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锦-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一场纷争不了了之,李赢面色灰白,步履蹒跚地朝外走去。

  “大人且留步……”

  一道清脆女音在身后响起,依稀之间,竟有些熟悉。

  他愕然回首,却见方才那惊惶惹祸的侍女,雪裳飞间,正小跑着朝他而来。

  明灿的日光照耀着她,那雪白脸庞仿佛半透明似的,说不尽的飘逸出尘。


第九十六章 远航 

“大人且先留步,皇上怒气过后,亲笔写了密旨,命我呈送过来。” 
那宫女轻语曼然,眼波流转间,清婉隽如,使人如沐春风。 
李赢将小盒收入袖中,也不曾急着打开一阅,却是深深看了这锦裳少女一眼,笑着竟是一躬:“方才真是孟浪,却是多谢姑娘兰心惠质,暗中为我解围了!” 
  “大人说哪里话来?” 
宝锦微微一笑,仿佛不胜惊讶,“我遇事不慎,打翻了茶盏,幸好万岁仁慈,才没有责罚,那时我心中一慌,大人在说些什么,我可半点都不记得了!” 
她掩袖低笑,仿佛水莲花的不胜娇羞,“不过大人今日直言上谏,惹得万岁大发雷霆,大伙儿都吓得魂飞魄散,更有些舌多好事的,不知要在后宫中怎么混说一气呢!” 
  她在后宫两字上加重了意味,李赢顿时心领神会,激动过后,想起皇后在宫中耳目众多,不由的心中一寒。 
  “大人如今也算苦谏的纯臣了,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任谁也交代不过去……所以,您目前算是高枕无忧了。” 
宝锦轻声笑道,不等李赢再说,随即裣衽一礼,如白蝶一般翩然而去。 
…… 
大军起程那日,天气阴沉异常,寒风飒飒,铅云低垂,乌沉沉压在空中,好似千万匹骏马堆雪而过。 
无数大小舟楫从津口出发,沉重的铁链带起浪花无数,闸门打开之后,千帆尽发,一时几乎将江海截断。 
宝锦侍立在皇帝身后,静看着水面波涛浩渺,眼眶下有淡淡青晕,她想起昨晚那一场秘会的情形,不由地陷入了思索—— 
…… 
“伪帝悍然出兵,不歼灭我南唐,必不能称心如意,我们也没什么好说,只是尽忠为国,死而后已。” 
如此慷慨激昂的,乃是上次所见的,那位南唐最负盛名的白衣卿相,包括毒门一脉的刺客在内,所有人皆是肃容含悲,眼中怒色更寒。 
他冷然说完,对着宝锦,很有些不客气地质问道:“殿下在京中人手众多,难道不能稍尽援手吗?” 
  “若不是我亲自出手,今日的大军中,怕是会有更多虎狼骁将。” 
宝锦端坐席间,亦是从容答道。 
她望了一眼四周焦虑的众人,眸中闪过一道幽光,缓缓又道:“你家住上耽于安乐,却又不知收敛,你们在宫宴之上的刺杀,更使得皇帝决心南伐——归根到底,早晚会有这一日的。”  
“但那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的金陵!”  
上次行刺的女子忍不住低喊道,纤纤玉手紧攥着,几乎要掐出血来—— 
  “你不是江南之人,又怎能体会到我等的煎熬心焦——若是国破家亡,我们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地下的亲人!” 
  “我不能体会?!” 
宝锦阴郁冷笑道,笑容宛如暗夜月华,清冷,然而淡漠,她的眼中燃烧着冷锐的火焰,两点簇,在昏暗中熠熠生辉—— 
  “自国破家亡后,我尝遍人间冷暖,忍受着奚落和讥讽,颠沛流离,甚至为人奴仆……这其中的滋味,我再清楚不过了!” 
她抬眼望来,众人只觉得淡淡神光中,威仪自生,“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削弱朝廷的羽翼是我们唯一能做的,若是诸位还有什么更好的主意,我倒是愿意洗耳恭听!” 
她这话虽说的客气,却是内含锋芒,那人听后,也无话可说,只是郑重起身道:“大军一到江南,便是天塌地陷之祸,看在唇亡齿寒的份上,殿下也不会毫无办法吧!” 
  “办法么……也不能说没有。” 
宝锦唇边露出一道神秘幽深的微笑,冬夜中看来,竟有一种凛然之感。 
…… 
  “很多人都有些晕船,你倒是还好。” 
  皇帝的声音打断了她的回忆,他微讶笑道:“你长居北疆,大约没看过大江大海吧?” 
  “我们有大大的盐湖,一眼望不到天,大家也叫它们海子……我偷偷地带着侍女玩过……” 
宝锦根据典籍所记,小心编造着子虚乌有的经历,眺望着无尽席卷的浪涛,听着那天地间单调而宏大的水声,只觉得熟悉而又陌生。 
多年以前,她也曾经盛装严服,随着蔽日的旌旗,乘着巨舶远航海上,到得那个称为隐士国度的他乡异国,高丽,满怀憧憬的缔结婚姻。 
那时的海波,也是如今一般,一去不返,红尘千里。 
她蓦然感觉一阵恍惚,心中那已经结痂的隐痛又开始泛上——本应白首不离的那人,却终究背弃了她,誓言如这浪涛之声一般,却仍是付之沧海,只留下无尽讽刺。 
她不愿再想,起身帮换地整理奏章,却见他心事重重,在颠簸之中,更显得气色不好。 
  “ 皇上也有些不适吗?” 
  “朕戎马倥偬,倒是不至于这么孱弱……” 
皇帝烦躁地推开案间奏报,仿佛不胜苦涩道:“昨晚跟梓童又有所争执,她很是不快,朕却也无法可想。”


