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七分心思用于防守的戟,对上赵云九分力道是用于进攻的枪,不可避免的疏漏了。
但是,面对吕布长戟上的三分进攻,赵云的枪,完全无法应付。因为赵云的枪,并未准备好防守。
既然守不了,赵云就只有变招。
这也是为什么以赵云的枪技,一口气中,却只攻出了“区区”一十六枪的原因。
面对眼前凶猛的火红“锥子”,赵云第一时间意识到,已经招架不及了。
招架不了,只有躲。
赵云一个马上的铁板桥,脊背完全贴在了马鞍上,同时长枪用力向上一架,险险的避过了吕布横空扫过的那一戟!
两马错开。第一回合,双方平分秋色。
表面上来看,赵云一枪刺穿了吕布的衣甲,虽然没有伤到吕布,可也算是占据了上风。
但是,赵云无法忽视,当吕布的长戟扫过自己身体上方时,那种生死只是相隔一线的危机。
要知道,方天戟的小枝,距离赵云最近的时候,可是擦着赵云的鼻尖划过。赵云甚至可以感受到,戟刃上凝聚的那份炽热。
是的,那是吕布火系“战炁”的炽热。
在事后,太行军诸将讨论双方这一战时,赵云说出了这些交战的细节以后,关羽的一句话,让大家都认同,第一回合,赵云并没有占到优势,而是与吕布平分秋色。
“子龙以技胜,吕布以势胜。”
第一回合过后,二将拨转马头,再次交锋。经历了刚才的试探,双方对敌手的武力,都有了一个大致的评估,出手之间,反而都拘束了起来。
双方并非生死大敌,何必非要来个两败俱伤?
两败俱伤,这就是二将全力出手,最有可能得到的结果。
如此结果,当然不是双方所愿意接受的。既然双方都不愿意接受,这一战的火爆程度,就下降了一个级别。双方枪来戟往之间,用在攻上的精神降低了不少,而对于防守却越发的重视起来。
饶是赵云和吕布都收了些手,可接下来的二十个回合里,双方依旧是打得精彩纷呈。
赵云的枪法,偏重于速度,在技巧上也极为高超。一旦枪法被施展开来,不论实际的杀伤力,光说精彩程度,那是举世无双的。
一枪刺出,既可以快若闪电,也可以飘如瑞雪;既可以杀人以一枪封喉,也可以让人遍体鳞伤。
至于吕布,力量、速度、技巧三项,他虽然没有在哪一项上,堪称当世第一。但说起三大项的平衡性来,如今的大汉群英里,却绝对不存在一个可以与吕布相媲美的武将。
力量大的猛将,速度不如吕布。速度快的武将,技巧又要差上一些。技巧高明的武者,却会被吕布“一力降十会”。
这,便是吕布可以笑傲三国群雄,堪称“武力天下第一”的根本原因。
说实话,若不是吕布一开始与关羽硬碰硬,消耗了两成的“战炁”;又遇到太史慈,在斗箭时,花费了不少精神气力;哪怕强悍如赵云,“战炁”属性正好又克制住吕布,也不可能真正的与吕布杀个旗鼓相当。
认识到了这一点,赵云心中虽然有着小小的沮丧,却对姐夫张狂,又多了一点儿信重和崇拜。
在吕布还没有扬名之前,姐夫张狂居然就已经知道,世上有这么一个武力高到恐怖的绝顶强者了!
两匹战马再一次交错而过,赵云的枪尖,擦过吕布的紫金冠。而吕布的戟枝,也在赵云的肩甲上,划出一道破口。
第二十二个回合,双方各自被对手威胁到,却又分别成功化解。不过,从总体情形来看,吕布还是依稀占据了一些优势。
吕布不愧是吕布。即使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战斗局面下,依然隐隐的占到了上风。对于这一点,赵云在战斗的间隙里,心中暗暗佩服:
——传说中的“天下武力第一”,果然是名副其实!
而在不远处观战的张狂,更是将心肝高高的吊起来了。以他修炼“太平真气”达到大成的变态感知能力,当然可以看出,吕布的马匹上,并没有装备上双边马镫。
这个细节,让张狂对吕布武力的评价,不由得又拔高了两分。若是赵云与吕布的装备相同,只怕吕布早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恐怖的吕布!
——果然是天下无双!
ps:感谢chaose兄的热心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
“奉先,住手!”
第二十三个回合结束,一声从不远处传来的大喝,停止了这场,到目前为止,还是看起来势均力敌的战斗。
一个身材瘦小,却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汉军大将,策马来到阵型前方。此人眼睛一瞪,便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略微有些眼色的人,一看便知道这位汉将,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在此人身后,跟着几名武将。武将之中的一人,赫然便是不久前,刚与关羽交过手的“武猛从事”张杨。
看到一向狂傲无比的吕布,被此人一声呼唤,便乖乖的退到此人身后,张狂的心中略有所悟。这幅架势,在目前的并州土地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
“俺是并州刺史丁原,你们快去知会你们的张校尉,就说俺在这等着!”
