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话——很明显,意大利人都要求他不要轰炸班加西,因为有许多意大利的官员和次在那里都置有产业。我对于这种态度感到很不耐烦,于是希孟德校就这个问题直接报告了柏林,在那天夜间我就获得了授权,命令空军采取行动。几个钟点之后,第一架德国轰炸机就起飞了。”
“第二天午大约10点钟的时候,我们这个前线考察团从卡塔尼亚起飞,向的黎波里出发了。我们在海面低飞着,中途遇见许多架德国‘容克’式运输机,都是从的黎波里飞回来的,因为当时德国空军在非洲没有基地,它们可能是担负补给工作的。大约中午的时候,我们在卡斯特尔贝尼多着陆。海根芮勒中尉是德国驻罗马武官派驻在意大利军队北非总部的联络官,他在机场欢迎我们,并告诉我们格拉齐亚尼元帅已被免职,遗缺由他的参谋长加里波第将军继任。他大致说明了在非洲的意大利军队的组织,同时告诉我们意大利军队溃不成军的情况。意大利军队的士兵丢弃了他们的军械和弹药,拼命地爬已经超载的车辆,不顾一切地向西逃走。在逃走过程中,秩序极为混乱,甚至互相开枪射击。在的黎波里的军人,士气已是低落到了最低点。多数的意大利军官都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去。”
“大约13点钟的时候,我向加里波第将军报到,并且大略地说明我来此的任务。他对于在苏尔特地区建立防线的计划并不感兴趣。我利用地图把我的的黎波里塔尼亚防御计划大致解释给他听。重点就是不能再后退,在强大空军支援之下,所有的人力都应该用来保卫苏尔特地区,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照我的判断,假使英军发现前面已经没有阻力,一定会继续向前推进;不过当他们感觉到又要展开另外一次苦战时,可能会暂时停止不进攻,而先行建立他们的补给线。我希望能利用这一点时间,逐渐增强我们自己的实力,一直到我们能够击退敌人的攻势为止。”
“加里波第对我的计划表示怀疑。因为大败之后,他几乎丧失了勇气,他劝我先去实苏尔特地区的情形,因为他觉得我刚到此地,并不知道这个战场的实际困难情形。我用特别强调的语气向他说,除非他真正下决心坚守苏尔特地区,否则我们就无法帮助他了,我又补充说:‘我相信不要多久的时间,我就可以把这个地方的状况弄清楚,今天下午我会乘飞机进行一次空中侦察,晚间会向高级司令部提出我的报告。’”
“情势既已如此紧张,而意大利军队的指挥官又如此无能,于是我决定违反接到的训令,并不以‘侦察’为我的工作限度,而准备尽可能提前接管前线的指挥权——至少到第一批德军到达之后。林提仑将军是德国驻意武官,他是德国派驻意军统帅部的代表人。我在罗马的时候,曾经把我的计划说给他听;可是他反对我采取这样的办法,因为他害怕这会使双方的荣誉和名誉都受损。”
“那一天下午,我和希孟德校开始在非洲的空飞翔,在看过了的黎波里东方挖得很深的野战工事以后,我们又飞过一个沙漠地带,从它的外表看来,可确定是一道天险,不利于轮式或履带式车辆的通过,对的黎波里的防御,可以算是一个天然的障碍物。接着又继续飞过在泰尔胡奈和胡姆斯之间的丘陵地带——截至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块地形特别适合使用摩托化兵力。但是,在胡姆斯和米苏拉塔之间的平原地带,却很适合这种用途。巴尔比亚大道在这个孤寂的地形面,好像是一条向天边伸展过去的黑线,在目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我们看不见一棵树木、一簇丛林。除了在苏尔特和布拉特之间有一个咸水的沼泽以外——它向南延伸约几英里远——在这个地区中找不到任何一个裂口,例如一道河川或深谷。这一次飞行更增加了我对计划的信心。我决定坚守苏尔特以及在海岸公路两旁的地区,而把摩托化兵力当作预备队,以供机动防御之用。”
“晚和加里波第将军会晤时,我把我们侦察的结果报告给他。这个时候罗塔将军也已到达,并带来墨索里尼先生的新训令。我的计划因而顺利通过,不再有障碍了。”
“由于我的坚持,第一个意大利师才在2月14日徒步向苏尔特增援。同一天,德军的最先头部队——第三侦察营和一个战防炮营——也到达了的黎波里港。因为情况非常危急,我催促他们赶紧下船,并且在夜里利用灯光继续工作。我丝毫不考虑敌人空袭的危险。这艘6000吨的运兵船夜以继日地卸货,对于的黎波里港而言,可以说是打破了过去的纪录。第二天11点钟的时候,士兵们佩戴热带装备,全体集合在当地市政府广场的前面。他们的到来增强了胜利的信心,使的黎波里的沉闷空气为之豁然开朗。在街游行了一番之后,第三侦察营营长魏赫马尔中校率领他的部下向苏尔特进发,26个小时之后就到达最前线。16日,德军的侦察部队和桑塔马利亚的意军纵队取得了联络,开始对敌人采取行动,我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希孟德校在几天以前已回元首大本营去了。”
“最亲爱的露:
