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千人破!
一刀出手,许褚的形象猛然为之一变。原来的猫,突然化身为一条斑斓大虎,在咆哮中,露出了自己的狰狞爪牙!
这便是许褚家族的嫡传武学——“猫步·虎杀”!
就在许褚出刀的一瞬间,典韦野兽般的直觉,已经察觉。那慢腾腾的斧头,突然燃起一层棕黄色,不再留力,加速击出,在许褚那一刀,还没有攀至最大威力之前,击中刀身!
“当!”
火星四溅!
许褚如遭电噬,全身一个颤抖,忍不住后撤一步,卸去刀上传来的巨大反震力。这一刻,他心中的惊骇,如千丈巨浪!
“不过如此嘛!”
典韦嘴上说的轻松,脚下向前紧逼了一步,手上还是暗暗的抖了抖,以舒缓巨大的反震力。刚才一击,他已经判断出,对手的实力比起自己,还要差上那么一大截,口中便狂傲了起来。
——不可力敌!
许褚心念急转,闪过这么一句,手中大刀一挥,又是一刀斩出!
典韦举斧招架,却发现这一刀轻飘飘的,根本未曾发力。正在疑惑间,他那野兽般的直觉,突然察觉到一阵危险,急忙举起另外一只斧头,斧面一横,只听“叮”的一声,却挡住了一柄短剑!
快剑!
好快的剑!
剑在许褚的左手。
许褚现在,左剑右刀!
许褚家族的武技,本来就是剑术。只是因为许褚长得异于常人,这才改练一柄沉重的大刀。但是,家族的剑术绝学,许褚却也没有丢下。
“当当当……”
金铁相交的声音,急促的响起。许褚身形游走,用一只细长的百炼精钢剑,片刻之间,攻出了八十四剑!
这一轮急攻,打得典韦是手忙脚乱。若不是斧头面宽大,可以当做半块盾牌,只怕许褚的快剑,已经刺中了典韦的身体。
当然,就算有这样的机会,许褚也不会真的刺下去。
习武十多年,许褚对武道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判断,只要典韦略微躲闪,避开要害,这一剑,多半无法重创对手。毕竟,对方身上的两具皮甲,不是白穿的。许褚的剑,因为追求快,使得附着在剑上的力道,并不太强。
但是,对方伴随着中剑而来的狂暴反击,许褚自问,最多只有两成的把握,能够全身而退。然而,足有三成的可能,自己会被那两把凶猛的斧头,劈成三段!
所以,在一轮急攻无效之后,许褚果断收剑入鞘,后撤三步,抱拳道:
“足下好武艺,在下自叹不如。”
典韦心中憋屈,大声叫道:
“算你识趣。若不是某家的兵器不甚合手,你那轮急剑,根本使不完!”
许褚闻言,心中更加吃惊。如果对方所说的是实话,那对方的武力,就还要在自己的预计之上。
他也不多说,朗声道:
“两千斛粮草,片刻即到。足下暂时安坐。”
说完,许褚掉头一路小跑,来到坞堡城墙下。他双腿发力,借着冲劲在城墙上“噔噔噔”几步,已经上到了大半截。眼看余力已尽,庞大的身躯就要下坠,从墙头忽的丢出一根粗麻绳。许褚一手捞住,借力一拉,飞身踩上了城头。
ps:人物——许褚。
许褚是曹操手下,与典韦齐名的猛将。不过,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许褚这一辈子,主要也就是担任曹操的侍卫首领。他上战场的机会,当真不多,除非敌人已经杀到了曹操的跟前,才轮得到许褚出手。
许褚的手下,有一批宗族子弟,多是剑客一流。作者据此,设定许褚的武技,偏向于个人单挑的剑客相性。所以,破阵斩将,许褚不如典韦;单挑独斗,典韦难敌许褚。
许褚投靠曹操的时间,比典韦更晚。黄巾起义时,许褚也还年轻,远未达到后来的巅峰状态。所以,虽然许褚擅长单挑,依然不是巅峰期典韦的对手。



第17节 君臣青且嫩【上】
许褚掉头一路小跑,来到坞堡城墙下。他双腿发力,借着冲劲在城墙上“噔噔噔”几步,已经上到了大半截。眼看余力已尽,庞大的身躯就要下坠,从墙头忽的丢出一根粗麻绳。许褚一手捞住,借力一拉,飞身踩上了城头。
张狂看见这一幕,心头一跳。许褚此人的武学,大半是属于剑客一流,对自己这身“刺客”武学,克制极大。这一刻,张狂的脑中,就转起无数的念头,思索如何消除许褚这个克星。
——拉拢?不可能。此人明显是地方大豪出身,正是黄巾军天生的对头冤家。招揽的难度,接近无穷大。
——杀死?也不可能。以此人的一身功夫,打不过,还是逃得掉的。剑客最擅长的,就是这种千里奔行。
一时间,张狂的心中,竟然升起了一股无可奈何的挫折感。
不过,他转眼间,就反应过来。在现在的这种情形下,去想这种毫无急迫感的问题,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许褚再一次踏上坞堡的城楼,一旁早有侍从,递上水杯和毛巾。
饮水擦汗完毕,城楼中的长者,急切的问许褚道:
“仲康(许褚的字),那粗汉,竟然能抵得住你?”
