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做了什么,我只听到他受到父母亲的掣肘。”
“掣肘,真是好笑,那个老皇帝还能活几年,当年我几十万大军都让他逃出了生天,难道一个老太后就想阻住他的前进步伐吗?难道你没有听说他的登基十策吗?难道你没有听说大修水利,普及教育,设军务监与武举吗?”
“大修水利好啊,当年隋朝那个皇帝就是大修水利,导致亡国的。”
“你真……”愚蠢二字强行压制住,没有说出口,道:“若是那样,我倒会拍手称庆,可他不是那样,一切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地使强大的唐王朝向完美的方向扭转。这是现在,若是老皇帝一死,再没有人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强大起来的唐王朝,我们吐蕃人会是什么局面?”
若是原来,也许没禄氏还会听一听。可现在却不听了,唐朝新皇帝对自己有情义,又有他的儿子,能向自己母子下手吗?道:“唐朝军队害怕我们吐蕃地势高拨,永远也攻不上高原,似乎这句话也是你说的。”
“是如此,我们吐蕃地势高,唐朝军队很难攻上高原,看起来我们吐蕃占了地利,进可攻,退可守。可是我们吐蕃不是当年的吐蕃,只能前进,一旦后退,会立即土崩瓦解……我们能向外面人说,鼓舞士兵与百姓的士气,但我们自己要清楚,这一点,你也要向赞普禀明。”
再坏,也比让你将吐蕃篡夺要好。不仅是篡位,一篡位自己母子性命必然不保。放在心里,脸色忽然沉重下来,说道:“臧江江畔最矫健的雄鹰已经陨落了。”
“什么?”
“但是赞普让我为高原留下了一颗美丽的明珠。”没禄氏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钦陵的脸色。
论钦陵不可能知道所有情况的,但他立即判断出来,说道:“赞普很早就过世了,是不是?”
“是,可是我们吐蕃新败,国内又稳,我一直将丧事隐瞒,不敢说。”
论钦陵又是闷哼一声,让这个女人气着了,问道:“小王子呢?”
“你问他做什么?”没禄氏警觉地站了起来。
“为什么不告诉我,坏了我的大计。不然唐朝东西突厥在我的苦心经营下,皆叛,只要我们吐蕃再出兵一次,那么火上浇油,唐朝所有边境各部皆将失控。不说青海,就是西域与河西走廊,也能夺下来。”
这是他的夸大之词。赞普平安在世,他也不敢大规模向青海用兵,就是侥幸重新夺回九曲之地,吐蕃人也承受不了压力,不用唐朝出手,自己多半也会土崩瓦解。
赞普不在世了,只剩下几个女人,由着他说了。
“是你才使突厥背叛唐朝的?”
“难道还是你吗?”
“嗯……大论,你此次做得不错,为我们吐蕃赢来一次喘息机会。”
论钦陵在帐蓬里踱来踱去,没禄氏眼中很茫然,实际上一颗心悬了起来,摊牌了,已经将牌面摊了出来,论钦陵走过来走过去的,显然是在计较,在思考,决定自己母子命运,吐蕃命运,就在这一刻了。
好一会儿,论钦陵重新坐下来,说道:“不过也不错,小王子虽然年幼,然而唐朝遭遇到这场危机,重心将不会放在我们吐蕃,正是他继承赞普地位的时候。”
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才重新落了下来。
一进帐蓬就那样说,是先发制人,也是彰显自己见识短与愚蠢。不这样做,论钦陵就不会放松警惕。现在夺位,自己的儿子他不知在何处,国内又有许多反对声音,他未必敢赌。所以看到自己愚蠢,不但继续做一个权臣,还能挟天子以令诸候。那么自己就将赞普这个大义握在手中,以后就能慢慢坐待时机!
可是论钦陵的这一迟疑,更加重了没禄氏的杀心。再说,唐朝有没有危机,管吐蕃赞普即位什么屁事!难道唐朝没有危机,吐蕃赞普就不能继位了吗?这又是什么逻辑!又放在心中,脸上绝对没有流露出来,道:“大论,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想公布赞普不幸的消息。”
“但是王妃,赞普年幼,你们只是一群妇孺之辈,国家又十分困窘……”
“是如此啊,大论,国家将有劳你了。”
论钦陵也观察着没禄氏,看到她一脸茫然,六神无主,脸色更加松驰,说道:“这是臣的本职,不敢有负太后的嘱托。不过国家还有许多事,也希望太后主动配合臣,使国家安定与发展。”
“大论,这个我懂,吐蕃安定,乃是我们君臣立国之本。不知道大论什么地方需要我配合的。”
……
谈了很久,没禄氏这才走了出来。
进了车辇,她俏丽的脸上才露出笑容,就象一朵雪莲花在缓慢地绽放。心里面想到,幸好,幸好,这个野心勃勃的大论,对自己轻视,否次此次凶多吉少。清凉的寒风吹过,她才感到一阵寒意,原来不知不觉的,全身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脆声说道:“到布达拉宫。”
要见文成公主,眼下还不急,但未雨绸缪,儿子登基后,要为儿子增加砝码。不然自己母子还是论氏兄弟手中两个傀儡!
