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相问,王孝杰只好再次说了一遍,张桂东装模作样的在行军地图上看了一下,然后尖着嗓子,细志细气地说道:“这条计策好啊,若真是错过了,李相公,你也是三军主帅,有贻误战机之责。”
李敬玄本身意动,老百姓歌谣第一句,就是说他的,当真没有压力,没有包袱?尤其是他最重名声。张桂东这一句话终于使他下了决心,于是说道:“就依你们计策行事,三军立即准备,我再写一封信通知太子殿下。”
……
李威在洪济城其实还没有战事了,吐蕃人又来了一批,让他数次击败,打得心寒,主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城前一里多地外扎下大营,只是驻守,不攻城了。
倒是百谷城战事惨烈,多次被吐蕃人攻上城头,城墙还被吐蕃的撞车,撞出几处缺口,临时用木栅栏堵上。
眼看到了十月中旬,黄河都开始结冰,有一天天不大好,天空居然飘起鹅毛大雪。再熬熬,也就坚持下来,可是他心神不宁,越是这时候,越不敢放松警惕。
就在这时,接到李敬玄的信,站在城头上,差一点载倒,骆务整立即将他扶住,问道:“殿下,你怎么啦?”
“李敬玄害我,刘审礼害我!”心如刀绞,将心神定了定,不知道事情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立即派亲信骑马,一人带四马,连写信的时间也没有了,直接带口信,无论那一个,一律不准动。
信使离开,李威日夜不眠,太他妈的臊蛋了,你奶奶的,一个是堂堂的宰相,真正的位极人臣,一个是工部尚书,还代理着兼管一卫府兵。你们这两人不以大局为重,争什么功?难道想做皇帝不成?
最让他心痛的李敬玄按照朝争党员派划分,还是严格的太子党!
信使立即到了鄯州,人不在了,大军已经拨出,前往鄯城,追到鄯城,已经出了赤岭。前方刘审礼龙夷城大捷,杀敌三千余人,正在向南追击,李敬玄率领着大军随后赶去,连薛讷、黑齿常之等战将,都一起带了过去。不过黑齿常之这一次各就各位,军职很低,只成了一个副将。信使只好兵分两路,一路继续追赶下去,一路返回送信。
实际上信送回来,李威已经就近得到战报。
这一次与历史上有不同之处的,历史上一直将唐朝军队引到大非川,李敬玄大军除了留守的一些军队外,一共达到十几万人。然而因为九曲成了重心,让李威调走几万人,驻扎九曲与廓州,李敬玄还要分兵看守各个要冲与重城,所以只带走了七万人。
伏击的地点也不对,是在曼头山的西南海东大道上,刘审礼大军刚冲过曼头山,赤海方向吐蕃的真正主力部队杀了过来,一切两段,前面又有一支大军拦住去路。将刘审礼大军围困。
实际上这时候还可以弥补的,着李敬玄率军返回,刘审礼这一万多唐朝军队不要了。可敢不要?这时候才明白薛仁贵当初的苦衷,实际上若不是营救郭待封,两万多军队,沿途杀掠,用此来获得供给,还可以逃回来的,但注定成败局,再加上一个不救的罪名,那才是真正的死罪。
想了想,简选了五千精骑,又派人通知李谨行与契苾明二人,具体做什么,想不出来,脑子塞住了。只是将这个消息通知他们一声,然后率领着这五千精骑出了洪济桥,还带着一些火药,也不知道带这些火药会有什么作用,昏昏沉沉的,可心中唯一明亮之处,就是此行能救更好,不能救则拉倒。
西北风正烈,天上黄云翻滚,正是肃杀之时。


第365章 长枪缦缨万里(一)
刚出河西,不到一百里,十几个人逃窜过来。
其他人不认识,但裴绍业认识,立即拦了下来,问道:“前方战况如何?”
