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黑人典狱长一出场就向红色调一样盛气凌人,在她的出场歌舞表演中,她被背后的强烈光线所照耀,再加上她大摇大摆的声势,一股霸气压人的气场被充分的表现出来。
  就像前面的歌曲一样简单易懂,监狱长的歌词明确的告诉别人,只要你给她好处,她就会对你好。
  乔治?卢卡斯注意到,在以蒙太奇切换着现实中监狱长带着洛克希走向监牢时的画面中,有一个超低角度拍摄的镜头,透着一层铁铁栅栏,那若隐若现的画面,显示了女主角此刻的忧心忡忡。
  歌曲的**结束后,最后一个镜头是从热情奔放的红调一下子转成了深蓝的冷调背景,暗示着客套和诱惑结束了,真正到来的是冰冷、阴暗的铁窗生涯。
  洛克希也在监狱中看到了一直艳羡的维尔玛,从监狱长与维尔玛的交易,以及对她冷淡的话语中,渐渐感受到了不同。
  阴暗的灯光照不亮监狱的黑暗,纯美的歌声涤不清尘世的**,清澈的泪水洗不净铁笼里的污淖。
  第四场歌舞牢笼探戈也登场了,这是叹为观止的‘兽性美女舞’,以歌舞的形势,交待出了监狱杀人六姐妹的背景。
  这一处歌舞,场景虽然来自杜克的设计,但歌舞却是莉莉?弗雷德精心编排之作。
  在极富感染力和视觉冲击的劲歌辣舞中,六朵姊妹花在激愤的情绪中之中将自己的身世一一道来,在内心独白和现实生活的话语交流之中,在冷艳和灰暗的色调之间,女人们狠毒、狂放、无辜的多重人格在这种对切中显现无遗!
  “很聪明的导演,很巧妙的手法!”
  看到这场六人舞时,惠特莉不得不感慨了一句,她一直很想看看歌舞剧女主角米娅?瓦伦汀在影片中的表现,私心里也是想与影片的两位女主角做下对比,她毕竟是个剧评家,立场天然就被偏向米娅?瓦伦汀。
  而米娅?瓦伦汀确实有段独舞,也有群舞,却完全没有可比性,导演很明显不想让她抢戏,独舞时全是侧面四十五度角的镜头,群舞时干脆做了淡化处理……
  不过凯瑟琳?泽塔?琼斯这里的表演让她眼前一亮,对方的歌舞很有爆发力,加上出众的相貌,杜克?罗森伯格选择她作为女主角,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还有一点让惠特莉惊喜的地方,六名女演员手中的丝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蓝色的背景,顶灯从蓝红两色之间不断变化,女囚犯讲述故事时总是冷调灯光,每次一旦到达**——女性杀人的场面时,便瞬间转成血腥的红色顶灯,同时添加红色丝巾作为道具示意杀人场面,似乎在揭示尤物也会杀人。
  只有一场例外,匈牙利籍的女犯唯美而浪漫的曲调和舞蹈以及白色丝巾是唯一一个被冤枉的,最后偏偏成为了伊利诺州第一个被绞刑处决的女犯人。
  笼中的猛兽都是性感的美女,逐一走到舞台上来,张开大腿跳着热情奔放,近乎野蛮的西班牙式舞蹈,引得观众又流鼻血,又胆战心惊,跟着舞蹈和光影,都不自觉的认同了这些雌性野兽的结论——男人总是这样,他们认为得到了我们,就不再珍惜。
  这一处歌舞终于将影片推上了一个**,当场景再次切换成监狱的时候,热烈的掌声从剧院后方响起,然后迅速蔓延到了全程,直到可能面临绞刑的洛克希从监狱长那里得知律师比利可以拯救她事,掌声才停了下来。
  于是,影片所有演职人员中名头和号召力最大的一个人——汤姆?克鲁斯正式登场,仅仅是走在监狱中,没有任何扮酷耍帅的动作,剧院中就响起了一阵年轻女人的赞叹声,似乎她们等这一刻等了太久了。
  接着就是汤姆?克鲁斯的一场群舞,他年轻英俊,展现出的唱功也相当不错,在他的支持者的带动下,这段歌舞结束后,也赢得了一阵掌声。
  “这还是汤姆?克鲁斯吗?”
  艾伦奇怪的看着库尼特斯,“我觉得好像有些不同了呢,好像演技比以前出色了不少。”
  “你这个笨蛋,别忘了指导他的人是杜克!”库尼特斯理所当然的说道,“就算是头猪,跟杜克合作的话,也会变成全世界最出色的猪,何况他还是汤姆?克鲁斯。”
  汤姆?克鲁斯演技有所突破,歌舞表演相当卖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能算得上出彩。
  许多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芝加哥》中的克鲁斯不再是以前的克鲁斯,最起码没有让人在大银幕上看到他第一眼时,就认为那个角色叫做汤姆?克鲁斯。
  他出演的律师比利是全篇中份量最重的男性主角,说是男主角一点也不为过,这个律师手段高超,狡猾奸诈又势利,与媒体关联密切,还懂得如何逢迎和操控媒体,在洛克希搭上他之后,好人阿莫斯又一次站了出来,筹集一笔钱,想要赢得这场官司。
  尽管钱不够,比利还是接手了这场官司,利用媒体将洛克希塑造成了无辜善良的美丽女性。(未完待续。。)
  ps:  放假三天继续维持三更,因为要外出,只能自动更新了,诸位,更点票票鼓励下吧!


