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之一日为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真之一日为师-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竟然……竟然真的死了……”灰袍修士难以置信地呢喃着。
    四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不止是他,所有人都沉默了。黑衣青年一甩马鞭,嘎吱嘎吱的细碎声响中,马车又一次启程了。那面写着“玄真必灭”的小幡上,似乎有血色隐隐透出。
    众人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继续跟在马车身后。过了约莫一刻钟,又有一列人马疾驰而至。十几道遁光还未近前,众人就感到了那股凌厉的热意。
    “是浦鹤观的吕观主!”
    灰袍修士心头一沉,吕斌的修为略逊于陶经,但他麾下好手众多。此时一气来了十几道遁光,显然,吕斌把他的手下都带来了。
    黑衣青年连眉毛丝都没有动一下,他照旧听了听车中人的低语,冷声道:“玄真教浦鹤观十三门人,卒于今日辰时四刻。”
    说完这句话后,他并没有动手。而是安静地坐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那十几道遁光越来越近。
    “他,他怎么了?”一旁有修士惊诧地瞪大眼睛,“莫非是吓傻了?”
    “他在等。”
    “等什么?”
    灰袍修士紧紧地握住双拳:“在等辰时四刻……到了辰时四刻,他才会动手!”
    沙漏中,晶莹的细沙缓缓流淌着。一点,两点,三点……终于,辰时四刻到了,而浦鹤观诸人的遁光也飞至黑衣青年眼前!
    似乎有星河在天地间轰然流淌,几可震动乾宇的金铁嗡鸣声中,众人仿佛看到了无数道剑光与诸般神通一一撞击,又将其尽数斩碎。
    炽烈的热浪铺天盖地,四溅的星火中,黑衣青年凝定如石像。火舌铺卷到他眼前,却都被无形的力量给隔绝开来。有一点火花落在了他的眼睫之上,他微一敛动,便化作一截残铁,铮然落地。
    过了好一会儿,众修士才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
    火光散尽,黑漆马车继续前行。而浦鹤观那十三人,已是连碎屑都看不到了。
    第三批人马,第四批人马……玄真教的修士不断赶来,车中人的卦语总是无比精准。因为每当他们杀至那辆马车前,就是死期已定。
    到的申时初刻,又是一队修士匆匆而至。领头的汪道人却不是道观中人,而是来自玄阳道宫。
    其实汪道人是极不愿意赶来的,那些看热闹的人不知道,但玄真教却心知肚明。马车上的两人,正是当初一天内连灭南秦十观的那两个凶徒。连元婴真人都不是其对手,其他人又怎么可能有胜过的希望。
    但玄真教不能不有所动作,明晃晃地打着“玄真必灭”的招牌,若教中毫无应对之策,岂不是任人将自己的脸皮丢在地上踩?所以,就算是用人命来填,也要将这两人阻住。
    汪道人拜入玄真教不过半月,入的门中,方才知其种种恶事。有心脱教而出,但玄真教入门不易,破门更是艰巨,只能暗自忍耐。此时竭力压抑着恐惧之情,沉声道:“你倒是说说,贫道几时死?!”
    黑衣青年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说出的卦语却和之前不同:“玄真教,玄阳道宫元婴长老息平,卒于今日申时初刻。”
    “什,什么?!”汪道人大惊失色,“一派胡言!息真人远在玄阳城,你怎么可能杀的了他!”
    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认为这青年杀不了息真人,乃是因为他们相隔百里之远,而非青年力不能敌。
    那青年并不言语,汪道人有心想催问他,但又惧怕不已。直到又一道遁光飞来,遁光上的弟子连滚带爬地跪在汪道人面前:“师父,不好了!息真人被杀了!”
    汪道人大骇之下,连退三步:“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原来玄阳城中,突然出现了一只长有百丈的妖物。那妖物背生双翼,爪似利勾,身批如鳞金铠,长尾摆动间,几乎将玄阳城内的屋顶悉数掀翻。
    那妖物径直飞到道宫之上,一口就将迎出来的息真人吞进了腹中。
    “原来……原来如此……”汪道人失魂落魄地望向那个黑衣青年。
    他俊美的面容上,只有凝定不变的冰冷。仿佛玄真教无法改变的未来,透着末日的颓败。
    “家师有言,只卜玄真教门人。”青年忽然开口了,在汪道人又惊又喜的目光中,他漫声道,“若不在此门之中,当不受卜辞所束,汪真,你可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汪道人一跃而起,高声叫道,“今日我汪真在此昭告世人,我与玄真教再无瓜葛。”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一根导火索,随他而来的玄真教修士纷纷放言叛出玄真教。黑衣青年也不理会他们,扬起手中马鞭,马车缓缓向前。
    这一走就是月余,车中人只给了三条卜辞,死的,则是玄真教三位元婴真人。
    据传,出手击败玄真教元婴长老的几人中,除了那凶恶的妖物,有头发花白的清隽青年,有冷若冰霜的美貌少女,还有个少年郎带着只青色神鸟……
    越来越多的修士叛出了玄真教,而尾随在那辆黑漆马车后的人也越来越多。
    直到那一日,马车停在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脚下。此山名唤潇山,山上原有一座玄真教的道观,观中的弟子闻风而动,早已逃得干干净净。
    厚重的车帘被掀开了一条缝,现场顿时就是一静。那位威压宣吴洲的车中人,终于要露出真容了?