听到这里,张狂自然只好上前一步,表明身份:
“我便是张狂。丁并州,久闻大名矣!”
古时官员之间的谈话,往往会用某人担任的官位来称呼对方。比如那位让梨的孔融先生,就被时人称为“孔北海”。著名的刘大耳,也曾经因为担任过“豫州牧”的虚职,而被人尊称一声“刘豫州”。
“哦?”
丁原须发茂密的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大约是惊讶的意思:
“早就听说,张太行虽然战绩彪炳,却是年纪轻轻。可俺真是想不到,张太行居然年轻成这样?”
古人尊老。所以,说一个人看起来年轻,并不是什么好话。通常里面蕴藏的意思,会有些“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之类的贬低。丁原这句话脱口而出,马上反应过来,急忙补充了一句:
“张太行看起来,倒是很有当年甘罗的风范呢!”
甘罗是著名的神童政治家,在民间有着“十二岁拜相”的传说。丁原这句话,大约是想要夸赞一下张狂。不过,这位并州刺史却忘记了,甘罗可是死的极早,倒也不是什么吉祥人物。
但是,张狂会\能\好与丁原计较这些吗?
“丁并州过奖了!不知丁并州远道而来,失礼了!”
双方的手下刚才还在一边打生打死,可是两军的首脑一见面,相互间偏偏极为客气。这正是外交的奇妙之处。
丁原一边与张狂寒暄,心中一边惊疑不已。
作为一个兖州泰山人,丁原与家乡的故旧之间,自然少不了联系。早在数年之前的“黄巾之乱”时,他就听说过张狂的名头。
本来,并州刺史一职,并不是丁原,而是名士张懿。但是,在今年的三月初,匈奴叛军在战斗中,击败了领军平叛的张懿。可怜向来口若悬河的张大名士,用兵的本领却不到口才的十分之一,又无法用语言从匈奴人的刀下救出自己的小命,最终被匈奴和屠各联军阵斩。
伴随着张懿战没的,除了西河郡守邢纪,还有并州州师精锐三千余人。此战过后,并州一时间几乎没有可用之兵,倒是让南匈奴和屠各人大肆掳掠了一番,收获不小。整个西河与五原郡的汉人大族,几乎被那些反乱的蛮子们洗劫一空。
如此乱象,自然汉室让朝廷极为震怒。而接近糜烂的并州局势,也让各大世家名门子弟们噤若寒蝉,不敢接下这件棘手的差事。甚至还有几个原本接受了并州地方职位任命的官吏,托故拒绝上任。
若非新任的匈奴单于威望无法服众,匈奴人又与屠各人因为分赃不均而闹翻,只怕不光西河五原两郡,就连太原、雁门、定襄等郡,都难免沦陷于匈奴人马蹄之下。
事急从权之下,又有大将军何进全力推荐,朝廷这才让出身不高,却颇有勇名的丁原,紧急上任并州刺史一职,以便镇压匈奴叛军。
丁原也不负众望,一到任就大力招募并州豪杰,得到了吕布、张杨、张辽、穆顺等并州豪杰的投效,一个月之内便拉扯起一支人数达到三千的新并州军。依靠这支新军,丁原成功的击退了几支前来抢掠的匈奴骑兵,初步安定了并州的局势。
丁原的出头,是因为勇武过人。所以,对于家乡中的勇武之辈,丁原向来极为注意。当年臧霸十八岁劫牢救父的故事,丁原也有所耳闻。如果有机会的话,丁原并不介意,帮助同郡的后辈,洗脱那个不算什么的罪名。
但是,偏偏有一支奇怪的“天平军”,只在泰山郡呆了两、三个月,就把郡中最为勇武的一批年轻“游侠儿”,统统给招募走了。那其中,甚至还有丁原极为欣赏的“孝子”臧霸。
有了这么一出,当丁原听说并州与冀州边境的“太行军”,首领叫做“张狂”,第一时间,便将那位“天平军”首领“张狂”,与其联系起来。事后的细作【间谍】打听,也证实了丁原的猜测。
因为,太行军中,也有一位超级猛将,叫做臧霸的。
所以,丁原对太行军上上下下情况的了解,其实还超过了与太行军交手过多次的冀州刺史王芬。虽然那些了解,也多只是表面而已。
谁会老是盯着一支窝在大山里,很少出来招惹事情的无名贼寇呢?
