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4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井四郎是陆军航空兵少佐,出身日本北方一个军人世家,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帝**官。尚武精神在日本是一种古老的美德,流浪的武士是本世纪初许多日本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因此少年的北井四郎理所当然地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后来又毕业于陆军航空学校第,成为一名优秀的见习飞行员。
从性格上讲,青年的北井四郎并不是一个生性残暴和冷酷无情的人,恰恰相反,他富于同情心,乐意助人,对西方的人文科学也有较多了解。他喜欢读书,聪明好学,读过黑格尔、达尔文、尼采以及亚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亚的著作,但是他更是一个在日本传统文化哺育下成长的大和民族的子孙。他热爱日本,渴望日本强大,信奉强权政治的理论,因此他宣誓效忠天皇,拥护日本对亚洲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的扩张政策。为了实现做个空中英雄的理想,北井四郎刻苦钻研空战技能,在日本军部定期举行的空战技术大赛中多次夺魁,被评为全日本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的飞机在南洋上空果然所向无敌,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空战王牌飞行员。
但是空战技术高超的北井四郎少佐私下并不赞成任意屠杀平民,反对轰炸与战争无关的民用目标。因为在少佐看来,战争的目的只是摧毁敌国的战争机器,而不是消灭老百姓,这种朴素的战争思想里就或多或少渗透进了一些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因素。
但是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个人意志即被淹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井四郎所在的关东军飞行军团奉命转进南洋作战,仅仅两个月,日军以其强大的空中和地面优势击溃了盟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进占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以及英属马来亚地区。在此期间,北井四郎少佐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19架的优异成绩,受到日本军部的嘉奖。
1943年1月,北井四郎少佐奉命率领“烈风”战斗机16架,掩护中型轰炸机22架从“云龙”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和其它机群一道轰炸北京,但遭遇到中国空军夜间战斗机的袭击,虽然轰炸任务等于完成了,但他所在的机群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轰炸机有7架被击落,战斗机有5架损失。现在在返航的时候,又遭到了中国战斗机的拦截。
当作为领队长机的北井四郎发现中国战斗机借着阳光掩护从东北方向高空偷偷飞来时,他的脸部肌肉动了动,嘴角浮现一丝冷峻的雕像式的微笑。
“来吧,狡猾的支那人!,强大的日本帝**队一定要把你们这些支那飞机统统击落,没有人能够阻挡帝**队的胜利!”日本战斗机迅速脱离队形迎上去,天空中立刻响起了密集的机关炮射击声。
日本飞机虽然从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国战斗机己经占据了高度,他们以4架战斗机与日本护航战斗机纠缠,另外4架则钻进轰炸机群开火。战斗展开不久,就有一架日本轰炸机被击中起火。但是训练有素的轰炸机群毫不混乱,它们一面以航空机枪开火还击,一面仍然保持着整齐队形,加大马力向东南方空域飞去。
几分钟后,另一架日本飞机也拖着长长的浓烟坠地爆炸。
北井四郎顿时急红了眼睛,轰炸机被敌人击落当然是护航飞行员的失职,何况敌机只有8架。他一面大喊着“进攻!”,一面加大油门咬住敌机开火。
从空战角度讲,飞机格斗与地面打仗不同:步兵作战往往取决于人数多寡和火力配置,飞机除了上述因素,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飞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个人技术。在日本著名的“烈风”战斗机出现以前,中国陆海军航空兵装备的主力战机有“青鸾”、“云雀”和“雨燕”等型号飞机,后来又装备了“金丝燕”战斗机和“披毛犀”重型战斗机,其中“金丝燕”战斗机性能与日本海军的“烈风”和陆军的“疾风”战斗机差不多。由于飞机性能不相上下,因此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格斗技能就成为决定这场空战胜负的关键因素。
