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班长果然是经验丰富,了解情况后很快就和大姐商量好,让她写了个保证——在三天之内补办好手续,这一次就只登个记就放她过了关。
  大姐自然是高高兴兴地走了。
  小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问:“这事儿还可以这么解决啊?”
  “当然!你小子,还有的学呢!对这些边民,其实可以灵活些!他们天天出出进进的,没必要搞得那么死板!”
  “是,我知道。”小李说完又给自己辩解了一句,“不过,我也是考虑到今天上面的风声紧,所以不敢在风头上放水。”
  “嗨——那个严格检查,针对的是那些陌生人!其实,就算是陌生人,在县城里也会好好检查的!能到咱们这儿来的,基本都不会有问题。”
  因为斜尔瓦的口岸太小,这个检查站一直没有联检系统。所以要出境的人。都会事先在县城接受海关和检疫部门的检查,最后才从这里出境。
  说白了,这里就是查对一下证件照片是不是本人,就可以盖章放行了。
  小李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心里对看守国门的神圣感还没消退,做事也就格外认真了点。也许再过一阵子,新鲜感一退,他也会像老班长一样“油”起来。
  王班长看看外面还有一大群等着过关的人。便对小李说;“你忙半天了,先去后面歇会儿,我给你代会班。”
  “那怎么好意思?”
  “没事!你看你出的这身汗,领子都湿了——有大半天没上厕所了吧?快去放个水,透透气。”
  “那……就谢谢班长了!”
  小李高兴地离开了,心里还在想:王班长真是老兵中难得的好人!既不欺负我们新兵,也很勤快。听说,他老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谈了几个对象都没成。但就是这样,这些年他还助养了三名藏族贫困女孩子——真是个大好人啊!
  几分钟后,当小李重新回来时。发现过关的人流已经明显减少了许多。不禁对王班长的高效率十分钦佩。
  王班长正倚在窗口,和一位戴着圆顶小花帽的尼泊尔中年商人轻松地打着招呼:“巴桑老板,这次又运这么多酒过去,这是要发大财啊?”
  小李也认得这位巴桑老板,知道他的老家在尼泊尔南部平原腹地。
  巴桑不像一般的尼泊尔商贩那样贩卖日用小商品,而是做的是贩酒生意——大塑料桶装上散装批发的沱牌酒。用骡马翻山越岭地运到尼泊尔腹地,到了那边再分装成一瓶一瓶的卖。
  由于尼泊尔人特别喜欢喝中国的沱牌酒,所以巴桑虽然贩运得比较辛苦,赚的钱可比普通小商贩多多了。
  “发什么财哟?就是混个饭吃。”巴桑老板的汉话很地道,还很具中国特色地给王班长递上了一根烟。并点燃了打火机凑过来,“王班长。怎么又是你当班啊……”
  王班长熟不拘礼地接过烟叼上,低头凑到火上,点着烟后猛吸了两口才说道:“不是,帮人看会儿。”
  小李这时已经走到了他们身后,赶紧上前大声说:“班长!我回来了,您歇着吧。”
  “没事,你再去喝口水,”王班长却头也不回地摆摆手,挡住了小李,“我把这位巴桑老板送走,后面的你来。”
  “那……好吧。”
  小李以为班长是想和熟人多说几句话,便识相地退到后面,老老实实地找水喝去了。
  “好了,你的证件都没问题。”王班长冲巴桑老板使了个眼色,手里的红章“啪啪啪”地盖在了他递过来的一叠通关证上。
  巴桑接过去证件后,一一递给身后的几个伙计模样的人,“都拿好了!快点赶着骡马,去那边排队检查货物。”
  正在喝水的小李一眼瞥见那些伙计们之中站着一个穿着艳丽花裙、蒙着头巾的尼泊尔姑娘。
  因为那姑娘的衣饰艳丽、身材瘦小,和一群身材粗壮的赶马汉子们站在一起,实在是太违和了,小李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姑娘正低头看着手里的证件,忽然有所觉察似地抬头看过来,眼神迅速锁定了小李。
  明明她的面孔并不惊艳,眼睛也不是特别大,但那眼神却不知为何特别锐利,像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唰”地一下就指了过来——小李心里一震,失神之下,竟把水杯里的水浇了一半在胸前。
  等他抓过毛巾胡乱擦了几下,再抬头看去,却见那姑娘已经低下了头,却一直皱着眉、轻咬着下唇,似乎有什么为难之事。
  旁边一个英俊的藏族男青年拉了她一把,两人便一起跟着前面的巴桑老板等人从窗口走了过去。
  小李不禁好奇地凑到窗口,指着那个纤细苗条的背影,问:“那小姑娘是巴桑老板的女儿吧?”