第九十七章 诱情

  “皇上又跟娘娘闹了别扭吗?”

  宝锦轻笑着调侃道:“远别在即,你们伉俪情深,本该难舍难分,却居然在香闺之中拌嘴吵架吗?”

  她这话虽然说得大胆,却也很轻松俏皮,本以为皇帝会解颐一笑,却不料皇帝苦笑一声,面色越发阴郁,缓缓道:“不是为了闺房私意,而是为了新政之事。”

  宝锦看他头疼的样子,试探着问道:“莫非是皇后娘娘听说了李大人之言?”

  皇帝颔首,饮了一口清碧茶水,皱眉道:“她很是恼怒,非要我严惩,治他毁谤之罪——可李赢少年意气,哪肯就此低头,于是两边都认为朕在偏袒另一方,私下颇有怨言。”

  宝锦心下暗付,这样左右为难,倒真是受了夹板气,怪不得面色如此灰暗。她微微一笑,道:“其实此事本是国政,到此却变成了意气之争——皇上大可将那血书调查个水落石出,到时候,李大人再无借口,当然只能向娘娘磕头道歉,这一场风波不就平息下来了?”

  “要想水落石出……谈何容易?”皇帝冷冷一笑,唇边上带上了冷峻的讥诮,“只怕庶民们敢写血书,却不敢上堂作证,对景儿再出了暴毙,失踪之祸,那才是我新朝详瑞呢!”

  原来他早知对错,甚至对皇后颇有疑忌!

  宝锦心中暗笑,面上却露出不胜诧异之色,“您的意思……是说血书是真,京畿普受新法之害?”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深深一叹,隔了几案,携了她柔弱无骨的小掌,放在手中摩挲把玩,道:“这里头关碍颇深,你也少管这些闲事。”

  宝锦霍然将手抽回,正色道:“皇上,你错了!”

  对着皇帝诧异微愠的目光,她毫不退让道:“昔日姑墨的王室宫眷,也被朝廷在进畿一带监局,以桑麻田亩为生,若是新政岢毒,他们必定也难逃此劫——他们都是我的同胞手足,又岂能弃之不顾?”

