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云志异-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萧氏自然是应了,待到风无候离开之后,她便召来了柔萍,正色道:“你派人知会皇帝,盯着一点风无候,他不是个寻常角色。若是笼络好了,此人也是个辅臣材料,但若是让他钻了空子,那立即便是天大的纰漏。”她见柔萍都一一应了,又嘱咐道,“你再派人去萧家传哀家懿旨,让几个小的安生考科举,不要老是想着恩荫。还有,随便在箱笼中选些东西赐过去,把话说得含糊些。”
  柔萍一一记下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寝殿,只留下萧氏一人怔怔地出神。


无痕篇 第九卷 江山 第十七章 回门
  虽然被皇帝委了一个副主考的差使,但唐曾源仍然是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仿佛对于这天大的恩宠并不以为意。他自十三岁从院试脱颖而出之后,十六岁乡试得中解元,十八岁得中殿试头名,人人谓之天才。
  然而,这样一个经史尽通的人物却在詹事府和翰林院两个清水衙门一呆就是二十年,虽然屡屡有教导皇子的尊荣,但秩位上却停滞不前,实务上更是没有丝毫进展。不过,京城中没有任何人敢小看这位翰林院的掌院学士,须知他不但是门生满天下,就连不少皇族子弟也是他教出来的,根本碰不得。
  因此,尽管唐府门前打探风声的人不在少数,但无人敢越雷池一步,也无人敢怪唐曾源架子太大。不过,那种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景象仍然让唐府上下的仆役喜不自胜,这些天来,光是那些人塞在他们手中的银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老爷,您好不容易捞到这么一个肥差,怎么也不好生操持一下,再这么下去,人都让你得罪完了!”杜氏不满地埋怨道,“这些年来,家里上上下下的开销都取自那几个庄园,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她说话不虚不实,竟是有心撺掇丈夫出去应酬一番。
  “唉,夫人,你也知道如今什么情势,若是出去瞎搅和,说不定连命都没了。”唐曾源却是不以为然,“你平日不是老叫我韬光养晦么,这一次怎么改了主意?”
  杜氏微微一笑,这才在唐曾源对面坐下。极是认真地说:“老爷,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皇上刚刚登基。正是用人的时候,无论好歹。你总得着意表现一番才是吧?再说了,外头探听消息的那些人都是小角色,无非是几句话就能打发地。可是,那些背后的朝廷大佬呢?他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你的差使,不就等着分一杯羹么?”
  “哼!都是一群贪得无厌地家伙。新君登基,正愁找不着人发作,他们还想作耗?夫人的意思难道是……”唐曾源先是冷哼一声,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声音也放低了些。他随手打发了身旁伺候地几个丫鬟,这才把头凑得更近了,“夫人想让我这一次大大地出彩一回?那得罪的人可就海了!”
  杜氏高深莫测地摇摇头,“我可没那么傻,你不会把马大人一起拉上?他可是一心想做皇上驾前的重臣,平时和那些达官显贵都不兜搭的。所以让他出头岂不合适?到时,你只要装作不经意地提上一句,为了不担干系。他总得和你联名上折吧?再说了,只要拣几个不长眼睛又不讨皇上欢心的人作法,料那些权贵也没有话说。”
  “夫人真真是女中诸葛!”唐曾源抚掌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他向来对杜氏言听计从,此时哪里还会有什么犹豫,唤了一个丫鬟便准备更衣到外边会客。谁料刚起身,就见一个大丫鬟匆匆忙忙地进了屋子,偏身行礼后报道:“启禀老爷,夫人,姑爷和小姐一同来拜。”
  唐曾源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便有些难看。“这个章叔铭,听说回京都有好几日了,怎么今日才知道上门?见柔也真是命苦,居然嫁了这么一个功利心强地夫婿!”他显然是曾经听过旁人的说辞,言语便不那么好听了。不过想到女儿难得回京一次,他只好吩咐道,“让他们进来吧!”
  杜氏见那大丫鬟退去,就上前劝解道:“老爷,些许小事就不用放在心上了。如今叔铭已经是浙江布政使,正二品的大员,哪个年轻才俊能像他这般争气?依我看,年轻人功利心强是好事,否则岂不是像你这般,在翰林院苦苦地熬资格?先前若非皇上圣明,赏了你一个少傅的虚衔,怕是你如今的品级还不及他呢!”她见丈夫脸上似乎有些挂不下来,便又笑着排解道,“女儿能嫁这种人是她的福气,叔铭至今还只有两个妾侍放在房里头,还是见柔当初陪嫁的丫头,旁的一个都没有,就这一点,怕是寻常官员都及不上的。”
  “就你有道理!”唐曾源无奈地摇摇头,见女儿和女婿一同进来,他也就收起了刚才的神情,颇有些欣喜地瞧着这一对璧人。
  算起来两人成婚也已经八年,期间唐见柔育有一子一女,也算是完成了母亲地嘱托。然而,虽然她看上去仍然一如往常,但杜氏还是察觉到女儿目光中的一丝游离,顿时有些不悦。
  “见过岳父、岳母!”章叔铭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道,身旁的唐见柔自然也是亦步亦趋地行礼不迭。
  “好了,难得见一次面,不用闹这些虚礼。”唐曾源令两人起身后,便端详起女儿地面色来,许久才出口取笑道,“唔,江南水土确实养人,见柔你倒是更见丰腴了。不错,不错……”他突然想到了一双外孙,便疑惑地问道,“你们两人没把孩子带在身边?”