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新的体验

  在监狱,洛克希得知了着名大律师比利的战无不胜的“事迹”,于是在千般谄媚和丈夫的慷慨支援下,从维尔玛手中抢到了比利的支持,经过比利的塑造和媒体的炒作,洛克希由一位狠心的荡妇化身为令人同情的小甜心。
  于是木偶双簧舞登场,记者招待会设计成一场木偶戏,律师和记者的身份虚拟化。
  记者会的操纵人——律师比利是木偶们的操纵者,记者和洛克希是被操纵的木偶,律师的舞蹈动作是主导,而记者和洛克希的舞蹈动作则是被动的,他们在跟着律师的动作而动作。
  此时,律师比利的狡诈和强势、记者的盲从和追逐、洛克希的受人摆布尽现在观众眼前。
  木偶双簧舞并不是电影独创,原版的歌舞剧中就存在,但格鲁能明显感觉到电影与他所看过的所有歌舞剧都不同,也更出彩。
  首先就是所有人的脸画的如此木讷,台上的两个人弄虚作假起来抹着厚厚的油彩,相信也没人看得出脸红来,非常应景。
  二是光影和剧情的完美契合,玫瑰红色的灯光照得舞台暖暖的,也是活泼可爱的,在这样的影调下欣赏这般嘲讽搞笑的场景心情总是很愉悦。
  在这一系列洛克希因为采访而扬名的段落中,所有镜头都经过了消色,给人一种还原现实本来面貌的效果,可是这在真正的现实面前却显得如此可笑滑稽和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些明明就是靠谎话换来的,却被还原成如此具有真实性的画面,那虚假和真实的之间的那根线该如何界定呢?
  不用说,这种消色的镜头更是那种低调点的断落。
  洛克希成名了,成为了芝加哥这座罪恶之都的名人。她的发型、她使用过的物品,都在媒体的蛊惑下,受到了民众的欢迎,甚至还被好多人花钱买走,而比利也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运作,拿够了属于他的5000美元律师费。
  镜头画面看着极具欢乐。但所有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黑色嘲讽。
  像洛克希这样庸俗、恶毒而又无知的女人成名时,会变成什么样?其实不难想象,她拒绝了维尔玛合作的请求,将她恶狠狠的讥讽了一遍,然后影片又用一段歌舞交待了她此时的心态变化。
  先是在监狱、洛克希的屋内,鲜花和读者来信充斥着整个狭小的空间,一身华丽装扮的洛克希慵懒翻看着有关她的报道和新闻。
  当典狱长问及她出狱后的打算时,她随口而出,“我想登台表演。”
  接着洛克希开始了她自恋的独白。
  先是一个女人充满诱惑的倒影。锃亮的地板映照的是洛克希对自己样子的痴迷。
  镜头向上移动并定格在洛克希的脸上,她开始回忆自己辛酸的过去。但是很快,忆苦思甜之后的自我膨胀和得意之态就暴露在了出来,她扭动自己的身体,风。骚的表演下是一颗掩藏不住的狂妄之心。
  拍摄这段时,杜克特意让空旷、黑色的场地中的镜子逐个增加。
  一方面,镜子可以看作是洛克希内心的狂喜的充分外露,另一方面。一面、两面、到多面镜子的映照,其实隐喻着这样一个事实——洛克希的**不断地膨胀。她的人格也逐渐分裂成支离破碎的残片。
  在走向幻想之路的时候,洛克希也遇到了挑战,一位种植园暴发户的女儿枪杀情人入狱,不但媒体记者全都围堵对方,就连比利都放弃了她,蠢笨的洛克希用上了能想到的最好的手段——假装怀孕。吸引比利和媒体关注,然后又用身体贿赂医生,得到假证明。
  看到这里,观众都笑了起来,如此暗讽的场景不好笑吗?
  同时。他们还在问那个出演暴发户的女人是谁?她出场时艳光四射,轻松就夺走了所有的眼球,就连汤姆?克鲁斯那一刻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这个女人的气场异常强大!
  一场新的闹剧就此上演,洛克希的丈夫也上场来了一段独唱,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但结合特殊的场景设置,尤其是这个可怜的透明人的独白场面,纯白色的正面光完全遮盖了他的面目,一种被漠视、身份被践踏的孤独和绝望伴随着他的剪影凸显的更为惹眼。
  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影片所反应的那个时代的荒唐可笑。
  像洛克希这样好笑的蠢货,在不断成功、名头越来越响亮时,自然不把所有人放在眼中,甚至连救星比利都不屑一顾,好在她还不是蠢到不可救药,野兽六人组中唯一清白的匈牙利女人被执行了绞刑,也惊醒了她!
