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着郭靖笨嘴拙舌的将这些事情一一说出,张狂的心里,那叫一个沸腾啊!
——这个世界,居然真的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我真的是什么天命之人?
一时间,张狂心中的得意,那是无以言表。
不过,随着郭靖、郭威两兄弟的进一步解说,张狂的得意,一下子被打消了不少。
原来,根据上古流传的占卜之道,郭太特地知会过郭靖,所谓的“天命之人”,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的。
天命何其缥缈?
天威何其浩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若有事,从来都不是依靠单独一人来完成的。
就比如当今之世,所谓“天命之人”,至少有七、八个。而这些“天命之人”所担任的责任,也各有不同。有的负责破灭旧朝,有的负责扫荡地方,有的负责为“真命之主”铺路——可是最后的胜利者,只有一个。
但是,根据郭太折寿十年占卜所得,整个太平道中,有资格被称为“天命之人”的,只有张狂一个。也就是说,如果太平道想要真正成事,就只有指望张狂的领导了。
这一堆神神叨叨的东西,听得张狂郁闷不已。
说实在的,他可是接受过“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大学生,对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事物,向来抱有严重的怀疑态度。
只是,任谁在亲身经历过穿越、夺舍之类的事件,又见识过难以用科学解释的“战炁”“落雷”等事物后,也不可能依然坚持原本的“唯物主义”思想?
且不提在白波堡中的张狂,此时的思想有多么的纠结。再说兼任河东太守的并州牧董卓,听说威震北地蛮夷的前“太行校尉”、现“护匈奴司马”张狂带着几千大军,南下白波谷的消息,立刻做出了果断的反应。
张狂是黄巾余孽。这家伙若是与白波谷的那些黄巾乱贼合流,可是随时有能力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的!(未完待续。。)
ps:  ps:1其实,郭靖、黄蓉这些名字,还是相当常见的。别的不说,笔者在日常生活里,真就见过两位叫做郭靖、黄蓉的人。
2刘备的任职,与史实不符处,请勿深究,可视为混沌效应。



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
三千飞熊军,跟着董卓离开了大阳县的董军大营,一路向北,在三天之后,到达了河东重镇绛邑县。一见到依然率军驻守绛邑县的牛辅,董卓就毫不客气的问道:
“张狂的消息,都打听清楚了吗?”
面对作为“将主”兼“泰山大人”的董卓,平时对待部下总是一副嚣张跋扈模样的牛辅,摇身一变,成了温顺无比的小绵羊。他低眉顺目的向董卓回答道:
“泰山大人,张狂这几日住进了白波堡。不过,他时不时的从堡中离开,细作们也不能全盘把握他的行踪。”
董卓的肥脸上,露出一丝不满。不过,他对牛辅也没有苛求,淡淡的说道:
“罢了。只得这样。公助,你也是打老了仗的人了,怎么会压制不住一群民夫?军报上说,你居然一下子折损了六十余人。这个脸,丢的可不小啊!”
董卓所说的,是牛辅上次与白波谷“义军”冲突的事件。牛辅听到董卓翻起旧账,心中小鹿直跳。要说董卓这个岳父大人,护短是护短。但是,谁要是敢在他眼前掉了链子,他处罚起来,也是相当果断的。
“泰山大人,白波谷的暴民,其实倒也没什么。只是,在郭太身边,有一员猛将,手持大斧,极为强悍。这次折损的六十四人,倒有一半是此人杀伤的。小婿身边的亲卫十余人联手对付此人,足足死伤了七人,却只换了此人身上一道伤口。”
听到这里,董卓“哦”了一声。他是统兵的大将,自然知道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程度。董卓用粗壮的手指摸了摸颌下的长须。问道:
“此人是谁?”
牛辅对此早有准备,立刻接口回答道:
“听说是郭太新收的一个弟子,叫做徐晃。”
“这样啊……”
董卓心里有些失望。
他本想试试,有没有可能将这样一员猛将,从“白波贼”的手上挖过来。要知道,在董卓军中。出身盗匪、马贼的勇士,可是不知有多少。对于不太看重出身的董卓来说,只要能够为他所用,又何必去管手下原先的身份?
那些出身盗匪、马贼的军中勇士,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小名“郭阿多”的郭汜。这个郭阿多,由于武技高超,从什长做起,十年里积功下来。现在已经升到了军中“军司马”一级的中高层,只差一步,便能够成为“校尉”这等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军将了。
但是,那个徐晃既然是“贼酋”郭太的弟子,董卓的想念就没有那么大了。这种一方势力的核心人物,不说能不能挖到。就算是挖过来了,能不能用好,也是个问题。
至少。在白波军完全覆灭之前,董卓并不相信徐晃会真心投靠自己。
“放出风声。就说吾帅大军前来,正要征伐白波诸贼!”
