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发电报告诉日本那边的人,尽查明日舰的损失情况。”杨朔铭自言自语的说着,坐了下来,拿过纸笔,开始拟起电报稿来。
1923年9月3日,日本,横须贺,海军造船厂。
平贺让和藤本喜久雄看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造船厂区,和已经在船坞中变得不成模样的“天城”号舰体,不约而同的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啊……”平贺让看着几乎无法认出来的“天城”号,一时间不由得涕泪jā流,仿佛死去的是自己的亲生儿。
就在前天中午11时58分,在日本东京西南相模湾西北部发生了79级的大地震,在几分钟内,从东京到横须贺的整个关东大平原犹如太平洋海面一样起伏颠簸,数以千计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由于地震发生时正是家家户户用火盆做饭的时候,因此地震过后在东京、横滨等地又发生了大面积的火灾。同样位于震中附近的横须贺地区也不能幸免,庞大的横须贺海军工厂几乎被夷为平地,ún凝土的厂房和钢铁的起重机象纸牌一样全部倒塌,正在船台上修建的“天城”号战列巡洋舰的舰体也被震得七扭八歪。在附近的船渠里,正在建造中的数艘轻巡洋舰也已经被震后的大火灾完全烧毁,根本无法辨认出军舰的模样。
看到这地狱般的惨象,前来勘察灾情的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人员无不悲痛yù绝。
藤本喜久雄好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他将平贺让从地上拉了起来,哑着嗓下达了命令,开始了现场的勘察工作。而附近的居民有不少人得到了海军工厂被毁的消息,也赶了过来帮忙清理现场,抢救有用的物资。
海军舰政本部人员在藤本喜久雄的带领下先对“天城”号的受灾现状进行了考察,当他发现“天城”号的龙骨已经严重弯曲时,心一下沉到了谷底。
“大挠度达到了219厘米,而且沿舭龙骨方向的纵轴上也存在5度到14度的扭曲现象。如果将其强行矫正,只能将已建好的各层甲板、装甲背板、加强肋和相关管线完全拆除,其工作量与重建设差不多……”藤本喜久雄在汇总了部下收集的数据之后,有些无奈的对平贺让说道。
“藤本君,你的意思是不是‘天城’号的舰体已经没有任何修复价值?”平贺让难受地问道。
藤本喜久雄叹息了一声,点了点头。
平贺让长叹一声,有些颓丧地坐了下来,此时他和藤本喜久雄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工人打扮模样的人正有意无意的在他们二人身边徘徊,将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尽数收入耳中。
此时平贺让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人,他的目光无意中看到海面上的情况,不由得惊骇地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海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藤本喜久雄顺着平贺让手指的方向望去,他看到似乎有一艘巨大的战舰的身影斜斜的矗立在海面上,他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缩,有些抓狂地大吼了起来:“望远镜给我望远镜”
一位日本海军军官跑了过来,将一副望远镜递给了藤本喜久雄,藤本喜久雄抓过望远镜望向海面,当他辨认出海面上已经断成两截的那艘巨舰的身份之后,整个身如同筛糠一般的抖动了起来。
他已经明白的认出来了,那是日本海军建成不久的“加贺”号战列舰
东京,赤坂离宫,防震棚。
“刚刚得到消息,天皇陛下和皇后陛下都安然无恙。”内务大臣后藤平满头大汗的对摄政宫裕仁亲王说道,“现正在日光行宫的防震棚内。”
“太好了”裕仁听到报告后,长舒了一口气。
关东大地震发生时,裕仁亲王迅速按照自幼接受的防震训练跑到了院里。由于日本的皇宫和行宫都是按照严格的防震要求修建的,因此不但裕仁没事,正在日光行宫度假的大正天皇和皇后也安然无恙。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名皇族成员死于关东大地震:闲院宫宽nv王在小田原的自家别墅中被砸死,6岁的东久弥宫师正王和山阶宫佐纪nv王也在横须贺家中被砸死。
“戒严令发出去了么?”心神稍定的裕仁向后藤平问道。
“已经发出去了。”内务大臣说道,“已经通知福田正太郎将军实施军法管制,防止居心叵测之人趁火打劫。”
“很好。”裕仁点了点头,又问道,“各驻外使馆那里有消息没有?”