  皇帝见她越发越急,双眼微红,几乎要滴下泪来,只觉得心中一痛,伸手欲扶,却被她断然挥开——

  “皇上若是怜惜于我,就请将君恩广施于我的族人。”

  她泪珠盈盈,白衣纷飞之下,宛如一株风中的秋海棠,憔悴孱弱,然而秀丽无双。

  ‘这是国政,朕会好好秉公考量的,你不要如下伤情!“

  宝锦闻言,清宛双眼浮上一层雾气,氤氲之下,更让人色授魂与,再移不开眼光,他凄然摇头,低低道:“事关皇后娘娘,以您对她的深情,要想秉公考量,实在是……”

不是 她仿佛不知说什么好,纤弱的,无助的,仿佛孤零零的小兽,想要乞求什么,却知道无望,于是再无奢求。

  “我明白您的心思……皇上。”

  “您与皇后又生嫌隙,却把我带在身边,远航江南——我就是那泥塑木雕的替身。“

  生意幽幽凄苦,她垂下头,星辰般的眸子紧闭,面色苍白,颤声道:“可我就是个微贱的替身,也有一颗心,这里……也会疼啊!”

  宝锦指着自己心口,哽咽不能再说,于是闪身后退,如云的裙裾绊倒了脚跟,踉跄欲坠,皇帝再也看不下去,健臂一舒,将她抱入怀中。

  沉稳清新的男子气息将她包围,如大海波涛一般,无所不在。这温暖厚实的胸膛,让她周围都沐浴在暖意之中——

  “朕今日也忍不得了!“

  皇帝咬牙切齿地在她耳边说道:“你总是自以为是,顽固倔强,拒人于千里之外,今日我便要说个明白——我根本没把你当皇后的替身!“

  他的大掌钳制着纤细腰身,仿佛一用力就可以折断,却终究小心翼翼的,环抱着这心爱所系。


第九十八章 江南

  “自那一日初见,你在林中飞奔低泣,我便对你念念不忘,最初,是因为你和皇后有所神似,可平心而论,你这倔强不羁的性子,又冷又硬,却与她天差地远,朕哪里会把你当作是她?!”

  皇帝又好气又好笑,硬扳着她的香肩,在她耳边低声喃道,却是咬牙切齿的,很想把这些言语塞到她那胡思乱想的脑子里。

  “带你来江南,是因为朕身边缺个可心的人伺候,更是因为所有人中,只有你一心纯净,没有别的企图。”

  一心纯净?

  宝锦听着这话,只觉得刺耳无比,封冻的心中,仿佛冰棱裂开,凛然生病——

  若是你知道,我比那些后宫女子更为心机深沉……你会如何作想呢?

  唇边露出一丝苦笑,她仿佛不胜羞窘,又不敢置信地低下了头,绞着裙角,低低道:“你说的……可是真的吗?”

  “我为一国之君,又何曾需要花言巧语来哄人……”

  皇帝剑眉一轩,勃然大怒,却终究苦笑道:“倒是你心中牢牢记得破家灭国之恨,耿耿于怀,生生把我的好意曲解玷污——我到底该拿你怎么办好?!”

  他牢牢圈着她的肩,力道越发加深,却在惊觉她黛眉微蹙后,颓然放手。

  此时宝舱之中寂静清默,只有水波拍打船身的声音,一下一下,仿佛打在人的心中。

  皇帝凝视着她,仿佛要在她的清莹黑眸中看出什么来,但那蝶翅一般的浓密眼睫,却将一切都遮挡其中,不复窥得。

  良久,他才怅然若失的轻叹一声,说了一声,“你先回去休息。”