想了一想,董卓吩咐牛辅道。白波贼的战斗力,董卓倒不是很操心。但是在白波谷中的那个黄巾余孽,却值得董卓如此重视。
——这个信号放出去,却不知会不会有回应?
吩咐完了正事。接下来,董卓与牛辅之间,还有些家事要说。
“公助,听说你在本地,养了一房外宅?”
“啊?”
…………
董卓这个老丈人。是如何处断女婿牛辅的家事的,且放到一边。再来看白波谷这一方。
张狂不愧是穿越者,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虽然还不算太大,却也不小了。泰大师自从得到张狂的指示,开始研究外科“开刀”的手段以后,无意之间,就打开了中国医学的一扇大门。
要知道,虽然当前世界已经有了“神医”华佗这样的外科先驱,但是中医的外科理论体系,还属于探索阶段。张狂所知道的那点儿医学常识,比如消毒,开刀,血管血液循环之类,固然只是皮毛,却让泰大师这等医术高手,有了更加丰富的救治伤员的手段。
得益于为太行军中伤员开刀的贡献,泰大师如今在外科手术这一块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土著的“神医”华佗那点儿原始手段。在郭太身上,对其他医士来说措手无策的伤势,泰大师胸有成竹的开完刀,用煮沸、曝晒杀菌的纱布上药包裹好以后,居然奇迹般的使其好转了起来。
这样一来,并州太平道嫡系一脉的道众,对“小天师”张狂的手段,那是崇拜不已。而张狂想要融合并州太平道的动作,也变得顺利了不少。
就在此时,张狂收到了董卓到来的消息。
一时间,白波谷一带的形势,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起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张狂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在一张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命令一队士卒,将信件送到绛邑县。
绛邑县的驻军,收到信件不敢耽搁,急忙上交给主将牛辅。牛辅略略看了看信件内容,不敢耽搁,硬着头皮,亲自将信件送到岳父董卓那里。
“久仰威名,愿求一见。若得有暇,会猎向山。”
董卓念完这封信,看了牛辅一眼。
“向山在绛邑与白波谷的中间,山上光秃秃的,埋伏不了人。”
牛辅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说些什么。
董卓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哈哈一笑:
“好些日子没有打猎了。这个张狂,倒也知趣啊。哈哈!”
当下,董卓与张狂派出的信使约好,五月初八,也就是后天,双方各带不超过百人的随从,在向山会面。
但凡在军中呆久了,人的胆子都会变得大了不少。牛辅见董卓这么轻易的酒同意了张狂的邀约,心里虽然有些不安,却也不敢说上什么。要知道这几年,随着丈人的兵权越来越重,丈人的威风霸气,也越来越显露出来。
牛辅唯一能做的,就是殷勤的派出一批又一批斥候,仔细探查向山周边二十里内,是否有什么埋伏。同时,他也挑选好一千精卒,出城驻扎在距离向山十里远的地方。一旦有事,可以立刻接应岳丈大人。
约定的时间到了。
五月初八上午辰时【七时至九时】,迎着太阳的照耀,董卓一行九十人,身披打磨得闪闪发亮的明光铠1,手持各色长短兵器,腰悬弓矢,骑在清一色的高头大马上,趾高气昂的出现在向山脚下。
与之对应的张狂所部,人数也为九十出头,清一色的骑兵。不过,要比较起双方的装备来,张狂的部下可就逊色了不止一筹。除了几位头领一级的身穿鱼鳞甲,其余骑兵,多为两裆铠。一眼看上去,双方的差异,就像是“奥迪”和“奥拓”的差别。
不过,董卓的亲兵们虽然因此而对张狂所部产生了一定的优越感,却也不敢小觑这些黄巾军残部。因为,在张狂所部的身上,隐隐透露出一股子血腥味。这种血腥味,只有经历过多次激烈战斗的老兵们,才会沾染上。
两方骑兵相距百步停下。董卓一催马,身边只带了两个侍从,走上前来。而就在董卓行动的那一刻,张狂也催马上前,同样身边只有两名护卫。
“董将军!”
“张校尉!”
相距五步远,双方自动的停下,不再接近。董卓与张狂在马上简单的见了礼,开始相互打探对方。
——年纪有三十吗?真是年轻啊!
——果然是个胖子。不过,好像很结实啊?
“张校尉,身边这两位武士,相貌非凡,不知是何方人士啊?”
