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营养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宫廷营养师-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大妮在屋里转来转去,思索着藏钱的法子,最后真让她找到了一处地方,就是炕脚位置与墙的夹角地面,何大妮在那里找到个鼠洞。何大妮悄悄出屋跑厨房找了根通灶膛的铁棍回来,捅了捅那个鼠洞,确认里面没有老鼠也没有虫子什么乱七八糟的生物,又伸手摸了摸,里面挺干燥的,而且内部空间也大,老鼠真是钻墙打洞的好手。
何大妮解开衣领取下脖子上的荷包,从里面拿出几个银角子,缩小荷包的体积好顺利通过洞口放近洞中,还特意塞到边边上,这样就算有人发现了这个鼠洞,也看不到洞口荷包,更想不到鼠洞里藏了十几两的银角子。
藏好了钱,何大妮心安了,掏出手帕把炕上那几枚银角子包起来放到枕头底下,这些钱足够用到过年了,就算那何小强跑回来强行要钱,给他就是,不会太心疼。
一夜好睡,次日天微亮起来,梳洗完毕,何大妮带着何小杰赶早市买菜,回来后早饭已经做好,水缸也是满的,小磨子洗得干干净净地放在厨房屋檐下。
早晨总是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吃过饭洗了碗收拾了厨房,何大伟从何梁氏手上拿了些钱去梁记药铺抓药、何小杰去街上找小伙伴玩、何梁氏在屋里继续做针线、何大妮回屋换了身干净衣裳,等着外公家来接的马车。
巳初不到,也就是辰时末的时候,一辆蓝布马车来到何家院门前,身材魁梧的车夫下车唤人,何大妮与何梁氏分别出来迎接,核对来者身份后,何大妮与继母道别,上车走人。
这次车子走的更远,经过了昨天祖父一家所住的街道,继续往北走,拐进一条宽街,两边的屋子藏在高大的围墙后头,大门都很普通,就是两扇门板,没有多余装饰,稍不注意就会忽略过去,而街边出现的小巷其实是两户之间的空隙,何大妮透过车窗看到,对外祖家的家境有了一定了解。
不知道走了多远,因为这条街上家家户户的围墙都差不多,看久了视角疲劳,何大妮只感到车子匀速走了一段后开始缓缓减速最后停了下来,这才知道自己到了,在左右车窗张望了一下,发现杨宅在右边,门房上的跑出来迎接。
“表小姐到了,快扶表小姐下车。”
随话音落下,车帘子掀开,一双手从车外伸进来,何大妮倾身上前,随对方的搀扶稳稳当当地落了地。
“表小姐,快里面请,大家都等着您呢。”门房上的热情地领着何大妮上台阶跨进大门。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从影壁后头绕出来,看到何大妮急忙上前,门房上的也就顺势把何大妮交给了这位老人家。
“表小姐啊,好多年没看到你了,想不到贵伯还能再看到表小姐,表小姐想必都不记得贵伯了吧?”老人亲热地拉着何大妮的手往影壁后的二门走,“昨天老爷回来告诉大家说表小姐今天要来,大家高兴坏了,一大早就起来做准备。来,到后头荣养堂去见见老太爷和老夫人,还有你舅舅舅母表兄表嫂和表弟表妹都在那里等着你呢。”
何大妮由着这位自称贵伯的老人带着自已经过一道道穿堂门,一路上她都没说话,静静地听着贵伯讲些家中境况,再想到昨天拜见祖父一家时的情形,两相一对比,外公家这一路的迎接就足以显示对自己的重视。
贵伯带着何大妮终于踏入了最后一进院子,早在院子里候着的丫头有的进屋禀报,其余的纷纷迎上来,簇拥着贵伯与何大妮进正堂。
何大妮迈进正堂,又随贵伯和丫头带领,往内堂走。
隔着一道珠帘月冂,何大妮看到里面坐着一大群人,才刚经过月门进了内堂,尚未来得及看清正堂布局摆设和亲戚们的脸,这一群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呼啦啦地围了上来,当中两位银发老人迎过来一左一右将何大妮抱在中间,嘴里“心肝心肝”地叫着。
何大妮知道这两位就是自己这具壳子的外祖父母,虽然跟自己没关系,却受这气氛影响,何大妮想起自己前世的家人,也不禁露出悲泣的面容。
边上的亲戚们劝了一阵,哄住了老人家的情绪,扶着二位老人回到暖榻上坐好,丫头拿来蒲团,何大妮跪下恭恭敬敬地给长辈磕头。
磕完头,杨珏上前扶起何大妮,领她到外祖父母跟前,两位老人笑呵呵地各塞了一个大红包给何大妮,红包入手就摸出来里面装的是银锞子,沉甸甸地少说有几两重。
何大妮道过谢,又随舅舅杨珏见其他诸位亲戚。
先是见了舅母,舅母娘家姓方,是个面目慈祥温柔的女人,她给了一个份量更重的红包,但当她的手与何大妮的手交握的时候,何大妮发现舅母的手有些粗糙,手指、指根和手心上都有茧,根本不是养尊处优的少奶奶,倒像是干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粗活。