“完啦,完啦,”裴绍业立即号淘大哭起来。
“你别哭了,快快将情况说来,”李威恨不能上去踢他一脚,什么时候的时间也没有这时候宝贵,一分钟也耽搁不得。
“我们大军一路南下,顺顺利利的。”
“快说,休得罗嗦,”李威又喝道,废话,不顺顺利利,你们这群蠢货怎么入伏?连令狐智通那样的难度,都不能给你们,一旦给了,你们这群货色有可能反而安全了。
裴绍业将情况大约说了一遍,过了曼头岭,忽然无数吐蕃大军重重杀到。刘审礼知道大事不好,立即派人向后方李敬玄求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来。然后吐蕃人就杀了上来,只是眨眼功夫,一万多唐军就被歼灭,逃出来的只有少数人。
比如张虔勖,就是生生杀出来的。李威扭头一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大汉,盔甲上全是血迹,连手中的横刀都绷出了几个缺口。
裴绍之同样很幸运,他有一个裨将叫辛承嗣,此人十分勇猛,看到情况危急,走过来对裴绍业说道:“属下为将军试之。”然后单马持枪,所向披靡,杀了不久,他的战马被吐蕃一箭射中,于是跳下战马,夺了一名吐蕃人的战马,继续杀出一条血路,居然让他将裴绍业与几名亲随,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救了出来。
简单扼要地说完了,怎么打的,怎么中伏的,一律没有说。李威听完后,立即说道:“走。”
已经出兵营救,可救迟了,不能责怪他。现要赶紧返回洪济桥,商议下一步计划,将这场失利所带来的后继影响弥补过来。但只往回赶了三十里地,无数铁骑声奔雷一般涌了过来。
不仅是前方,后方同样传来无数战马奔腾声。骆务整说道:“殿下,有些不妙啊。”
“走,立即抢在前方,占据二里外那个高岭。”洪济桥回不去了,只好抢险地扼守,看看李谨行与契苾明有什么办法。
刚奔上了这处高岭,南方的吐蕃军队就杀了过来,黑压压的,足有三四万人之众。但并没有完,后方又涌上来无数的军队,越来越近。从吐蕃大军中走出来一个人,骑在马上,对唐军喊道:“我乃吐蕃噶尔赞婆,请你们太子出来说话。”
李威走了出来,论赞婆道:“唐朝太子阁下,神交已久也。”
虽然城府深,可此时脸上还抑不住的得意。
“过劳挂念了。”
“太子,时至今天,下马投降吧。”
“未到最后,鹿死谁手,未必可知,笑到最后吧,”李威淡淡地说道。
这才此时,才心如明镜,一切皆弄清楚了。论钦陵所有布置不是为了唐军,而是针对自己,否则兵力分配不够。为什么刘审礼会上当,正是因为九曲布满了吐蕃近二十万大军。所剩下的兵力,要么围困自己,要么对付李敬玄。现在无数大军将自己围困,分明是针对自己了。
同时也理解了论钦陵种种谋划。主攻九曲,自己一定会坐镇前线指挥,无奈,缺少得力的大将。后方有了一个李敬玄,自己不来前方,又到何处。到了前方,百谷城更凶险,只好呆在洪济桥。
然后利用一些手段,刺激刘审礼出战,诱到河西,自己必须营救。那么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甚至在河西几个渡口扎下军营,明义上想渡河,也实打实地喂了一千多名士兵给自己,实际上这一散乱,一诱刘审礼贪功,二是将所有渡口堵塞,不让自己从黄河跃到河东逃脱。
论钦陵可真看得起自己啊,发动了一场达到三十多万人的战役,不是为了打败唐朝军队,不是为了河湟,而正是为了自己。
这样一想,李威不由地摸了摸头,老子的这个脑袋难道真有那么金贵?
可不,论钦陵将他比作太阳了,想射太阳可不容易的,三十几万大军,不多哉,不多也。
然后又想到了一件事,难道那个神马盾谶,以及洛阳的谣传是论钦陵放出来的?倒很有可能的,他虽然吐蕃人,可是想在洛阳放出一些谣传,还是有这个力量的。就象自己,同样也派了死士,在吐蕃宣传噶尔家族的“荣耀”。而且行军计划是他一手掌握的,能第一时间配合。但立即否决,不可能的,若是那样,论钦陵出兵时间更早,而不是熬到去年冬天,数次侵犯河湟,来配合洛阳的谣传。
那么会是谁?
论赞婆说道:“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
说完退下,也不进攻,唐朝军队前来营救,只能轻装前进,所带的辎重粮食很少,不需要进攻了。说不定将唐太子困于此地,围点打援,能扩大战果。熬吧,看你嘴硬,能熬几天?
……
李谨行与契苾明接到消息后,大惊失色。
知道出事了,还没有接到刘审礼全军覆没的消息,可太子轻装出击,军事天赋的直觉,让他立即判太子此行同样危险。
李谨行慌乱之下,不知如何是好,廓州也不要了,将积石军一万五千大军全部带了出来。连他妻子刘氏都带了过来。一个刘氏,军事天赋也最少顶上一百个李敬玄。
他还略略沉稳一些。
契苾明接到消息后,如丧考妣,哇哇大叫,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啊呀呀,殿下啊,你太危险了。我早就知道,不该让你前来洪济桥的。啊呀呀,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胡人粗鄙凶蛮,可大多性子刚直,心眼实在,立即判断出太子此行前景不妙,心乱如麻。
以手击桌,如果自己是父亲也罢了,实际上自己在唐朝朝廷履历不多,但那一个有太子看重?一见面,就让自己族人做他的侍卫。不停地叫,就象发疯一样,手掌都因为用力迸出鲜血。
侍卫急了,一把将他抱住,说道:“大将军啊,你不能急啊,想办法啊。”
“老子,要杀人,”跳了几尺高,也没有冷静下来,然后对他身边的勇将契苾让之说道:“老子将百谷城交给你了,如有差错,老子要你全家性命。”
真急了,一口一个老子,他平时可不是这个人的,虽然勇猛,但其父身居高位,自小教育,也有教养的。
“喏!”