“是,”车驾驶向了布达拉宫。
……
天色已黑了下来,但皇宫里面张灯结彩,正中一个高台,满朝君臣坐在台上,台上正表演着歌舞。
太监从外面进来,在李治耳朵边低语了一句。
“传他进来。”
一会儿,刘仁轨走了进来。
李治问道:“刘卿,我听我儿说过,你年底就会回来,韦卿与李卿先后年底到达,为何时至今天,你才返回京城?”
刘仁轨之所以这么晚才回来,是在半路上听闻了李治下达的那份诏书,明白李治,或者武则天的用意,满朝重臣当中,他是最懂军事的,两难之下,刻意耽搁了时间,晚回来了大半个月。但不能直接回答,说道:“启禀太上皇,臣受陛下制命,前往南方察看,果如陛下所言,有许多低洼与沼泽皆能圈圩。可是河道纵横,水势浩大,所需不菲,因此,刻意察看仔细,才回来得晚。这是臣察看的一些地区情况。”
说着,拿出厚厚一叠文书。
对这个,李治不懂。脸色平和地说道:“刘卿辛苦了,坐下观戏吧。”
“喏。”
内侍立即搬来一张胡床,让他坐下。
在这种场合,刘仁轨也不好与李威细说,相互看了一眼,又将眼睛转回到高台上。
很快到了三更时分,表演到了尾声。
李治用手向郑宫楚招了招,郑宫楚走了过去,李治问道:“郑小娘子,表演可否满意?”
隔着罗帘,郑宫楚也不害怕,答道:“启禀太上皇,臣妾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精彩的演出。”
刘仁轨也是一愣,郑家的事他同样听闻了一些,一路上还在为此担心。不知道皇上与郑家人是怎么说的,郑家居然主动向朝廷表示友好。而且未婚,郑家的女子,居然又到了皇宫。这个小姑娘,不是郑家的庶系与旁系,可是郑家最嫡系的女子。狐疑地看了李威一眼,李威用眼睛示意,意思是以后再说。
李治呵呵一乐,道:“以后会有很多机会能看到。只是我的儿,比我还节俭,他日我若去,恐怕就难看到这么多节目。”
“太上皇龙体安康,一定会常命百岁的。”
“我的身体,我清楚,”既然郑家人开始屈服,对郑家的人,李治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友善,连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都用了我这个称呼,以表示平易近人。但心中想到,若是那样,恐怕我这个儿,真会起兵谋反,只求我在世这些年中,他不给我添乱子就行。
没有再说了,又转过头,向刘仁轨问道:“此次朝廷用兵数量,仅在父皇出征高丽规模之下,几乎举全国之兵力。朕很担心哪,刘卿,你最善长军务,对此次朝廷出征,有何看法?”
刘仁轨从容答道:“陛下,此次出征一定会大获全胜。”
“为何?”
“一是裴行俭军事才干不弱,二是交战时天气转暖,对我朝士兵有利,三是阴山。”
“阴山?”
“嗯,阴山,突厥追击萧嗣业,也顺带着使暴乱弥漫过了阴山。若是在大漠,还能苟延残喘,可过了阴山,各部对我朝叛意不浓,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方。突厥必败无疑。不过臣担心的是兵力太多。”
“兵力多为何不好?这也是皇帝说的,突厥暴乱规模庞大,不用重兵,不能镇压。”


第534章 黑山之战(上)
听说是李威说的,刘仁轨犹豫起来。不过他脑袋转起来很快,立即改口道:“太上皇陛下,且听臣言。出动的大军越多,对国家的负担越重。然而国库已空,根本无法支持近三十万大军长时间的远征。况且西突厥因为事情仓促,依然有遗患存在,吐蕃人又不会不动。又要掣肘朝廷的兵力。然而想要平灭突厥叛党,有可能使战区转战到大漠中心地带。这样一来,作战时间会很长。不过也有两难……”
“两难?”
“若是兵少,不一定能平灭暴动,若不能平灭暴动,那么新罗、契丹、吐蕃与西突厥人跟着暴动,后果很严重。兵多,国家负担又重……臣也不知如何是好。”
“朕当时想的正是这一点。”
最后一场表演结束,众人散去,李威走到刘仁轨身边,抱怨道:“刘卿,多言了。若兵势不重,一旦裴卿失败,不但是国运……”
“是,是,臣没有想过。”
这确实是刘仁轨疏忽了,也有原因,他远在南方,得到的消息不多,想得也不深刻。
固然增加国家负担,可这一战,必求大胜。未必所有的军队都能派上用场,可有军队在,就能掣肘,增加裴行俭胜利的机率。不然一旦失败,不但引起许多后果,本来裴行俭就是李威的人,武则天对裴行俭十分地不满意。这个不满意,不是一年两年的,几十年来一直不满。不然,能轮到裴炎与薛元超上位?