那些茧子很软,是干粗活结了厚茧后又没再干了,茧子渐渐脱皮软化,最后留下一层软软的角质层,但再不能恢复成原来的细嫩肤质。何大妮也是干过粗活的人,一摸就知道,她不禁怀疑外祖家是不是也过过一阵艰难的日子,不然以这样的家境,儿媳妇又怎会有这样一双手
入门 第139章
见过了舅母,何大妮又依次见过表兄杨简、表嫂肖氏、表弟杨策和表妹杨筝,表兄大她一岁,表弟小她三岁,表妹杨筝却不满十岁,与何小杰差不多年纪。
所有亲戚都见过面了,杨珏把何大妮领到上首暖塌前,让她挨坐在外祖母身边,隔着榻几就是老爷子,其他家人依照秩序围坐下面。
外祖父母先是问了何大妮在宫里的情况,日子过得好不好,听到外孙女说在成为医徒前经常被上头的姑姑打骂责罚时,大家不禁又是一阵唏嘘。
“我可怜的儿,受苦了,受苦了,好在现在苦尽甘来,以后的好日子都是你的了。”老夫人拉着何大妮的手不停地摩挲着。
“以我儿的能干,将来不愁没好日子,最近几年城里一直有京城来的媒婆打听你,我们想着你要能嫁到京城也是件好事,你毕竟对京城熟悉,这几年又一直伺候着权贵人物,又是宫婢出身,知规矩懂进退,京城大户就喜欢这样的儿媳妇。
你那败家子的弟弟没干过好事,唯独退亲这件事做对了,我们花钱买回你娘亲的那块玉佩心甘情愿。”杨老爷子向身边的丫头使了个眼色。
丫头很快捧来一个红布托盘放榻前小几上,托盘上有一个小木匣子和一个长木匣子,何大妮好奇她看着这两个匣子不知道是干什么用。
老爷子先拿起那个方匣子,打开来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圆形玉佩,温润如水的色泽,正中间透雕着两只蝙蝠,玉佩的下面还挂着一根红丝穗。
“外祖父,这个玉佩……”何大妮看到玉佩觉得有些眼熟。
“这个就是你娘亲当年的嫁妆玉佩,要不是你继母贪心私自昧下,如今也回不到咱们手中。”老爷子把匣子放在塌几上推给何大妮,“来,拿着,这本就是你娘亲留给你的遗物,是你的嫁妆,今日完璧归赵,你可要收好,别再让人给弄了去。”
“外祖父,这太贵重了,既然是娘亲的遗物,还是你们留着做个念想吧。”何大妮根本不敢收这份礼物,连忙推辞。
“妮儿,收下,你将来出阁总要几件像样的嫁妆,你舅舅这几年跟不少京城客商打过交道,多少懂一些京城那边婚丧嫁娶的规矩。碰到两方家庭家境悬殊太大的联姻,男方家往往会大方说女方家困难,不要女方嫁妆,只要姑娘进门就好。告诉你,这都是嘴巴上好听的客气,不说接亲那一路招摇过市了,新媳妇进了门要拜堂行礼了,身上连件好点的首饰都没有,就算婆家不说什么,来吃酒的宾客亲戚街坊邻居怎么可能不议论?妯娌弟妹难道不议论?人心都会变的,时间一长,这种话听得多了,媳妇在家里还能有舒坦日子过?”老夫人说了一大通话,跟着拿起那个长方匣子打开来给何大妮看。
“看,这是你舅舅舅母为你出嫁那天预备的老坑翡翠镯子,这么多年没见你,也不知道你现在手大手小,来来,都试试,看哪对合适就选哪对。大红嫁衣的袖子里露出两点翠绿,嘿,最惹眼了。”
何大妮彻底傻眼,瞪着匣子里那一溜五对翠绿镯子说不出话来,都是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对比之下只有些微的色差,每一对单拎出来都是极品货色。
“来,戴上试试,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舅母笑盈盈地上前来,与外祖母一道给何大妮试戴镯子。
何大妮感动地难以言表,由着二位长辈给自己套镯子,她知道外祖家是真心疼爱自己这具壳子,当年没能代替去世的女儿照顾好外孙女肯定另有原因。
过了一会儿,何大妮挑好了镯子,长辈们就让她这样戴在手腕上,剩下的就让丫头们拿了下去。
“嗯,多漂亮,姑娘家还是要几样首饰的。”老夫人牵着何大妮的手上看下看,笑得开心。
“多谢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叫外孙女儿知道自己原来还是有家人疼爱的。”何大妮掏出手帕在眼睛上按了按,代真正的何大妮真心感谢外祖一家。
“哎哟,我的心肝肉哎,你那苦命的娘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打小就备受疼爱,你又是她唯一的女儿,咱们不疼你哪个疼你哟。”老夫人抱着何大妮又是一阵哭,舅母和表嫂赶紧上前与何大妮一起宽慰,这才重新哄得老夫人好了一些。
“咱们妮儿是有本事的人,可以自己赚嫁妆,但到底有这么大年纪了,要尽快嫁人才是,哪有时间让你自己慢慢赚嫁妆的,你家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不就得我们帮衬帮衬,让你婆家不至于轻视你。来,好孩子,把东西收下,回家藏起来,别让你父亲和继母知道。”老爷子这时接过话来,把玉佩放进匣子,合上盖子,连匣子一块给何大妮。
