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跨入五月份的时候,剧组放出了杜克亲手剪出的第一支预告片,陆续登陆院线的大屏幕和abc、nbc以及福克斯电视网的黄金时段。
  如同超级碗的中场广告片一样,杜克剪出的依然是火爆真实到残酷的战争镜头,经过数年的积累,他非常清楚暑期档观众想看的是什么,反战和人文关怀什么的不是不能提,但绝不能作为宣传的焦点所在,现在的宣传,只是为了让潜在观众群产生想看的**。
  宣传,不止是推广《拯救大兵瑞恩》,还在针对《勇敢的心》。
  联合制片方旗下的不少媒体,忽然都对苏格兰历史来了兴趣,为北美公众进行最基本的苏格兰历史普及,其中重点提及的就是威廉?华莱士这一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而在华纳、福克斯和迪士尼的媒体的宣传中,威廉?华莱士是绝对不光彩的角色,是美国主流文化中最被人厌恶的类型——叛徒和出卖者。
  派拉蒙和caa都没有闲着,同样也在反击,攻击《拯救大兵瑞恩》过于血腥,呼吁家长教师联合会抵制这部影片,号召全美的青少年不要去看如此血腥残酷的电影。
  这只是好莱坞激烈竞争的缩影,双方远不止在媒体上放嘴炮,比如会找合适的人选参加对方的试映会,以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宣发策略等等。(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求推荐票~


第一百七十章 观看电影的视角

  “蒂娜,你留在这里。”
  走上试映院线的二楼,杜克让蒂娜?菲停在一间休息室外面,“不要让其他人进来。”
  “我明白。”蒂娜?菲点了点头。
  虽然来到好莱坞不过两个月,但蒂娜?菲已经发现,自己过去把好莱坞想象的太简单了,这里竞争之激烈,演员、导演、经纪人以及各大公司关系之复杂,根本不是她曾经待过的那个小圈子能够比拟的,这些人往往昨天还在合作,明天就能反目成仇,后天又会变成一条战线……
  “罗宾,查尔斯。”
  进入休息室,杜克跟两位制片经理打过招呼,坐在椅子上,问道,“具体情况怎么样?”
  “具体的材料明天我让人提交给你……”
  抬起手,杜克打断了罗宾?格兰德的话,“简单的说说吧。”
  影片想要成功,及时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也是必须的,《勇敢的心》前几天举行了试映场,已经有参加试映的媒体记者将情况反应给了华纳和福克斯。
  “观众口碑方面,357名参与试映的普通观众,给出了百分之八十三的a级好评。”罗宾?格兰德根本没有提专业评分之类的东西,说起的是真正能影响到影片市场的因素,“北美院线联盟的主要院线商都派出了看片团,总体评价是a。”
  “是我们的劲敌!”查尔斯?罗文面色严肃,“从院线到观众,都会产生一些影响。”
  竞争不可避免,放在暑期档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是如此,杜克又问道,“影片的内容呢?”
  “是威廉?华莱士领导苏格兰对抗英军。争取苏格兰独立的事。”
  听到查尔斯?罗文的回答,杜克轻轻敲了几下椅子的扶手,“既然确定了,我们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我记得北美有不少自命正统的五月花后裔组织,想必他们对这种内容极其不满。”杜克边想边说,“我记得福克斯和新闻集团与唐宁街十号之间关系密切?”
  “嗯……”查尔斯?罗文点了点头。显然猜到了杜克的想法,“禁止或者拖延《勇敢的心》在英国乃至整个英联邦上映,从而分散派拉蒙影业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我想英格兰人肯定不喜欢看到这部电影。”
  这话之后,三个人都笑了起来,英国是好莱坞主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派拉蒙影业不可能放弃。
  “还有肖恩?康纳利。”
  对方虽然受了重伤,但杜克不介意再把他拖出来,“可以让媒体提醒观众。这个家伙还有一系列丑闻缠身。”
  “梅尔?吉布森也不是什么好人。”查尔斯?罗文毫不犹豫的说道,“我们也可以在他身上动些手脚。”
  只要是能打击竞争对手,而又不直接触犯法律的手段,三个人都不会放过,竞争永远不会是放空炮那么简单。
  楼上杜克等人赶在试映开始前商议打压竞争对手的手段,楼下接受了caa和派拉蒙赞助的记者迈克?斯科特已经走进了放映厅,找到合适的座位,坐下后静等影片开始。
  前几天。迈克?斯科特接到了一笔赞助,金额还算丰厚。所做的工作既不危险,也不算多,没有拒绝的道理,而且他也清楚,这个影厅里肯定还有其他人接到了类似的工作。
  眼睛从四周扫过,迈克?斯科特没有看到杜克?罗森伯格的身影。倒是见到了汤姆?汉克斯,以及近来被新闻集团小报炒的沸沸扬扬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克劳迪亚?希弗,还有……
  那些坐在前排,胸口还挂着勋章的老头子,是怎么回事?
