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22年,金岳霖在国内发表文章《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中说:“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王瑶弥留之际,曾写过一段话给女儿:“我苦于太清醒,分析了许多问题,自以为很深刻,但不必说,不如痴呆好!”

⊙国学大师钱穆说:“由今看来,大家同情太平天国,认为是一个民族革命,但实际也不尽然。至少他们太不懂政治,他们占了南京十多年,几乎没有丝毫制度上的建树。”“他们国号太平天国,早可预示他们的失败。这样一个国名,便太违背了历史传统。正因为这一个集团里,太没有读书人。”

⊙杜月笙说:挨骂是假的,银子是真的。又说: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

⊙黄遵宪在美国观摩选举演讲后写道:“盘盘黄须虬,闪闪碧眼鹘。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

⊙丁日昌说:“民心为海防根本。”

⊙1879年6月,丁日昌上奏清廷,对海防等问题提出十六条建议,并说,日本“三五年不南攻台湾,必将北图高丽(朝鲜)”。

⊙容闳提出要在中国发展“制器之器”的主张,即用机器生产近代军舰轮船和枪炮。丁日昌深表赞同,说:“一有制器之器,即可由一器而生众器,如父之生子,子之生孙。”

⊙1899年,慈禧准备废黜被幽禁在瀛台的光绪另立新帝,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致电盛宣怀,希望盛能和他一起上书,谏阻此事。盛宣怀回了一封九个字的简短电报:“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

⊙1912年10月3日,上海《申报》刊载《国民党竞争之暗潮》一文,说:“国民党中之旧同盟会,其人物之分系,原分为孙文、黄兴、宋教仁三派。”

⊙辜鸿铭说:“孔孟纵然披上猴皮,还是圣贤;猴子纵然穿起蟒服,仍是兽类。内心未变,外表变更,毫无关系。”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好古而忽今。”

⊙邓文仪说:“需要即是真理!行动即是理论!”

⊙张竞生说:“人生哲学,孰有重大过于性学?而民族学、风俗学等,又在在(处处)与性学有关。”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之伟大非他,只是人类理性之伟大。中国文化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杜月笙说: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又说: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陈寅恪说:“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学问道德之外,另谋求生之地,经商最妙。”

⊙周佛海曾在文章中骂汪精卫:“殷殷勤勤,诚诚恳恳,敷敷衍衍,糊糊涂涂。”

⊙杜月笙说: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1931年,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就职演说时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钱穆说:“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张之洞说:“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

⊙孙家鼐说:“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

⊙袁世凯出山后,德国驻华大使认为:“如果人们置袁世凯政府命运于不顾,让可以引导到一个混乱局面上去的一些未成熟的或超出这个目标的政治企图自由发展,则其危险将会更大。”

⊙梁启超说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

⊙毛泽东说:“溯源吾国民众的联合,应推清末咨议局的设立和革命党——同盟会的组成。有咨议局乃有各省咨议局联盟请愿早开国会的一举。有革命党乃有号召海内外起兵排满的一举。辛亥革命,乃革命党和咨议局合演的一出‘痛饮黄龙’。”

⊙阎锡山有一次谈到年龄与健康的关系,说:“人的身体到五十岁时,会觉得一年不如一年;六十岁时,就一月不如一月;七十岁时,是一日不如一日;而到了八十岁,就一时不如一时了。”

⊙辜鸿铭说社会大乱,主要是因为没有君主:“比如说法律吧,你要说‘法律’(说此二字时声音很小),没有人害怕;你要讲‘王法’(声音提高八度,咬牙瞪眼兼拍桌子),大家就害怕了,少了个‘王’字不行。”

⊙1923年10月9日,胡适写下这样一句话:一觉醒来曹锟已当选总统了。

⊙王国维说:“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汪精卫在沪西时,所盘踞地盘不大,因其雅慕袁世凯,遂有人作联云:“国祚不长,八十几日袁皇帝;封疆何仄,三两条街汪政权。”

⊙李鸿章临死遗言:“今日中国譬如人有重病,必静养元气,始可渐复,倘更跳踉大叫,其毙也速矣。”

⊙杜月笙说: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又说: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君子我不怕,毛贼我不惹!

⊙袁世凯死后,北京流传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面上看,“六君子”和“二陈汤”都是中药名,实际上“六君子”指的是筹安会的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六人。“二陈汤”则指陕西的陈树藩、四川的陈宦和湖南的汤芗铭,他们原是袁的心腹,后来响应护国军倒袁。

⊙1876年9月,《烟台条约》签订。事后英国人说:“这个文件既不明智也不实用,毫无意义,是一堆冗言赘语而已。”

⊙曾国藩说:“李少荃(鸿章)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孙中山评价李鸿章:“既无主义上的信念,又甚缺乏洞察大局的见识,并且年已老迈,对功名事业早已看透。”

⊙蒋百里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抗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著作的扉页上,蒋写下这样一句话:“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徐世昌说:“项城(袁世凯)为人,表面大开大阖,其实际先求千稳百当,方肯做去。”

⊙林森在捐给庐山牯岭路的石凳上,一律刻写“有姨太太的不许坐”。有不屑之人便说,我有姨太太,我偏坐,看谁管得了。胡适后来说,林森是借一张石凳阐述自己主张,要是站出来申明立场,就不是林森了。

⊙费正清说,袁世凯“一度于1909年被清廷革职还乡,这事反使他增加了声望”。

⊙顾维钧评论袁世凯说:“他完全属于旧派。和顽固的保守派相比,他似乎相当维新,甚至有些自由主义的思想,但对事物的看法则是旧派人物那一套。”