董卓在不发威的时候,其实也可以很和蔼。他虽然因为连年的征战,面庞有些黝黑,却绝不是长成满脸横肉的那种。就比如张狂现在,很有些遇见了邻家大叔的那种感觉。
“这是我太行军猛将关云长,曾经于千军之中,阵斩于夫罗。这位则是我太行军箭术第一的太史子义,死在他箭下的胡虏,没有三百也有两百。”
张狂部下的猛将不少。不过,他现在的摊子大了,不少猛将也被派出去镇守四方。臧霸在太行山维持局面,赵云被派到北方的宴荔游部落里磨砺骑兵战法,乐进在美稷训练铁骑新兵,典韦又不擅长马战。这样一来,此次出行,张狂身边,只剩下了关羽和太史慈二人。
不过,有这样两位猛将在,张狂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那是完全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未完待续。。)
ps:  ps:1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铠甲。“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其光亮,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虽然明光铠大放光彩的时候,要推后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可是在三国时代,魏国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记载有明光甲。说明那时候,已经有了这种盔甲。



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
“董将军身边这两位,一看就知道是百战精锐。不知尊姓大名?”
既然董卓问了关羽和太史慈的姓名,张狂当然也要问一下董卓的亲随。所谓礼尚往来,张狂可是要与董卓保持一种平等的势态,说起话来,也就要显得更有底气些。
“既然张校尉想知道,阿多、阿措,自己说!”
张狂将视线投向董卓身后。但见那位披散着头发的武将,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道:
“额是郭汜。”
另一位看起来更雄壮的武将,则用有八、九分标准的雒阳的官话说道:
“某是樊稠。”
听到这两个名字,张狂的眼睛一亮,大声说道:
“久仰了!原来是‘龙虎豹熊’四司马中的两位啊!怪不得如此威风!”
与默默无闻,不受朝野关注的太行军不同。常年守卫西部边陲,与西羌叛军交战的董卓部下,世人多有关注。
所谓“龙虎豹熊”四司马,指的是统领董卓嫡系精锐亲军“飞熊军”的四个军司马一级部将。龙是李傕,虎是郭汜,豹是张济,熊便是樊稠。相较于在董卓军中,比他们地位更高、辈分更大的牛辅、华雄、胡轸、段煨等人,他们代表的的是新崛起的一批军中悍将。
这四个人,都是三十左右的军中悍将,被世人目为下一辈的名将种子。故而军中有好事者,根据这四人的特点,编出了“龙虎豹熊四司马。未来栋梁守汉家。”的军谣,传唱于数万凉州军中。
见礼已毕。董卓和气的问张狂:
“张校尉,不知这次出猎。有什么想要得到的猎物呢?”
面对这个历史上名声极差的董胖子,张狂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谁会想到,当今的大汉栋梁,世之名将,再过几个月,就要摇身一变,变成可以宰割天下的权臣。而几年以后,这位权倾半国的枭雄,却会因为一个女人。死在天下第一武将的战戟之下,只留下千古骂名,流传在这世上?
“呵呵,张某的箭法低劣,不善于打猎。但是,要将猎物从老巢驱赶出来,张某倒是有几分手段。”
“哦?”
董卓饶有兴味的看着张狂,问道:
“却不知,猎物为何?”
张狂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答道:
“钱粮。还有权柄。”
这个回答,让董卓兴趣大增。他将马靠近了几步,笑眯眯的问道:
“有趣。可以详细些吗?”
“当然!我这次请董将军出猎,便是要双方合作。共谋大事!”
于是,两个割据一方的准军阀,就在身边护卫的虎视眈眈下。小声的谈笑起来。这一谈,就是小半个时辰。
等双方的谈话完毕。董卓与张狂各自告别。为了表明这次见面意味平常,董卓还顺路射杀了两只山鸡、一只兔子。只不过这返回的一路上。董卓的脸色都显得极为严肃。直到返回绛邑县城之后,他还在想着刚才的会面。最后,董卓长叹一声:
“张狂此僚,心机居然深远若此!日后,必为大患!”
不过,说归说,日后归日后。在当前这个时机,董卓并不准备与张狂纠缠不休。为了自己心中的抱负,董卓并不介意与某些反贼暂时联合。等到日后在朝堂上,若有机会,董卓也绝不会介意将张狂一举剿灭。
所以,第二天,通盘考虑清楚的董卓,派出信使,送给张狂一封信。这封信的竹简上,只有一个字:
“可!”
看到董卓的回信,张狂并没有显示出多么激动。他只是自己一个人呆在房间里,心烦了好久。
——政治,果然是……
五月初十,从南方匆匆赶来的董卓和从北边赶来逗留已久的张狂,同时决定动身返回。耀武扬威的马队与满载粮秣的辎重队,一南一北,分头离去。原本局势紧张的白波谷一带,气氛又恢复了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