希望一切都能如我所愿,不久就可以渡过难关。我一切都好,你没有什么好为我担心的。工作多得要命。我已经把周围的环境都观察清楚了。”
“……在太阳照耀之下,我感觉愉快无比。我和意军指挥官们相处得极好,可以说是再不会有比这个更好的合作了。我的小伙子们都已了前线,战线已经向东推进大约350英里。”
“……一天又一天,越来越多的意军和德军开往前线。尽管意大利人反对,非洲军军部的军需处长奥托少校还是利用小型船只在沿海岸的地区组成了他的补给线网,这个办法使我们运输车队的压力大为减轻。不幸得很,意大利人始终不曾在沿海地区修建一条铁路线,若是有这样一条铁路线,那么现在就可以看得出它无可比拟的价值与意义了。”
“2月24日,我们击毁了敌人45辆坦克、22辆卡车和12辆汽车,俘获了723个英国人,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在内,而我方则毫无损失。这一次的战斗中,我们的‘虎’式坦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到目前为止,敌人没有一种坦克可以作为‘虎’式坦克的对手……”
“最亲爱的露:
现在前线已经向东推进了450英里。一切的情形都很好。我的部队正在前进。目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速度。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我。我甚至睡得太多了,今天早就是6点以后才起来的……
今天在这里放映电影《西战场的胜利》。在向客人致欢迎词的时候人很多,还有太太们在我说我希望不久大家又可以看到“非洲大捷”的电影……”
“我们对于马格塔的行动,迫使英军向东撤退。我们现在猜想他们的主力应在艾季打比亚的周围,和沿着海岸到德尔纳为止。3月11日,第5装甲师在的黎波里登陆完毕。这支部队携带着当时大家所认为是最现代化的装备一一经过改进的100辆‘虎’式坦克,它们的到来使意大利人精神为之一振。”
“我率领部队继续前进,和英军进行了多次恶战,英军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拥有数量比我们更多的飞机、坦克和火炮,但一切都不能阻止我们前进,此前英军在我们的进攻下损失惨重,尤其是坦克,我们击毁了他们大量的坦克,但他们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补充,他们得到了许多美国人生产的‘谢尔曼’坦克,这是一种装有75毫米火炮的坦克,性能超过了我们的4号坦克,但它们仍然不是我们的‘虎’式坦克的对手,这种坦克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我们到现在为止已经击毁了0多辆这样的坦克,有一辆‘虎’式坦克竟然在一次战斗中摧毁了12辆这样的坦克,据俘虏说,英国人已经得了‘虎’式坦克恐惧症,听到‘虎’坦克的履带声便会逃跑……”
“为了嘉奖我的功绩,首相要求为我补行授勋典礼,把橡叶加在我的铁十字勋章。但目前形势对我们来说有些不利,由于英国海军对塔兰托的空袭,意大利海军损失惨重,我们的海运输线受到了严重威胁,所以就目前而论,我不可能再获得更多的增援。第15装甲师于5月底抵达以后,我准备继续向敌人发动攻击,并且将敌人击溃。班加西也许可以争取到手。我指出不能仅攻下班加西,而必须攻占整个昔兰尼加,因为班加西地区本身是无法固守的。勃劳希契元帅和哈尔德将军都主张增加派往非洲的兵力,以便一劳永逸地获得主动权。”
“最亲爱的露:
我在海边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地方,在我那辆舒适的沙漠旅行车里面,简直和住旅馆一样安逸。午在海水里洗了澡,水很温暖。午我在自己的小厨房里煮咖啡喝。昨天,意大利的贝哥罗将军送了我一件礼物,是一件极美丽的衣料,深黑的底子有红色的刺绣。做你的晚礼服一定十分漂亮……”
看到这里,露茜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一撇,露出了一个幸福的微笑。
露茜正在翻看着手中的信,一阵闷雷似的声响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放下了手中的信,来到了窗前。
她循声向远处望去,只见那里闪过道道红色的光芒,仿佛夕阳落山时的红霞,如同血一般鲜红。
红霞中,远处柏林城的轮廓若隐若现。
露茜惊讶的看着这一切,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很难想象,柏林竟然会遭到敌机的轰炸。
防空警报凄厉的响了起来,她明白,这样的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巨大的探照灯光柱扫过黑夜,接着便是密如繁星的光点,那是德军的毫米高射炮在射击。
伫立在窗前的露茜看到远处的城区似乎燃起了大火,她想起了还在城里的亲,心里不由得一阵紧缩。
“怎么了?妈妈?”
