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高僧传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代高僧传1-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武德(高祖李渊年号)九年夏天,昙荣在潞城交障村宣讲佛法。他所住的禅堂却突然塌了,但屋里的佛像和舍利却自己跳出来,散到院子当中,毫无损坏。 

    在贞观(唐太宗年号)七年,有个叫常疑宝的和其他几个居士,请昙荣到州府的法住寺设行“方等忏法”。 

    当时,法住寺有一个名叫僧定的沙门,诚心守戒,修持不断,功夫已达于上乘。这一天,僧定忽然在道场看到大光明,五种彩光自上而下,明亮照耀,五色光环中有七位真佛,相貌堂堂。其中六位佛对他说: 

    “我们是毗婆尸。真性既是正觉,因为你的罪业已销,功德圆满,我们特地来作个见证。但只有你的本师才能给你授记。” 

    最后一位佛又说: 

    “我是你的本师释伽牟尼。因你罪业已销,特来给你授记。昙荣是你灭罪的最好机缘,他是佛中的普宁佛。你的根本清净,以后也会成佛,名叫普明。” 

    后来,昙荣在法住寺得病。他在痛床上慈泪潸潸。弟子围宗说: 

    “和尚生来德布四方,一定不会有什么灾祸,您还有什么可悲痛的呢?” 

    昙荣答道: 

    “我的死期已近,我很遗憾不能为迷途的大众引路了。” 

    围宗问他: 

    “为什么一定会死呢?” 

    昙荣又说: 

    “自从佛法再度兴盛,我不曾有过一次不持戒律的。现在病成这样子,定是我气数已尽。” 

     贞观十三年十二月,昙荣在寺中圆寂。享年八十五岁。 
昙伦 

(死生本空)

 

    唐时比丘昙伦,姓孙,汴州浚仪人。十三岁出家,在修福寺以端禅师为师。端修次第观便。他告戒昙伦说:“把心系在鼻端,就可以得静了。”昙伦却说:“如果有心,当然可以系在鼻端。但本来无心,不知要系什么。”众人都认为他的话很奇怪。昙伦自己叹息道:“学这些浅近的东西,怎能得到透彻之悟呢?”因此他在众僧礼拜忏悔之时,自己则入禅定,众人很佩服他。后来他有一次送钵到堂上,还没走一半路,就突然立于路上入定,手里端的钵一点也没有斜。师傅对此非常赞赏他。端禅师告诉他:“让你学习打坐,是先清除俗情。就象剥葱那样,一层一层剥去,然后就会干净。”昙伦说:“如果有葱,当然可以剥。本来无葱,还要剥什么呢?”师说:“这是大根大茎,非我能教的了的。”从此,师傅不敢训诫他了。众人礼拜参佛、念经,他一律不参加,每日闭门不出,行住坐卧均修离念心,以实现自己的深悟之志。当管僧物的家人用僧人吃的粥喂狗时,昙伦对他说:“狗有别的食物,不要把僧人的粥给狗吃。”家人因为经常这样做,所以不听昙伦的话。家人用僧粥喂狗后,狗在家人前把粥吐出来。昙伦默然不语,再次告诉他不要用僧粥喂喂狗,家人表面上答应了。后来狗群在僧人们面前把粥吐出,揭穿了家人的谎话。此时,僧俗都对昙伦非常敬伏。有饱学之士来与昙伦争辩,提出疑问。昙伦一说就把对方打发走了,没有人能难住他。 

    仁寿二年太后亡,修禅室,召昙伦到禅室。昙伦行为举止依旧,当时人们称昙伦为卧伦。有一个名叫兴善的禅师,禅学广博,认为昙伦卧禅很怪,于是到昙伦禅房与他辩论是非。昙伦大笑说:“请随便考问。”于是两人兴致很高地谈论起佛法来,以致于三天三夜没有睡觉。昙伦讲了般若无知、空花淡水、无主天依和不立正邪以及本性清明诸佛法。兴善禅师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昙伦心路无阻,不加思议,才能如此得道。昙伦在京师,僧俗邀请他的人很多。但这些人中,与佛法的机缘不一样,执迷不悟的很多。虽然昙伦利用一些巧妙的办法,想让他们有所醒悟,可他们都各执己见,自以为是,所以佛法的妙理依然难以广泛流传。玄琬律师和静琳法师则领着弟子前来听法。听法的人如此之多,就好象鱼腹中的鱼子。 

    武德末年,昙伦在庄严寺得了病。傍边服侍的人感到寂寞,就问昙伦:“你要到什么地方去?”昙伦回答:“到无尽世界去。”于是就默然不语了。有僧人用手摸他,感到很冷。悄悄地告诉其他人说:“已经凉到膝盖了,到了地、火、水、风四大分离,生命将尽的时候了,这也确实是人生之苦啊!”昙伦这时却说:“这苦也是空的。”有人问他:“舍去的报身是什么报身?”昙伦答道:“我身体里地、火、水、风四大相斗已到膝下。我死后,把我的尸体用野草裹了扔掉,不要做别的事。”又说:“到了五更了,钟怎么没有报时?”有人答道:“一会儿维那去打钟。”再看昙伦时,昙伦已气绝。终年八十多岁。弟子学生依照昙伦的话,把他的尸体送到南山,扔到荒野中。一个姓鲍的居士,少年就讨厌俗事,只喜爱坐禅。终生不娶妻,也不穿华丽的衣服。聆听昙伦的教诲,调心养气,恬淡安然,按照昙伦的教导做了五十年。
玄琬 