  章叔铭连忙抢着答道:“本来今日要带他们来拜见的,不过昨夜两个孩子似乎没睡好,因此还是让乳母带着住在父亲那里。若是岳父和岳母想看看两个孩子,待会小婿便让人通知一声。见柔也是好久没有回门了,此次小婿也有意让她在此待上两天,以慰岳父岳母和她的别离之苦。”
  唐曾源这才满意地笑了,翁婿俩又说了一阵,他便依旧出去会客,只留下了章叔铭夫妇和杜氏。杜氏见丈夫离去,也就斥退了一众丫鬟,这才令女儿坐到自己身边。她也不管章叔铭同在此地,开口便斥责道:
  “见柔,你太不懂事了。幸好刚才你父亲看得不仔细,我问你,你这泪痕是怎么回事,居然连胭脂水粉都掩盖不了?都已经是为人妻的女人了,平素不要凡事都挂在脸上!”
  唐见柔早知母亲地秉性,只得点点头,心中一片黯然。反倒是章叔铭上前圆场道:“岳母,不过是昨夜和两个孩子玩累了而已,哪有什么泪痕。我和见柔的情分那是人尽皆知的,夫唱妇随自是不在话下,您就别操心了。”
  杜氏听女婿这等说辞方才作罢,又闲话了一阵,她见唐见柔丝毫没有精神,便唤了一个丫鬟带她回房休息。她示意章叔铭坐下,这才问起此次进京述职的内情。
  “岳母不必担忧,虽然皇上也知道当年那桩所谓公案,但因为这点小事而黜落官员却不可能。不说我在布政使任上一向勤勉,就是看着我父亲和岳父的面子,他也绝不会令吏部为难于我。”章叔铭很有自信地答道,“再说了,我这一次进京,偶然遇见了那两个人,虽然范衡文仍旧对我敌意深重,但李均达那边却好像已经揭过了此事。再者,今次还有幸见到了那个皇上大为器重的左晋焕,就是受些闲气也无所谓了。”
  “你能这么想自然最好。”杜氏显然对这个女婿很是满意,又出言提点道,“你上头的那个浙江巡抚卢思芒是皇上亲信,平日对他得多多留心,千万别轻视了他。这等人都是官场老油子,断不能小觑,再加上皇上一定会大力提拔他,因此你一定得巴结好了此人,巡抚的位子才不会旁落。”她见章叔铭含笑点头,便又随意问了几句其他事情,这才露出了倦容。章叔铭也是个知机的人,连忙告辞离去,行前便留话让唐见柔多住几天。
  “可惜,这样聪明的人为何不是我的儿子?”杜氏不满地咕哝了一句,这才缓缓踱回了后院。她和唐曾源夫妻多年,丈夫从不干涉她的事情,因此府中后院倒有一大块地方是唐曾源不知道的。只见她带着两个贴身丫鬟,从容地进了一处小屋。屋子里漆黑一片,但对于两个丫鬟而言却好似没有任何影响。只见她们两人随意摆弄了一阵,屋子一角便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待到房中重归寂静,已是再无一人的身影。
  杜氏被两人挟着在地道中疾行,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换上了一袭黑衣,又在头上戴上了斗笠,蒙上了黑纱,这才出了地道,上了一驾马车。也不知行了多久,马车终于在一处荒凉的废屋前停了下来,三人打点了一下装扮,这才悄悄地掩了进去。
  废屋深处的一处建筑内,许多黑衣人都席地而坐,口中还不知念叨着什么奇怪的言辞。大厅最里边是一个神龛,下面燃烧着熊熊火光,看上去颇为阴森可怖。火光倏地大盛,众人仿佛提线木偶一般挺直了身体,齐齐叫道:“恭请圣母现身!”
  杜氏已是神秘地出现在了神龛之上,身后还随侍着那两个丫鬟。她的声音大大有别于往日,显得低沉而又缓慢。“朝廷上的那个伪君已经觉察到了我的存在,所以时间已经不多了。”她见底下的人全都神色一凛,但无人有害怕的神色,这才又开口道,“大神给了你们衣食荣辱,让你们得以生存,因此你们就必须秉承他的意志拯救众生。大神已经有了谕示,就在这次会试之时,上天会降下时疫,以惩罚那个假称天命登上皇位的伪君。而你们只要能向大神奉献忠诚,将成为真正的救世使者!”
