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4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年关中大灾,青海功不可没。这才是朝廷不能丢失的重要地区。”郭正一立即阻止。
武则天在帘后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这个郭正一很不识相嘛,若不是自己与丈夫提拨他,凭什么轮到他来做宰相?
但没有作声。
裴炎反驳道:“正一错也。吐蕃非是忌惮黑齿常之,相信黑齿将军也不会比薛仁贵英勇。当年薛仁贵前去大非川,吐蕃一样敢于开战。一直没有大规模作战,是赞普新亡,国内争斗不休,又因为国力狭小,多次穷兵黜武,导致民不聊生,一直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才不敢大规模侵犯青海。再说青海布置了严密的防线,远非昔日。”
话他可以这样说,又可以那样说。不是,可听上去却很有道理。
又说道:“再者,难道青海必须黑齿常之驻守一辈子?朝廷可以做这样的安排,让李孝逸担任鄯州都督,王果担任浇州都督,娄师德担任松州都督。可以保障青海安全。”
王果没有受过李威恩惠,但他是武则天的亲信。李孝逸是不是武则天的人,很难说。娄师德性格软,就是这样,还将他从鄯州调往了陌生的松州。郭正一不由狐疑地看着裴炎,难道这个人真是一个伪君子,摇头说:“不可。”
武则天在帘后发话了:“就这样吧。”
让几位宰相退下,并且让上官婉儿亲自草诏。然后又挑了一个人前去下旨。李首成。他去过青海,与诸将士熟悉,一度与儿子走得很“亲密”,不会惹起青海将士反感。
北方的糜烂,却让武则天找到了一个楔机,将李威最锋利的一把刀子,抢夺回来。


第599章 抢刀子(下)
李首成与王果离开洛阳,前往青海。
为了抢时间,武则天在他们临行前,召到上阳宫,说了一句:“用了勿得耽搁北方战事,急去。”
“喏。”两人大声答道。
急去,很急,答完了,立即离开,翻身上马,带着侍卫,向西狂驰。
看着他们离开,武则天这才露出笑容。
唐朝权利的核心,一是相权,二是军权。
李威为如何改善一旦人君昏庸,国家败亡绞尽脑汁,实际李世民已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雏形。那就是唐朝的相权分配。
杨坚取周立隋,对关陇贵族十分忌惮,沿袭了北朝三省六部制,中书制诏,门下审驳,尚书执行。然而宰相皆在尚书省议事,中书门下不能掣肘。因此权臣杨素担任尚书令时,杨广都感到忌惮。裴寂担任仆射时,被人目为周公。
李世民做了改革,将政事堂设于门下省,突出了门下审议封驳权限。比如魏征即以门下省给事中多次驳回李世的亲笔诏旨。按照他的制度,凡皇帝命令,必须政事堂决议后才能通过。未经政事堂通过的,是违制的诏书,各地机关不能承认。皇帝也不得用朱批,只能用墨笔,封袋也改用斜封,称之为斜封墨敕。历史上李裹儿就是多次用这个斜封墨敕卖官卖爵的。实际是不舍法制的授命。
政事堂者,君命不可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民,否则皆驳回。已有了制度化议君监君的权利。又为了权臣专政,集三省宰相于门下省政事堂集体议政,轮流秉笔纪录,六部及御史台高级官员均可参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此来分散权利。
然而李治没有继续好这项制度,李世民的制度民主了,也琐碎了,到了李治手中,能进入政事堂议事的大臣渐少,政事堂权利渐渐集中,为后来出现李林甫与首相制打下了基础。
宰相依然握手驳批权利,并且比李世民时权利更大,所以想要抓权,必须从各个宰相开始。
接下来就是军权。
郭正一只担心青海继糜烂,可没有想过,一旦黑齿常之召回洛阳,朝廷又改变主意,让程务挺前去北方主持防务,而将黑齿常授予一个职高权轻的闲职,留在洛阳养老怎么办?