许褚略一施礼,说道:
“那人的实力,远在褚之上。”
长者大惊:
“什么?远在你之上?仲康,你的身手,可是堂堂的‘千人破’猛将啊!”
“那人的武力,褚若不是游走对敌,正面强拼,十个回合之内,只怕就会落败。”
“那人……难道……”
许褚郑重的点了点头:
“此人现在的武器,似乎不是非常顺手。如果此人披挂齐全,当是一个‘万人敌’!”
“啪嗒……”
长者手中的拄杖茫然落地。好一阵子,这个老人才满嘴苦涩的说道:
“这该如何是好……”
许褚说道:
“丈人,不用太过担心。褚观察这些黄巾军,衣甲全无,武器不修,倒像是一群败兵。料这些黄巾军,也不会贸然攻城。只要将两千斛粮草送出,当会解围远去。”
长者长叹了一口气:
“如此强者,居然屈身在黄巾军之中。可惜……可惜啊……”
许褚无奈道:
“这也难免。当今朝廷,那些高官,不是出自高门大族推荐的私人,就是投靠宦官的奸党,哪有普通士人的出头之地?”
长者安慰许褚道:
“仲康,你也不用惆怅。老夫观察当今的世道,只怕大乱将起。即使平定了‘黄巾’,也会有新的乱子出现。但凡乱世,终有你的出头之日。说起来,以仲康的武学资质,十年之内,应该可以进阶‘万人敌’之列……”
许褚当下逊谢,心中暗想:
——典韦,十年之后,我当能与你平分秋色!
——不过,十年之后,此人又会达到怎样的高度呢?
——哼!不论如何,我许褚,是不会就此认输的……
——如今之际,正好劝泰山大人,将全族都迁移到谯县,与我许氏汇合一处,共同抵御蛾贼……
一个时辰之后,眼看着两千斛的饱满麦粒,运入了天平军大营,全军上下,无不欢呼雀跃。军中将士,在传诵着典韦的勇武之时,连带的也将首领张狂的威望,大幅度的提升。
手中有了粮食,又砍伐树木,制作了数千根木矛,这只由长社败兵组成的新军,总算是有了些正规军的模样。趁着士气恢复,张狂不敢多留,督促大军,快速向东方前进。
——汉军的骑兵,已经出没在十里之外了。若是不快点撤退,只怕在长社收拾完残局的皇甫嵩、朱儁的大军,就要来找天平军的麻烦了。
毕竟,天平军曾经吃掉了一支进行追杀的汉军骑兵,位置已经暴露。虽然这只汉军骑兵,不是皇甫嵩、朱儁的直属部下,而是属于骑都尉曹操。
在张狂的心中,有两个可以考虑的去处。
第一处,是泰山山区。泰山地区,日后一直潜伏着一只大名鼎鼎的部队,便是由豪杰臧霸统帅的“泰山兵”。由于依据泰山这个险要之处,臧霸历经陶谦、吕布、甚至曹操诸强,始终不倒。
而且,数年以后,黄巾军再次蜂拥而起,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将是一只相当可观的力量。如果能及时收编青州黄巾,张狂就有了与曹操、吕布、甚至袁绍相抗衡的军事实力。
至于第二处,则是太行山区,这时被称为“黑山”的地方。
黑山地形复杂,便于藏匿。日后的“黑山军”,以渠帅张燕为盟主,横行周边地区,人数最多的时候,号称“百万之众”。就连河北霸主袁绍,也曾经在黑山军手中吃过大亏,手下的家属们,居然被黑山军一锅端了。
要是能像张燕那样,拥众百万,张狂自信,在自己结合后世经验的指导下,必能混的风生水起。如果能趁袁绍决战公孙瓒的时候,伺机夺取冀州之地,则霸业可期。
当然,这两个地方,都有些麻烦需要考虑。泰山地区,靠近中原腹地,四面环敌。如果在泰山发展,就要面临着陶谦、曹操、袁绍、甚至公孙瓒的围攻。唯一可能的盟友,还是从长安流窜过来的吕布。这样的敌我态势,很难让人乐观。
至于黑山,由于冀州地方豪强极其强盛,坞堡遍地。凭借着黄巾军的名声,这些土著豪强肯定会与黑山黄巾军死磕。而且,冀州之地,易攻难守,一旦得手,就要面临北方公孙瓒、东方袁绍、南方曹操的围攻,同样难以让人乐观。
张狂想了很久,头发都掉了好几根,还是没有想到一个,比较适合的落脚点。
——这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一个,我张狂可以占据发展的基地吗?
