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班加西当时就痛得在雪地上哀嚎着打了几个滚。
  直到他将左手用一堆雪埋了起来,拍紧拍实后,剧痛才渐渐缓解了一点。他随即撕开急救包,在牙齿的帮忙下,右手用绷带将左手简单地包了起来。
  班加西一边裹伤,一边恶毒地诅咒着对面开枪的狙击手。
  他这多年的不败金身,算是被打破了,这只左手以后也多半就废了!
  其实,他哪里知道——肖勇刚才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组装,又考虑到作战的距离并不远,才没有使用10式重狙。否则的话,就算是岩石和枪管,也挡不住12。7毫米重弹的威力。
  也就是说,班加西的狗屎运,还是一贯的强大!
  班加西嘴里虽然在咒骂,心里却也惊惧于对面来的这支不知是武警还是边防军的队伍里面,竟然同时有不少于四个的优秀狙击手。
  可以肯定,对面一定是**的精锐部队!——这对哈桑小队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他们中虽然大多是打了多年仗的兵油子,但和正规军还是无法相比。
  班加西知道此地不宜久留,迅速裹好伤后,拔腿就朝工地跑去。
  得到情报后的哈桑也因此调整了应对策略。
  十几分钟后。当反恐处突特勤车队通过雷区,继续前行到距离电站工地大约五十米处时,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了一声高过一声的惨叫。
  “啊啊啊——!救命啊——!求求你们——!放我们下去吧!”
  战士们立刻下车,在风雪中搜索着前进。
  工地大门口亮着大灯,所以没走多远,一幕让人看了会怒发冲冠的场景,就渐渐从雪夜中呈现在战士们面前。
  只见四辆崭新的黄色大吊车,前后排成两排,将大门口堵得严严实实的。
  后排的一辆吊车,还伸出了一根足有几十米的长臂。
  就在那吊臂末端的吊钩上。竟然吊着——两个人!根据衣着和哭喊声判断,那是两个——女人!
  吊车臂不停地左右移动、上下晃动、前后伸缩,动作机械而突然。惊险又激烈,显然是下面的操控者有意为之。
  两个可怜的女人,则在漫天飞雪的十几米的半空中,被动地晃荡着摇摆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抛甩下来。她们因为害怕,不停地发出凄厉绝望的哭喊。但这些哀求却只是被一阵阵的风雪吹散,完全无济于事。
  这几辆吊车的附近,安安静静的,看不到一个活动的人影。
  有阴谋!一定是陷阱!
  孟副部长果断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分散开来,加强警戒。搜索侦察。
  战士们也只得按捺住想冲上去救人的冲动,一边小心翼翼地接近大门,一边用警惕的眼睛向四周搜索敌人的蛛丝马迹。
  就在他们快接近吊车前面三十米的地带时。一阵高音喇叭的啸叫声突然响起。
  一个凶狠冷硬的声音吼道:“不许动!给我站住!谁再敢往前一步,我就打死那两个女人!”
  “哒哒哒”,一个短点射从吊车后面打出。
  子弹撞击到吊车的铁臂,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响声。
  早就魂不附体的两个女人,一个被吓得发出了更加撕心裂肺的惊叫。另一个直接晕了过去——后者此时无疑会更幸福一些。
  走在最前面的战士们,身子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冲了一下。
  但是。那个声音又吼了起来:“怎么?没听见我说的吗?谁想要她们死的,那就上来吧!”
  又是一阵长短不齐的点射,这次却是射在了大门口外面二十多米处,溅起的石屑冰渣雪粒都打在了战士们的脸上。
  前排的战士们不得不停住了脚步。
  他们进退两难,不禁都气得目呲欲裂。
  女兵们也从后面赶了上来,见此情景也跟着大家一起低声骂道:“混蛋!人渣!不得好死的畜牲!有本事站出来,跟我们真刀明枪地干一场!欺负女人,算什么本事?”
  孟副部长也拿起扩音器,喊话道:“我是喀什地区公安执法部门的负责人!我正告你们,放下武器,出来投降,政府还会给你们宽大处理的机会……”
  “哈哈哈!太好笑了!你有什么条件跟我谈投降?哦对了,恐怕你还不知道吧?不止这两个女人,后面还有二百名工人,都被我控制起来了!所以现在,你们只能听我提条件!满足我的全部要求!否则的话,我不介意杀光所有人质!”
  孟副部长心里一沉。
  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出现了,这些**分子竟然挟持了这么多人质!
  二百名工人啊!