不说战功,就是吏治之能,至少裴行俭在薛元超之上。论资历家世功绩,早就左迁为相了。
一旦失败,裴行俭必然也会象萧嗣业一样流放到岭南,李威无疑将会斩去一个重要的臂膀。宁肯多出一些兵,那怕给突厥人逃脱的机会,只要将突厥大部缴灭,剩下的残部,以后继续暴乱,声势也不会比得此次的规模,缴灭也会变得容易起来。再者,一胜,增加了将士的信心。
郑宫楚一直很好奇,离李威始终保持着不远的距离,听到后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眨啊眨的,也不知听懂了没有。
狄蕙让她这个表情逗得一乐。
不管怎么说,这个表情也说明了她心机不深。这是好事,不怕婉与韦月心机深,就怕这个郑家女心机深,否则有庞大的家族作后盾,东宫以后就不安稳了。
“不过刘卿刚才所说的阴山,我都想到了很多事。”
“是……”
“只是一些想法,还不大确定,也更难。”
刘仁轨不好再问下去。
李威才转过头,看着郑宫楚,说道:“来人哪,备车,将郑家小娘子送回去。”
“喏,”侍卫下去备车。
回到了东宫,李威重新拿出了地图察看。中原人常称长城外为塞外,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秦朝时,因为见识的不同,工程量的原因,往南方偏了一些,修建了长城。但阴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又有许多河流,适宜种植。
这一道长城,无疑将大片肥沃的土地腾给了游牧民族作为游牧场所。结果呢,游牧民族的强大,反过来又多次威胁了中原人的安全。汉朝也有机会收复的,又腾让给了归降的匈奴人。到了唐朝时依然如此,腾给了突厥人。说什么大量的游牧,使这一片土地,造就了许多沙漠与戈壁滩,那个太遥远了。可若没有这片土地,将游牧民族逼到阴山以北,那才是苦寒之地,只要将外敌挡于阴山,那怕再强大,一场暴风雪到来,就能使这些游牧民族灭族。
再从军事上来看,依据现在的长城,东到幽州,西到灵州,中间横隔无数大河山川,特别是太行山与吕梁山,相互又不能很好的沟通。压缩到关外,只是阴山一条线,军事上又能做配合。只要战斗力不是象宋朝那样的羸弱,利用中原人口基数,就能保证对游牧民族的强势。
好处多,可想到了从西到东,原先存在,后来唐朝又迁移安顿过来的各族百姓,发展到现在,多达几百万人,无法统计,但估计有可能逼近两百多万人,李威摇了摇头。
不好弄啊。
叹了一口气,重新将地图卷了起来。
内宫中,武则天将奏折整理了一下,准备休息。
李首成泡了一杯茶,端了上来。
抿了抿,说道:“李内侍,今天晚上你觉得不觉得这个刘仁轨很有意思?”
“奴婢没有注意。”
“你也老了。”
“太后,奴婢还能伺候太后。”李首吓得趴下来。
“本宫不是怪你,你起来。只是想到刘仁轨的圆滑,有些好笑,想与你说说话。”
“是。”
“就不知此次程务挺与张虔勖能不能脱颖而出?”
“太后,一定会的。但奴婢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皇帝的反应。”
“目前来看,弘儿能顾全大局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国家,裴行俭虽是一个人才,可是他想法偏激,此人若是取得大捷,有功劳,有声望,有家世,有资历,有才干,会执掌更多军权。执掌了更多的军权,国家平衡之势将会立即崩溃,弘儿又相信他,依他为肱股,会有大变……大变到来,也非是国家之福。”
“是,太后睿智。”李首成很佩服的,派人察看了一下青海的情报,立即从薛讷与张虔勖存在矛盾中找到机会,又通过张虔勖想上位的心理,通过裴炎秘密将此员勇将笼到手中。恐怕也非是皇帝所能想到的。
……
朝堂上,每一步都在勾心斗角。
党项五千士兵也在向丰州急行。
然而战斗已经打响。
先是突厥人的进攻,萧嗣业兵败,突厥迅速越过桑干河,径直来到定州,几十年来河北平安无事,闻突厥大军到来,各州县官员与将士困窘不知所为,仅能依城之险自保而己。
所过州县,皆不是很富裕,突厥人一一放弃。不过到了定州,开始是唐朝富裕地区,定州城中有许多财富,又来得快。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来不及搬救兵,穷蹙之下,无奈之中,只好再次上演空城计。
李渊用过一次空城计,李谨行用过一次空城计,这是第三次用空城计了。
没有办法,冒险之策。突厥人来了许多军队,定州城因为地处腹心地带,又久没有兵事,与虎牢关一样,年久失修,许多城墙都损坏了,城中几乎没有象样的守军,强守是守不住的。
于是大开城门,偃旗息鼓,突厥人看到这种情形,以为定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