  “这次审判,这全世界……其实都是演戏而已。”
  律师比利的话,似乎在揭示那个时代芝加哥的本质,然后清醒过来的洛克希与他走进法庭,开始接受法律的审判。
  这是属于汤姆?克鲁斯的表演时间。
  坦白地讲,就算杜克看了这段法庭表演,也不得不承认靓汤是个很努力的演员,尽管天赋有限,再加上总是下意识的想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比如说外貌——极容易给人造成演技单薄,塑造形象单一的感觉。
  但在法庭戏中,比利需要的是夸张的表演方式,这反而可以掩盖汤姆?克鲁斯的缺点,充分利用大量的肢体动作,掩饰他面部表情僵硬的习惯。
  “洛克希,和你搭档可是一个演技派巨星!”
  比利的台词或许对汤姆?克鲁斯的表演有些夸张,但在杜克看来,他比曾经的理查?基尔好太多了。
  无论演技、歌舞和感染力,还是号召力,他都完爆那个家伙。
  法庭戏中同样穿插着大量的歌舞,其中大多是汤姆?克鲁斯的独舞,特别是那段踢踏舞,为他赢得满堂喝彩,也证明半年的舞蹈课没有白费。
  而舞蹈也都是他心理和现实的交叉表现,这两段最突出的地方是“节奏”,节奏恰到好处,匀称的节奏将比利的心境和老到的辩护手段以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洛克希和维尔玛全部成功脱罪。
  “最后还不忘记讥讽媒体。”
  这是很多观众看完法庭戏的反应,庭审通过广播做现场直播,而报社准备截然相反的两份报纸,当洛克希无罪开释的消息传出来后,第一时间售卖相应的报纸。
  同时,洛克希以为自己能成为真正的名人,但刚刚还是焦点的她,迅速被媒体抛弃,媒体就像是鲨鱼一样,永远在追寻最新鲜的血液。
  阿莫斯是唯一还重视洛克希的人,但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
  洛克希想要登台演出,却处处碰壁,维尔玛找到了她,面对残酷的现实,洛克希不得不妥协,与并不喜欢的维尔玛组成了“芝加哥谋杀姐妹花”二人表演团。
  影片也走到了最后,既然是一部歌舞片,结尾肯定是一场盛大的歌舞。
  这场歌舞异常炫目,洛克希和维尔玛在聚光灯下神采奕奕,俨然已成为明星,站在绚丽而迷乱的背景前,两人的舞蹈也疯狂而激情。
  在杜克那无数次ng的折磨下,娜奥米?沃茨和凯瑟琳?泽塔?琼斯最后拍摄出来的效果可以说旗鼓相当、互相弥补,甚至是交映成辉,到了最后的时刻,两个人都抛弃影片中的角色气质,展现属于各自的魅力,这不但没有让人脱戏,反而增加了各自的吸引力。
  当影片中舞台灯光大亮的时候,这对姐妹花踏着轻快而又俏皮的舞步,走进幕布后面,怀抱与银白色短舞裙异常搭配的白色芝加哥打字机回到舞台上。
  影院的音响中,传来了观众的阵阵笑声。
  大银幕前的观众,也纷纷笑出声,惠特莉甚至不自觉的拍响了手掌,银幕上的洛克希和维尔玛对准背后的灯幕一阵扫射,炫目的灯光闪动之后,上面留下了洛克希和维尔玛两行大字。
  银幕上,全场观众掌声雷动,洛克希和维尔玛已经成为了大明星,她们站在舞台前,接受观众的掌声和祝贺。
  银幕下,现场观众掌声雷动,他们与银幕上的观众一样,站起来用力鼓掌,为坐在前排的剧组送上最为衷心的祝贺。
  “很精彩,出乎预料的精彩!”
  格鲁边用力拍动手掌,边对妻子和女儿说道,“导演保留了歌舞剧的精彩,却又加入了适当的改编, 既能让人回忆起歌舞剧的辉煌,又能有全新的体验,很了不起。”
  “是的,爸爸,非常精彩的影片。”
  他二十多岁的女儿坦白说道,“我原本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但这部与六七十年代的歌舞片完全不同,非常好看,我现在相信你的眼光了,我决定周末带同学再看一次。”
  银幕上的掌声已然落尽,银幕下的掌声还未到高峰,全场观众起立,看着剧组所在的方向,掌声越来越响,频率越来越快,即使过去了整整两分钟,也丝毫没有停下的趋势。
  “罗宾,通知所有人上去谢幕!”
  在杜克的话后,剧组全体演职人员走上了银幕前的舞台,连续四次谢幕之后,掌声终于渐渐停歇,开始有观众陆续退场,《芝加哥》也就此登上北美院线的大舞台!(未完待续。。)
  ps:  端午节到了,大家节日快乐,多吃几个粽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