双方飞行员你来我往炮声隆隆,每个人都把各自的技战术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日本飞行员经过严格训练,飞行时间长,空战经验丰富,中国空军规模庞大,军中受过专业训练的飞行骨干极多,技战术水平亦不可小视。因此当战斗机搅在一起捉对儿厮杀时,交战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北井四郎刚刚咬住一架敌机正要开火,一串曳光弹便从他的头顶掠过,使他不得不急忙做了一个翻滚动作躲避。等到他抬起机头向袭击者还击时,他发现那是一架涂有长机标志的“金丝燕”战斗机,正以一个漂亮娴熟的英国皇家空军操典动作“英麦曼航法”,即向下滚翻着躲闪过机关炮火,然后转瞬间却又准确地击中另一架日本轰炸机。
北井四郎立刻看出这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危险对手。日本轰炸机已经冒出黑烟,那架“金丝燕”战斗机在空中划了一个短促的弧形又转到轰炸机背后,北井少佐大叫一声猛推机头,以一个垂直俯冲的简练动作扑上去狠狠地按动炮钮。
那架中国战斗机放弃了对日本轰炸机的攻击,一个向上斜滚翻逃脱炮火攻击,北井四郎加大油门追上去咬住不放。两架飞机你来我往,双方飞行员都使尽浑身解数,从几千米高空打到低空,从山岭上空一直打到平原界内,还是没能分出胜负来。
一个偶然因素致使这场空中恶战有了结果。
北井四郎的座机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发生了故障。他的发动机开始减速,操纵不大灵活,气压表的指针迅速下降,于是那架可恶的“金丝燕”战斗机乘机从侧后方击中了他。日本飞机受伤并冒出浓烟,只好迅速下滑脱离战斗。那架“金丝燕”战斗机的汽油似乎也将告罄,因此也不追赶,迳直返回基地了。
北井四郎凭着高超的技术控制住受伤的飞机并在一片平坦的麦地迫降成功。他跳出座舱迅速扑火势,然后惊奇地发现发动机还在转动,操纵杆不灵活的原因是尾翼被弹片削去了一块。
这一发现无疑给他重返蓝天带来新的希望。
他的机群此时早已不知去向,天空宁静而高远。他迫降的地方是荒凉的原野,远近的农田和河流都很平坦,看上去十分悦目,更远处的阳光下有起伏的山梁和几处小小的村庄。一阵阵冷风送来早饭做熟的香甜味,这就使他想起他的故乡日本北方福岛平原开满菊花的原野。但是这里毕竟不是他的国家,中国人随时可能出动步兵搜捕日本飞行员,所以他必须抓紧这个宝贵的机会,争取修好飞机重新飞回去。
当北井四郎这个三十八岁的飞行员,这个己经有四个孩子的日本父亲正在埋头全心全意修理他的弹洞累累的破飞机时,他身旁的土地上有了轻微的响动。少佐拔出手枪数了数,一共七粒子弹。按照《天皇敕喻》的规定,他必须同敌人战斗到底,最后一粒子弹是留给自己的。
还有残雪的土地里露出一个中国男孩圆圆的脸,孩子的眼晴里闪动着恐惧和警觉的光。日本飞行员把枪背在身后向男孩招了招手,孩子却向后退了两步,然后像麂子一样飞快地跳跃着逃掉了。

(五百一十一)日本王牌飞行员的末日

(五百一十一)日本王牌飞行员的末日
北井少佐当然明白那个孩子是去报信。只是他已经无法阻止了。
他登上飞机开始发动,不幸的是,发动机虽能转动但是飞机却不能起飞。时间一分分过去,不等他再作努力,一小队乘着汽车的中国士兵出现了,在他们身后,还有几百个手持步枪和农具的中国农民。
看着出现在飞机周围的人群,日本飞行员拔出手枪,恐惧地注视着座舱外面越来越近的人们。
他看见那些慢慢围拢来的饱含敌意的人群中不仅有沉默的男人,还有女人和孩子。孩子躲在大人们身后,用小兽一样怯生生的目光盯着他,好象要弄明白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男人同这架庞然大物的飞机为什么使他们害怕一样。
北井四郎突然叹了一口气。
他再次想起日本北方灿烂的阳光,秋天金灿灿的田野和黑密的森林,穿和服的女人和嬉戏的孩子。那里没有战争,日本人不用整日生活在飞机扫射和炸弹爆炸的恐惧中。可是眼前这些语言不通的中国人,那些原本与战争和北井四郎无关的土地耕种者,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身边呢?
人群在距飞机不太远的地方站住了。
两个宿敌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到只有十几米运,他们彼此连对方脸上的汗毛都看得清清楚楚,日本少佐从中国人眼睛里看到那种燃烧的怒火和仇恨。于是他明白了,他是无法逃脱惩罚的,一切抵抗或者后悔都将无济于事。在这片异国宁静的土地上,日本军人必须对自己的侵略行为最终有个了结。
飞行员依然端坐着,沉着甚至友好地对中国人笑了笑。他望了望熟悉的飞机座舱,像告别老朋友一样最后摸摸仪表盘和操纵杆,然后慢慢举起枪,朝自己头上扣动板机。
“砰”的一声,座舱盖顿时一片血红……
