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暴走农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暴走农妇-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了,姑姑,我一个人去就好了。”小猴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

“去吧,你们小孩儿凑一堆热闹多了。”梁思南笑着说道。

小李氏无语地撇撇嘴,“就你善心。”

幺女梁思思忍了很久终于忍受不了了,“三嫂,好好的吃一顿饭不好么?”

小李氏讪讪地低下头吃饭。

吃到一半的时候,梁老汉让梁思敏进屋把酒坛子拿出来,然后让他给每个人盛上酒,那酒是梁老汉自己酿的粮食酒,并不是特别醉人。

刘伊和梁思南都会喝酒,尝了尝味道不错。

“爹爹,你们在喝什么”二宝好奇地问道,其实他知道那是酒,只是想尝一下。

梁思南拿筷子在酒里蘸了一下,然后让二宝伸出舌头,“好喝不?”

二宝的笑脸皱到一块去了,“不好喝。”

梁思敏看着有趣,也拿筷子蘸了蘸,“小陀螺,张嘴。怎么样?”

小陀螺只说了四个字,“好吃,还要。”

梁思敏看到宋氏不认同的目光,讪笑,“我开玩笑的,谁知道……儿子,酒可不是好东西,不能多喝。”

小陀螺撅嘴,“爹爹,坏。”然后就拿小肉手去拍梁思敏。

众人都被小陀螺给逗乐了。

李氏忽然想起自家三媳妇成亲这么久了,肚子还没动静呢,“淑珍,肚子有动静没?”

小李氏吃的正开心突然就听到话头落自己身上了,而且还是自己一直在意的事,一时不知所措地看向老三梁思睿,谁知梁思睿看都没有她,更别提解围了。

“婆婆,我……”小李氏忐忑极了,更加不知道该找个什么理由。

毕竟是自己的侄女,李氏也不打算为难她,“你可要加把劲儿,挣点气,给老婆子我生个大胖孙子我就满足了。”

梁思睿对这个话题一点儿都没有兴趣,除了读书他就对吃感兴趣,甚至是夫妻之事每次也是草草了事,不过他还是随口问道,“娘,你那么多孙子呢,不用紧着我们。”

“那怎么能一样呢?”李氏反应也太大了,听到梁老汉咳嗽一声,她才反应过来,掩饰性地解释了一下,“孙子再多我也不嫌多,总之,淑珍你跟老三要加把劲儿啊。”

小李氏看了一眼吃的正欢的梁思睿心里哀愁更添一分。

吃过午饭之后,刘伊帮着收拾收拾,大家就散了。

“姑父,还是你做饭好吃。”这是小猴对梁思南说的第一句话。

梁思南摸摸他的小脑袋,“才吃两天饭你就受不了了,要是我走了,看你怎么办?”梁思南纯粹是说笑的好不?

谁成想小猴想别处去了,“姑父,你去哪儿啊,你要把我赶走吗?别赶我走,姑父。”

“谁说要赶你走啊?我过两天就要去镇上当学徒了,你姑姑也要去村东宋婆那里学艺,你呢就好好照顾三个萝卜头就好了。”梁思南温和地说。

小猴点点头,“姑父,你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姑姑和大宝他们的。”

三个萝卜头一齐坐在门槛,一齐用双手撑着头,“姑父!叫的好亲,抢我们爹爹的坏人。”二宝嘟嘴抱怨。

大宝表示同意。

宝妹歪头,“小猴哥哥没有爹爹和娘亲很可怜。”

“我们被抢了爹爹才可怜。”二宝就知道宝妹心软,爹爹说的对,小姑娘就是麻烦。

大宝这回又去同意宝妹了,“宝妹说的对。”

“大宝,墙头草!”二宝不高兴了,大宝竟然不站在自己一边。

“只要他不抢娘亲就好了。”大宝对二宝说,二宝想了一下很在理。

梁思南特意将晚饭安排的晚一些,这样一家人就可以赏月了。

“爹爹,月亮为什么有的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呢?”宝妹觉得自家爹爹肯定知道。

“因为月宫被遮住了。”梁思南解释的稍微梦幻了点儿。

大宝记得梁思南说过月宫里住着嫦娥仙子,“爹爹,嫦娥仙子是不是很漂亮?有没有娘亲漂亮?”