  众人惊呼一声,齐齐跪拜下去,“多谢圣母赐示,吾等谨遵大神谕示!”


无痕篇 第九卷 江山 第十八章 谣言
  由于还有三天便是正式会试的时候,因此京城各酒楼中挤满了各色的举子,讨论的重点自然在于试题。然而,对于正副主考和十八房考官而言,试题乃是皇帝早就备好的,他们最担心的倒不是这个,自古科举,考生都是聚在一块,因此最怕的反而就是时疫之症。考场中白醋和鬼神画像齐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钦天监早已测算过,这一年绝不会有瘟疫肆虐,但这些考官的心却从未安定下来。
  李均达衡量着自己不是正副主考,因此行迹也就随意得很。他虽然在詹事府待过一阵,但认识他的人却并不多,在大街上也自可随意闲逛而不虞有人认出。这一日,他便照旧换上了常服,也不带长随伺候,自顾自地在城里转悠。
  谁料才走了不到一个时辰,便遇着了一个熟人,不仅如此,来人的身份还非同小可,正是上任才半年的九门提督徐春书。李均达见对方一身宝蓝儒服,收拾得颇为得体的模样,心中就不由暗笑。他也是熟不拘礼的人,上前就打趣道:“徐兄,若是你今日这副模样被那些好事的家伙看到,怕是又要闹翻天了。”
  其时四周颇为嘈杂,各色小贩的叫卖声和百姓讨价还价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听在人耳中颇不自在。徐春书也仿佛没料到会无巧不成书地遇见熟人,待听清楚对方话语后,他只得苦笑道:“我又有什么法子,最近似乎有不少人在暗地里窥伺,我这个掌舵的再闲着怕就有人要说话了。”他上前两步。低声道,“京中已经有流言,说是会试期间会有时疫泛滥。我寻思着过于蹊跷,这才出来看看究竟。”
  李均达不由大惊失色。心都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声音也有几分哆嗦。“徐兄,你可不要吓我,不会那么巧吧?此次参加会试的足足有几千人,若是真出了什么纰漏。那可就是天大地祸事,会不会是升斗小民胡乱猜测的,之前钦天监可是没提过啊!”
  徐春书也自觉失言,但他知道李均达乃是皇帝信任之人,因此也不再避讳。“此事你自己知道就成了,不要再胡乱揣测,都是没影的事。我也不敢贸然向皇上奏报,只能先在外头探探风声,否则被人参一个捕风捉影就不好了。唔,今日正好碰上你。我们两个就随意走走,我正愁若是有人真当我是举子不好应付呢!”他一边说一边扯着李均达往前走,“别想这么多了。事情若是真来,那就是挡也挡不住,你不过是考官之一,担心什么!”
  李均达只得苦笑着和徐春书一起四处转悠。时而在茶馆中盘桓一阵,时而在酒楼探听一点风声。所到之处都是举子,两人地衣着身份也丝毫没有引起怀疑,反倒是在水玉生烟用午饭时,掌柜李侨对两人的联袂而至有些吃惊。
  “徐兄,都折腾了一天,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吧。”李均达陪着徐春书浪费了一天,心里地石头便有些落下了。“若是旁人知道你这个九门提督居然扮作举子在外头游荡,还不知怎么编排呢。大后日就是进场的时候了,我也得回去准备准备。”
  徐春书也不好意思再让对方陪着,两人就在路口分了手。然而,徐春书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入宫奏报。这种事情虽然虚无飘渺,但万一真有其事,那他这个九门提督决计脱不了干系。他也是一个谨慎人,直接来到了顺天府,把杨臻也一起拉上。既然本就是捕风捉影似的奏报,那多一个人总能多一分说服力吧。
  正在勤政殿披阅折子的风无痕听到徐春书和杨臻联袂来见时,眉头不由微微皱起。两人都是负责京畿治安防卫的臣子,此时来见绝不是为了什么好事。他深深叹了一口气后,便示意小太监将两人引到偏殿,随手掩了桌子上地几份奏折,这才走了过去。
  “这么晚了,你们两个匆匆忙忙地求见有什么要事么?”风无痕打量着两人脸色,心中便知道定有大事,但还是循例问道。
  杨臻看了徐春书一眼,便咬咬牙奏道:“启禀皇上,微臣先前在奉旨查办邪教一案时,听得不少百姓传言,说是此次会试期间会爆发瘟疫。”
  话音刚落,两人就见风无痕倏地立了起来,脸色一片铁青,顿时都大气不敢吭一声。“好嘛,如今竟是愈来愈大胆了,居然敢流传这样的谣言?”风无痕怒极反笑道,“朕倒是好奇了,百姓能传这种事情,难道就很乐见朝廷的恩科盛事被这般破坏么?徐春书,你倒是说说,此事该如何处置?”
  徐春书听到皇帝如此问,心中顿时更为忐忑了。“皇上,微臣不过一介莽夫,对这些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