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京官有钱有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说京官有钱有肉?-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英看着她也觉得奇怪,因先前孟景春说董肖佚有远离京城的打算,而现下看着,她却是一点要走的苗头也没有。
董肖佚做事依旧尽职尽责,一点也不马虎。六部衙门暗中给了她一个“铁面中宫”的外号,说她太凶太苛刻。董肖佚不是不知道,她只是懒得理。
这日下朝,沈英走在前头,董肖佚忽喊住他,匆匆走过去,随口问道:“你最近这样子,是想要告假么?”
一旦沈英告假,政事堂诸事便悉数落到董肖佚身上了。董肖佚提前问一句,无可厚非。
沈英也不打算瞒她,便据实说了。董肖佚末了也只是说:“趁早回去罢,要告假得尽快。”
沈英未揣透她的意思,却也很是速度地告了假,时隔几日获准后,便回府收拾行李了。
孟景春其实一早便准备得差不多,对于远行她倒无所谓,只是有些担心阿树会吃不消这漫长归途。行车不比在家中安静,小孩子睡不好会哭闹也很是寻常。
沈英对此有些歉疚,孟景春却说不要紧,她有信心能搞定这个小家伙。
临行前,沈时苓前来送他们。她现下已将生意做到了京城,故而一时半会儿也回不去。她只道:“帮我带声好,让老头子别操心家里的生意,我都打点好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沈英说知道了,便让孟景春先上车。孟景春却说道:“我有话要与长姐说,你先上去罢,我马上来。”
沈英不知道她们两个有什么话好讲,碍于面子又不好直接问,便只好先上了马车。
孟景春确认他已上了车且没有偷看,这才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瓷罐来迅速塞到沈时苓手里。
沈时苓被她这神神秘秘的动作搞得一愣。
孟景春却凑过去小声道:“我已按照方子制成小蜜丸了,每日温水送服即可。我问过张太医,这丸药就算起不到效用,也是极温养的,故而长姐可以试试。”
沈时苓一时哑然,先前不过是与她提过一次这丸药,这会儿她将离京,竟当真提前做了出来给自己。
她收了那瓷罐子,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也只道了一声:“费心了。”
孟景春淡笑笑:“长姐保重。”她说完便转身上了车,又撩开车窗帘子,朝门口站着的沈时苓挥了挥手。
她上车后沈英递了本书给她,随口问了一句:“方才说什么了?”
“说相爷坏话。”孟景春头也不抬,翻了一页书道:“你抱会儿阿树罢,车子颠得厉害,他这么睡小心滚下来。”
沈英便默默转过身去将小家伙从榻上抱起来,阿树似是觉着这臂弯靠着比母亲的还要舒服,便又将脑袋往里头埋了埋,继续呼呼大睡。
——*——*——*——*——
他们的马车出城没过几日,董肖忽然就辞了官。
据闻她只是通过门下省往上递了折子,本人并没有露面,也再未去上朝,众人便揣测董肖佚恐怕是回去安心做她的中宫娘娘了。
然而宫里却丝毫找不到董肖佚的影子。
外人自然不知,董肖佚已是带着子江走了。她最初的打算是自己出去一阵子,将子江留在宫中,因是怕子江孤单,故而生出了让阿树进宫陪一陪子江的想法,但那日她明显察觉到了孟景春的不乐意,便就此打消了这念头,索性带着子江一块儿走了。
以她的财力,养大一个孩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导其成才,也并非很困难。
离宫那日她连行李也未收拾,依旧是抱着子江出了门,说是往政事堂去,宫中便未有人疑心。
她走前留了书信给他,言简意赅,也不过是说不必特意遣人找,人在世间飘着,有缘总会再见。
董肖佚离宫那日,天气渐暖,杨柳抽芽,万物复苏,是十足的好兆头。她不似孟景春,懂得享受岁月之安乐;也不似沈时苓,爱财如命一心只求做大生意,并不会被夫家所累。她要走的那条路,在少年时期便已经画好了方向,人至而立,短暂的疲惫中她妄图与所爱之人厮守,试图妥协,却发现自己的心还在少年时的那条路上。
一场大病结束,才想透其中干系。曾经以为耗得太累了,索性顺水推舟安于现状,兴许可以达到自己所求,却没有料到,以她现下这般状态,看着什么都有,其实诸事不顺,也拖累了旁人。
多少年来身上一直负有重担,如今终于全部卸下,轻松地舒了口气。