梁思南刚想说“当然是嫦娥漂亮”就看到刘伊含笑地看着他,那话实在说不出口,说出来就是找虐的,梁思南赌一个土豆,他要是说嫦娥比刘伊漂亮,刘伊肯定会生气地说:“那你找嫦娥过日子去吧。”

“当然是你们娘亲最好看。你说对吧,娘子。”梁思南对刘伊挤挤眼。

“爹爹,嫦娥仙子一个人住在月宫会不会很寂寞?”宝妹又问道。

这次梁思南没开口,二宝就说了,“笨蛋宝妹,嫦娥仙子偷吃了灵药才被关到月宫去的,谁让她贪吃啦。”得,嫦娥在二宝眼里就是个吃货。

小猴“噗哈哈哈”地笑了,“仙子才不是吃货呢,镇上有个广寒庙,我以前饿了就回去仙子面前祈祷,然后就会有好心的婆婆给我馒头吃。”

“听说过女娲庙、观音庙、真君庙,还没听说过广寒庙呢,相公,我们有空就去看看,是不是像小猴说的那么神奇。”刘伊笑道。

“真的很灵的,不过,广寒庙已经很少有人去了。”小猴失落地说,“因为嫦娥仙子的头没了,大家都说这是不祥之兆,所以就没有人去那里了。”

大家都看得出来,小猴对那里很有感情,“唉,你们有没有听过嫦娥仙子和吴刚的故事?”刘伊笑着说道。

小萝卜头们都摇摇头,“吴刚是谁啊?”

“嫦娥啊本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升仙的灵药得以成仙,在天宫上又与仙人吴刚相恋,玉皇大帝很生气,就把嫦娥关在了广寒宫,而让吴刚砍广寒宫门前的玉桂树,玉桂树砍断了还会生长起来,所以吴刚就一直砍玉桂,直到地老天荒。”刘伊小时候听麻麻说的就是这个。

梁思南噗嗤笑了,“我咋听说的不是这样的?哈哈哈,算了算了,娘子你说了算。”

二宝好奇地问:“爹爹,玉皇大帝为什么生气啊?”

“这个,因为他们违反了天规,正所谓‘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舜亡’,就是说天地之间自有其规律,人为不能改变。”


作者有话要说:上榜的赶脚真好!
上红字榜比上编推感觉更好!!!
本周一万五的任务!!
快来鞭策我吧!!
下章开始夫妻俩就要分开了,时间会过了比较快一些,毕竟在我的计划里要写到宝妹嫁人啊!!!




、过渡

作者有话要说:PS:《另一种人生》 我手贱开新坑了,但是总觉得名字不太好,于是亲们帮我想个书名吧。么么哒。
这个侯瑶珠姑娘就是个炮灰,既然我费了脑细胞给你起名字,你就要物尽其用哈哈哈哈。
【相传,唐朝高宗时,工部尚书武士之女武媚娘(武则天原名),14岁时,就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当时因君命难违,她不得不离开她自小青梅竹马的情郎哥常剑峰。武媚娘在幼时读书之余,常和剑峰一起游河湾,而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游河过湾,总要到削面店吃上一碗。因此与店老板混得熟了,经常边吃边淡论面的制作,一段时间后也对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来,他们想夏天要是吃一种凉面该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凉面吧”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由此传开,成为当地人人爱吃的地方名食。后来,媚娘去了京都长安。虽然她与常剑峰终未成夫妻,但夫妻米凉面却被流传下来。 
后来,武媚娘当了女皇帝,还念念不忘“夫妻米凉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厨给她烹制一碗食用,这样一直到她的天年。 
现在,女皇蒸凉面仍然在武则天的故乡——四川广元被广泛食用,但在外地,几乎很难吃到正宗的女皇蒸凉面。】
广元米凉面我会说我吃过吗?我会说超级好吃吗?
这章就是个过渡,时间的过渡。
求评论,求评论。
我是日更君。

早在几天以前;刘伊就将梁思南要用到的东西收拾好了。

从这一天开始,夫妻俩就会过上离多聚少的日子,但是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早夫妻俩就起床了,梁思南背上行囊带着家人的牵挂走了,天和堂掌柜已经说了,他们每个月可以回家两天;过年过节也都会有相应的假期。

刘伊知道小猴还小,只能帮她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并不能给三个萝卜头做饭吃,在征得宋婆的同意后;刘伊就将四个孩子一起带到了宋婆家。

宋婆那里也有一个小女孩,听说是宋婆的外孙女,而宋婆的女儿、女婿都得病死了。

那个小女孩跟小猴差不多大;于是五个孩子玩得很开,其实也主要是小猴和小女孩照顾三个萝卜头,那三个就是不省心的家伙。

宋婆并不知道刘伊会接生,首先就给她讲她们的祖师爷,洪公法祖其实是对妇科都很有研究,而且每次分文不取,只要一个鸡腿,这样说来刘伊就觉得他跟洪七公有点儿像。

“我们做稳婆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德。不能因为孕妇是贫困家的就轻视怠慢,也不能因为孕妇是权贵家的就无原则的巴结。”

宋婆也不是个唧唧歪歪的老婆子,只是刘伊呆在这个小山村还好,要是有了大造化去了外边,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失自我,那就不好了,说轻了那是祖师爷的名声,说中了那可是人命关天啊。

“师父,你喜欢吃什么菜,我中午做。”宋婆每次也都是一个人吃饭,顶多加上个桃子,也就是宋婆的外孙女。

“我没什么挑剔的,菜园子里什么样的菜都有,米在米缸里。”宋婆家的厨房并不是像刘伊家那种,于是光线不太好。

现在是秋季了,草木枯黄,刘伊发现宋婆还会编草鞋,“哇,师父你好厉害。”

