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掌好莱坞-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视剧,只是会占用人的一部分精力,而拍摄肥皂剧的话,那么几个人什么都不用做了,天天拍摄肥皂剧就可以了。

而且,肥皂剧因为很容易编,所以很有可能无限期的编下去,一旦沾染上,就很难脱身。美国的长命肥皂剧《我们的日子》,硬是编了11000多集,从1965年开播,播放了40年都没停。而cbs的电视剧《指路明灯》,共播出了72季,多达18262集——有些电视剧很长会吸引人,可是有些电视剧,长到了会让人看一眼集数都败退。

这些东西,粘来粘去没完没了,故事很单调老套,而且情节本身不强,拍摄这些没多大意思。虽然现在几个人的小公司是处于低谷的,但是几个人想要的却也是重新崛起,他们想要拍摄一些出色的作品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不是从此以后就靠着电视剧混饭吃,这样的东西,实在不反映他们的创作能力,他们自然就不会去考虑。

而另外一个被排除的,是情景喜剧。情景喜剧是给大家娱乐用的,看点在于台词搞笑,情节设置也不能太复杂,室内剧这玩意儿,上百集下来就两三个场景,人物很多时候需要为了剧情牺牲智商,只要观众看着高兴,怎么来都好,反正没人较真——这些特点决定了,拍摄这样的电视剧,工作也是极为轻松的,编剧随便编,演员夸张演,导演连场景都不用布置,制作者们可以轻松完成工作,自然也不会引起什么人的重视。

既然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让电影制片商给自己投资拍电影,那么,靠的就不能是那些没有剧情的肥皂剧,或者是靠台词逗乐子的搞笑剧。想要拍摄电视剧,还是得靠着情节出色,拍摄手法引人入胜的电视剧取胜才好。

“我们拍的,必须是戏剧——放到艾美奖上,得是drama才可以。情景喜剧什么的,扔到一边去吧,创作那种东西,我们这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了。我们现在需要的一部戏剧——罪案剧,科幻剧,医疗剧,灵异剧,校园剧,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拍摄哪个类型的东西。”

戏剧类其实不止这些分类,不过,几个人能够拍摄的,也就是这些分类了。其他的类型的电视剧,几个年轻人实在玩不转,历史类无一不是大投资,政治类很有可能触及红线,那些东西,还是不要去考虑的好。没有那个资本,没有那个门路,拍摄那东西不可能。

“首先排除了校园剧吧,这东西拍出来,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克拉克迟疑了一下,首先开了口,他一开口,几个人就都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赞同。

这几类电视剧里面,校园剧,又是一个可以被轻松地扔掉的剧种。因为拍摄校园剧,需要的同样不是拍摄手法,而很大程度上是俊男美女,只要演员够帅气,就能够拍摄出来好的戏剧。两三个俊男美女扔过去,然后就是互相爱,互相骗,没的演了,就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换个组合方式继续爱,继续骗,这样的电视剧,对编者要求不高,几个人自然也不考虑。

“那么剩下的类型中,又可以排除哪一个?”鲍勃抬头问道,“我建议排除科幻和灵异,这两个分类,也没多大意思。”

“科幻故事不行么?”利维反问道。

“现在不是三巨头的黄金年代了,科幻作品的质量没有阿西莫夫年代那么高了。而且,电视剧行业尤其如此,科幻和灵异,太多的都是那种故事编不圆了,就拿根本解释不通的幻想来凑的玩意儿,为了故事需要,胡乱编的太多,把这个剧种的名声已经毁掉了——人们讨厌科幻剧,就是因为那些不讲逻辑胡来的伪科幻。拍这个东西,拉不到投资的。科幻类也好,灵异类也好,拍摄的好坏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投资额度,没有足够的钱,还是别想得好。”

出乎意料,开口的是亚历山大,对这个,亚历山大比较熟悉。虽然他不懂得太多创作的事情,不过对于资金的问题,他清楚的很。

科幻和灵异类的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是制作人有的时候太胡来,为了拖剧集,很多时候设定都是可以随便改的。这样的玩意儿,也实在是没有多大的拍摄的价值。而且这样的电视剧的效果,也就是取决于投资额度的,给钱多了,特效做的好,就能够出来好电视剧,给钱不多,那就什么都不是。

“那么,就是剩下了两个了。医疗剧和罪案剧。”鲍勃开口说道,“不过也好,这两个是最大的分类。”