    众人无不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条缝隙。应该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吧,或者是高大挺拔的壮年修士?
    只见一只纤细的手伸了出来,接着是一角蓝色衣袍。有风微微拂过,吹动得山上的竹海沙沙作响。那人立于人前,仿佛一支滴翠的青竹,风致潇然。
    她微微一笑:“有玄真教的旧日门徒,自行离去吧。”
    那声音不高也不低,却透着让人无法反驳的力量。
    沉默的众人中,开始有修士安静又恭顺地离开。半刻钟后,终于不再有人离去,女子方才问道:“想修仙吗,诸位?”
    怎么会有人不想呢?
    宣吴洲道统稀少,寻常人有生之年,能得见仙颜,都已是十分不易。诸多散修中,有幸踏上仙途的,也不过是习的一些粗浅的练气法门。毕生能有筑基修为,就可夸耀一方。
    而那些有门派传承的,可谓是众人眼中最幸运的存在。但除非是得自上古时代的道统,所修功法也都不甚精妙。加之宣吴洲灵气稀薄,修炼艰难。门中能出一个金丹修士,就已经顶了天了。至于元婴真人,更是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修士们挤破头,都想要拜入玄真教门下?除了那些想借此作威作福的,其他人不过是欲窥仙境罢了。
    他们激动又忐忑地望着那女子,前辈的这句话是何用意?难道,难道她欲收徒?
    一个怯怯的声音在场中响起,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眼中满是晶亮的期盼:“想。”
    “好。”女子将袖一摆,转身沿着潇山上的石阶拾级而上,“明日辰时初刻,贫道于潇山开坛讲道。”
    她走的不紧不慢,但身影很快消失在了云中,只留下一句飘渺的话语:“尔等皆可来此,修真秘籍,买一送一。”

  ☆、129|4。31|城

“高大哥,你这是上山听道去的吗?”
    清幽的林间小道上,晨露尚未被初阳蒸干。少年穿着一身褐色的布袍,头上戴着大大的草帽。走在他前面的高大壮汉闻言回过头,憨笑着摸了摸后脑勺:“是啊,杨小弟,你也是吧。我原以为自己来的已经够早了,没想到你也不差。”
    杨慎伸手抓住帽檐,免得帽子被风吹走:“没办法,来听道的人实在太多了,虽然坐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但是……”他羞赧地顿了顿,“我还是想离叶真人近一点。”
    “哈哈哈。”高大满大笑着拍了拍杨慎的肩膀,“你爱慕那位真人?少年人,春。心萌动的滋味还不错吧。”
    “不是的。”杨慎虽然觉得不好意思,还是解释道,“我仰慕叶真人,只是将她视作师长罢了。她那样的人物,只能远远地站在云端吧。”他双眼晶亮,“但是我,还是想成为像叶真人那样的人。”
    “好志气。”高大满并未嘲笑少年这个听起来不切实际的愿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的。”
    “嗯!”