何大妮看看匣子,又看看自己两个手腕,知道自己不能拂了长辈们的心意,但这么贵重的东西要是拿回家可就危险了。
“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谢谢你们对大妮的体贴照顾,但是玉佩和镯子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拿回家,还烦请你们代我收起来,家里实在没地方藏这么贵重的东西。”
“怎么?你家穷到连个柜子都没有?”大家诧异了。
“唉,别说柜子了,我回到家,我睡的屋里除了一张光炕外,整个一家徒四壁,连床破被褥都没有,还得我临时出去现买。也该着我运气好,得了一床可怜姑娘被迫不要的新被子,下午又在木匠那买了两张桌子和一个盆架,这才让屋里有了几件家什,我自己的衣服都只能是叠放在炕上,连门窗都是那天下午一起修的,不然在那样一个漏风的屋子里睡一晚上,等天亮我铁定就起不来了。”何大妮轻描淡写地把她刚回家时的情景告诉给长辈们听。
“报应呐,都是报应,叫他们生个那样的好儿子,叫他们随意欺负你,看看他们过的什么日子吧,都是报应!”老夫人咬牙切齿地道。
“外祖母,您别太生气,那些日子都过去了,现在我好好的呢。”老夫人的情绪波动实在太大,何大妮赶紧忙着宽慰。
“好什么呀,你不就是当了医徒后日子才好过一些,考中医婆才彻底翻了身。这要是万一没考中医婆,你会怎样?”老夫人问了一个全家人都想知道但一时都没顾上问的问题。
“要是没考中医婆,照宫里规矩,那就是个普通宫婢,得干到五十岁才能离宫了。”何大妮的语气依旧淡然。
“哎哟哟哟哟,老天保佑啊老天保佑,我儿提前回来了,乖儿乖儿!当年你上京城时,你舅舅得到消息晚了,一路上追都没追到,我们连你进京前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气愤不过冲到何家耙你爹臭骂一顿,当时两家都叫了人手,差点打起来。”老夫人又是一阵激动,表嫂赶忙帮着抚胸抚背。
“怎会闹得这样厉害?!”何大妮大感惊讶。
“这个说来话长了,这也是为什么在你日子最难过的那几年里,我们没有管到你的原因。那时候已经自顾不暇,对你关心不够,可要是知道你被那恶毒女人那样虐待,我们就算日子再难过也要抢你回来抚养,才不管他何家什么脸面呢。”老爷子心情有些沉重地拿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挡住了他的表情。
“舅母手上的茧子是不是就是那几年操劳家务磨出来?家里曾发生过什么变故?”何大妮关心问道。
“哎呀,妮儿怎么知道舅母手上有茧子?”杨方氏好奇问道,家人也都一样好奇。
“舅母,就是刚刚给您见礼时,咱俩不是手握手么,就这么摸出来的。茧子一旦磨出来就再褪不掉了,最多变薄软化,但在生过茧的地方摸着还是有层硬皮,甥女也是做过粗活的,手上也有这样的茧子,也是近几年没再做粗活茧子才慢慢薄了些。”何大妮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妮儿说得不错,家里正是过了几年艰难日子,所以才没法照顾到你,连打听一下你的境况的心思都没有,只想着家里怎么过。你舅母本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那几年一肩挑起家里家外的所有事情,也真是苦了她了。”老夫人想起往事,伸手去牵儿媳妇的手,“好在一切苦尽甘来,我们杨家又重新起来了。”
“外祖母,能仔细说说么,我想听。”何大妮觉得杨家的这场变故可能不比何家的小。
“我来说吧,这事得从你继母进门时讲起。”舅舅杨珏接过话茬,继续下去。
“舅舅请讲。”何大妮端正坐姿洗耳恭听。
“当年你娘去世后,你爹曾经把你送到家里托我们照顾过一阵子,直到你继母进了门才把你接了回去,那时你还小这些事怕是没有印象了。”
何大妮点头,“的确是,我对小时候的事印象很模糊。”
“你继母刚进门头一年,我们经常上门探望你,看到她对你还可以,我们也不要求她待你像亲娘一样,只要你生活无虞我们也就满意了。等到你大弟弟出生后,我们也去看过你几次,那时你的情况还没有变化,而且我们也想过,幸好你是个姑娘,妨碍不到她儿子什么,她只要对你态度不变都算挺好,既然是继母我们也不强求她太多。”
杨珏歇了口气继续道,“但这之后,我们家里遇到变故,你也知道做古玩的风险很大,一件所谓的古董万一看走眼,那损失就大了去了。你外祖父就碰到这样的事,还是多年老友设下的连环骗局,用真假两个古董玉香炉骗去你外祖父大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