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好莱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掌好莱坞-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绝对不会有人愿意给他投资的。

就算是卡梅隆的名誉很高,就算是现在技术日趋成熟,可是,这里面还是有着太大的风险了。这不是投资一两千万拍摄一部文艺片,赔了也就赔了,损失还是承受得起的。这可是真正的大电影。

现在的电影特效规模。一亿以下的都是极为少见的,这样的规模,改成3d版,在尝试imax技术,拍摄的时候。没有三亿成本都下不来。而三亿的电影宣传费怎么也得一个亿了,这就是四个亿的美元——四亿美元的投资,票房达到了指环王的级别都只能算是赔钱的,除非超过泰坦尼克号,才算是胜利,这简直就是超级豪赌。

就算是那些大公司,在没有足够的利益保障的前提下,做这样的投资。也是要考虑再三的。要不是如此,卡梅隆干吗辛苦的去拍摄那些试验品?

可是现在,利维选择的竟然是要冒着风险。进行这种尝试了!

是的,不少媒体人认识利维的哥哥,他们也都知道,似乎利维在好莱坞之外做着一些其他的投资,收入也不算小,就算赔了。他也吃得起。但是,再多的收入。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这样扔出去真的好吗?而且。这要是玩砸了,他失去的可不只是他的钱财,而且还是他的名声。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导演的名声,说不定会让这一场电影全都填进去的。这不是一般的电影,这样的失败可不同于一部电影没有拿到好票房或者好评论,这是会让人倾家荡产的电影,一旦失败,从此以后,说不定就再也没人肯信任了。

一时之间,媒体也是议论纷纷,都在讨论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从市场份额,到技术应用,再到3d设备的投资和3d电影可能的花费,这各个方面,媒体全都计算在内,他们想要知道,这部电影到底能不能够赚钱。

可是仔细想象,要说可能,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利维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注重电影的艺术性的,但是他的电影公司,在电影特技方面,却从来都是很舍得花费工本的。x战警和生化危机这两个堪称摇钱树的系列电影,一直都是谜团公司在制作的,这两个电影一直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特效,这使得利维的特效公司,一直也都是水平不差。而且,为了应付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制作要求,谜团公司一直都和道具公司,特效公司,以及各种各样的特技工作人员打着交道,他们公司在这方面的潜力,一点也不差。

在技术方面,利维并不输人。

而且,看似三亿的制作成本很高,可是,如果比较一下最近几年的电影成本,似乎也不算是特别离谱。比如说,蜘蛛侠2上映之后,演员们普遍要求加薪,有人算过,如果蜘蛛侠3投拍的话,那么,它的投资也将要超过2。5亿,成为一部烧钱的大制作。如果2d的蜘蛛侠3都能够达到2。5亿,那么,拍摄一部3d电影花费三亿,也不算是特别奇怪的事情。

毕竟,这样的投资不断增长下去,就算是不拍摄3d电影,总有一天,电影的烧钱规模也是会超过了三亿的。

只是,就算是如此,可3d电影的拍摄未免还是太冒险了。一直以来,好莱坞主流的导演们,都是比较反对拍摄3d电影的,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电影一旦拍摄糟糕了,就会很差劲,这个尝试并不聪明。

只是,这个不聪明的尝试,是不是有着那么一丝成功的可能性呢?这也是媒体现在有些迟疑的。理智告诉他们,这样的电影很难成功,可是,如果3d电影真的拍摄成功了,那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这种期待,他们在心里,也是有着的。

媒体虽然有期待,可是毕竟他们担心电影砸了,他们的赞扬成了笑话,自己的名誉受损,因此不敢多说什么。可是影迷们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在看到了这个信息后,对此相当兴奋。

“如果电影真的能够拍摄成3d的,那可就真的太棒了。3d环境下的宇宙战争。这样的场面,想想都会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而且,利维的手笔本来就很大,三体1里面,三体星毁灭了四次。只是在平面上看都会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要是这样的场面是3d的,那将会是多么震撼?”

观众们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作为观众,他们可不会考虑电影拍摄失败了怎么样,他们更加期待的。是电影成功之后的效果。

而且,几乎所有的观众,也都认为三体这部电影,改编成为3d版是个很好的选择:最近这些年来,3d技术发展的很快。很多科幻迷们,也都在天文馆等地方,看过3d版的电影。他们很清楚,3d模式下会给人怎么样的观影感受。

比起来普通电影只是看的画面,3d电影可是真正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的。而且,要是比的画面,身临其境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可是三体的故事可不是一般的故事。科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瑰丽的景致和壮观的场面,这样的场面可以身临其境,那绝对是值得期待的。

现在的3d的东西。有天文馆里的宇宙模型,有海洋馆里的深海拍摄,这些东西不过是地球的现实状况,就已经让人兴奋不已了,何况是科幻中的瑰丽世界?