子江窝在她怀里笑,依依呀呀也不知在嘀咕些什么。董肖佚空了一只手,神色平淡地轻轻挑起马车帘子,透过车窗回头看了一眼,京城城门已在视线中渐渐远去,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她留给他的信中,末了还说了类似这样的话——少年时你放豪言说将来要带我一道去看看这天下河山,然现下你身居高位,天下河山却只能放在心中,想去亲历也不再是易事,我带上子江,且代你去看一看。
她知道他的性子,看到这里他定然会拍下信纸,说一些自暴自弃的幼稚话。
董肖佚猜得没错,她走后第二天,皇帝瞧见那封信,一字不落看到最后,将信纸压在腕下,略有些孩子气地自言自语道:“你去好了,若回来时发现我已经死了,你将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也好画下来也罢,烧给我。”




、【九零】十室九病

沈英一行抵达华阳城;正是春光明媚好时候。
由是出发前也未与家里通过信,沈夫人得知他们到了则是惊喜非常,匆匆忙忙出门相迎。沈夫人顾不得沈英,一心全在孟景春身上,瞧她又瘦了便絮絮叨叨说了许久。直到沈英将阿树从马车中抱出来,沈夫人的目光才移了过去。
她按耐住喜悦之情;看了一眼沈英。沈英又看看孟景春,这才将阿树给她抱过去。
沈夫人一时慨然;沈时苓成婚已久一直无后,沈英则是一直拖到快而立之年才成了婚;府中冷冷清清多年,已太久未听过小孩子的声音。阿树刚醒来,一双眼朦朦胧胧望着沈夫人。
沈夫人低头看着阿树愣了神;仿若看到当年还在襁褓中的沈英。直到沈代悦从府中出来,她这才回了神,将阿树又递给孟景春抱着,笑道:“进去罢,别站在门口了。”
沈英自然惦记着父亲的身体,便不由提起,沈夫人未多说,只领着他们往后边走。一行人到了沈老爷卧房外,沈夫人停住步子,道:“他还不知道你们回来,我先去说一声。”
沈英站在原地,脸上神情落在孟景春眼中竟有一丝难揣。她不清楚他年少时是怎样与父亲翻的脸,亦不知这些年这对父子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来往,到现下这情形,他是何样心境,她并不能琢磨透。
孟景春腾出一只手握了握他的手。沈英反握之,平和有力,示意妻子不用担心自己。
沈夫人未再出来,只一侍女走了出来,低头道:“老爷请少爷少夫人进去。”
沈英携孟景春一道进了屋,只见沈老爷半躺着,指着案上漆盘道:“我要吃粥,让他喂我。”
他的手微微抖着,像是中风后的症状。沈英默不作声走过去,端过案上粥碗,在床边坐下来,挖了一小勺粥递过去。沈老爷看着他,一直微黯的眸子里有了一些亮色,然他吃着吃着,嘴角总有粥淌下来,沈英便腾出手取过帕子,耐心替他擦掉。
沈夫人在旁看着,心中百感交集。
好不容易喂完了一碗粥,沈英将空碗搁回案上,回头示意孟景春过来。孟景春喊了沈老爷一声,沈老爷“诶”地应了一声,目光已是移到了孟景春怀中抱着的阿树身上。
他颤抖地抬了手,轻轻地招了招。孟景春走近了,将阿树抱到他面前。小家伙尚不会喊人,却一个劲地笑着,一双眼睛伶俐非常。沈老爷微微眯了眼,唇角亦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半天才问:“叫什么?”
孟景春温声回:“名字还未起,小名唤作阿树。”
沈老爷凝神看了一会儿,哑着嗓子说:“阿树挺好。”过了会儿又说:“名字就叫沈树罢。”
沈英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孟景春看了他一眼,他方说了一句:“儿子知道了。”
“这会儿是饭点,别在这儿耽搁了,去吃饭罢。”沈老爷说完已示意那侍女过来扶他躺下,一副觉得倦了,不愿再搭理他们的模样。
沈夫人站在沈英身后轻扯了一下他衣裳,沈英这才起了身,待孟景春沈夫人都出去了,这才跟了出去。
回府后的第一餐并未提前准备,吃得甚是简单,素餐淡饭,很是俭省。沈夫人道:“我是吃斋念佛的人,素食也惯了。代悦这丫头回来后竟也吃得简单,荤腥竟是碰也不碰了,还找府上厨工琢磨新的斋菜样式。只是委屈你们了。”
孟景春忙道无妨,路途中吃得乱七八糟,正好吃得清淡些养一养。沈英闻言却问道:“代悦如何不来吃饭?”
沈夫人看了一眼旁边的空位置:“兴许又回去看书了,不必管她。”
沈英有些忧心,孟景春自然知道他忧什么,代悦如今荤腥均是不碰,不知是不是因为陈庭方的关系。
餐桌上沈夫人忽提了一句,说如今楚地南边疫情严重,已然成灾,不知朝廷有没有重视起来。她说着叹了口气:“如今南边的生意全都停了,也不知这疫灾何时能过去。华阳城城门口应是守得死死罢?听说流民都不让进的。你们今日进城时,可被为难了?”
