽然一直让帕尼?卡利斯积极策划结束两人间的关系,但对方不主动外出,杜克总不能在平安夜把她赶出去。
  还有就是从纽约来这边参加卢卡斯晚宴的艾琳?兰黛,她来洛杉矶不止是当初接受乔治?卢卡斯的个人邀请,还代表整个雅诗兰黛,这些化妆品和奢侈品公司向来与好莱坞关系紧密,娱乐圈也是她们的高端消费市场。
  “这么说你们准备赞助这一届的奥斯卡?”
  边切着烤火鸡,杜克边问坐在母亲身边的艾琳?兰黛,“已经谈好了?”
  “我这次来洛杉矶,不止是参加卢卡斯先生的宴会,还要处理这些工作。”
  艾琳?兰黛优雅的耸了下肩,说道,“实际上今天已经谈妥了,等圣诞节假期过后,我会代表雅诗兰黛与电影学院正式签约。”
  杜克将盛放火鸡肉的盘子递过去,等她接下,又说道,“你们的产品会出现在奥斯卡大礼包中?”
  “火鸡味道很不错。”
  这种食物向来是节食女人的大忌,艾琳?兰黛只是尝了一口,就放在一边,然后回答杜克的话,“最新的兰黛护肤套装。”
  她俏皮的对杜克笑了笑,“当然你用不上,去年的有什么?”
  “去年的奥斯卡大礼包我没有看。”杜克又把火鸡盘子递给泽塔?琼斯,继续说道,“收到后就送给了蒂娜。”
  奥斯卡会为参加颁奖典礼的提名获得者和邀请的嘉宾提供一份礼包,礼包一般来自各个品牌的赞助商,从化妆品到男士内衣再到酒店优惠券等物品经常出现,礼包也视各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获得的提名不同而有区别,价值也从数千美元到数万美元不等。
  对于像杜克这一等级的人来说,这些礼包一般都会随手送给身边的助理或者傍友。
  而近几年关于奥斯卡礼包的传言,也能折射出这个因抗税而起家的国度在收税方面有多么丧心病狂,传闻国税局已经盯上了奥斯卡大礼包,会向获赠者征税!
  “杜克……”
  莉亚夫人这时放下了刀叉,说道,“从纽约过来的时候,维密的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