隆美尔和露茜的儿2岁的曼弗雷德出现在了门口。
“是英国人的飞机,他们来轰炸我们了。”露茜说道。
曼弗雷德好奇的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望着远处满天的红光,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他的眼中没有恐惧和忧虑,相反的,除了好奇,还带有一丝激动和兴奋。
“他们敢来轰炸我们,我们就要把他们炸个底朝天!”曼弗雷德挥了挥拳头,大声的说道。
听了儿子的话,露茜显得有些惊讶,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站在那里,望着天空中的探照灯光。
很快,一架英国轰炸机的身影被探照灯光罩住了,高射炮弹在它的身边不住的爆炸,不一会儿,这架飞机便着起火来,开始缓缓的向下坠去,消失在了黑暗中。
突然间,一道红光闪过,远处的山谷传来了一声巨响,露茜知道,这是那架被击中的英国飞机坠毁时产生的爆炸。
此时此刻,想到远在非洲作战的丈夫,露茜的心再次揪紧。

(四百五十三)西伯利亚演兵

全文字无广告(四百五十三)西伯利亚演兵
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英国人昨天夜里出动轰炸机轰炸了柏林。”波斯克烈贝舍夫向斯大林报告道,“具体损失和伤亡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不会很大的。”斯大林吸了一口烟斗,不在意的摇了摇头,“英国人的战备严重不足,他们没有多少飞机。这一次能炸到柏林,纯粹是运气好,加上德国人大意了。他们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您说的对,据我们的情报员所了解的情况,英国空军防卫本土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一次的轰炸,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贝利亚在一旁说道,“他们对德国的轰炸,只能更加的激发德国人的战争情绪。”
自从叶若夫被斯大林枪毙后,贝利亚便取代了他的位置,成了斯大林的左膀右臂。
“没错,我们不久就能看到英国的灭亡了。”斯大林点了点头,看着贝利亚,说道,“有关于中国的情报吗?”
“自从日本宣布加入我们的伟大同盟之后,中国就一直在做着战争准备。”贝利亚说道,“中国沿海各省都修筑了大量的要塞和炮台,中国海军也开始了集结,并在多处海域进行作战演习,防备日本的入侵。中国陆军大量的退役兵员和预备役兵员也都恢复了现役。”
“中**队在我们的边境现在有多少兵力?”斯大林起身来到了地图桌前,问道。
“大约一百二十万人左右。”贝利亚说道,“不过这些军队不全是正规军,约有三分之二是民兵,它们以从西伯利亚到突厥斯坦的大量要塞堡垒作为根据地。”
“这些军队的装备情况怎么样?”斯大林问道。
“中**队的正规军装备精良,他们装备有和我们的‘t34’坦克性能差不多的坦克,拥有大量的火炮和飞机,普通士兵都装备有冲锋枪,中国民兵的装备稍差一些,但也拥有数量很多的坦克,部分坦克是用旧坦克改装的。中国民兵火炮数量相对少些,他们有属于自己的非战斗性质的飞机,战时经过改装,也可以参加战斗。装备稍好的民兵也拥有冲锋枪,稍差一些的使用步枪。在西伯利亚和突厥斯坦,每一个成年人都拥有武器,而且儿童也都接受过军事训练。”贝利亚回答道。
“想要击败中国,让红旗飘扬在东方,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我们必须集中全部兵力才行。”斯大林的目光由中国转向了西方,“而在进攻中国之前,我们还有几场仗要打。”
看到斯大林的目光盯向了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的方向,贝利亚立刻开始在脑中搜索起关于这些地方的情况来,正当他的脑细胞飞速运转之际,斯大林的一句话将他的思维彻底打乱了。
“我们在靠近中国边境的部队只有他们总数的一半,如果中国人趁着我们帮助德国的时候进攻我们,我们会不会很危险?”斯大林象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这是毫无疑问的。”贝利亚回答道,此时他已经想好了说词,“但现在中国人的主要精力放在防范日本入侵的方面,他们也不愿意两线作战,所以不太可能向我们发动进攻。”
“我需要确定中国人在我们‘解放’土耳其之前不会向我们动手。”斯大林看了一眼贝利亚,说道。
“中国人会陷入到一场他们意想不到的战争中的,斯大林同志。”贝利亚说道。
“噢?”斯大林扬了扬眉毛,问道,“和哪个国家的战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