也就是在太行军去年出兵河内,展示了一下军队的战斗力以后,汉室才对太行军有了一丝了解的兴趣。但是,随着太行军走了“十常侍”的路子,顺利招安以后,人们对他们的兴趣又自动的消去了不少。
这次与太行军的会面,其实是出自前豫州刺史王允在中间牵线搭桥,想要让太行军与并州军两军合力,共破南匈奴的叛军。
丁原与王允之间,一为武人,一为士人,本来是没什么交情的。但是,身为并州刺史,丁原深知在地方上,名门望族的潜势力有多强。如果丁原想要在并州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想办法拉拢并州的士人。
偏偏王允此人,便是目前并州名声最响亮,威望最高的一位。若是有王允一句话,丁原治理起并州来,至少要省上三分力气。有着这么一层因果在内,王允的话,丁原就必须要给几分面子。
外加丁原出身不高,对由低层士人组织和参与的黄巾军起义,暗中也有一份恻隐之心。思虑一番之后,丁原同意了王允带来的提议。反正,太行军若是想要耍什么花样,丁原麾下的并州州师,身为地主,自然不会怕了作为“客军”的太行军。
但是,今天吕布与太行军诸将的三战,却让丁原心中有些不安。
据丁原所知,太行军中最为著名的猛将,一个是泰山华县人臧霸,另一个是陈留人典韦。若是这两人出面,与吕布战了一个胜负难分,丁原固然会有小小的惊讶,却也会不以为意。
可是,今天出战的太行军武将,偏偏却是三个不为人所知的年轻武将!
这样的结果,让丁原、丁建阳的心思,开始有些疑虑。
——区区一群黄巾余孽里,居然是卧虎藏龙?
——如果张狂心怀不轨,那就有些……
伴随着疑虑的产生,丁原对张狂的态度,倒是殷勤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在打过一场之后,太行军与并州州师之间的关系,居然拉近了不少。有道是“不打不成交”。双方将士纷纷认可了对方的实力,相互之间的态度,也就慢慢的和平了起来。
当然,两军高层心里真正的想法,又要另当别论。
双方初次见面,刚才又狠狠的摩擦了一番。在这种情形下,许多事情无疑都不适合开口。因此丁原与张狂,都没有与对方深谈的**。
与丁原寒暄两句,认了一下人之后,双方各自散去。张狂召集众将,对今天的事情,进行评议。在比箭中大放异彩,赢得不少钦佩目光的太史慈,居然一反平时沉默的常态,第一个开口,说道:
“丁原对我军,起了防备。”
乐进对此不以为意,顺口说道:
“他本来就应当有防备的。”
太史慈平日里,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今天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居然认真的向大家解释道:
“众所周知,丁原是以骑射著称,才当上并州刺史的。然而,今天一开始,丁原刚出场的时候,他的战马上,居然没有携带弓箭!”
这种细节,在场的诸人多半没有注意到。张狂心想,太史慈不愧是个射手,看人的第一眼,专门注意别人有没有带上弓箭。
“这说明,丁原一开始,其实并不太在意我军。”
见众人点头称是,太史慈接着说道:
“但是,在与主公会面的时候,丁原此人的左手,始终握着马辔头。只要他的手向右轻轻一带,战马就会听话的转上一个大圈,奔回本阵。”
“这也平常啊?”
乐进用手比划了一下这个动作,说道:
“俺们骑兵,这样很正常。不,是有些不对劲……”
“如果总是这样,手是很容易累的!”
太史慈对众人细细说明道:
“除非是心中极为警惕,否则,他握住马辔头的姿势,不必如此紧张!”



第18节 运筹谋千里【二】
“丁原怕了,这是好事。”
关羽淡淡的说了一句。他虽然是整个军帐中官位最低的武将,却一点儿也没有居于人下的自觉。当然,其他人并不觉得这样做的关羽,有什么不对劲。
“这个变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张狂瞥了一眼“军师”程昱。但是,程昱并没有开口的打算。
显然,程昱认为光凭借这点儿蛛丝马迹,并不足以支持什么明确的观点。作为一个智谋深沉的军师,程昱向来要对一件事情有足够的把握,才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程昱不说话,其他人的猜测当然都不足以服众。所幸太行军本身自成一体,并不用太在意丁原这个并州刺史的脸色。最后的结论,无外乎便是“外松内紧,静观其变”。
毕竟,太行军的实力摆在这里。并州州师若是有一口吞下太行军的能力,也不会压制不住南匈奴王庭内发生的骚乱。
再说丁原。他带着一众部下返回县治,沿路听取了张杨的报告后,那张满是胡须的脸上,明显阴沉了几分。
穆顺、张杨、吕布等人的出战,自然出自丁原的默许。
前豫州刺史王允的面子,自然不能不卖。但并州州师的威信,也必须得到保障。在太行军初来乍到之时,给这些黄巾余孽一个下马威。那么,在接下来的合作中,想来对方就会安分些?
丁原是这样想的。然而,战斗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丁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