  很快。迈克?斯科特就想明白了,这是一部讲述二战诺曼底登陆的影片,那些人肯定是参与过二战的老兵。
  相当聪明的宣传手段不是吗?迈克?斯科特心中只能承认这一点。
  靠在椅子背上,已经七十多岁的大卫?布朗身体依然健壮,作为当年参与过奥马哈登陆战的宾州第二突击队的一员,接到主办方的邀请后,他想都没有想,就应了下来。
  那是一段残酷的回忆,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岁月,那是他终身都会铭记的时刻。
  应福克斯的邀请来到洛杉矶,他才发现一大批老兵都汇聚到了这里,坐在左边的,就是当年101空降师的老兵……
  就在大卫?布朗的左前方,斯坦芬?安布罗思拿出笔和本子,准备纪录对影片的观感,他当然不是影评人,有了去年的经验,d日工作室自然不会花费重金邀请影评人参与试映。
  斯坦芬?安布罗思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权威学者,在全美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学术界更是名声赫赫。
  一直到影片开始放映,杜克才与罗宾?格兰德和查尔斯?罗文走进了放映厅,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
  杜克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左右,来时他就注意到了,工作室请来的老兵足有近百位,如果影片能像曾经那样引发他们的共鸣,势必能成为极好的宣传嘘头。
  “嗨,杜克。”
  后边有人主动伸过手,杜克在上边握了下,“你好,乔斯曼,能见到你很高兴。”
  “我们非常看重这部片子。”
  作为帝王院线的看片专家,乔斯曼毫不掩饰对影片的期待,“帝王娱乐最喜欢你的制片风格。”
  “谢谢!”杜克客气了一句。
  不仅仅是乔斯曼,杜克目光向后扫去的时候,还看到了amg的林奇,全美艺术家院线的卡特等等。
  这只能说能一种情况,全美的院线都把他当成了摇钱树。
  影片拉开了序幕,由于没有添加片头,画面上直接出现了一面飘扬的星条旗……
  从墓地出现在镜头中那一刻起,大卫?布朗的拳头就紧紧握了起来,那是奥马哈高地上的美军公墓,有不少他的老伙计就长眠在那里。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让他瞪大了眼睛,虽然影片中的战争,远远不及当年的奥马哈海滩残酷和血腥,却是他看过的所有战争影片中,最为接近的一部,只是看这开头戏,就足以让人明白战争的残酷。
  画面里的是钢盔、脸、钢盔、脸、钢盔……一个个都像是刚从噩梦中惊醒又要接着去做下一个噩梦似的,配上昏暗的天空,一种窒息的感觉油然而生,一团圬物从一位战士的口中喷出,坐在他边上的那位战士却把口水咽进了喉咙——就这样延伸下来,直至整个登陆艇。
  大卫?布朗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那段岁月,深埋在脑海中的记忆不断回荡在心间。
  抢滩的成功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同样,通往柏林之路也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铺筑成的,在《拯救大兵瑞恩》里,鲜血同样成为了战场上最醒目的主角。
  没有怎么炸都不死的角色,没有了不切实际的垂死反戈。死亡,来的是如此的快,快的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死亡逐渐增多,一个、两个、三个……不计其数,最终营造出来的是银幕上惨烈的景象。
  生命有多脆弱,战争就有多残酷!这是大卫?布朗参加完战争最大的感受。
  心境不同,所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电影的角度也不同,乔斯曼的眼睛里,看不到战争的残酷,看不到其中的人文关怀,也看不到生命的脆弱,更看不到八个救一个的悖论。
  他想看到,想寻找到的,只有一点,影片的卖点有哪些!
  “真正大卖的战争片是能让观众感到有人对自己射击!”