  “你怎么知道的?”王班长反问。
  “这里难得看见身穿尼泊尔腹地那边民族服装的姑娘,所以她应该和巴桑老板有关。不过,我看她长得可一点不像尼泊尔人。”
  王班长瞪着小李问:“哪里不像了?我怎么不觉得?”
  小李扳着手指头说;“眼睛不像。皮肤不像,还有,气质也不像。”
  王班长鄙夷地说:“得了吧!你又见过多少尼泊尔人?他们可是多民族国家,比我们的56个民族还多几个呢……好了,不和你废话了!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回营房了啊。”
  “谢谢班长,班长慢走。”
  当小李检查完了后面陆续赶到的零星过客后,就和战友同事们走出窗口。等着看最后的关闸门。
  关闸门其实也没什么好看,只是这边和对面的闸门总是会同时关闭。
  每到这时,一桥之隔的警察们就会友好地挥手致意。
  “嗨——辛苦了!明天见!”小李扯着嗓子和大家一起喊话,然后听到对面的尼泊尔警察也用汉语回话——“你们好!再见!”
  那略有些夹生的汉话,让小李听了忍不住发笑。笑声也因为可以下班收工了,而多了几分轻松。
  这时,他忽然看到对面桥边河滩的一处平地上,有一群人站在了那里。
  其中一个艳丽衣着的身影,很是醒目。
  “咦!他们在那儿干嘛?”他不禁问周围的战友。
  “在哪儿?”
  “就是河滩上。那个涂着白色大圆圈的平地啊!”
  “那里啊——那是直升机机场!”
  “什么?直升机机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直升机?”小李简直难以置信。
  直升机在高原,那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怎么能停在那么简陋的停机坪呢?
  “那当然了。那里一年也难得用上几次。”
  战友给他解释起来。“那是一些有钱的欧美游客,不想爬山,就从尼泊尔那边包架直升机飞过大雪山,然后停在河对岸,步行从桥上过来。到了我们这边,就有公路直达普兰了。”
  “我是说怎么平时都没看见过直升飞机!对了。那些人站在那儿,是要等飞机吗?”
  战友也挠了挠头:“八成吧。不过,刚才有欧美人过去吗?我好像没看见啊?”
  “我也没看见……或许,是有钱的尼泊尔人?”小李不确定地问,心里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头了。
  “得了吧。就那些做小生意的尼泊尔人?别说是飞机了,我看他们连汽车都坐不起吧!”
  小李的心里一咯噔。马上跑回屋子里,拿了个望远镜又跑出来。
  战友嘲笑道:“真没出息,不就是个直升飞机吗?你就算是要看热闹,这里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根本用不着望远镜啊!得了,你慢慢看吧,我先走了!”
  小李没吭声,只是在目镜里搜寻着,很快就锁定了那个艳丽的身影——没错,真的是刚刚过关的那个姑娘!
  再仔细查看周围的人,没有见到巴桑老板,他的伙计倒是大半在那里,包括那个英俊的青年藏人。
  小李的心脏狂跳起来,但却不敢声张。
  因为他怀疑自己,不,准确的说,应该是王班长,让不该过关的可疑人物过关了!
  王班长怎么会这么粗心?
  不对,王班长是帮自己顶班,我怎么能怀疑他?怎么能怪他呢?
  可是,万一他不是无心,而是……故意的呢?
  但他这么做,图个啥呀?
  小李的心里翻江倒海一样地折腾着,但他又抱着最后的一点希望,死死地盯着望远镜里面。
  不一会儿,天上马达轰鸣,真的飞来了一架直升飞机。
  而那个“尼泊尔姑娘”也真的上了飞机!
  只是她在上飞机之前,似乎向着岸的这边凝视了片刻——那目光中有眷恋,有告别,似乎也有遗憾。
  直到那飞机都飞到了半空,小李也没有看见巴桑的影子。
  小李的胆子虽小,脑子却不笨,他知道自己发现了王班长的秘密。
  只是他不知道,王班长这些年来,还干了多少这样的事?私底下又收了多少好处?
  这怎么会是那个乐于助人、救助贫困儿童的王班长干的事?