“也是最难拍摄的两个分类。”亚历山大开口说道,“《法律与秩序》,《急诊室的故事》,这两个作品,都是现在公认的这类型的电视剧的顶级水准,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无与伦比。拍摄这类电视剧,很容易被人怀疑是在模仿这两个,超越他们,很困难。”

nbc的这两部电视剧,利维也是久仰大名了。现在听到亚历山大提起,他也马上出言符合了,“没有错,超越《急诊室的故事》确实非常困难。有些电视剧,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这一部就是这样——从它确定了,电视剧本身的主题是‘专业’和‘人性’开始,以后的电视剧想要超越它,就是非常困难的了。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视剧,是一种王道——无法超越的王道。”

“那《法律与秩序》呢?”克拉克似乎听出来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说,《法律与秩序》可以超越?”

“《法律与秩序》确实是不错的电视剧,但是,这部电视剧,和划时代的电视剧,还有着一些差距。恰好,我有个想法,可以超过这部电视剧,对于整个罪案剧的发展,起到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利维笑了起来,“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的名字,叫做csi——犯罪现场调查。”

第十三节侦探,罪案

利维的话一出口,几个人的兴趣就都已经被提起了起来:刚才大家都在讨论该拍摄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利维没有吭声,难道就是在想这些?这么短的时间,他已经有了主意了?

“其实,我这两天思索的,也一直都是罪案剧或者医疗剧。早在侦探小说诞生之初,范达因就说过侦探小说如何才能够吸引人的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是杀人案,因为杀人案最为引人关注,会本能的激起来人的恐惧和复仇心理,小说才能够获得读者——这一个规律,过去再久都是适用的。佛经说,生死大恐怖,这是一条无法撼动的原则。最能够打动人的,永远是有人死掉。因为有死人,才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折磨,人类的感情才能够被释放到最大,而且,出于关心人是不是会死这个问题,观众也会一直跟着看下去,这也就是罪案剧和医疗剧最为受欢迎的理由了。所以我一直都在思索着这一方面的电视剧,而我自己,也有了一个想法。”利维开了口,他先是给几个朋友打了个预防针:他的想法太细致了,太详尽了,甚至有些详细的让人吃惊了,他说出来的时候,几个人肯定会怀疑的。

鲍勃耸耸肩,“你能够考虑到这个倒是用心了,不过,尼克,我先提醒你一下:电视剧可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串起来一组故事,创意的重要性,你得搞清楚了。”

“我当然明白。”利维笑了笑,这个方面,他还是知道的。

电视剧和电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一部电影想要拍摄,总得有个合适的剧本才可以去联系投资方。而电视剧则不同,只要有一个创意,就可以去投稿了。美剧和电影不同,在字幕里面,除了导演,编剧等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创。这个人物,在美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一部美剧,可能会有五六名,乃至于十几名编剧,但是原创者,只会有一个。这个电视剧独有,电影没有的角色,往往是一个电视剧的重要人物,靠着一个好的创意,原创者就是有机会去申请成为一部电视剧的制作人,参与分成。

“我想的东西,现在还没有人玩过:我们拍摄罪案剧,但是不去拍摄警察或者侦探。”

“没有警察或侦探?拍摄犯人么?”鲍勃反问道。

“不,我们拍摄一个专门负责给侦破案件的警察提供证据的专业科学小组的故事。”利维摆摆手,“我的创意很简单,但有几个好处:第一,我们不去执着于警匪之间故事,而是去刻画一群目前为止,没有太多在观众面前露面的人群。第二,专业性的现代侦破手段,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观众。第三,人物更多,情节可以更丰富,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写。就是这样,大家讨论吧。”

利维提出来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这些合作伙伴们,到底都是些什么水平的制作人。

“你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可是,这违背了侦探小说的原则。”鲍勃迟疑道,“侦探小说二十条原则中,让读者和侦探有平等的机会解谜,这是侦探小说的第一原则。而且侦探只有一名,这也是原则之一。这两条一条是侦探小说的根本,另外一条是侦探小说的趣味性保障,你全都给推翻了,怎么可能成功?”