而且更何况,三体的规模局面。也值得期待。

三体这个系列,比起来别的科幻作品。显然是有着更大的气魄的。生化危机打了快两个小时,只是遇到了一个舔食者就算完了。这样的电影,就算是真的改编成了3d版,观众们也不会觉得特别有趣。可是,三体电影的两个小时,三体世界都毁灭了三四次了,不同场景,不同模样的特效几乎贯穿始终,这种不同规模的气魄,决定了电影改编成为3d之后,也会有着更多的受众,谁都相信,如果三体拍摄成为3d版本,利维拍摄的肯定会是让人满意的电影。

他是会把3d电影效果用于宇宙战争,还是会用于灾难性的事件?人们没有看过三体2的小说,对此不得而知,但是从第一部末尾的情况,人们可以推测第二部的情节,而这些设想,想想都会让人觉得心潮澎湃。

利维拍摄的这部电影,肯定会让人满意,这是源自于人们对大导演的信任,也是源自于人们对三体1的信心。

比起来媒体需要靠着数据分析前景,他们的分析远没有那么麻烦,对于他们来说,电影是否好看,这是唯一判断是不是要花钱的标准。

而此时此刻,无论是影迷,还是媒体,都把他们的目光对准了利维的公司,他们想要知道,谜团公司下一步会怎么做,他们的电影会如何拍摄。

某种意义上说,三体2的宣传,也算是一步到位了。电影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拍摄,但是它已经吸引了全好莱坞的目光了。

只是,此时此刻,比起来外界媒体的一片沸腾,谜团公司内部,倒是相对的要平静得多。虽然利维确定了自己的拍摄方向,但是,他知道,就算是眼光放得再长远,路也得一步步走才行。

因此,在公司里面,他对于电影的事务,还是有条不紊进行着自己的规划的。

“鲍勃,剧本改编的问题,还是要交给你来的。这部电影里面是有主角的,但是更多的,这是一个群像的电影,要把所有人物都凸现出来,不要生冷和刻板化。迈克尔,这部电影需要大量的场景设计,大量的服装,道具,工具的设计,我会给你列出来一张表格,你来负责去寻找相应的人,把这些做到最好。而演员的事情,和拍摄的筹谋,克拉克你依然得和我一起商量。”

“伙计们,这是一部3d电影,但是,这首先是一部电影。技术上面,我们需要进步,其他方面,我们也不能放下。让我们一同努力吧,让人们看看,我们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震撼!”

305第三零五节群星

三体2电影的拍摄,在外界的关注中,可以说是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了。利维把各项任务分配了下去,可是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就此休息了。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事情,哪一件都不容易。甚至可以说,现在公司里的事情,他几乎都得插一手才行。

比如说,剧本改编方面,他们的手里,确实是有着小说的,可是,想要改编成电影,这里面就要有一个结构的问题了。这个结构该如何设置更好,这也是利维需要管的:因为电影是他要拍摄的,作为导演,他总得对结构有个想法。鲍勃在书写台词方面,有着很强的功底,可是在电影结构方面,他还是得听导演的。

而利维对此,也提出了意见。

正如利维说的,这是一个群戏的场面,在这个电影中,有着诸多的不同的人面对危机的处理方式,而想要拍好了他们的不同,就得先确定好了演员们的演绎的不同。

在第一部里面,电影分为三条线索来展现,汇编成了一个故事后,逐步的把结论呈献给人们,而到了第二部里,利维则是不能够再这么做了。第二部里面,四个面壁人再加上一个自行其事的章北海,还有需要交代的联合国,以及平民的生活的改变,这些东西如果全都以第一部的方式来呈现的话那么,线索太多了,会显得非常杂乱无章。

而且,第一部的时候,这样展开是因为有着一个外星人这个隐藏的悬疑在,整个过程是把悬疑一步步揭开,层层解密才好看的。但是到了第二部里面,如何对抗外星人,从一开始就是最大的悬疑,他们所有的作为。都只是在这个悬疑之下进行的各种尝试——这些尝试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但是论及这些悬疑的层次,全都不如电影最大的问题重要。