沈英却道还好,他离京前尚不知此事,也是临近楚地了,才听闻南边爆发了疫灾。
沈夫人不再多问,沈英便又问了一些关于沈老爷身体的事,沈夫人只道是去年突然中风,之后腿脚便不利索了,大夫说卧床静养最好,适时走走即可,他便在家中养到现在。
一顿饭吃得气氛略显沉重,草草收了场,孟景春便独自回房喂阿树。
——*——*——*——*——
大约是受南边疫情影响,华阳城看起来也略是萧条,全然不复前年的繁华景象。孟景春见沈夫人兴致不高,想起芙蓉楼的八格点心来,这日一早安顿好了阿树,与沈英打了一声招呼,便独自出了门。
她记性好,竟自己摸到了芙蓉楼门口,进店买了他们家的八格点心,又尝了些新式的,包了些好吃的,便拎着出了门往回走。
温度渐高,走了长段的路她竟觉着有些口渴,便拐进街边一间茶楼,要了一壶清茶。
因只短暂小憩,她便也没心思去听台上那人在说什么。那说书人正在兴头上,引得哄堂大笑,孟景春无意间偏过头,一道熟悉的身影却从人群中走过,虽只有个背影,但那深褐色海青袍她却一眼认了出来。
孟景春抓了桌上点心包,立时绕过人群追了出去,然那人却走得飞快,很快便消失在了街道拐角处。孟景春迅速追到那拐角,从窄巷中穿过去,再看时,却根本不见了那人人影。
兴许是认错了罢,陈庭方又如何会在这个地方。
她在原地又站了会儿,这才拎着点心回了府。
孟景春猜沈夫人这时候应当会在佛堂,便径自过去了。刚要敲门,却听得里面传出了轻微的争执声。
沈夫人道:“你不能去,南边那地方现下危险得很,四座城门,每日送往郊外烧埋的尸体上百近千,那病朝染夕亡,全家全亡的数不胜数,排门逐户没有一家保全的。”
沈英没有答话。
沈夫人又甚为不满道:“那皇帝如何能这样?你是告假回乡,怎么昨日刚到,今日一早便来了诏令?难不成是算好的吗?你这一去,简直是往火坑里跳,可有想过——”
“母亲。”沈英很是冷静地打断了她,“您昨日还问朝廷是否重视此事,为何今日却又是一副全然不顾南边百姓死活的姿态呢……”
“能一样吗?!”沈夫人不免有些激动,语声都有些发抖,似是怕极了他会出事一般:“那地方十室九空啊!城中大夫束手无策,染上病就是等死,能侥幸活的不过千百中一二,你这番去,我怎么晓得你还能不能回来!阿树方在襁褓中,你的妻尚还蒙在鼓里,左右你是要拜表辞官的人,你还在乎这一纸诏令么?”
沈夫人一时气急,倏地坐下来,捂着心口喘了一口气。此时心境,与送儿上战场又有何异。
沈英此时眸色黯淡,他找不到更多的话去反驳她。站在母亲的立场上,她没有错。然他却冷冷静静回道:“京城医官及救济药材也快到了,我自己会多注意,母亲不必担心。何况——南边瘟疫一日不结束,连华阳城也惶惶不可终日。担心流民窜进来,不敢往南走一步,这样的日子,没有人愿意过。”
他话虽这般说,但他又岂能不知那边疫情之严重。连一县长官都已经吓得跑了,恐怕已是快到了望不见希望的境地。
城中诸医束手,无方亦缺药,这般下去,南边早晚成一座死城。他为官到今日,虽是头一回遇见这般严重的灾情,但却能想象其中惨状。死亡枕藉,家户尽绝,一人染病,则祸至全家,甚至阖门同尽。
他不担心吗?自己亦是凡人,有七情六欲,有红尘牵挂,怎会不忧自己性命?
沈英没有再说,拿起案上那纸诏令便要开门。孟景春在外已听得愣了,竟一时未来得及反应,那门却是开了。
沈英步子忽然顿住了,搭在门框上的手亦是不知不觉垂了下来。
孟景春微抬头看着他,面上是强撑的平静无波,下一瞬,却又低了头,将手上点心递了过去。
沈英半天没接,她却已是进了屋,到了沈夫人面前,语声平稳:“昨日忘了买芙蓉楼的点心,今日出去转转,顺道买了一些。芙蓉楼新出了些旁的小食,我亦是买了一些,母亲可以尝尝。”将点心放下后,孟景春又道:“阿树这会儿恐是快醒了,我过去看看,就失陪了。”
沈夫人一时语塞,只望着孟景春发愣。
孟景春转身出了门,一句多余的话也未说。其实她也没有什么好说,沈英不是神仙,并没有十足的把握确信此去性命无虞。只是——太多的担心都只是空担心,预先做了一番死别生离的模样,其实对事情本身,一点帮助也没有。
沈英跟了出去,孟景春倏地回头,望着他神色平静地问道:“相爷何时出发?”
“明日下午。”
孟景春略思忖:“恩,时间尚足够。我虽无什么神方,但能做些散剂给相爷带着也好。”




、【九一】夜话

孟景春这般冷静反倒让沈英更难过。
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站在这立场上,他恨不得那诏令只是一张废纸。但他亦为人臣,亦想为百姓尽一己绵薄之力,南边如今一团糟;诸事需人调度,他亦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孟景春转了身:“说实在的;我心中所想与母亲一样,不忍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