“目前通讯线路还没有恢复,还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内务大臣答道。
“这一次日本遭遇地震奇灾,那些对日本怀有敌意的国家好高兴了。”裕仁说着,脸上的肌rò不自觉的ō动了起来。
后藤平当然知道“准天皇”嘴里说的“对日本怀有敌意的国家”指的是谁,他小心地看了看裕仁,没有说话。
“尽想办法恢复通讯线路,我要知道灾情的具体情况”裕仁看着从sì卫官手中一只只放飞的信鸽,沉声说道。
内务大臣大声的答应着,鞠躬告退。裕仁有些疲倦地躺在了椅上,闭上了眼睛,此时他的脑海里,已经完全被好多不着边际的胡思làn想和莫名的仇恨占满。
不知过了多久,裕仁渐渐的进入到了梦乡之中,在梦中,他似乎又回到了祖父明治天皇的身边。
“陛下,驻支那使馆发来了电报,支那政fǔ副总理曾琦亲至使馆慰问,并表示全力援助我国抗灾。”内务大臣不知什么时候又回来了,向裕仁禀报道。
“第一个表示援助日本的,竟然是支那?”裕仁有些惊奇的问道,从内务大臣手中接过了电报抄件。
“是的。”内务大臣有些犹豫的说道,“支那副总理称,已经先行筹集价值约五十万日元之物资及yà品运往天津装船启运,近日即可到达。”
“支那政fǔ这一次的办事效率可是很高啊。”裕仁速地看了一眼电报,不动声sè的说了一句。后藤平似乎听出了“准天皇”话里的弦外之音,没有接口。
“帮我拟份回电,表示谢意。”裕仁简单的吩咐了一句,便将电报还给了内务大臣,然后又闭上了眼睛。
日本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中国时,中国政fǔ迅速行动,展现了极其罕见的高效率。
中国政fǔ内在日本大地震次日(9月2日),就立即派人前往日本驻华使馆表示慰问。9月3日,内召集会议,外jā部总长顾维钧提出,对于日本震灾,“我国本救灾恤邻之义,不容袖手旁观,应由政fǔ下令,劝国民共同筹款赈恤”。
紧接着中国国会也一致通过了五条“援日救灾决议”,中国政fǔ除了分别电令驻日公使陆宗舆及驻神户总领事馆紧急调查灾情之外,又批准了内的拨款援助日本议案,并要求“各省长官联合绅商地方团体组织日灾急赈大会,与政fǔ一致进行”,同时“派遣商船运送粮食yà品,及红十字会赴日”。
9月4日,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以大总统令的方式号召全国人民“广募捐款,尽数拨汇,藉资拯济,以申救灾恤邻之至意”。内还邀请各界名流共同商议援助日本的具体事项。会议从中午一直讨论到傍晚5时,进一步决定:通令各省区一律筹款赈济;迅速运米30万石到日本;解除粮食输出之禁令;邀请各慈善团体、红十字会及银行、闻、商业协会、军警各界组织日灾协济会等。徐世昌又致电日本政fǔ:“值贵国京城和国家遭受空前灾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之际,请接受中国人民的深切慰问。”
已经下台避居在天津的段祺瑞,也成立了“救灾同志会”,通电北京中央政fǔ及各省军政长官及各团体,号召“广为劝募”,赈济日灾。
在中国政fǔ的强力动员下,中国各界达成了罕见的一致行动。日本驻华使领馆一时én庭若市,前来慰问和表态的人络绎不绝。日本驻华的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等,也收到了无数的慰问电、慰问信和慰问品。
正在天津视察的中国政fǔ总理梁启超于9月3日发出通电:“救灾恤邻,责无旁贷,谓宜尽吾力所能逮,募集服食各物,迅派军舰商船,驰往急赈”。上海《晨报》在9月3日发表题为《日本大震灾》的社论:“我国国民宜速组急赈会,募集巨款,特派大规模之救护团,驰往赈济,并切实调查灾况,如有缺乏粮食衣服之事,尽量输赠,万一灾后发生时疫,亦当派遣十字队前往医护。款项愈多,人员愈众,时期愈速,则救之范围愈广,效果亦愈大。”同日,《民国日报》社论标题为《吊日本地震惨灾》,《申报》社论标题为《悲日本地震大火灾》。中国闻界几乎一致呼吁民众,为日本地震灾区尽己所能献出爱心。
9月5日,《民国日报》呼吁《中国人急宜救济日灾》,“此次日本巨灾,固然是日本的大不幸,然能因此恢复日中亲善,保持东亚永久和平,在中国固有益,在日本也不能谓无利。”并希望日本人能“谅解中国人民的好感”,“希望日本在这次震灾中,领略人类同情心的福音,上下jā勉,和中国做一个道义上的朋友”。

(三百四十一)通往灭亡之路

(三百四十一)通往灭亡之路
在中国政fǔ的大力号召下,中国各阶层人民积极响应,表现出了罕见的凝聚力,。上海总商业协会随即决定,“购办面粉一万包,米三千包”,并垫付611万银元,由顾馨一、荣宗敬购置面粉及装船,虞洽卿办理报关。招商局则派出“铭”号轮船免费运送。由于他们的效率非常高,在9月3日当天,满载着面粉和大米等第一批救灾物品的“铭”号,就起锚驶往日本,这成为日本接受到的国际第一笔援助,也成为与美**舰同时到达的第一批国际船只。
