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
“现在这步棋,得看时间。”
“时间?”
“是啊,看皇上病情有多严重,你派人将明崇俨请过来。”
“是。”
又请了明崇俨,这一天明崇俨同样很吃香的,刚回到府中,崔家兄弟来请。可不敢拒绝的,人家兄弟在朝为官多年,崔知悌很早就与李敬玄齐名,崔知温在灵州安置胡人,朝廷上下交口称赞,又使了空城计,在前几年党项人还没有反感吐蕃人,西北兵力空虚之时,党项人入侵兰州,生生吓走党项人,就凭借这两项政绩,非一般大臣能比拟的。还是清河崔家的人。
立即来了。
问了一下,明崇俨再次狐疑,不会吧,你们可是清河崔,怎么也一个劲地往皇后那美丽的花裙子下面钻呢?
怔忡了一下,答道:“实不相瞒,皇上龙体欠佳,可调理得当,最少能安然无恙活在世间五年。”
说完了,暗暗心惊,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张大安等人一个皆没有想起询问,可以预料他们这一群人的后果。
“谢过了。”
“不敢。”
送走了明崇俨,崔知悌沉吟了一会儿道:“单论个人的品性,周王倒也不错,为人虽然资质不及他的两个哥哥,可心肠不毒。太子危险,那么朝中只剩下雍王,可是雍王种的是恶果,五年时间,足以能扶持周王。”
说到这里,皱了一下眉头,与两个哥哥相比,周王是差了很多,难扶啊。
“不管如何,若姻成亲,雍王必须要倒……”
“大哥,是,若他不倒,太子如此对他,都敢下毒手,更不会放过周王。”
“你说错了,雍王未必如此心性,可是他收拢的一群人皆是宵小之辈,所以出的主意只是卑鄙下流的计策。但走上了这条道路,雍王再也回不了头。”
“是。”
“抛去夺嫡的因素,婵儿嫁给他,也不错,只是喜欢游畋,并没有其他不良的爱好。”又是沉思,怎么可能去抛开夺嫡的因素?想了想,说道:“但是五年时间,谁能料到发生什么?关健是太子,所有人都将太子疏忽,可万一太子能回来呢?”
“这似乎……”
“记好了,太子一天真正的恶噩没有传回京城,一天就没有定局。太子回来,恐怕性格再好,这一次也不会放过雍王,可对周王倒不是见气。主要还是周王自己,这件事,暂行不用下结论。等我那天抽空约周王交谈一下,周王若是因为赵氏记恨皇后,而我劝说没有用,此婚不可议。若是不记恨,此婚也不可议,心性同样凉薄。若是记恨,我劝说又有用,此婚就可议。”
“是。”
至始自终,没有谈生辰八字。这玩意儿只是用来遮人耳目的,门当户对了,什么生辰八字?塞一个大大的红包,再相克的八字也不克了。
就在各方神仙凡人一起交战时,李治终于下了诏书,开大朝会。
躺在皇宫里坐不住了。
这时候开大朝会,大家都懂的,事情要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一个个准备充足,开始上朝。
然后看着李治,精神萎靡不振,肯定好不起来。太监拿过来一道诏书,开始宣读:“……朕近日身体憔悴,无法代理国事,暂让雍王监国。”
以张大安为首的大臣一起伏下来,说道:“陛下英明。”
李治闷哼一声,没有言语。然后又开始宣读,是一系列的宰相调动,来恒近日因为年老病死,加上李敬玄,宰相空了两个缺。不但如此,以中书门下三品高智周为御史大夫,罢知政事,也就是罢相了。然后让黄门侍郎裴炎、崔知温与中书侍郎王德真为中书门下三品。
这就是武则天与李治协商相互妥让的结果。现在朝中几个宰相,郝处俊、张文瓘、刘仁轨、戴至德、李义琰是太子的人,可太子生死未卜,一个个也没有主见。然后到裴炎、王德真、崔知温,是武则天的人,为了拉拢崔知温兄弟,随后还有一项任命,将崔知悌从尚书右丞迁为工部尚书,顶了刘审礼的空缺。薛元超也是,武则天的人,只是李治不知道。本来想连张大安也顺便弄下去,李治不同意了,武则天想了一下,将此人留下来。这个更好弄下台,事情稍稍放出一些风声,立即就会下台。
坐在帘后,武则天看着笑容渐渐敛起的高大安一群人,心中冷笑一声:不是要监国吗,看看朝中那么多宰相,皆是反对你,看你如何监国。
这个监国太危险了,这么多大佬掣肘,休说李贤,就是李威回来,也休想办成一件实事!于其要这个空名头惹民间议论,不如不要。
这才是小小的第一手,真正的杀着还没有使出来呢!
说起来,还要感谢这个不孝子,若不是他再三相逼,自己怎么能扶持这么多亲信,担任朝中重臣?甚至终于再次使宰辅重臣有了她的心腹。


第388章 曰今朝流年(下)
朝堂动荡不安,裴行俭与戴至德到了青海。
青海也发生大事了,论赞婆接受大哥命令后,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将张桂东押出来,到唐军各个关卡前喊话。
这能喊么?