  共和国少有的特大恐怖袭击案!如果他们遇害了,也必将是世界罕见的特大恐怖袭击案!
  怎么办?强攻还是谈判?
  就在孟副部长心里飞快地闪过各种念头的时候,那个声音又开口说话了。
  “好了,我们还是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吧!毕竟,我现在手里有筹码,而你们没有!这样,你们谁是负责的,站出来,我们面对面地谈一下!不用担心,我这人还是很爱好和平,不喜欢打打杀杀的。”
  孟副部长作为现场的总指挥。必须做出决策了。
  他此时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了平静,招手将几个单位的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了个短会。
  大家一致同意,由孟副部长坐镇指挥车,把握全局;
  武警快反中队的中队长,出面和匪徒谈判,尽量搞清对方的真实企图;
  赛买提局长负责向北京的国安委汇报情况,并立刻通知喀什市委、地委、军分区、武警南疆指挥部等地区军政单位,启动地区安全一级响应!
  方霖天则率领女子特战队员,对水电站工地展开监视和侦察。
  此时。是北京时间早上七点零五分。
  共和国的心脏——**广场上,刚刚升起了国旗;金色的朝阳刚刚为这面五星红旗增添了几许壮丽;长安街上渐渐增多的人流和车流,预示着共和国又将迎来一个和平宁静而又朝气蓬勃的早晨。
  可是。发生在边陲高原一个未完工的水电站工地的人质劫持案,却破坏了这个宁静的早晨。
  共和国的神经中枢一下子高度运转起来,相关的国家安全机构暂停了手头的一切事务,全力为解决这次危机而动员起来。
  按照国际惯例,在处置人质危机时。都会遵守一套标准程序。
  排在首位的是物资和人员的调度,以及情报的搜集;然后,才是制订计划、研讨计划、模拟演练;经过任务审核批准后,最后才是实施营救计划,解除危机。
  这套处置程序,是世界各国顶尖的反恐怖攻击小组。在和各种各样的恐怖分子做了几十年的斗争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些小组,有英国的sas(特种空勤团)。德国的gsg…9(第九边防大队),法国的gign(宪兵特勤队),俄国的阿尔法部队……当然,也少不了美国的三大顶级小组(fbi的人质救援小组、陆军三角洲部队、海军第六海豹突击队)。
  他们的经验,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而且是血淋淋的失败。
  成功的案例。也许各有各的成功之处;失败的案例,却毫无例外地在上述环节上,出现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对这次的水电站人质危机,国安委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指示身处一线、负责全权指挥的孟副部长——人质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但也不能对恐怖分子妥协。务必做好情报搜集工作、查实恐怖分子的意图,争取圆满解决本次危机。
  国安委还指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解决危机,但为防止意外,也要做好武力强攻的准备。为此,北京方面会调集精兵强将和新式武器装备,立即支援新疆。
  孟副部长在接到国安委的指示后,不禁感到压力很大。
  很快,当地水电局的负责人和正在休假的电站工地总指挥等相关人员,都赶到了现场。他们证实,虽然具体人数还要等过一段时间才能准确统计出来,但是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现在工地内差不多应该有一百五十到二百名工人。
  不久之后,负责和恐怖分子进行近距离接洽的武警中队长,也返回了指挥车。
  据他讲,在大门附近,大约有二十名匪徒;听匪首头目哈桑提到,里面还有第二小队和第三小队,所以不排除敌人有将近六十人的可能性。
  据哈桑自己讲,他们是半个多月前从乌兹别里山口入境的,因为在山区无处栖身,又冷又饿,又无法与交通员接头,怕完不成任务,这才决定铤而走险,袭击水电站、绑架工人。
  哈桑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求我方不得切断工地的水电,并必须提供食物补给,算上人质的分量,他要求按照每日三百人的分量供应;第二,要求边防军对其开放一条安全通道,放他们出境,途中不得跟踪和攻击他们;第三,要求释放被我方抓捕的七名交通员,他们可以用七名女人质对等交换。
  孟副部长听完后,沉吟片刻后,才问道:“大家都说说,他们的话可信吗?”

☆、024章 侦察的难题

  赛买提局长迫不及待地摇头说道:“可信度为零!”