这次武则天没有得逞。
黑齿常之隐约感到不妙,但不知道有多不妙,让刘氏前去岭西通知李威。
裴行俭很早就想到了,在他预想中,认为陛下会在五月底结束战事。比实际的战事结束提前了大半个月。有可能李威没有做得很好,有可能裴行俭疏忽了谋夫城墙的高大。
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天气酷热,到了六月,呼罗珊地区很热,李威带去的全是北方士兵,不适应这种天气,也会有瘟疫发生的可能。所以必须要在五月底将战事结束,然后坚守城池,能守就守,能攻秋后再攻。那么李威必然调头观看国内的动静,也会领悟。若是这点都领悟不了,只能等着太后将青海军队拿下来。然后不顾岭西局势再度糜烂,率军返回青海,驱逐李孝逸与王果。那么等于是公开违抗父命,割据青海。为了防止两位老人家不拿这个做借口,另立新皇,只好攻入洛阳,做下弑父弑母的悖逆行径。
也对黑齿常之做了通知,可是消息反馈到洛阳,他又在家中养病,得到北方战报,已过了一段时间。信是到了青海,刘氏已经离开。只是听他的命令,黑齿常之派人潜入逻些城,对没禄氏送信去了。
听到李首成与王果离开,裴行俭心中还有些担心。
自己是送信给了黑齿常之,时间偏晚,也怕皇上没有想出来。
李首成与王果知道时间很紧急,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太阳没出来就开始出发,太阳落山后才到附近驿站里停下,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到鄯州。到了鄯州城,没有坐下来,李首成立即喊黑齿常之与娄师德前来受旨。青海士兵却说黑齿常之去了鄯城。
作为武则天的心腹,老太监知道太后迈出关健的一步,于是赶向鄯城。然而到了鄯城,士兵禀报,黑齿常之去了宛肃城。又赶到宛肃城,黑齿常之又去了积石山。
李首成终于发怒了,这也太巧了吧,让士兵去请黑齿常之立即到宛肃城受旨。老太监跑不动了。
一等又是十天过去。
李首成急了,又喊来青海将士询问,这一次回答,却是黑齿常之从积石山借莫门道去了河州。李首成差点气晕,虽说唐朝只占领了河东青海,可也是一块不小的地盘,这样兜来兜去的,兜上三个月也未必能见到黑齿常之的面。
愠色地说:“难道你们黑齿将军想拒旨?”
这个罪名不能乱加的,李谨行离开青海,薛仁贵又死在雁门关,青海十几万将士皆归黑齿常之一人统领。朝廷怎么能不忌惮?这一回,等于说黑齿常之想造反。
眼前这个副将吓得变了脸色,说道:“不敢,黑齿将军已经接到消息,马上骑快马赶过来了。”
“大约几天?”
“三四天,四五天吧。”
“洒家再等等,不,我去浇河城去等他。”两相碰面,节约时间。
又与王果来到浇河城。等了三天,浇河城的长史进来禀报,说黑齿常之回来了,让他去拜见。
“拜见?”李首成差一点跳起来。
长史只好硬着头皮说道:“黑齿将军是这样说的。”
李首成与王果对视了一眼,莫明其妙。难道黑齿常之真想造反?也不象啊,自己说拒旨,那是加大帽子的,黑齿常之虽手下兵多将广,但他是一个胡人,想造反是自取灭亡。
心里猜测着,依然带着侍卫来到府衙,黑齿常之迎到衙门口,一身素袍,看到他们来了,打老远的伏下说道:“臣叩迎钦差。”
李首成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悦地问道:“黑齿常之,你好大的胆子,居然让洒家拜见你。”
“臣不敢,但有一人,李内侍必须拜见。”
“谁啊?”
“进来便知。”
李首成不解地跟着黑齿常之走进府衙,看到府衙正堂上坐着一个人,满面严霜,立即伏下去了。岂敢不拜!
李威同样马不停蹄,才刚刚到达浇河城。
若是没有张虔勖与程务挺与上争功事件发生,这一次有可能让武则天得逞了。但已发生了,怎能不警戒?
河北军队丢失问题不大。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但青海却不能再失,丢失了青海,宰相要么没有用,要么是母亲的心腹,北方军队母亲控制起来,羽林军控制起来。自己手中仅有一份大义,有什么用?青海将士,是自己未来最重要的刀子,而且也关系了很有可能一两个月后西域的战争胜负,以及岭西未来的走向。
但那时呼罗珊大局未定,也到了关健时候,不能回来,只能写一封信,让黑齿常之做好提前的防备。呼罗珊粗定,没有来得及主持波斯的圣火礼,风尘仆仆地带着一队人马,悄悄赶回青海。也回来得及时,否则黑齿常之再不好找借口,拖下去。
见到了李威,李首成知道太后的计划得逞不了,于是装傻卖疯,伏下说道:“奴婢参见陛下。”
“听说你来青海下旨,是何旨意啊?”
“太上皇下旨,让黑齿将军任单于道大总管,主持北方防务。”
资历不同,黑齿常之是大总管,临到程务挺与张虔勖只能是安抚使。安抚使权利也不小,但与大总管还有些差距的。
“你是何日从东都动身的?”
“奴婢是六月戊寅(六月二十一)从东都出发的。”
“那么是何时到达鄯州的?”
“是七月辛丑(七月十六)到鄯州的。”说完了,他额头上涔出细微的汗珠。
“你这个老奴婢,走得挺快的,从洛阳到鄯州居然仅花了二十几天时间。”
王果脸色也变了,说到现在,皇帝不但没有让他们起来,还称呼太后身边最当红的太监为老奴婢,有些不妙,很不妙!
“启禀陛下,北方政局糜烂,奴婢一路不敢耽搁。”
“李首成,往日我待你如何?”
“陛下对奴婢十分赏识。”
“那你为何如此回报于我?”