带着这样的烦恼,天平军再一次踏上了征途。
粮食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接下来,张狂就得想办法弄到一批合格的武器。要不然,一旦碰到汉军大部,难道真的用木矛、菜刀之类,去和他们拼命吗?
长社大火的消息,飞快的在中原大地上传播着。曾经强盛一时,压制住大汉最精锐部队的波才黄巾军,居然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得到鼓舞的汉军郡国兵,联合了当地的豪强武装,开始活跃起来。反观黄巾军,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此消彼长之下,多只小股的黄巾军,被汉室军主动出击,打得落花流水。
就连天平军,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影响。
一些人数不过数百人的豪强部曲,看到两千多人的天平军,居然也敢主动袭击。结果,在典韦、周仓这两员猛将的迎头痛击之下,豪强部曲光荣的成为了运输大队长,为天平军送来了两百多级人头的功绩,和足可以武装五百人的武器。
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小胜,天平军的士气,慢慢的高涨起来。当两大猛将的威名,在沿途的豪强中传颂的时候,天平军已经彻底的摆脱了长社大败的阴影,慢慢融合在天平军这个强大的集体之中。就连不少汉军俘虏,也开始自愿的加入天平军的队伍里。
这种变化,王果出力不少,但是张狂自身,也有不少的功劳。
简而言之,张狂虽然对兵书所读不多,却根据后世为人的经历,着重去做八个字:
赏罚公平,同甘共苦。
有了这八个字的基础,再加上王果的指导,虽然中间有些磕磕绊绊,张狂到底还是成功的掌握了,这支新建部队的主导权。
面对这样的结果,张狂纵然心中觉得太辛苦了,却也毫无懈怠。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值!



第18节 君臣青且嫩【下】
时间进入了五月,天气逐渐炎热了起来。
张狂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见全军都有些疲惫了,下令:
“暂停!修整一刻钟!”
命令传下去,天平军将士们齐声欢呼一声,纷纷离开大路,寻找道旁的大树,用来遮阴。
不过,虽然队伍看起来散乱开来,却仍然保有着基本的阵型。所有的士兵,都是以一“什”,也就是十人队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另外,有专门的警戒小队,尽职的分散到四周,严密监控着附近的情况。
自从王果加入之后,张狂在行军打仗的基本知识这一块,得到了很大的补充。
原来黄巾军行军,都是一口气走上数十里,等到全军都疲惫不堪,走不动了,这才停下休息。每次休息,都要停留很久。
结果,一天下来,士卒们行军的路程不算太远,身体却非常疲惫,以至于若是在路途中遭遇到战斗,战力就会大打折扣。
现在,张狂尝试了王果介绍的行军方法,每走过五到十里,就在路上停留修整一刻钟。这样看起来走走停停,速度不快,其实一天走过的路途,却不比原来少。而且,士卒的体力保存较好,即使发生遭遇战,也还有一战之力。
作为天平军的“军师”,每当部队停下来休息之时,就是王果的忙碌时刻。他带着分配到的一支“亲兵队”,骑着珍贵的战马,在队列中间视察。一旦发现有违背了军规的地方,立刻指挥手下的“亲兵队”,将肇事者抓出来,打上一顿军棍。
天平军的战士们,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依然能保留十人队的基本编制,就是被几千军棍的打击,给训练出来的。
当然,得到充分休息的,其实只有军中的战兵们。那些担任着辅助工作的辎重兵们,即使在修整的时候,依然要忙碌的从事各项杂事。
有问题的车辆要修理,拉车的牲畜要喂食,还需要趁机捡拾些生火的柴草。虽然不用上阵拼杀,可是繁重忙碌的活计,让不少辎重兵都希望能调入战兵队中。
在树下坐了一阵,眼看战士们的体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张狂正要发出命令,继续前进,却见前方,有一骑飞奔而来。定睛一看,正是队伍中派出去的探路斥候。
由于在伏击汉军骑兵的一战中,缴获了四、五十匹战马,张狂终于可以将自己的斥候小队全员骑兵化了。这年头,马镫和高桥马鞍还没有被发明推广,骑兵是依靠两条腿的力量,夹住马匹的身体,从而骑在上边的。
由于在马背上无从受力,除非是骑术精良的老兵,一般的骑兵,基本不具备强大的近战肉搏能力。所以,在汉军中,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还是以远程武器,对敌人进行骚扰,或者在敌人溃逃时,进行衔尾追击。
至于能够在马背上,使用沉重的长兵器,与敌人大战三百回合,这样的行为,只有军中的悍将才办得到。如此算起来,其实张狂穿越的这具身体,还是相当有料的,居然能够借助双腿,骑着马奔驰如飞。
那斥候一路狂奔,来到张狂的大旄之下,跳下马来,气喘嘘嘘的大声禀报:
“渠帅,……前边……有埋伏!”
张狂心中一惊,脸上倒是不动声色,让亲兵去叫王果、周仓前来,口中温和的说道:
“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