李治罪己诏也下到青海,这是肯定的,首先就得安抚青海将士。可是疑点很多,论钦陵如何收买张桂东的,张桂东既然得了钱帛,为什么不将转移到吐蕃,而放回长安。当真如罪己诏里所说的,因为朝廷发觉,才畏罪潜逃到吐蕃人身边?但朝廷又是什么时间发觉的,为什么他们在青海一点动静也没有听到?
但张桂东喊话,也没有几个人相信。虽然雍王为皇帝所扶持上台,抗衡太子,可雍王为人有学问,平时也很儒雅,居然敢做出这种悖逆的事?疑点很多。
不过这一喊,好不容易聚集的士气,再次化为云烟。
还是武则天反应快的,罪己诏下得及时,若是让将士判断认为张桂东是真的,那可就危险了。我们拼死拼活为你们皇家卖命,你们皇家却在窝里斗了。除非李威杀出来,否则这支大军再无一人能调动。
首先李敬玄迎了出来,戴至德来了,毫无疑问,是朝廷追问事情经过,然后开始要处罚自己。
叹了一口气,说道:“戴相公,李某惭愧啊。”
毕竟同事一场,戴至德人又平和,与李敬玄也没有什么冲突,同样叹了一口气:“是胜不败不要紧,薛仁贵在辽东战无不胜,都吃了败仗。可你不该让殿下误入险境。”
李敬玄嘴角动了动,想说,终没有说出来。既然皇上下罪己诏,已经将真相掩盖,自己揭开,恐怕这次回京城再无生机。而且此事也不能揭。最后说道:“戴相公,不要管了,反正是我一个人的错误。”
“那么请李相公准备回京述职。”没有多问,李敬玄与黑齿常之他们的军报稍有出入,可出入不大,毕竟也要给李敬玄留一份薄面。又传曹怀舜、王杲、韦待介等人回京述职。这一回李治看清楚了,这一群人留不得,对付虚弱的突厥人差不多,对付论钦陵,只是拖腿的份。
又将黑齿常之喊过来,首先宣读处罚的圣旨,私自调兵,不服从管教,重打一百军杖。
“不能打啊,要打就打我们吧。”哗啦啦,众多将士一起伏了下来,士气沮丧,唯一的亮光就是黑齿常之的忠勇憨直。
黑齿常之一把将众人拦住,说道:“这是圣旨,各位莫要违抗。”
然后将盔甲卸下来,这个盔甲穿戴很麻烦的,有许多扣子带子,一副好的盔甲,动作再利索,一穿一卸,没有好几分钟完成不了。
大冷天,就穿着一条大裤子,光着上身趴在雪地里,喊道:“来吧,那个小子留情,老子起来就倒打他。”
执法的士兵只好含着泪,一棍一棍实打实地打在他后背上,一会儿皮开肉裂。黑齿常之一声不吭,连眉头也不皱一下。
戴至德冲裴行俭低声说道:“好一条壮汉。”
“非如此,殿下怎能如此看重。不仅如此,西南一行,我与他有些来往,作战勇敢不提,还有谋略。朝廷若将此人用得好,不亚于阿史那社尔。”
打完了,黑齿常之艰难地爬起来,刚要离去,又开始宣旨,这一回是奖了,升他为鄯州都督。
刚才挨了那么重的军棍子,这个硬汉子没有响声,这一回忽然哇地大哭了,望着南方伏下哭道:“殿下生死不明,臣那敢升迁哪。殿下啊,你在哪里啊。皇上啊,臣有罪啊,你将臣杀了谢罪吧。”
戴至德眼睛湿了起来,更是一脸的敬重,用手帕擦了擦泪水,再次低声道:“义薄云天哪,古之荆轲豫让也不过如此。”
事实上此人后来被武则天斩杀,三军为其鸣冤,在整个唐朝历史,此人之死与高仙芝、封常清之死,是最悲情的,名将王忠嗣因为与太子走得近,为李隆基打压曲愤而死,都没有此三人悲情。
送走了戴至德,裴行俭开始整顿了,满目疮痍。不过也松了一口气,关健是李敬玄这些人弄走了,不懂,这一次大败也遭到众位将士反对,可他们皆是权高位重之人,自己只是一个吏部侍郎,若是强行干涉,未免会被这些人掣肘。
但最让他头痛的论氏兄弟,将所有道路一起封锁,打探不了多少有用的情报。
就在这时候,伤兵与一些不服高原反应的士兵,被党项人陆续地送了过来。很不容易,所有大道皆有吐蕃人的岗哨,只好从那些荒无人烟的小道,翻山越岭,河流都不成问题了,皆结了厚冰,马在上面跑都没有关系。可这些山路在这个大冷天,同样也有坚厚的冰雪,这些伤兵自己有的重到不能走动,只好一个一个地驮着回来。这一行何其的不易!