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理事长庄德之、医务长牛惠霖,亲自率领医疗救护队及yà品器械,于9月8日乘船起程前往日本东京参与赈灾工作。这是到达日本灾区的第一支国际医疗救援队伍。
为了救助日本灾民,京剧大师梅兰芳发起成立了“全国艺界国际捐赈大会”,余叔岩、杨小楼等明星都参加了义演,为日本赈灾筹集了5万银元。“上海伶界联合会”也在“舞台”开展两天的义演,由何丰林、盛竹书、虞洽卿、叶楚伧、张季鸾等人赞助。上海书画保存会通过拍卖,为日本赈灾筹集款项。上海县教育局、教育会发起成立“救济日灾会”,为日本灾民募集款项物资。北京各界于9月5日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集会,北京银行公会捐助10万银元购买米面30000石。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决定拨付5万元赈灾,派代表携带粮食、衣物、yà品赶往日本。天津方面,直隶省长王承斌召集天津商界人士会商援助日本灾区。天津红十字会、天津报界公会等纷纷行动,筹粮筹款,支援日本。广州、南京、东三省等都捐出大额粮食、物品和款项。在段祺瑞发起成立的“救灾同志会”成立仪式上,倪嗣冲、周学熙、靳云鹏、曹锐、曹汝霖、鲍贵卿等出席并捐款,当场筹集了价值10万日元的款项,次日直接汇给日本首相山本权兵卫。此外,担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个人捐款5万元,3万元为赈济日人,2万元为赈济旅日华侨、留学生;两湖巡阅使吴佩孚、湖北省长肖耀南各捐款2万元;江苏省长韩国钧、直隶省长王承斌、松沪护军使何丰林、安徽省长吕调元、浙江省长卢永祥、浙江省长张载阳等均捐款1000元至1万元不等。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及另行刊登的“救灾同志会段祺瑞等谨启”的捐款实收公告,仅此三项的捐款总额就达到44万元以上。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成为这次救灾的主力,包括温州在内的不少中小城镇也建立了赈济日灾团体。日本轮船甚至直放温州,运载木炭、烟叶、菜籽、鲜蛋等物,一次价值就高达51万元。中国的商人、画家同时也是上海佛教领袖的王一亭募捐白米6000石、面粉2000余包以及各种生活急需品装船运往日本,这是来自日本国外的首批救灾物资,日本民众对此极为感jī,将王一亭称为“王菩萨”。中国人民在这次日本震灾中所表现出的纯洁的道德感和国际主义、人道主义jīn神,一时为世界各国广为称颂。
但是随后在日本发生的事,却大大的挫伤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地震次日,日本即宣布全国戒严,灾区的戒严任务在开始时实际上是由地方上的“青年自警团”承担的。当日,灾区流传说朝鲜人趁làn放火,而且还往水井里投毒。于是,从9月2日下午开始,在日本军警的配合下,“青年自警团”使用刀剑对朝鲜人聚居区进行了极为冷血的残酷屠杀,而在这场大屠杀过程中,日本人同时也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人。事后的统计表明,在日本大地震中被残害的朝鲜人有上万人,而华人被屠杀者共716人,其中当场死亡622人、失踪11人(事后查出一些已遇难)、负伤83人(事后一些人因伤重去世)。
当时中国国内的报刊媒体对此进行了报导,《北华日报》如下载道:
“……其时,东京及附近各县谣传朝鲜人有投火下毒者。于是竭军警、青年团、市民、村民之全力,大索鲜人,无论老**fù,恣意惨杀。其可怖者,为朝鲜人、支那人往往同提并论。中国人遂因而罹滔天之奇祸,被故意杀害殴辱者,不可胜数,刀bān拳足一时jā加,殆不以人类相待……”
“浙籍韩á初(神户高商学堂)、沈诵填(高师)、蔡经德(高工)、陈悼诸人,曾经多方证明确为中国人,也不免毒打几毙,并且声言支那人亦应打。”
“江苏人蒋健吾等六人避署大森海岸东京横滨间,赁居日人家中,灾后家主拔刀拍案曰‘今日要杀支那人’。后经几许哀求,始免一死……”
“彼时之日人悲愤凄楚,多已全失人xìn,残忍刻毒,闻之战栗。且因中国排日,故每遇中国人,恒易受感情之冲动,而一其意。甚者,以此时为扫dàn华工之好机会。”
“时王希天君来我们中队访问中队官长们,对护送中国人一事,愿为工人们出一些力。中国人是没有人不知道王希天的。此后,有一天,我们走到税务署卫兵处,听说王希天已被日本某官长斩了。他骑来的半旧自行车,被日军作为战利品占用着……”
在日华人及朝鲜人遭遇野蛮屠杀的情况见报后,中国国内的舆论大受刺jī,抗震援日的热á一变而为抗议日本屠杀华工的怒á。中国民众纷纷指责日本“仁义道德沦亡殆尽。吾人本恤怜之义,集资以济其急,而其làn人反加横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