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了这一下,典大郎双手麻木,已经握不住兵器。那根从中间弯曲的铁棍,无力的从典大郎的手心滑落,“嘭”的一声,在地上溅起了一阵尘土。
相比之下,周仓虽然失去了顺手的大砍刀,却因为大砍刀的破损,卸去了三成的反震力,双手虽然麻木,却没有被震破虎口。所以,他受到的伤害,反而较典大郎更轻。
双方的全力一击之下,最终还是两败俱伤,打了个平手。
然而,平手,对典大郎来讲,就是输了!
战场之上,没有公平可言。愣神片刻之后,双方反应过来,立刻决定了最后的战局。
在乡人的心目中,所向披靡的典大郎,居然被人打落了兵器!
这个震撼性的消息,立刻让缺少有效组织的豪强乡勇们,心胆俱丧。就连原本还有意一战的几个骑马武士,也毫不犹豫的拨转马头,掉头就跑。
见到这幅情形,本来还在惊骇犹豫的黄巾军战士们,立刻用勇气填满了身体,大声呼喝着,开始了惬意的追杀敌军之旅。
豪强武装,全线崩溃。黄巾军,大获全胜!
张狂长矛向前一指,发令喊道:
“左屯追杀两里即回!右屯留下,打扫战场!”
得到命令的左屯黄巾军战士,大喜过望,纷纷积极行动。有马的催动胯下的劣马,没马的也迈开大步,勇猛的发起追杀。
至于右屯,本来就是步卒,还掺杂了部分老弱,打扫战场是分内之事,倒也没有话讲。再说了,行军这么久,可以休息一下,他们也正是求之不得呢。
然后,张狂的目光,望向了被数十名黄巾力士,团团包围的典大郎。
由于刚才的一击,耗尽了体力和“战炁”,现在的典大郎,根本无力撤退。如今而言,受了些内伤的典大郎,也只是能勉强站着,手中握着一根捡到的劣质长矛,对着敌人怒目而视。
不过,周围的黄巾力士们,敬佩他是条好汉,也不主动进攻,只是与他耗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渠帅,做出处置的决断。
张狂跳下马来,排众而入,来到典大郎面前。那典大郎到了这般窘迫的地步,却依然毫无惧色,张口便对张狂叫道:
“汝就是这伙黄巾的首领?将典某围住,却不动手,却要怎样?”
张狂对这条大汉很是欣赏。能与勇武如周仓这样的猛将,力拼数十回合,还占了上风的人,想来在当前的大汉帝国里,想来是很难找出几个来的。
要知道,如今的周仓,可是被张狂“点化”过的,若是论起武力的强悍来,张狂自信,就算是被公认为为“黄巾军第一高手”的管亥,也未必能胜过周仓。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那位典大郎的强悍程度。
更何况,说起三国第一流猛将来,正好有一位张狂极为欣赏的猛将,也是姓典……
张狂不顾典大郎敌视的态度,在他面前,深深的施了一礼。这一下,不但让黄巾力士们很是奇怪,也让典大郎大为惊讶。
“我乃巨鹿张狂,字无忌。足下可是陈留己吾人?”
典大郎惊疑的问道:
“啊?你……怎么知道?……”
“足下可是姓典,单名一个韦字?”
“……你认识某家?”
张狂轻轻一笑,朗声道:
“己吾典韦,乃是我命中注定的左膀右臂,我如何不认识?”
此话一出,典韦那狰狞丑陋的脸上,透露出一丝狐疑,一份慎重。
这年头,由于有大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力宣扬,谶纬之学甚为流行。典韦虽然识字不多,却也在乡间长者的言语里,听说过不少的谶语童谣。
现在,在战场上遇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却对自己这个无名之辈极为了解,典韦心中虽然不信这番话,却也不能完全确定。这番犹豫,反映在话语里,言辞也就客气了起来。
“公子为何这样说?”
“我本是‘天公将军’族人,自幼学习《太平清领书》,偶有所得。今天一见足下,倍感亲切,立刻明白了足下的来历,亦知道足下本是我的臂膀。如今足下既然明了此事,还不马上醒悟?”
“居然是这样……”
“渠帅真是太神了!”
听到这番话,当事人典韦还没有反应,周围的黄巾军战士,倒是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迅速的相信,刚才的敌人,原来就是己方的人。对准典韦的兵刃,也自动的放下。
看到这一幕,张狂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些家伙,还真是严重缺乏军事素养啊!