  过往的这些年,无数事例都证实过萨姆?富勒说过的这句话,能做到这点的战争题材影片,商业成绩最起码不会太差,在乔斯曼看来,杜克?罗森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近乎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开场大战的戏轻易就能把他拉入到战场的氛围中,紧迫而又致命的节奏明显能感染所有人。
  “非常出色的开场戏,不说其他,如果我是观众,仅仅是这一场战争戏就会感觉值回票价了。”
  乔斯曼点了点头,影片的开场戏可谓卖点十足,只是后面……
  后面的煽情做的相当不错,能看出杜克?罗森伯格在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进步,影片的设定也足够有吸引力,虽然小分队不断有人战死的场面会引发一些观众的反感,同样也能吸引一批观众。
  但是,那个叫做厄本的士兵,绝对不会讨观众喜欢,而且他还特别醒目。
  没错,这是一个有血有肉异常真实的角色,他的存在能提高影片的深度和思考,不过这样让观众讨厌的角色,极容易连带到影片身上,从而引发观众对影片的反感。
  根据多年看片选片的经验,乔斯曼判断,如果没有厄本这个角色,或者做一些调整,影片在普通观众中的反响可能会更好。
  不过,即使是这样,也足够帝王院线重视了,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与乔斯曼不同,迈克?斯科特最大的任务,就是把他认为影片的缺陷记录下来,影片晃动的镜头让人眼花,血腥的场面叫人难以忍受……(未完待续。。)
  ps:  求推荐票!求收藏!今天两更~~周末会爆发


第一百七十一章 吉布森的怒火

  试映刚刚结束,福克斯的工作人员还在回收观众的调查问卷,已经有些人迫不及待的离开了,迈克?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需要回去抓紧整理相关资料,以向赞助方及时提交,拿钱做事是圈内最基本的准则。
  这可以说是每场试映都无法避免的事,就像华纳和福克斯能找到人提供《勇敢的心》的试映情况一样,金钱攻势无孔不入,试映结束之后,也没有人太在意这些,来自福克斯的宣发和公关人员,都陷入了忙碌之中,因为稍后会有一场大型的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安排在了影院旁边一家酒店的大宴会厅里,杜克和汤姆?汉克斯等人走上前台的时候,台下如同开了锅一般,沸沸腾腾的话语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在杜克、汤姆?汉克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坐下后,每个人的公关也走到了前台附近,以便及时提醒自己的雇主。
  主持人啰嗦了一通,查尔斯?罗文介绍了影片的一些基本情况,来到了媒体记者最感兴趣的提问环节。
  台上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汤姆?汉克斯。
  这种新闻发布会可想而知,很多记者提问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经过主办方公关协调策划的。
  在主持人点名之后,一名记者站了起来,直接问道,“汉克斯先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你去年接到了很多邀约,为什么选择这样一部电影?”
  “我一直对二战历史很着迷,而且一直在寻找能够从人性或人类情感经历而不只是从战略行动上来描绘整个二战的书籍与剧本。”
  汤姆?汉克斯重点提及的还是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正是出神入化的将这一点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部影片不仅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战争故事。更是一个催人泪下的剖析战争中人性的影片。”
  “你拍摄影片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又有记者问道。
  “以前,我从没体验过那种肾上腺素骤然分泌的感觉。”汤姆?汉克斯看向这边,对杜克笑了笑,继续说道,“在与罗森伯格导演的这次合作中,我终于体会到了。
  “因为一开拍。整个拍摄场地一片混乱。人们不断倒下,炸弹就在你附近接二连三的爆炸,我可以想像到当年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成批倒下的情景,我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我们知道这都不是真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真正恐惧!”
  现场秩序很好,只有汤姆?汉克斯的声音在回荡,“我们在整部影片拍摄的开始就拍登陆战役的镜头,这彻底改变了我们在拍摄以后的战斗场面时的态度。没人会预想到登陆的场面有多么恐怖。你会真正感受到当年士兵们需要勇敢面对的生死考验。”
  许多记者都在点头,影片开场的登陆战确实太真实、太震撼了!
  汤姆?汉克斯之后,记者又问了莱昂纳多几句,其中福克斯电视台的几个记者,还特意追问了他和克劳迪亚?希弗的八卦,只要能吸引眼球,电影宣传手段可谓五花八门。
  终于,记者的眼光转到了杜克的身上。
  “罗森伯格导演。你如何看待这次与汤姆的合作?”记者的问题还是离不开汤姆?汉克斯这位影帝。
  当然,这也是事先就设定好的问题。汤姆?汉克斯才是剧组中对观众实质号召力最强的人。
  “能和汤姆合作我很兴奋,我对他十分敬仰,他是我最喜欢的演员,说是我的偶像也不为过。”
  既然是以烘托汤姆?汉克斯的方式作为宣传重点,杜克自然不会忘记吹捧他几句,“我一直希望能够与汤姆合作。《拯救大兵瑞恩》终于让我梦想成真,这次拍片的经历使我对汤姆的为人和演技都更加钦佩。汤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