如果没有办法层层推进,那么这个模式也就不太好用了。

因此,利维想到的,是另外一种拍摄方式:直接在最一开始,就让四个面壁者同台亮相。在联合国内见面,让这个计划直接呈现在观众们面前。而后,不断地展现他们的计划的同时。也让观众们知道有破壁者的存在,让观众们和破壁者一起,尝试寻找出来他们的计划是什么——这几个计划,一个比一个更凶残,观众们在推测这些计划的时候,也会随之带入到电影里面,跟着破壁者一起,推测人物的想法。

如果说第一部,是三条线索渐渐接近。最重拧成了一股绳的话,那么第二部,就是一个大树开枝散叶,逐渐发现每条路都不通。最后找到一条路,冲上云霄。

这样的结构,也就是利维想要的结构了。

这个电影的主线依然会是悬疑风格的:科幻电影本身的科幻成分,就是有这太多的未知因素的。用悬疑来拍摄科幻电影,才能够不断的把电影中的一个个疑问全都揭示出来,这本来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

这个模式。是利维早早敲定了的。敲定了之后,他就把这个大致的想法,交给了鲍勃去具体完成了。剧本这方面,还是得依靠鲍勃。

剧本方面,其实毕竟还是小事——有小说,有大纲,鲍勃可以做好。相比而言,利维更多的考虑的,还是剧中的演员,到底由谁来出演更好。

利维考虑的,是四个面壁人和联合国的众人们,在一开始就一起出现,这样的场面,等于是让这些演员们从一开始就比拼演技,因此,这些人挑选谁也是很重要的。

虽然说这部电影要是拍摄成了3d模式的,那么最大的看点,也就应该是特效而不是演员们的表演。可是,利维觉得,一部电影想要只做到了最好,总是不能够缺少好演员的。投资这么大的电影,随便找几个人来胡乱拍一下,利维是肯定不能接受的,这个电影该邀请谁,也是利维思考的。

而在他想来,他也是希望自己的电影里群星汇聚的。

而几个演员里面,利维最先确定的一个,就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剧中的联合国秘书长萨伊。

这个人物,在原著中应该是一个菲律宾人,外形上面应该更接近亚洲人。可惜的是,在原著中,对她的要求是一个亚洲淑女的形象,可是这样的形象的女演员,尤其是菲律宾女演员,利维就算是再怎么找,也是找不到的。菲律宾的电影产业并不算特别发达,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演菲律宾的人,又有些不一样。

利维倒是有些理解大刘在这里安排一个菲律宾人的用意:菲律宾是前殖民地,受过美国的统治,但是本身是一个东方国家。这样的地方,更大的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东西方的文化的融合。

小说中设计的几个人的国籍,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文化和人文上的思考。大刘在政治方面不算特别在行,这样的前殖民地国家出产顶级政治家的可能性很小,他考虑不到。但是,在文化上的思索,他还是有着一些的。

但是,想要展现出来东西方融合之后的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却没有必要非得用菲律宾这种国家的人。就算是安排了斯特里普出演,只要给她安排上一个国籍,或者一个背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自己拍电影,没法子完全按照小说的国籍来处理,这是无可奈何的。

在这个位置上,他的选择,依然是让白人来演。而梅丽尔。斯特里普作为一个成名演员,而且在利维记忆中,也确实是扮演过政治家角色且取得了成功的,让她来演,自然是再好不过。

这个剧中的萨伊毕竟是一个政治家。虽然她没有这里面的几个面壁者那么疯狂而大胆的计划,可她却也有着一系列的作为。从人类纪念计划到逼迫主角认真工作,她在这里面一直都出力不小,这样的一个女人,是有着女强人的一面的。

她不是一个简单的联合国式的花瓶,这样的局势下,她需要有着自己的能力。而梅丽尔这个演员,可以演出来她的能力。

而且。她的片酬本来也不是很高,也符合利维的要求。

斯特里普的片酬,一直以来都算是比较低的。虽然在80年代,她就曾经以当时女演员最高的300万的片酬接拍电影,但是一直到了2005年,她的片酬也依然还在500万上下浮动——虽然她是个好演员,可是也不得不接受市场的惯例。在好莱坞,老男人也许可以很吃香,但是老女人就不会了。女演员一旦上了年纪,戏路就会狭窄很多。商业大片里不需要老女人,而爱情喜剧里也不需要她们,她们能够演的只是一些温情脉脉的文艺片,甜甜演这样的电影,再好的演员片酬也高不起来。

按理说投资三个亿的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