差不多与此同时,号称日本“轰炸王牌”之一的宇田多喜二大佐正奉命率领海军航空兵第13航空队所属的50架飞机支援对中国首都北京发动突袭的“支那特遣舰队”作战。
中国和日本正式开战时,日军在本土有作战飞机2240架,部署于日本南方的有1760架。而据日本方面的情报,中国在沿海及同日本临近各省总署的作战飞机有4760架,仅部署在京津一带的作战飞机就有1240架,因而对日本来说,在亚洲大陆战场,中国方面在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而日本方面自认为在飞机质量和飞行员作战素质上略胜一筹。
开战伊始,日本陆军航空兵曾主动出击,大举轰炸中国舰队和地面目标,拦截中国空军的轰炸机群,头两个月下来,日本共计击落中国飞机161架,击伤数十架,取得了可观的战绩,日本方面自己的损失则略小于这个数目。但是在后来的时间里,随着战争进一步扩大,中国飞机蜂拥而至,于是空战的天平就不可挽回地朝着实力强大的一方迅速倾斜。
由于中国拥有强大的国产飞机制造工业,航空工业发达的中国人将自行研制的各种新式飞机源源不断地投人到战场上来,中国飞机一旦被击落击伤会迅速得到补充。日本的航空工业虽然也很发达,但比起中国来还是显得不足,为了取得空中优势,在太平洋的战线基本稳定下来之后,日本方面抽调了在南洋地区作战的海军航空兵主力回援本土。
“轰炸王牌”宇田大佐的到来无疑就是这种措施的具体体现。
宇田大佐是日本国内家喻户晓的空中英雄,海军航空兵里的老资格王牌飞行员。在横扫南洋的战斗中,当时还是中尉飞行员的宇田多喜二就在轰炸敌人的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才华,他不仅娴熟地驾驶飞机轰炸过关岛、马尼拉、新加坡,追逐扫射敌人的行军队伍,有一次他还从空中好象表演杂技一样把炸弹准确地扔进地面房屋的烟囱里。
以后在科伦坡,在马来亚,他驾驶的日本轰炸机好象死神的阴影到处笼罩在城市和乡村上空。作为一个高傲自负的日本帝**人,帝**人的目标就是驱除英美“鬼畜”,征服中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让日本天皇的光辉照亮亚洲大陆,照在全世界每一个黄皮肤的亚洲人身上。
宇田率领的轰炸机队不仅把盟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化成焦土,还炸沉了许多盟国的商船货船,炸死许多拿武器和不拿武器的平民,因此他的军衔和地位也直线上升,成为日本国民崇拜的空中英雄。宇田成功的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骄傲的帝国飞行员根本不把他的敌人放在眼里,他连想也没有想过敌人能把他的重型轰炸机从10000英尺的高空打下来。
他的自信,一方面来源于技高人胆大,一方面也是来自于日本人骨子里的狂妄。
在袭击特鲁克的中国舰队之后,“轰炸王牌”宇田多喜二大佐奉命率队回转本土,他接受的任务是支援朝鲜南部处境危急的日军作战,封锁朝鲜南部的水道。切断朝鲜军队和中**队的后勤运输线,并击沉一切往来于航线上的中国船只。
一连几天,第13航空队都气势汹汹铺天盖地朝朝鲜战区下去,沿着洛东江大肆轰炸扫射,把十吨百吨的炸弹倾泻在手无寸铁的朝鲜商船民船头上,中国飞机对他们进行了多次拦击,朝鲜人的战斗机也奋起应战,日军寡不敌众,败退回了本土。这让宇田感到异常的耻辱。他一直渴望用敌人的血来洗清。
上月初,潜伏在朝鲜内地的日本特工报告,洛东江一带江面经常有朝鲜军舰出没。经飞机反复侦察,发现在洛东江北岸的港内确实隐蔽着两艘朝鲜军舰,并认出这就是去年朝鲜政府向中国购买的两艘新型驱逐舰“汉阳”号和“全州”号。在战争开始时,只有少数军舰的朝鲜舰队跟随中国海军作战,这两条新型驱逐舰曾经袭击过日本本土,击沉多艘日本商船,而且始终没有被日本飞机找到。
当日下午,宇田大佐亲自率领22架重型轰炸机,在28架战斗机的护航下直扑洛东江,由于当地天气不好未能实施轰炸,大机群在返航途中把炸弹统统扔在了釜山城里。
第二天商定由地面的日本特工发射信号弹指示目标,轰炸机然后进行攻击。
这一天云开雾散,地面能见度很好,机群隆隆地飞临洛东江口上空寻找目标。这一带江面开阔地形复杂,江河湖港交错纵横,且有许多小山包小沙洲小岛屿便于军舰伪装隐蔽,致使经验丰富的宇田多喜二和他的机群瞪大眼睛反复盘旋搜索也没有发现目标。
然而就在这时,一发拖着白烟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接着又是一发。日本飞机循着信号弹引导低空掠过,这才赫然发现两艘被精心伪装的朝鲜军舰就停泊在江心小岛的崖壁下面。
暴露目标的朝鲜军舰如同被鹞鹰逐出洞穴的猎物,它们一面孤注一掷地向飞机猛烈开炮,一面开足马力做“之”字形规避动作,企图逃脱来自空中的致命打击。
日本飞机好象冬天的狼群贪婪地追逐目标,炸弹带着令人心悸的尖啸从空中纷纷坠落。处于劣势的朝鲜军舰拼命顽抗,密集的高射炮火好象白色的礼花满天绽开。几分钟后,炮火竟连连命中日本飞机。当两架目空一切的日本重型轰炸机拖着长长的浓烟先后栽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