  善恶是非的标准,在小李心里一下子混乱起来。
  他不敢举报王班长的所作所为,因为他既害怕那是事实,也害怕会牵连到自己。
  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小李不久就要求调离现在的执勤岗位,好远离王班长。
  直到多日之后,国安方面派人来调查当天过关的记录,小李才说出了事实。
  但是对蒲英来说,那已经太晚了。
  蒲英在过关的时候,看到王班长几乎没有查对证件和真人就盖章,再看到巴桑和他的互动,就知道这个王班长已经被收买了。
  她本来准备好的密信,也就不敢拿出来了。
  于是,她失去了在离开国境前,向上级通报行动计划、留下联络方式的最后机会,只得真正意义上的孤身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不过这点遗憾,在她下了直升飞机,见到鸠山平夫的那一刻,就完全消失了。
  不要说别的,只是再见到他,蒲英就已经觉得此行怎么都值了。当然,她不会冲动地马上报仇,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账要一笔一笔地算。
  鸠山见到她的那一刻,也是很吃惊。因为蒲英一天之前还是阶下囚,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众星捧月的公主,他当然感到莫名其妙了。
  当天晚上,在尼泊尔某山地旅店的晚宴上,鸠山听江央多吉说出了古格宝藏的最新消息。
  据他说,蒲英在神山脚下睡了一觉后,就突然想起了部分的前世记忆。她不但能指出过去没到过的地方的山洞密道,还说出了宝藏并不在西藏境内的重大线索。
  鸠山压根就不信什么前世古格公主的记忆,对蒲英时不时扫过来的研判的眼神,也是心里发毛。
  他总觉得这个女兵这么装神弄鬼的,绝对是另有所图。但是江央多吉现在已经财迷心窍了,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
  鸠山决定,暂避这个女兵的风头。
  等她找不到宝藏的时候,再出来看她怎么收场。
  于是他不告而别,先行离开了旅店,这让想好好核查一下他老底的蒲英,有些意外和遗憾。
  不过,江央多吉和鸠山是有联系的,蒲英知道还有可能会遇到他,便不着急了。
  他们一行人不久就离开了尼泊尔,进入了印度北方邦,一路没有停留,很快到达了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西北山区的达兰萨拉镇。
  ps:
  【人物是虚构的,不过几百万军人中出现几个败类,并不奇怪。】

☆、011章 戏假情谊真

  达兰萨拉镇,是十四世*喇嘛的栖息地以及“西藏流亡噶厦”所在地。
  这里背靠喜马拉雅山脉,海拔不超过2千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小镇分上下两部分。下达兰萨拉,主要是当地印度人居住;上达兰萨拉,才是流亡藏人的聚居区,人口约万余人。
  在上达兰萨拉,依着山势鳞次栉比地建有很多藏式小楼。稍宽阔一点的地方,还有噶厦政府复制的“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行宫”等拉萨的标志性建筑。
  所以达兰萨拉又有“小拉萨”之称,但是这里狭窄的道路、脏乱的市容,和现代化的拉萨市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不过,小镇处于青山环抱之中,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农田、茶园点缀其间,自然风光倒是颇为秀丽。
  每年6…8月印度夏季最炎热的日子里,这里都会迎来许多避暑观光的印度和外籍游客。
  此时正是午后两三点,镇上的行人寥寥无几。
  因为烈日当空,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都宁愿窝在家中或是旅社内,午休和乘凉。
  镇上一栋绿树掩映的豪华别墅内,一座三层的藏式小楼,雕梁画栋,装饰得十分精美。不过,院子内外和小楼上下,到处都静悄悄的,看不见一个人影。
  忽然,“哐啷”、“哗啦”几声摔东西砸碗的声音,打破了这栋别墅的宁静。
  楼下佣人的房间内立刻出来了一名女仆,迈着小碎步跑上了二楼。
  她轻轻推开一扇虚掩的房门,首先入眼的是室内昂贵的木地板上那一滩显眼的白色奶渍。
  女仆急忙深深地弯下了腰,谦卑地问道:“央金小姐,您睡醒了?有什么吩咐吗?”
  “是旺姆吗?”
  室内靠窗的那张装饰华丽并垂挂着粉色纱幔的藏床上,一个本来向内侧卧的身影猛地翻身坐起来。
  她正是被称做“央金小姐”的蒲英。
  虽是在室内,她的头上依然蒙着纱质头巾,好像穆斯林女性一样只露了一张脸在外。好在这屋子宽敞又通风。阳光也晒不进来,所以应该不会觉得炎热。
  不过,蒲英的脾气,可比外面的阳光火爆多了。
  她“霍”地一下站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旺姆面前。指着地面大声训斥:“你是怎么搞的?居然拿发馊的酸奶给我喝?那是人喝的吗?”
  旺姆的腰立刻弯得更低了。“对不起,对不起!那我,让厨房再给您重新做一碗来?”
  “算了算了。都没心情吃了!——我问你,江央多吉他们回来了没?”
  “主人还没回来。”
  “烦死了。你去告诉管家,我要出去走走,让他把大门打开!”
  “央金小姐,主人交待过了,为了您的安全,您是不可以走出这个院子的!”
  “可我在这里快要闷死了!”蒲英咆哮起来,“我闷死了,你是不是就高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