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伤寒明理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65-伤寒明理论-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则肺气愈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五味子酸温。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气逆不 
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温而干者热。寒气内淫。则散以辛热。 
盖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之。以正温热之功。识诸此者。小小变 
通。独类而长焉。 
柴胡(君半升) 黄芩(臣三两) 人参(佐一两) 甘草(佐三两炙) 
半夏(佐半升洗) 生姜(使三两切)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诸药方论
栀子豉汤方
属性: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 
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伤寒之妙。虽有变通。终不越此数法也。伤寒邪气自 
表而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证。亦自不同。 
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膈实。应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实邪 
者也。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 
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涌者吐之也。涌吐虚 
烦。必以苦为主。是以栀子为君。烦为热胜也。涌热者。必以苦。胜热者。必以寒。香豉 
味苦寒。助栀予以吐虚烦。是以香豉为臣。内经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 
治有轻重。适其所以为治。根据而行之。所谓良矣。 
栀子(君十四枚擘) 香豉(臣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渣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 
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卷下诸药方论
瓜蒂散方
属性:华佗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 
胸中满者。吐之则愈。此随证治之之法也。大约伤寒四五日。邪气客于胸中之时 
也。加之胸中烦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则为吐证具。乃可投诸吐药。而万全之 
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 
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涩。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佐。 
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 
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可与 
者。以瓜蒂散为峻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家。补养则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 
药君子。必讲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黄) 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汤七合。煮作稀 
糜。去渣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 
瓜蒂散。 

卷下诸药方论
大陷胸汤方
属性:结胸由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汗。然所谓结者。若绑定之结。不 
能分解者也。诸阳受提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为 
硬为痛。是邪正因结于胸中。非虚烦膈实之所同。是须攻下之物可理。低者举之。 
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甘遂味苦寒。 
苦性泄。寒胜热。虽曰泄热。而甘遂又若夫间之。遂直达之气。陷胸破结。非直达者 
不能透。是以甘遂为君。芒硝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气坚 
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 
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利药之中。此为峻剂。伤寒错恶。结 
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取其迅疾。分解结邪。此奇方之制也。 
黄帝针经曰。结虽大。犹可解也。在伤寒之结。又不能久。非陷胸汤。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钱七) 芒硝(臣一升) 大黄(使六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未。温服一 
升。得快利。止后服。 

卷下诸药方论
半夏泻心汤方
属性:凡陷胸汤攻结也。泻心汤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 
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 
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邪留 
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 
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 
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 
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 
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 
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 
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黄连(君四两) 黄芩(臣三两) 半夏(佐半升洗) 干姜(佐三两) 人参(使三两) 甘草(使三两炙)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诸药方论
茵陈蒿汤方
属性:王 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非大寒之剂。 
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泄之。泄甚热者。必 
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胜热。 
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以酸。宜下必 
以苦。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甚热。大毒必祛除。分 
泄前后。复得利而解矣。 
茵陈蒿(君六两) 栀子(臣十四枚擘) 大黄(使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蒿。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 
盒饭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则黄从小便去也。 

卷下诸药方论
白虎汤方
属性: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 
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 之气。 
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 
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 
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 
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燥 
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 。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立 
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平矣。白虎为大寒剂。秋王之时。若不能食。服之而气哕逆不能食。成虚羸者多矣。(春沂云立 
秋后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后人所加。) 
知母(君六两) 石膏(臣一斤碎) 甘草(使二两炙) 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卷下诸药方论
五苓散方
属性:苓令也。号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专为号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 
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猪苓味甘平。甘虽甘也。终归甘淡。内经曰。淡味渗 
泄为阳。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渗泄。水饮内蓄。须当渗泄之。必以甘淡为主。是 
以茯苓为君。猪苓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必 
以甘为助。故以白术为佐。泽泻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泄饮导溺。必以咸 
为助。故以泽泻为使。桂味辛热。肾恶燥。水蓄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恶燥。急食 
辛以润之。散湿润燥。故以桂枝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是 
以汗润而解也。 
茯苓(君十八铢) 猪苓(臣十八铢去皮) 白术(佐十八铢) 泽泻(使一两六铢) 桂枝(使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卷下诸药方论
理中丸方
属性: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 
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 
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 
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 
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 
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湿所胜。 
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 
所不至。故又有诸加减焉。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桂。气壅而不泄。则筑 
然动。白术味甘补气。去白术则气易散。桂辛热。肾气动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 
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肾气。经曰。以辛入肾。能泄奔豚气故也。吐多者去白术。加生 
姜。气上逆者则吐多。术甘而壅。非气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呕家多服生姜。此 
是呕家圣药。生姜辛散。是于吐多者加之。下多者还用术。气泄而不收。则下多。术 
甘壅补。使正气收而不泄也。或曰湿胜则濡泄。术专除湿。是于下多者加之。悸者 
加茯苓。饮聚则悸。茯苓味甘。渗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术。津液不足则 
渴。术甘以补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参。虚则痛。本草曰。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 
是也。寒多者加干姜。辛能散也。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 
甘壅补。于腹满者则去之。附子味辛热。寒气壅郁腹为之满。以热胜寒。以辛散满。 
故加附子。内经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此之谓也。 
人参(君) 白术(臣) 甘草(佐炙) 干姜(使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 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卷下诸药方论
四逆汤方
属性: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也。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足。阴寒加之。阳气不相顺接。 
是致手足不温。而成四逆也。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 
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 
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 
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 
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甘草(君二两) 干姜(臣一两半) 附子(使一枚生用去皮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 
两。 

卷下诸药方论
真武汤方
属性: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属肾。用以治水焉。水气在心下。外带表而属阳。必应发散。故 
治以真武汤。青龙汤主太阳病。真武汤主少阴病。少阴肾水也。此汤可以和之。真 
武之名得矣。茯苓味甘平。白术味甘温。脾脾恶。腹有水气。则脾不治。脾欲缓。急食 
甘以缓之。渗水缓脾。必以甘为主。故以茯苓为君。白术为臣。芍药味酸微寒。生姜 
味辛温。内经曰。湿淫所胜。佐以酸辛。除湿正气。是用芍药生姜酸辛为佐也。附子 
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温经散温。是以附子为使也。水气内渍。至于 
散则所行不一。故有加减之方焉。若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咳者水寒射肺也。 
肺气逆者。以酸收之。五味子酸而收也。肺辛寒。以辛润之。细辛干姜辛而润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专渗泄者 
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酸之性泄。去芍药 
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干姜以散寒也。呕者去附子。加生姜。气上逆则呕。附子补 
气。生姜散气。两不相损。气则顺矣。增损之功。非大智孰能贯之。 
茯苓(君三两) 白术(臣二两) 芍药(佐三两) 生姜(佐二两切) 附子(使一枚泡去皮脐作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卷下诸药方论
建中汤方
属性:内经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位在上。肾处在下。左右上下。四脏居焉。脾者土也。 
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 
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 
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 
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针经曰。 
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 
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 
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 
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