(盛世律师)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宫内的大殿里挤满了人,可大殿里的气氛却无比庄严肃穆。这些人中,有身穿黄袍的太子,有头戴王冠的众王爷。另外一些人,却是平时一般不会露面的,这些人身着艳丽的绸缎,头上顶着凤冠,一个个国色天香,远远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不用问,这是皇帝的众嫔妃们。这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们,此刻正虔诚地站在那里,等待着礼式的开始。 

    这里举行的,不是皇帝的登基大典,也不是皇太子的婚礼。而是一个受戒仪式,受戒者就是皇太子、众王爷和六宫的嫔妃们。主持受戒的是唐代的大德高僧——玄琬。 

    玄琬因为守戒坚定,威服四众,所以被皇帝召来为众皇亲受戒。 

    玄琬未入佛门之前就对大道有所领悔,有些戒律他能够自然遵守。 

    一次,家人送玄琬到一个亲戚家去住,亲戚为招待玄琬而杀了一头猪。可当他们把炖好的猪肉端上桌时,玄琬就觉得腥气扑鼻,五脏六腑如翻江倒海一般难受。玄琬正襟而坐,严肃地对亲戚说: 

    “众生平等,不仅不能杀人,而且也不能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否则,将来就难免下地狱。你们要为来世的福德着想。” 

    亲戚把猪肉端下去,换上素食,玄琬面对西方,合掌忏悔后,才吃饭。 

    玄琬到进学的年龄时,投奔昙延法师出家。昙延法师是当时的名僧,受到隋文帝的尊敬、隋文帝在京中建寺,亲自请昙延做住持。 

    玄琬投师后,专学律藏。先从昙延学十诵律。在学此律时,玄琬边学边以此律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当言行不合律教时,他一定要忏悔过错,请求师傅给予处罚。 

    一天,玄琬正在手捧经卷读诵。突然,他感到脸上有些痒,就不自觉地用手摸了一下,不幸,原来是一只蚊子飞到他的脸上,被他给捏死了。玄琬当即放下经书,长跪悔过、玄琬把此事报告了师傅,要求给予处罚。昙延见他诚心悔,又况且是无意所为,并没有处罚他。玄琬自己总觉得心中不安,于是他晚上没有睡觉,跪在佛像前请求宽恕。半夜时,玄琬就感到大殿忽然明亮起来,佛像也变成了真佛。大佛安详地对玄琬说: 

    “你如此爱惜生命,可谓是佛门真徒。我是弥勒佛,你的悔过我已接受。” 

    说完,大殿立即恢复了原样。玄琬马上就觉得心中畅快,详和无比。从此玄琬持律更加严格。 

    受具足戒后,玄琬又跟随洪遵律师学四分律。他悉心修持,认真研究了三年,成绩卓著,受到众人的称赞。离开洪遵,玄琬向昙迁学法。摄论、地论、中百、法华、楞伽等,他都了然于心中。对这些经论,他注重它们和律藏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能够使持律者的言行完全有律可依。 

    现世属于像法、末法时代,因而众僧持律不严,行为举止,往往不合戒律。于是玄琬广设道场,行各种忏悔之法。每年春天,在受戒仪式之前,玄琬带领众僧念二十五佛之号和神咒千遍。要让这些违禁之人悔悟过去,信持清净。这种形式后来流传了很久。 

    贞观初年。,玄琬奉太宗的旨意,为皇太子、诸王和六宫嫔妃受菩萨戒。 

    接着,太宗又传旨,让玄琬在御花园中的德业寺中为皇后抄写现存的经藏,并让玄琬监督在延兴寺中另造经藏。玄琬认为身受天子之托,又借此时机可大弘佛法,不可不尽心竭力。但这二件事,都需要广选经藏。可是自从周灭佛法,隋朝再兴以来,相传的佛经大都杂乱混合,文理又多有不通。于是玄琬联合许多谙熟经义的沙门,着手整理勘定。经过几年的整理,所存经藏面貌一新,纲领清楚,条顺理通。佛教史曾有佛教经典的结集,玄琬整理经藏的意义与此相同。 

    玄琬律师自修苦节,他的德望由于律藏威仪而著名。他的教谕成为出家和在家弟子的行为规范。王公大臣到下属小吏,从玄琬受戒的达三千多人,受玄琬影响而受戒者有二十多万人。左仆射萧瑀兄弟二人,人中楷模,久厌烦世,经常询问玄琬《法华》的佛理。右仆射杜如晦;临终之前委托玄琬作他永世之劫的导师。大将军薛方彻的夫人和母亲都崇敬持戒,经常向玄琬请教,食素至终。普光寺的道岳法师,识解高超,洞察幽微,受玄琬教诲后,顿开慧府。当时有一个巫士说: 

    “每当律师授戒说法时,异类鬼神从四面八方来聚于此,聆听法师的圣言。如果不是功德无量,怎么会如此呢?” 