倒是那些中了高原反应的士兵,一到了河湟之地,立即变得好起来。毕竟相对于积石山南麓与乌海、汉哭山那样的海拨,河湟海拨低了许多。
询问他们行军过程,一个劲伤心地大哭。
黑齿常之急了,一把将一个士兵提起来,喝道:“大母的,殿下呢,殿下安全不安全啊?”
“殿下暂时安全。”
“那你们为什么哭啊,还有,你们能回来,殿下为什么没有回来?”
这一问,这个士兵哭声更大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殿下他不肯回来啊。”
“为什么?”
这个士兵一边哭,一边说,将事情经过交待出来。裴行俭立即拿来行军地图,一一对照。当听到汉哭山之战时,他心中也叫了一声侥幸。好不容易说完,黑齿常之捶胸顿足道:“殿下,你为什么不回来?”
裴行俭道:“殿下做得对,若他不顾七千多与他生死与共的将士,单独回来,与李敬玄他们有何差别?”
“可是,可是……”黑齿常之又悲怮起来。
一行党项人也伏下说道:“裴总管,听说你教过太子殿下兵法,去救救太子吧。”
“不大好办,”裴行俭沉思道,想救出太子,只有三条道,从洮州的大莫门道,可要将重军集于莫门军驻地,一来一去,耽搁了许多时间。况且这条道又险又远,还有拉力关等几道险关落在吐蕃人手中,攻克不易。
第二条道就是从黑峡川到莫门道,最近的一条道路,党项人掩护唐朝伤兵,就是这从这条道翻越过来的。可是这条道中间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十分艰难。太子当时翻越这条道时,一是吐蕃人没有防备,二是时季也不同。可现在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翻此道艰难,小股士兵或者能偷机,大股士兵一定会吸引吐蕃人注意。只要驻扎一支军队在大道上,唐朝翻越而来,皆成疲军,从容地就歼灭了。这与太子在大非川城一战道理一样的。
第三条道,就是重新夺下宛肃城、百谷城与洪济城,然后进军大小榆谷。这几处道路宽大,可以从容行军,利用兵力与地形优势,无敌时进军,有敌时扎营,以自己所长,克敌之短。
野战肯定不利的,不是说唐朝军队有多差,现在是冬天,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而吐蕃人不怕冷,那么一件兽皮袍子往身上一披,好了,遮蔽住风雪了,动作轻便灵活。所以野战放弃了,毕竟与太子所带的军队不一样的,一是精兵,二是困兽,士气凶悍。
可这样一来,时间太长了。
党项人不满了,说道:“裴总管,太子只带着几千人,在吐蕃几十万人大军中杀进杀出,为什么你手上有十万精兵,还怕这个怕那个?难道你与那个李阿婆一样,也想陷害太子殿下?”
“休得胡言,谁害太子殿下,裴某也不会害。可是太子没有回来,我暂时是主帅,考虑事情要周全。”
“什么周全,就是贪生怕死。”一群党项人也急了,就在积石山北麓,杀出通道,就能将太子营救回来。看来这个裴行俭也不行啊,只要太子回来,一定会杀得吐蕃人屁滚尿流,然后筑城,党项人就有好日子过了。说不定相助一下,还能得到河曲大量的地盘。
“你们想不想救太子?”
“想。”
“想就不要干涉我思路。”
这才安静。
裴行俭思考了一下,对论钦陵,自己没有把握的,对论赞婆,自己却有必胜的信心。不过论钦陵不会坐视不顾,可不管怎么样,自己要出兵牵制,毕竟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再说,也会分论钦陵的心。
想到这里,下令道:“来人哪,立即召集诸将。”
要出兵了,心中却在担心,党项人将这一群伤兵送来,不是很顺利的,已经耽搁了许多天。就怕论钦陵不可能让太子安稳地呆在那个什么呼风口度假。
……
裴行俭猜测得没有错。
休息了很多天,就借着这个回旋道,看吐蕃人的反应。清空了一批伤员,以及一些不适应这个高海拨气候的士兵,李威有了更多的选择。然后养精蓄锐,甚至在练兵。
就在腊月中旬到来之时,党项各族的长老过来了,愁眉苦脸,不知说什么好。
“有什么难事吗?”李威将他们迎到帐里说道。
“殿下啊,吐蕃人不是人哪,他们派将领到我们各族,下令我们各族所有青壮年皆要出兵,对付殿下,否则就要将我们屠族。”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论钦陵出招了,这一手毒辣啊。不要以为吐蕃人是开玩笑的,或者是恫吓,他们真能做得出来,屠掉所有党项人不可能,可屠掉其中两三个不听话的部族,倒是有可能的。
这是将自己逼离积石山,撤到白兰羌,利用紫山与积石山两座大山脉,将自己这支大军堵在通道里,活活憋死。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裴行俭到了青海?”
消息很落后,说道:“只听到唐朝有这份诏书,到没有到不大清楚。”
“孤有数了,你们想办法拖三四天时间,孤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是,”一个个羞愧以离去。
立即商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