  “哦?说说你的理由?”孟副部长问。
  “我太了解他们了呀!从九十年代和他们一直斗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我们又打又抓,消灭了不知多少茬恐怖分子……军队前些年也端了他们的窝点……这两年,局势总算得到了控制。东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人员比鼎盛时少多了。不过,这些留下的,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后的顽固派和死硬分子!今天抓的那几个交通员就是证明!他们全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没一个主动投降的。就是受了轻伤的那两个,被俘后也是什么都不肯交待。可是再看看哈桑这伙人的表现?按理说是从阿富汗那边来的,那更是身经百战的亡命徒了。他们会因为困在山区里,饿了十几天,就变软蛋了?那帮子人,别说是山区了,就是冰天雪地里就着凉水啃着大饼,也能继续战斗的!你看他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挟持了二百人,就为了换点食物和一条逃跑路线?这可能吗?我觉得,这里面有阴谋!”
  “嗯,赛买提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孟副部长又转向了武警中队长,“你刚才和哈桑近距离接触了一番,你怎么看?”
  中队长点起了一根烟,慢慢地说:“我也同意赛买提局长的看法,这个哈桑的真实企图,绝不是他口头上说的这么简单。不过,我觉得他的话里,也不全是谎言,也有些真实的地方。比如,我看得出来,他和手下的确像是饿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关于他带领小队入境后的情况。八成是真的。不过,在谎言里掺杂些真的东西,才会让谎言变得像真话。我的感觉是,哈桑提出的三点要求,恐怕就是来迷惑我们的,但是为了人质的安全,我们暂且也只能装作相信了他的话。”
  “是啊!”孟副部长深以为然,“起码第一条,我们还是要满足的。”
  中队长接着说:“还有,我刚才虽然进去见了哈桑。但是很遗憾,我没有搞清楚里面到底有多少匪徒。不过,就我看见的。大约有二十多人。我觉得,必须首先确认,哈桑手下到底有多少人?这对我们进行决策,和制订营救的具体方案,至关重要!”
  “是啊。还有里面人质的情况,也很重要。方队长,你说说吧,你负责的侦察情况怎么样?”
  方霖天摇了摇头:“非常抱歉,我这里得到的情报太少了!主要是天气太糟糕,肉眼能见度差。虽然有战场雷达。但是工地内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又太多了,重重叠叠的,让我们最先进的雷达都难以穿透……”
  说话的同时。他在指挥车的电脑上调出了由一线观察哨的女兵们发回的实时侦察图像,并指点着图像向各位领导解释起来。
  “首长们请看,这个工地周边的地形也对我们的侦察很不利!它位于野马河一段比较狭窄的河谷,峡谷的两侧相距不过七十米,但是这两侧都是高耸入云的、被冰雪覆盖的山崖。坡度接近**十度,难以攀援。工地大门的前方。又几乎没有遮挡,处于敌人完全的监视之下,根本无法抵近侦察。我们在这里,就是峡谷左侧山崖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可以作为观察哨,距离虽然有点远,但基本可以将大半个工地的人员活动都监视起来。”
  方霖天的手点了一下,将图像放大了一些,“不过,受角度的限制,有些地方无法看得清楚。比如,在这里——这里有一个大厂房,距离大门约八百米,里面聚集了很多人,显然是关押人质的地方……”
  曾经去过工地的水电局领导马上接口道:“那儿就是工地的食堂。”
  孟副部长紧接着问道:“能确定里面的工人人数吗?”
  “不能!”方霖天抱歉地示意,“距离太远,人体成像又都重叠在一起,连看守的匪徒人数都无法确定。下面,我说说我们观察到的匪徒情报吧!比较明确的,是在大门口有四个固定哨位,加上流动哨,一共十个人。而在大门和食堂之间,有四五个不时走动的人,估计是游动哨。另外,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工地的中央地带,就是这儿——有一个塔吊,上面有一名哨兵,他这个位置应该可以将整个工地的情况一览无余——所以,这个制高点,万一我们采取强攻行动时,必须第一个敲掉它。”
  孟副部长听得连连点头,赞许地说:“嗯,不错了!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你们还能搜集到这些情报,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很快从屏幕前直起了身子,回头问道:“工地的平面图,还没弄好吗?”
  “我们局里的几位工程师,正在修改,应该还要等一会儿。”水电局领导也知道此图的重要性,又赶紧解释道:“因为施工开始后,有些设计好的建筑并不会马上修建,有些设计图上没有的建筑,却会因为需要而临时搭建起来。所以,工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效果图往往有很大出入——我们的几位工程师,虽然都在现场呆过,但也只是熟悉自己常跑的那一摊,所以要等他们互相印证,把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画出来,可能还要等一会儿!”
  “那就先画一个简图,然后让他们再好好画一个详尽的。”
  “好,我马上去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