“那个儿郎愿意跟我去帮助太子。”
“我愿意去。”
“大将军,带上我吧。”身边契苾部的几十个将校一起嚷嚷道。
契苾明随手点了几人,带着三千人,出了百谷城,来到洪济城中。一路狂奔,一路大叫。太凶险了,太子这一回怎么犯傻了呢?
洪济桥外,为了配合论钦陵这一次行动,李威前面一离开,后面开始正式进攻。看到这情形,契苾明大怒,带着三千人马,象一群发疯的雄狮,狂喝着杀了过去。
城外这一回有四万多吐蕃将士的,但生生让他这三千杀得丢盔卸甲,仓惶而逃。进了城,首先看到一个契苾部的校尉,一把提了起来,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们这群蠢货,怎么让太子就出了城?”
这个校尉说道:“大将军,我们也不知,太子突然就点集了五千人,出了城,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开西城门!”
城中守军一个也不敢反抗,刚说完,李谨行带着大军再度杀过来。同样火得不得了,城外吐蕃大军让契苾明杀散,此时看到他们进城,再次聚集。李谨行没有叫,也没有嚷,可一看这群吐蕃,火冒三丈。
“杀啊,杀光这群贼寇。”说完了,手持着一把大刀,带头冲了过去。这群吐蕃人最倒霉不过,刚刚送走一群杀神,又迎来了一群杀神。包括刘氏都在气愤之下,挥舞着长剑,击杀了一名吐蕃士兵。况且其他将士。一万五千人再次冲了进去。这一回吐蕃大军终于崩溃了。一个个仓惶向南方的曲水军逃去。
进了城,看到契苾明,李谨行此时头脑还十分冷静的,说道:“契苾明将军,你不能去。”
“为什么?”若不是看李谨行还顺眼,契苾明有可能上来一拳,将李谨行打翻在地。
“为了太子啊,若是你去我也去,百谷城皆失守,将殿下接回来,我们往哪里撤?”
“那你守城,我去。”
“契苾明将军,越是这时越不能急,头脑要冷静啊。”李谨行一把将他抱住。
“好,你说为什么我不能去?”
“这时太子未必有危险,若是有危险,说明论钦陵早布置好的,不但危险,而且很危险。可是你此时如此模样,怎能前去?不是凭借勇力,还要凭借智慧判断。我们皆疏忽一件事。数番大胜之下,有了骄心。你想一想,虽然这些时日,吐蕃用了重兵进攻洪济百谷二城,为什么战斗力那么低下?精兵留着,在河西啊。再者,若是针对太子的,此时论钦陵必然加强对洪济与百谷二城的进攻。不相信,一会儿那些败军就能重新返回。可是此二城,我皆不熟悉。至少各将士我皆不熟,万一有差池,接回太子,又怎么办?况且你还要照料你的契苾部,我的负担比你轻,族人不需要我来照料。”
“可是,可是。”
“契苾将军,不能意气用事。”劝了半天,才让契苾明稍稍冷静下来。
随后两人作了简短的商量,时间紧迫,也来不及商议细节。契苾明还得返回百谷城,百谷城比洪济城难守,一旦失守,吐蕃人必然将洪济城与宛肃城从中间拦腰砍断。太子回来,依然处于险境。但洪济城也不能大意,于是让刘氏驻守。
李谨行亲率一万最强的精军,前去接应李威。
契苾明大叫道:“好,就依了你,若救不回太子殿下,李谨行,我与你没完没了。”
“救不回来,我也不回来,”李谨行答道。
刘氏送到了城门口,李谨行道:“夫人,以后就有劳你了。”
这一行万分凶险,因此话音里带着嘱咐之意。
刘氏脸上带着微笑,道:“阿郎,虽然你为朝廷立下许多战功,朝廷也待你不薄,可只有这段时间,你才是最风光的时候。至少妾身时至今天,才明白尊重二字。去吧,大丈夫在马上死,是荣事,非是辱事。”
“正是,保重,”李谨行说完,拨马带领大军奔向河西。
呼啸的西北风吹来,竟然又飘起了雪花,终于刘氏眼眶里大滴大滴泪水落下来,转眼滴入地上,化为冰棱,晶莹剔透。


第366章 长枪缦缨万里(二)
李威下令扎营。
唐军常见的打法不是李威现在的战法,先是各路大军列阵,弩机手与强弓手上,达到一百五十步时,边走边射。六十步时,撤后,普通的弓箭手上,二十步后,步兵冲出来,然后弩弓手放下手中的弓弩,一起加入。前面战阵的士兵打完了,后面再上,正规军打完了,预备军再上。至于骑兵,会骑马的人多,但骑术精通的人少,至少不及游牧民族,十分珍贵,不骑在马上,防止成为敌人的靶子。到步兵不行了,骑兵才上去,但不是直接冲锋的,是腾击,打了就跑,跑了再打。反复如此,让兵兵调整好阵型,这样马步结合,直到将敌人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