典韦被这番神神道道的话引导,心中有些半信半疑。但是,他也是意志坚定的强者。光凭一段话语,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动摇的。典韦缓缓的摇摇头,低沉的说道:
“空口无凭,某不信。”
话语出口,典韦就见到周围的黄巾军战士,脸色都有些难看。本已垂下的兵刃,迅速的再次对准典韦的魁梧身躯。更有嘴快的黄巾军士卒,想要反驳一番。不过,这时,已经有一个洪亮的声音,插入了谈话当中。
“典兄不可不信!周某作证,主公的话,必然是千真万确!”
ps:人物——典韦。
典韦是曹操手下头号猛将。他的故事,可以说是众所皆知,无需作者多说。
三国中,典韦出场,是在诸侯联军讨董之后。这意味着,在黄巾起义之时,典韦还是一个乡间游侠。结合典韦曾经为友报仇,刺杀汉朝官吏的经历,此时甚至可能是个通缉犯。
所以,作者安排典韦,混在一只无名的豪强武装之中。而典韦此时,年纪还不大,远未到他的武力巅峰值,所以各位读者,也请稍安勿躁。



第3节 点化当为禄
“典兄不可不信!周某作证,主公的话,必然是千真万确!”
由于在与典韦的激战中伤了元气,周仓之前,一直在旁边修整体力。但是,听到典韦的话语,他忍不住就为主公张狂,分辨起来。
“你是……”
“某家是河东大阳人,姓周名仓,主公为某赐字为‘大丰’。典兄,主公是何等样的人物,又怎会虚言欺骗与你?”
对张狂这个年青的首领,典韦并不太相信。但是,对于刚才与自己交锋十数回合,最终平分秋色的强者,典韦却不得不相信。凭着野兽般的直觉,典韦已经察觉,周仓此人,不是那种有能力作伪的奸猾之徒。
如此一个英雄人物,却对一旁那个小白脸首领,真心信服。这样的事实,让典韦的心中,又增加了几分不确定。
——莫非,这位姓张的黄巾军首领,所说的话语,确实是真的?
张狂本来打算亲自出马,利用如簧的巧舌,说服典韦加入自己的麾下。不过,见到周仓这个更为典韦信服的人,主动开口,也乐得暂时闭上嘴巴。
周仓这人,虽然看起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口才并不算差。他与典韦狠狠的拼过一场,自知若论起真实的实力来,自己其实,还要差上对方一筹。不过,当周仓发现,有可能将这个强悍的对手,变成己方的一员之时,自然大是激动。
“典兄可曾知道,若是五日之前,某家遇到典兄,将会是何等情形?”
典韦这时,经过一点时间的休息,感觉已经恢复了三成的力气,心中略微有了点底气,好奇的接口问道:
“周兄且说?”
“五日之前,某家若是遇到典兄,只怕在典兄手下,撑不过三个回合!”
“这是为何?”
周仓崇敬的看了一眼张狂,得到了张狂暗中的鼓励,于是细细诉说起最近一个多月以来,发生的奇妙事情。
“……一月以前,某家主公在战场上,…………突然得到‘南华老仙’的指引,领悟了《太平天书》里《人卷》的奥秘,……
……可以对某等这些上天注定,转世前来辅佐主公的人,进行‘点化’,然后某等就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武力,来帮助主公,开创一个太平盛世了……”
对于周仓所说的这番奇异言语,典韦是半信半疑。
他在这世界上活了差不多二十年,并不是那种消息闭塞,从来没有出过家门的人。从一些见多识广的熟人口中,典韦也听说过,天下确实有着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有的能呼风唤雨,有的能赴汤蹈火,有的能日行千里,有的能化身草木……
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就是典韦心中可以确定的,具有不可思议神通的“仙师”一流。从这个方面来想一想,如果说张角的族人,也拥有某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奇异能力,却是完全合理。
——只是,这件事情若是落到了自己的头上,如果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典韦是不会就这样轻易相信的。
“空口无凭!张公子,你说某命中注定,是你麾下的左膀右臂,为何某却没有得到上天的启示?”
张狂暗中微微一笑,心道有门了。他表情严肃的说道:
“如此重要的大事,岂容我信口开河?等典君你被我点化之后,自然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要来辅佐谁了。”
这时,周围的一个黄巾力士插嘴叫道:
“渠帅,何不现在就点化了这厮,让他明白明白。也省得与这厮扯上这许多话!”
话音刚落,另一个黄巾力士急急的插嘴进来,大声的叫嚷道:
“不可!主公,先前可是说好的,下一个点化的,可是俺啊!”
先前那黄巾力士回口说道:
“何老四,你这小身板,就算是被渠帅点化了,也当不得什么大用。难不成,你当你能和周校尉相比啊?”
几个黄巾力士附和道:
“就是就是,不如先点化了这位典兄弟。人家可是以一敌百的猛将啊!”