    他们两人谈笑着,不多时,就到了潇山上的一片竹林里。林中有一个小小的石台,围着那方石台,周围已经坐了不少人。
    “这么多人……”杨慎懊恼地锤了锤脑袋,“又迟了。”
    “快,杨小弟,我看那个位置就不错。”
    高大满拉着杨慎,两人在离石台不远的一块空地盘膝而坐。接下来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人,不过半个时辰,整片竹林就密密麻麻挤满了人群。
    他们之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无一例外,神情中都隐藏着激动和肃然。
    “来了来了。”
    不知有谁低声说了一句,杨慎闻声望过去,只见一个白袍青年懒洋洋走了过来,他怀中拿着一本道册,双眼还带着惺忪睡意。
    “是宁前辈。”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失落,但杨慎还是打起精神,将目光投向石台上的宁玉堂。
    宁玉堂毫不掩饰地打了个哈欠,方才慢腾腾地掀开手中的道册:“嗯,我们接着昨天的讲……”
    一片鸦雀无声中,只有他清朗的声音在竹林间回荡。杨慎听的如痴如醉,而他身边的高大满也是一般情状。
    这样的清晨,在潇山中是最平常不过的。
    一年前,那辆黑漆马车威震宣吴洲后,潇山就取代了玄真教,成为了宣吴洲新的修道圣地。
    当日,临渊派的叶真人留下一句话后,便飘然离去。在场诸人中,有大半都认为她不过是在开玩笑。修真秘籍是何等珍贵之物,怎么可能买一送一。至于开坛讲道,这更是不可能。
    宣吴洲的多数修士,就算是撞大运捡到一本上古道册,以他们贫瘠的知识和经验,甚至连道册都看不懂。所以,大凡门派之中,比秘籍更珍贵的反而是传法之秘。
    但抱着侥幸的心理,次日,还是有不少修士登上了潇山。
    虽然玄真教曾经在潇山上建过一座道观,不过这座山并不险峻。山间有石阶,即使是凡人,也能很轻易地攀登。
    众人上的山来,却突然起了变故。山中忽有迷障丛生,又有各种陷阱精怪,凶险万分。他们这才明白,原来这是叶舒给他们的考验。
    既然有考验,那两句话想必就不是空话了。是以,山上虽然变得更危险了,来登山的却越来越多。
    在第一百级石阶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年生的俊秀不凡,双颊圆鼓鼓的,显得又十分可爱。他拿着一本道册,笑眯眯地道:“诸位,你们能走到这里,就可以得到我手中的这本练气诀了。”不等众人欢呼雀跃,少年又道,“练气诀一万灵石一本,附赠一本炼器初经。”
    “什么?!”当下就有人惊呼出声。
    “你是在开玩笑吗?”练气决这种一听起来就是大路货的道书,竟然要卖一万灵石。恐怕把在场所有人的身家都加起来,也凑不出这笔巨款。
    虽然对这神秘少年怀着一丝敬畏之情,但还是有人忍不住愤愤道:“小道友,你莫不是在寻我们开心?若是不想诚心传道,直说就是。”
    少年却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若是买下练气诀的道友,就可以下山去了,并且再不能返回潇山。若是不买的道友,可以自行离去,也可以继续向上攀援,但是之后的路会愈加艰难,诸位好好考虑吧。”
    说完,他把眼一闭,竟然在路边的大石上打起瞌睡来。
    众人七嘴八舌地交流了一番,他们自然是出不起这笔灵石的,若是不继续,就只能灰溜溜地下山。上到这第一百层石阶,已经有不少人受了伤。但能走出这一步的,至少都是心志还不错的人。所以,并没有一人离去。
    到了第二百级石阶,上山的人已经少了三分之一。卖道书的则变成了一个唇红齿白的俊美少年,他十分不耐地甩出一堆道书:“五千灵石一本,挑好了就赶紧给钱。”又转过身暗自嘀咕了一句,“这身衣服穿着实在太别扭了,人形可真麻烦……”
    这次的道书比起练气决来,可要好上几倍。而五千灵石的价钱,也有几人可以承受。更重要的是,虽然只隔了一百层石阶,但上山的过程中,诸人遇到的危险正在成倍增长。
    他们已经明白了这段路的意义,越往上,可以得到的道书就越好,价钱越低,但凶险程度也越高。
    高妙的道书固然重要,但也要有命去看。当下就有人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友,若是买了道书离去,以后再来潇山,会怎么样?”
    那少年似笑非笑:“你可以试试看啊。”
    众人心中一颤,又有一人问道:“道友,那要是不买道书呢?”
    少年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里的书册:“选定了的,就再不能更改。没有选定的,尽可以一直尝试。”
    他这么一说,有几个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但又不想轻易失去机会的修士下定了决心。就有一人拱手道:“在下学艺不精,已无法再向上攀登了。有朝一日,必来一试峰顶秀色。”
    随着他的离开,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人转身而去。虽然两手空空,但他们都相信,自己必然还有登上更高处的机会。
    又有几人咬一咬牙,买下了少年手中的道书。剩下的人则继续向前,他们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更险也更好的前路。
    自那之后,潇山上来往之人络绎不绝。有花费大把灵石满意而去的,也有怀抱雄心壮志潇洒转身的,更有在此丢了性命,抱恨瞑目的。
    无数名目繁多的道册在宣吴洲扩散开来,虽然没有人拿到峰顶上最好的那一本,但据修士们流传出的只言片语,哪怕是那本听起来烂大街的练气诀,也比宣吴洲的入门道法要好上许多倍。
    到底那位叶真人是何许人也?手握如此之多的道书,哪怕传袭至上古道统,恐怕也没有这么丰富的典藏吧。
    这件事连临渊派诸人都闹不明白,董映萱不好询问叶舒。假若那些道书都是潇真派所藏,叶舒应该不会将其卖出去的。
    她哪里知道,自从收了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