  随即转身出舱而去。

  如云的伞冕将他的身影映得模糊而鲜赫,珠帘的脆响之后,站在原地的少女缓缓抬头,她的眼眸流转,仿佛水的波澜暗纹,只一瞬间,却又隐没不见——

  那是奇异而隐忍的挣扎,和迷惘。

  …

  千万战船如利箭齐发,顿时惊破笙歌艳舞,沉醉在所谓江南天险中的南唐君臣,宛如惊弓之鸟一般,顿时朝堂之上风声鹤唳,有引议迁都的,有极言称臣主和的,一时嘈杂如同市井一般。

  “诸卿勿用多言……臣先前已去王号,降称为江南国主,新朝那边,却认识咄咄逼人,此等情形,若是再要议和,也只有拿孤的人头去,才能作数了。”

  南唐国主不过三十出头,平日里儒文问候,此时一言,虽然词气平静,其中意味却犀利无比,众臣琢磨着这话的意思,都凛然跪地,齐呼:“臣等不敢。”

  “你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唐国之主冷冷一笑,默然无声地俯视着这些跪地的臣子,突然觉得这昏暗的殿中,仿佛只匍匐着一些鬼物,在地上蠕蠕作恶,不由得一阵心烦,恨不能将御案上的铜炉掷下,将这些魍魉鬼魅都化为裔粉。

  他舒了一口气,问道:“长江天险,如今正是对峙之势,哪位愿领军出战?”

  回答他的,是良久的沉默,那些终成匍匐的人们,仿佛颤抖了一下,将头埋得更深,几乎要潜入地下。

  “我国富饶千里,据鱼米形胜之地,竟不能有一个能拒敌的将帅之才吗!?”

  他的声音加重,虽然不大,却越发刺耳地传入众臣耳中。

  正在僵持间,阶下有青衣小监匆匆而近,在他的耳边低语一回,年轻的国主双目一亮,仿佛垂死的人遇见了九天甘露一般。

  “她说的可是真的?”

  他的声音有一丝颤抖,前列的三公九卿听着,不由暗自纳罕。

  “郡主娘娘请您过去一趟,共商大事……”

  小太监妃色的红唇微动着,皇帝点头应和,随即扬声道:“暂且散朝!”

  他袍袖一拂,随即大步而出,与往日的守礼和缓判若两人。

  阶下众人不知为何,纷纷议论,却有几个冷眼心尖的,暗自咒骂道:“朝堂大事,这逆伦狐媚的贱人居然还敢打断!”


第九十九章 断流

身着淡锦常服的国主,匆匆来到一处宫室之前,早有宫人们跪伏一地,他挥退众人,也不让人禀报,径直而入。
重重垂落的罗帷之中,有阵阵琴声曼然传出,声调铿然,如金石裂绝,又似孤境凄然,南唐国主陈瑾凝神细听,竟是十面埋伏之音,他在纱幕外轻叹一声,劝道:“未到山穷水尽,何必作此不吉之音?”
纱帷之中,琴声未觉,却越发悲壮难抑,郁郁之下,只听裂帛之声突起,随即响起侍女的惊叫声,“郡主,你流血了!”
帘外的一国之君闻言一惊,刚要冲入,却听一道慵懒声调淡淡响起,“哥哥,如今已是回天乏术,你还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
常乐郡主琅嬛命侍女卷起重帷,帐中的沉香气味顿时避了上来,让人心生空旷,却无端空落落伤怀。
陈瑾顿足痛怜道:“你生来不足之症,气血两虚,多加思虑,便要咳血,非得用沉香的气味掩住才好这半壁江山虽处多事之秋,却也不该只靠你一介女流勉力支撑!”
他面容苦涩,仿佛不愿咀嚼这逐渐紧逼上来的心焦,却仍强笑道:“我正在前殿跟众臣商议,却被你生拉硬拽过来,还没见门,却被你这一通好吓,真是无话可说!”
逐渐卷起的帘幕后,发出清脆而狡黠的笑声,银铃一般悠扬,却又好似海中鲛女的魔魅,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张宜喜宜嗔,可说是倾国倾城的脸。
南唐国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