何老四一急,口吃起来:
“尔……尔等……不是好人!……俺……俺才是……下一个!”
从这些黄巾士卒的对话中,典韦敏锐的听出了两个事实。
第一,这位年纪轻轻,长得白白净净的张姓渠帅,的确有“点化”他人的奇异能力。
第二,这种奇异的“点化”能力,的确有着大幅度强化个人武力的效果。那个周姓的黄巾猛将,就是这种“点化”的受益人。
——那么,要不要加入黄巾的队伍,去对抗汉室呢?
这个问题,对典韦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困扰。
作为一个被地方豪族招募的“游侠儿”,或者叫做“轻侠”,信奉的向来就是“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如果这位黄巾渠帅,真的能够将典韦的武力,大幅度的强化一番。有着这样的恩惠,典韦是毫不介意,当一回对抗汉室的反贼的。
反正,这腐朽的汉室,延续到了现在,上进的道路,早就已经被例如“四世三公”袁家之类的豪门士族,给彻底霸占住了。近年以来,汉家朝廷,从来就没有给过那些,像典韦这样中低阶层出生的人才,一条可以向上爬的道路。
才华横溢如“大贤良师”张角,不也就是因为上升无门,才转而潜心向道,折腾出这么偌大一个“太平道”来起事的吗?再说了,如今的黄巾,闹得是如火如荼,说不定……
——真就成了大事呢?
“都静下来!别吵嚷了!”
周仓见周围的黄巾力士们议论纷纷,不由得大声的呵斥。张狂待到周围安静了下来,清了清嗓子,大声的说道:
“我张狂定下的规矩,自然要自己遵守。既然下一位,说定了是何老四,就不会变了。再说了,若是典兄,不能证明自己对太平道的诚心,哪怕他是命中注定,将成为我的左膀右臂,也不能轻易的获得我的点化。”
“毕竟,南华老仙赐予我的神力,乃是用在我太平道将士的身上。非是对我太平道有功之人,是不可轻易点化的。这一点,务必请典君明白。”
典韦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心中一阵泄气。明明自己,还没有答应加入黄巾军,现在却稀里糊涂的,要和别人竞争起什么“点化”的先后顺序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饶是典韦并非一个粗心之人,这番折腾下来,还是被张狂成功的收入麾下。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看着周仓毫无戒心的朝自己走过来,递过一条用于绑在额头的黄色布巾,典韦心中闪过暴起发难,杀出重围的念头。但是略一思量,他还是放下来这个冒险的念头,顺手将黄色布巾绑在额头,算是正式加入了黄巾军。
见到典韦亲手将代表黄巾军的布条,绑在了头上,张狂表面上是不动声色,心中其实已经笑翻了天。三国里的超级猛将之一,被称为“一吕、二马、三典韦”的存在,岂是普通人物可以比拟?
这一刻,是自从张狂来到这个乱世之后,最为欣喜的一刻!
——有了典韦这样的强力保镖,以后自己在战场上的安全问题,就不在话下了!



第4节 天下可布武
这一刻,是自从张狂来到这个乱世之后,最为欣喜的一刻!
——有了典韦这样的强力保镖,以后自己在战场上的安全问题,就不在话下了!
这时候,派出去追杀敌人的黄巾骑兵队,也已经顺利返回。除了带回三十多颗首级之外,还押回了四十多名降俘。张狂让典韦出面,挑选其中愿意加入本方的,共有二十三人,编做典韦的手下。
其余的降俘,典韦又出面求情,张狂就顺便卖了典韦一个人情,对他们宣扬了一番“太平道”起义的缘由和目的,然后将这些降俘都放了。
——其实,黄巾大起义,是有着明确的纲领和目标的。绝不像后世的一些人所认为的,就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
在目前这一个时期,黄巾军的首领们,都是由那些难以通过正常渠道,从汉室政权手中分得权利的才智之士来担当。他们参与和领导起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藉此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
所以说,黄巾大起义的本质,还是遭到两次“党锢之祸”严重打压的部分高门士族阶层,与下层的寒门不得志士人相结合,所发动的对汉室的一次大反击。
正因为本质是这样的,才导致一开始发动得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在汉帝发布解除“党锢”之后,发展立刻出现了停滞。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本来暗中支持“太平道”发展的那些高门士族,在达到了解除“党锢之祸”的目的之后,立场迅速改变,开始与黄巾军为难。
以上内容,是张狂在结合了后世的零星历史知识,和对时局的观察,又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才得出的结论。
有了这样的认知,张狂这几天里,一直在思索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黄巾大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作为张角一族中,关系极为密切的侄子,张狂身上那深深的“太平道”烙印,是无论如何都洗不掉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株连”政策,张狂就逃不脱汉室的清算。
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