⊙醇亲王奕譞给子孙们留下一条家训: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李鸿章主张购置外国军舰,他上奏朝廷说:“欲求自强,仍非破除成见订购铁甲不可。”有了“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永无购铁甲之日,即永无自强之日”。

⊙傅斯年说:“中国人‘小时了了’的很多,大了,几乎人人要沉沦。”

⊙美国1913年出的《李鸿章回忆录》中,说到了义和团的隐患:“据李鸿章说,他当时是两广总督,1900年年初他已经预见到中国将有一段时期因为义和团同外国的矛盾而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或者说北方将主要以拳头来对话。”

⊙梁启超谈及《马关条约》时说:“当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桧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这样评价段祺瑞:“他不是一个政客,厌恶政治理论。他总是愿意把事情交给部下去处理,而部下往往使他采取一种他本来不愿采取的方针。”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和冯玉祥拥戴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幕僚曾毓隽对段说:“我认为老总在如此形势下急于上台,好比是一张三条腿的桌子,一攻便倒。”段刚好手中有个茶杯,就说:“这杯子固然是锔在一起的,我握在手里暂时可以不碎,若我放手便落地碎了。”

⊙严复评价黎元洪说:“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公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段祺瑞下棋,最得意的手法,就是在对方空当里活上一块,并美其名曰:公园里搭建小房子。后来日本进军东三省,段对人说:“建个小房子可以,但不能据为己有。”

⊙伊藤博文曾对李鸿章说:“以袁世凯的才干,只当小差,难怪贵国缺人才。”

⊙1927年,梁启超的儿子梁思忠想终止在美国的学业,回国参加“北伐”,被梁启超制止。梁启超说:“这种过度的热度,遇着冷水浇来,就会抵不住。”

⊙冯友兰说,所谓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实现民主的办法就是选举,“什么东西都不能压倒个人的人权,只有一个东西可以压倒,那就是‘多数’”,“如果没有真正的选举,那就并没有民主”。

⊙吴稚晖在民国时期多任虚职,他曾对族侄吴余庆说:“开大会,把我这个所谓‘元老’请上主席台,照相让我站在前排,很像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放在橱窗里摆摆样子。”

⊙抗战时期,蒋介石向“一代儒宗”马一浮请教治国之道。马说:“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蒋闻之愕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梦麟与清华的梅贻琦等大学校长联名发表《告同学书》、《第二次告同学书》,提出“赤手空拳的群众活动只有荒废学业,绝非有效的救国方法”,并号召同学们:“马上复课吧!先尽我们的责任。”

⊙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语也。”

⊙王辏г嗽诒本┦保吹绞本至杪也豢埃笮≌退叫淖杂茫壑浦狄惨咽呛糁觥8锌蚯е啵饕欢粤唬好裼淌且玻淌且玻薹帜媳保蛔芏灾扯灾皇嵌鳌

⊙郭嵩焘出使西洋,见各国风俗齐整,不似传闻,回国后逢人便说:“孔孟欺我也。”

⊙金岳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觉得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在逻辑上有问题。他说,如果把这两句话作为前提,得出的逻辑结论就应该是“朋友如粪土”。

⊙唐德刚回忆说,抗战时,重庆物价上涨,马寅初曾发表批评他的“学生”蒋介石的演说。马说:“蒋介石是个军人,就欢喜叫‘稍息、立正’。这次他也要向物价叫‘立正’,物价可就不干了。”听者哄堂大笑。

⊙张作霖死,张学良以二万金求散原(陈散原)为其父作墓表,散原拒之。后学良又以一万金乞章太炎,太炎欣然执笔。于是,世人皆知二人身价几何了。

⊙易顺鼎是光绪元年的举人,自小被誉为“神童”。他曾留下一句名言:人生必备三行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

⊙蒋梦麟在美国留学九年,对中西方文化深有体会,他说:“对本国文化的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

⊙刘半农在《中国文法通论》里,调侃过白话文中的欧化倾向。他举例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太老套了,‘学而时习之,子曰,不亦悦乎?’这好一些。但是最好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为什么最好?因为欧化了。”

⊙冯友兰说:“英美及西欧等国人之所以是‘智、富、强’者,并不因为他们是英美等国人,而是因为他们是城里人;中国人之所以是‘愚、贫、弱’者,并不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而是因为中国人是乡下人。”

⊙黄侃说初学之病有四:一曰急于求解,一曰急于著书,一曰不能阙疑,一曰不能服善。

⊙冯友兰曾回忆他在上海中国公学求学时的感受:“进了商店,或者在马路上行走,如果不会说上海话,就会被骂为‘江北佬’。但如果你能说一两个英文单词,他马上就变得尊敬起来。”

⊙1862年2月8日,洪秀全的宗教教师罗孝全在《华北捷报》上发表声明,说:“我相信他(洪秀全)是个疯子,完全无法使一个杂乱不堪的政府正常运转。他同他的那些态度冷漠的王亦无法组织一个政府,无法与人民同享利益,甚至无法与旧的帝国政府相比。”

⊙蒋梦麟初到美国求学,见校园大门上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男性祼体雕像,图书馆阅览室里也有希腊女神的裸体塑像,心里非常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学校当局竟把这些‘猥亵’的东西摆在智慧的源泉”。一位伦理学教授对他说:“让女学生们多看一些男人的裸体像,可以纠正她们忸怩作态的习惯。”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