短暂的沉默过后,鲍勃第一个打破了沉默。而他一开口,就让利维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们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罪案剧的创作,是以侦探小说为基础的,鲍勃第一时间就开始用侦探小说的理论去观测自己的想法,这很了不起。尤其是可以把范达因的二十守则记得很清楚,这也说明,鲍勃对罪案剧创作,有着很深厚的经验。

“范达因的二十守则里面还有不许有爱情故事呢,你现在做一部电视剧没有爱情故事,试试卖的动么?二十守则里面说不能出现黑社会组织,福尔摩斯都违反了这个原则,塑造了莫里亚蒂。”迈克尔马上就反驳了,“还有诺克斯十诫同理,‘有色人种中不可有中国人’——真按照他说的,我们等着被起诉种族歧视就好了。”

“爱情故事那是必须向市场妥协,诺克斯十诫是30年代的东西,当时还有人认为中国人会巫术呢,可这两条原则不一样……”

“鲍勃,其实我没有违反这两条原则。”利维再次开口打断了争论。“小组的侦破形式和高科技手段,这怎么还不是违反?”

“让读者和侦探有平等的机会解谜——这一条的关键,是让读者理解。侦探小说的关键点是塑造悬念,可是塑造悬念的同时,很容易让读者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无法把握故事脉络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所以要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跟着读下去——这是为什么有这一条。高科技手段出现,是为了分析人证和物证。其实就和推理破案的过程是一样的,是一层层的,把办案过程展现在观众们面前的。直到最后把所有的证据串起来之前,观众们是有着侦探同等的机会的。只不过,侦探小说是通过推理,我要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做。”

鲍勃愣了一会儿,他不是呆板的人,想了想就明白了利维的想法,“因为这样有助于更直观的表现出来办案进程?”

“是的。侦探小说改编成为电视剧,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侦探在头脑中的思考,无法直接呈献给观众。侦探不能够每走出一步,就告诉观众自己想到了哪里,小说可以,影视剧不行。影视不是文字,不能够通过旁白来诉说,把心理活动通过画外音来表示,那是太差劲的行为。电视剧中,侦探的进程只能暗示观众,可观众不一定看得懂,很有可能就甩开观众很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可是用高科技工具,就可以省略了思考过程,而且直接用语言向不懂高科技的人来表达是可以理解的,这就使得读者和侦探,更好的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可是你玩了花样,这样做,在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出来之前,读者无法超过侦探的进度。”

“不,你又错了。电视剧中的人,必须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据,观众可以直接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想法:专业性的破案和业余的推理之间的差别,可以制造平衡。”

“我只是觉得这么做有些耍滑头……可如果能够解决了侦探剧思路不好向读者展现的问题,这个滑头也无所谓的。”鲍勃拍了一下手,“那为什么是多个侦探,而不是一个?这个你得承认违反原则了吧?”

“不,原则是多个侦探不能竞争,因为彼此的信息都要展现在读者前,容易造成读者的信息轻松超过侦探。可是我做的,是让多个侦探合作,这不一样的。我做的,是为了展开剧情,有多个侦探商谈,可以让一些破案内容通过对话展现。以往的侦探真正破案中展现的智慧,只有到了最后一刻才能够显现出来。在此之前,他只能够通过个人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侦破的手段,还有个人的魅力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福尔摩斯常会分析一些身边的事物,是因为显示人物的与众不同。影视作品中,这一点很难做到让人满意,因为你不给那些细节过多的特写镜头,观众注意不到,彼此就不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给了,又破坏了你的作品的完整性。不过,如果多人合作,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在不同的方面,通过和队友的表现对比展现自己在不同方面的才智,这就可以直观的多了,如果同时展开两个案子,交叉进行,两组人马同时工作,可以多样化拍摄手法,不至于单调,更可以吊人胃口。”

鲍勃没有吭声,迈克尔却开口了,“我有些理解你的思路了:通过科学的方法取代推理,让办案过程变得直观化,同时,也让人们知道破案不依赖于天才侦探,也让案件更真实。通过破案过程中小组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来提高破案过程中的故事性和人物魅力,用这种方式来体现高智商的破案方式……这个想法,也许真的会很好呢,至少,足够新颖,比现在的罪案剧有趣。”

一部罪案剧的剧本想要成功,需要什么?首先,需要真实——脱离现实的犯罪,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意念杀人这种事情,观众只会当笑话看。其次,要有悬念。过于简单的案件侦破过程,会让观众觉得没意思。

罪案剧每年都会有很多,但是其大致的内容,差别却不是很大。要不然的话,就是天才侦探的破案过程,要不然就是近乎实拍,稍加美化的警察办案过程。前者的看点取决于演员魅力,后者的看点,则是取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