“奴婢不懂,”李首成说到这里,身体略略有些发抖。青海是皇上的命根子,自己来挖皇上的命根子,今天皇上动怒,有可能都能将自己杀死啊。但是想不明白,皇上此刻应当在岭西,按照邸报上写的,都有可能到达呼罗珊腹部,怎么跑到青海来了?
“不懂,是吧?来人哪,将这个老奴婢拖出去掌嘴二十。”
若是别的太监听到后,一定会将武则天招牌拿出来。李首成很精明,不反抗,只是哀求道:“奴婢冤枉,奴婢冤枉。”
哪里管得上他,李威不回来,也许大家不明白,就是明白了,心中没有底气。一回来将原委说了出来,那个将士不是义愤填膺。走过来几个侍卫,将他拖出府衙外,当着众人的面,左一个大嘴巴子,右一个大嘴巴子狠狠刮了下去。
事情远远到此没有结束。李威又俯视着王果:“听说这段时间你很得意?”
王果惧怕地说道:“臣不敢,侥幸得到一些升迁。”
“为了升迁,你居然敢置我于死地。”
“臣那敢呐!”王果吓得满面大汗,有了这条罪名,皇帝就是此刻将自己诛杀,也不过份。
他猜测得很对,李威是动了杀心。不警戒,看一看,张虔勖背叛了,令狐智通背叛了。再蔓延下去,就是黑齿常之忠心不二,母亲手若是伸到青海,青海诸将士背叛,青海还是必失!
“是不是不服,等会儿,我会让你心服。不过你这个胆大妄为之徒,不杀你,我们大唐也不会安宁。来人哪,聚将,我要杀他一个心服口服!”
刀子抢得及时,保住了,可刀子是用来杀人的。
先小杀杀。


第600章 暴力继续时
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李威暂且放过了王果,走了出来。看到许多侍卫正在相互推搡。没有问,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首成与王果前来,带了两百名侍卫。这些侍卫中除了一半是真正负有保护责职的外,还有一半人是一些中低级将领,从五品的游骑将军到九品的陪戎校尉不等。
他们前来青海可不是为了单纯的保护,王果与李孝逸不同。李孝逸在剑南呆了很长时间,甚至青海军中,还有当初李孝逸送来的一部分军队。王果想在青海有话语权,必须有自己的亲近下属。
他们就是王果未来的亲近下属,本身有武散官军衔在身,塞入青海各个军队中,立即就会成为将领。通过这些将领,一下子将青海军队整个抓在手中。这些人皆是来自洛阳附近的荫贵子弟,或者羽林军中的将士,如何挑选来的,黑齿常之不知道,可这些人手的安排,无疑都是出自母亲大人之手。北方军队也是这样渐渐被母亲控制起来的。
自己传话喊李首成拜见,李首成与王果不知道究里,将这些人全部带了过来。大约看到侍卫在打李首成的大耳刮子,上来阻拦,发生了冲突。
沉着脸,不作声。
拉拉扯扯的,就有侍卫眼尖,看到了李威,慌忙地伏下说道:“参见陛下。”
一起傻眼了。
王果与李首成没有明说,可自己来青海干嘛的,心里面都清楚。
“全部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李威冷冷说了一句。
青海的将士过来如狼似虎地,将这些人全部捆上。李威又说道:“将王果也给我拿下来,等会儿杀!”
李首成两眼一昏,只剩下他一个光棍司令了。
李威与黑齿常之走向内室,黑齿常之说道:“陛下,动手那么急,京城有变啊。”
是指李治身体有可能不行,武则天动手才那么急迫。
“也未必。”李治身体早就不行了,说不定那一天病重发作,就离开人世了。武则天动手,与李治身体无关,是因为对军事不懂。这是武则天最大的短板。
提及此事,黑齿常之想起一件事,说道:“裴侍郎与朱少监将那个法兰克公主,秘密送到青海。”
李威讪讪,但也明白裴行俭的用意,问道:“在哪儿?”
“臣悄悄将她放在鄯州安置。”
“嗯,等几个月后,将她再送到碎叶城。再派人送信给朱敬则,若有人询问,就说她到大秦国了。”
“喏,另外裴侍郎让臣去逻些城请一个人到青海。”
“逻些城?”
“就是那个吐蕃小太后。”尽管黑齿常之不是朱敬则,在知道陛下大多数军事计划后,也知道裴行俭能请出没禄氏来青海的原因。可是一提及没禄氏,还是一脸的古怪。
李威也头痛。眼下没禄氏与他是合作关系,但只要将这几年难关渡过,噶尔兄弟必败。到那时候,就要看没禄氏如何想了,她若只是想替芒松芒赞报仇,那么就好办。李威也不吃味,芒松芒赞是一个死人,犯不着为他吃味。反而说明没禄氏有情有义。
就怕她不仅是替芒松芒赞报仇,更多的是想着吐蕃这个国家,那么不但会反目成仇,父子也要相互交兵。不过对没禄氏到来,他十分期待。自己的计划很完美,可武则天终是自己亲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