刘伊的姥姥常说:“俺们那时候只能穿草鞋。”她不知道那时候的草鞋是什么样,反正她毕业后参加工作那时候编的精细的草鞋要几百块钱一双呢,当然没有人回去穿,只不过拿着当工艺品,或者挂墙上。

挂墙上的目的自然是辟邪,“墙壁”的“壁”以及“草鞋”的“鞋”,还真有人这么讲究呢。

宋婆一看刘伊眼睛里的光芒就知道她想学,罢了,怎么样也不能带入棺材,“你这么想学,不如做道菜讨我欢心。”

宋婆这不算为难刘伊,只是刘伊厨艺真的很一般,最后只能为难地看着宋婆。

“上次吃那个麻球不错,虽然有点儿甜,我们家桃子挺喜欢吃的。”宋婆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牙口很好,所以对麻球还算喜爱。

“那个是我相公做的。”上次梁思南做了麻球,刘伊想着就给宋婆送了一些,没想到她爱吃。

宋婆哑然失笑,“唉,你啊摊上了个好丈夫,我家女婿就从不会做饭……唉,不说这个了。”女儿女婿又是宋婆的伤心点。

刘伊突然想起她会做米凉面,“师父,你这里有没有石磨和蒸笼?”

宋婆点点头,“石磨在棚子里,蒸笼在厨房的墙上挂着呢。”

刘伊松一口气,终于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了,刘伊把米放在磨里磨成米浆,在蒸笼上放一块干净小孔纱布,然后把米浆倒到纱布上。蒸几分钟之后把凝固的米浆放到一旁冷却,然后用刀切成小条。

刘伊从宋婆厨房里找到许多调料拌上,刘氏米凉面就做好了。

献宝似地端到宋婆面前,“师父,你尝尝,怎么样?”

宋婆闻着觉得挺香的,尝了一口,“嗯嗯,果然不错。”

等到宋婆将米凉面吃完之后刘伊才问:“那师父,你高不高兴啊?”

宋婆了然地点点头,“就知道你是惦记我那做草鞋的技术。你都喊我一声师傅了,我哪有不教你的道理啊。不过,多做几次米凉面才好。”

相处了很多天,刘伊渐渐发觉宋婆并不是表面上那么严肃,只要你跟她混熟了。

比较奇怪的是,刘伊觉得宋婆不像是普通的农妇,感觉她应该是天生贵女。

很久之后,宋婆才说起她的身世,她本是邻国一个侯爷家的女儿,但在她幼年时国家被攻占了,现在已经是楚国的领土了,她也是颠沛流离到了齐国。

梁思南的学徒生涯也刚刚开始,不过他的运气似乎有点儿好,因为他去天和堂没两天就被陈大夫看中了,不是那个看中,而是每个大夫都会找几个学徒给自己当助手,要是没被看中,你就只能在大堂跑跑腿了,学不到东西。

梁思南把这归结为幸运。

在家的时候,梁思南就看过许多关于医药方面的书籍,而对于把脉这方面也略微懂得,就是穴道拿不准,中医果然不是那么好当的。

梁思南在这种压力下更加敬佩梁父梁母了,人才啊。

梁思南的幸运自然遭到了别人的嫉妒,而他入门最晚却年纪最大,每次还得恭敬地称别人一声“师兄”。

天和堂因为其优渥的条件前来学徒的少年很多,但梁思南都可以被他们称作大叔了,也不会跟他们嫉妒,依然坚持自己的本分。

就是这份坚守让陈大夫更加看重他,只是……

“唉,小梁啊,你跟你娘子怎么样了?”陈大夫在闲暇时候忽然问了这么个问题。

梁思南一愣,没明白陈大夫的意思,“哈?”

“你忘啦,几个月前你找我给你夫妻二人看病,说你夫妻二人房、事不和谐,想起来了吧?”陈大夫算是半个老头子了,说这话也是没羞没臊的,还好梁思南脸皮厚。

“哦~~想起来了,陈大夫多亏了你啊,我们夫妻和谐多了。梁思南猛然想起那个说话无比直接的大夫”梁思南猛然想起那个说话无比直接的大夫。

陈大夫乐呵呵地笑了,“成亲了跟没成亲的就是不一样。跟没成亲的小子说两句脸红一整天,你就不同了。”

梁思南心想这是不是说我脸皮很厚呢?

“我可没有说你脸皮厚的意思。”陈大夫如幽冥般的声音传来。

梁思南只能“嘿嘿”一笑。

梁思南底子好,思维活跃,跟着陈大夫看病也提出了不少可建设性意见,这样陈大夫就更喜欢每次去给别人看病都带着梁思南了。

这样的劲敌怎么能不招人记恨,梁思南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有谱,虽然不把事情捅出来,但总会私下解决。

梁思南从不会使用暴力,他会用聪明人的办法让那些嫉妒、陷害他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