    玄琬诚心劝戒,无所不至。他写信给皇太子: 

    “自从您立正统以来,洪福齐天。您得到皇天的保佑,适应时流,所做所为非常适宜。我一直得病受苦,蒙您降低身份来问候我,我感动得不知所以。遗憾的是,我却不能为您效力。” 

    我概括了一下经律的重要要求,发现您可依据而实行的共有四条: 

    第一,您要大行慈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您博爱兼济的胸怀,爱一切大众。 

    第二,减少杀生。佛经中的仁爱宽恕的教诲,就是要禁止杀生、虐生。我听说东宫日常用膳,每天都有烹宰之事。假如真是这样,确实会遗害不浅的。殿下您要以身作则,规范群臣,所以文武百官和百姓都怀着希望和思虑,盼望您能崇仰慈恕之道。从今以后,请少杀生。这样就可以保生命之长久,仁爱抚育之道就会隆盛。 

    第三,顺气。春日之时,万物滋生,应该抚育众生,以合天道。如果有杀生之事,就不是顺气。殿下您住处少阳,春月多福,行仁慈以合天道自然。保养正气,普施恩惠,才能养育天年。 

    第四,奉戒。每年三月,六斋能洁净人的六根,以此而获得五福。我真诚地希望您能依此而行,持斋守戒。现在您能享此重位,全靠往世业因。只要能积德积善,才能成全其美。 

    我无能无德,却蒙您厚爱。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见闻献给您,劳您亲览。您若用以自检,定能永保宏福。” 

    皇太子马上回信作答: 

    “承蒙恩师教我四条妙法。我仔细反复地看了几遍;已深深铭记于心。法师您早离尘世之累,悠然游荡于人世之外。您的至理名言,高深无比。您本来就高步凌云,深远如海,所以能那样胸怀博大仁兹,广施爱心,开导迷悟。您所说的道理充实翔尽,涵括古今,网罗内外,我拥护您的高论,决定行慈善之业,减少杀生之罪顺应天道自然,恭敬持守戒律。这是用博爱之心成就大慈之行。我严谨地将您的教诲牢记于心,作为我行事的原则。借重难得之业因,求得皇天的保佑。” 

    贞观九年,太宗下诏,从三月到五月,禁止杀生。玄琬又向上启奏请求将禁杀期延长,皇帝批准,将期限延长至年尾。 

    玄琬在贞观十年得病,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上遗表给皇帝: 

    “我听说要借助道俗的住持弘扬,朝庭内升的帮助和维护,才能使佛法发扬光大,配合万乘之君,传播万世而不衰。住持的方法很多,弘护佛法的方法也很多。但如不依照佛典而行,就恐慌怕赏罚不当。如果您采用佛经的要求,并验之于实事,那么就会少走弯路,而合于事理。僧尼等 不依戒律而行,冒犯章法,您就应该仿佛典而惩处。老朽昏聩,病痛交加,生命将尽而您的隆恩未报。我因此从经中整理而成《佛教后代国王赏罚三宝法》、《安育苍生论》、《三德记》各一卷。真心盼望圣上能亲自御览,以此行事。我有幸加入传未能之例,不敢有隐瞒不施的教理,现将我不高明的见解之言记录于此,来报答圣上的恩德。” 

    玄琬律师在腊七日卒于延兴寺。律师临去时对门人说: 

    “我的一生只求有益于众生,死后骸骨依古制而焚,死后丧事的办法,我并不在意。” 

    律师去后,皇宫内外一片衷肠恸。天子下诏说: 

    “玄琬律师,戒行贞正而坚定,学业清远而通达。在他正借重于宣法,造福众生之时,不幸辞世,深表哀念。” 

    太宗、太子和后宫嫔妃,以及众大臣都纷纷献出财宝,帮办法师的后事。到一百天时,萧瑀、萧璟、李伯药、杜正伦等人前去尽哀悼之礼。下葬那天,素幢、白盖交相辉映,香花自天而降。随着送葬的,有几万人。四十里中,一片素白。人们都哭叫着: 

    “我的恩师离去了,戒持大业谁来保护呢?” 

   玄琬的五百多弟子,遵玄琬的遗嘱,将其尸体焚化。当时,云高风静,草木幽香。点火烧身,一会儿就灰飞烟灭,弥漫于天地间,后来,为表示纪念,在焚烧之处建了佛塔群。 
 

惠宽 

(两尊灵座)

 

    杨纬的妻子第一次怀孕之后,吃东西的口味大变,厌恶她以前所喜爱的辛辣和腥荤的食物。不久,她生下来一个姑娘,取名叫信相。信相喜爱安静,没有一点儿常人的欲望。 

    杨纬的妻子第二次怀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