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多数中国官员的生活都很奢侈腐化,这也是中国始终不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原因,大量的财富都被这样的白白浪费掉了。”捷尔任斯基象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也许这个人,并不如我以前所想的那样可怕。”
“和吴佩孚将军相比,这位杨将军似乎要差一些,虽然他在两次针对日本人的战争中表现得很不错。”捷尔任斯基接着评价道,“吴佩孚将军是具有中国古老传统和荣誉的军人,但这位杨将军明显不是,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功利性。”
“吴佩孚将军虽然是一位传统的军人,但他的思想却很激进,在中国的劳工和学生展开罢工和示威游行时,他不止一次的对他们表示了支持。”张雅婷说道,“而这位杨朔铭将军却并不是这样。
“你说得对,克里斯蒂娜同志。”捷尔任斯基点了点头,“在中国同志展开**活动之后,吴佩孚将军曾经多次对劳动人民表示出了同情,只是他总是怀疑我们对中国的友好是出于领土上的目的。但这位杨朔铭将军显然不具有**者的思想和气质。”
“你觉得他信任你吗?克里斯蒂娜同志?”捷尔任斯基问道。
“我觉得,他不会相信任何人。”张雅婷答道,“他现在相信我,只是为了要利用我,利用我去对付中国国内的**学生。”
“你说得非常好,克里斯蒂娜同志。”捷尔任斯基似乎很满意她的回答,说道,“你现在已经获得了他的信任,这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你在他身边,这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有帮助,尽管在这样一个人身边工作会非常危险,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坚持下去。”
“我会的,捷尔任斯基同志。”张雅婷说道。
正在这时,一位老勤务兵走了进来,他带来了捷尔任斯基的午餐,张雅婷看着这份简单得有些寒酸的食物,不由得微微一愣。
她并不知道,今天的午餐比起以往来,算是更丰盛了。
此时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位老兵——一他在所有肃反委员会工作人员就餐的普通食堂为他打饭,显然他给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拿来什么更可口更好的东西——问道:“您知道今天其他人吃的也是这些吗?”
“是,是,大家都是,捷尔任斯基同志。”老人赶紧回答道,张雅婷感觉到他在尽量掩饰自己的心虚。
“好好休息一下吧克里斯蒂娜同志。”捷尔任斯基站起身来,向张雅婷伸出了手,“期待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您捷尔任斯基同志。”张雅婷起身和捷尔任斯基握手,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离开了捷尔任斯基的办公室。
在看着张雅婷的身影消失在门口之后,捷尔任斯基开始了自己的午餐,而他的目光,却不自觉的落在了墙上的地图上。
现在的他,眼中满是忧虑之色,并不象刚才在下属们面前所表现的那样乐观。
到现在,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生存一直受到威胁。在十月**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人真正能够控制的地区也只有彼得格勒、莫斯科以及与其毗邻的方圆500公里的地区(主要是莫斯科以东和稍南的地区)。俄国的其它地方则处于完全混乱的状态。不管有什么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世界各国政府看来,解散由民主选举出来的立宪会议使得布尔什维克党人无法证明他们是俄罗斯的合法政府。在大战的末期,他们的问题也因德国提出的苛刻的和平协定而变得更为复杂了,而列宁同时又认为,苏维埃俄国除了同德国人签约以外别无选择。“如果你们不准备在污泥中匍匐,你们便不是真正的**者,而不过是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而已。”列宁的这番话,是说给那些对决议是否正确持有疑虑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其中当然也包括捷尔任斯基。按照《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该条约后由于协约**队在西线取得胜利后被废除),布尔什维克需要割让俄罗斯西部的地区。而西伯利亚地区随后又发生了由沙俄军队组织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这个武装叛乱拉开了持续数年的国内战争的序幕。在那些灾难性的日子里,在过去沙俄帝国的领土上曾经存在过十七个反布尔什维克的政府。仅为德国侵略者(他们自己后来也成了战败国)所承认的苏维埃政权已成了全世界的弃儿。协约国的许多外交官与布尔什维克的敌人接触,而英、法、美、中、日等国家则对俄国进行了直接的军事干涉。
捷尔任斯基从一开始就认为,国内战争是协约国武装干涉**“总阴谋”的一部分,列宁也说:“我们遭遇的是英法帝国主义的所有代表为反对苏维埃共和国而经过精心策划的、有组织的、有步骤的军事和财经阴谋。”因而直到现在,“契卡”还将所有反对新生的苏维埃制度的阴谋和行动视为国内阶级敌人和“国外帝国主义势力”“共同阴谋”的体现。布尔什维克政权越来越显得难以支撑下去。布尔什维克能够挺住,多亏了统帅红军的托洛茨基的指挥天才,但更多的还是敌人内部的内讧帮了他们。如果高尔察克、邓尼金和尤登尼奇的分头进攻是针对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有组织的统一行动的话,则很有可能是反**一方取得了胜种。但结果却是各支白军队伍各自为战,于是他们便都遭到了失败的命运。同时,红军则是扮演成一个整个俄罗斯人民的、而非少数派政府的利益的代表者,去与那些旨在恢复反动统治和旧有特权的白军将军们展开了斗争。
国内战争的混乱给了西方国家扼杀十月**的机会,但捷尔任斯基知道,他们没有利用好这个时机。由西方外交官和派人俄国的间谍制定和实施的对付苏维埃制度的行动,准备得很不充分,因而并未对布尔什维克党人造成多大威胁。而且,从诸多情况看来,肃反委员会倒有意使这些行动看上去规模宏大,这样一来,肃反工作人员成功地将其揭露便能赢得巨大的宣传上的胜利。甚至同德国停战之后,西方政府尽管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的行动上,但他们所做的还不及力所能及的一半。而俄国国内的反布尔什维克力量也已经不能对布尔什维克政权构成真正的威胁了,尽管他们还未被彻底消灭。列宁和捷尔任斯基签署命令,大规模执行对“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实施的死刑,在会见地方肃反委员会代表的时候,列宁对他们说,死刑是今后与“反**的言行”斗争中最用得着的“必要措施”。在波兰对乌克兰的入侵以及随后的六个月的俄波战争时期,掀起了肃反委员会残酷镇压那些确实存在的和臆想出来的阴谋分子的新浪潮。“正是因为肃反委员会的坚决斗争,才使波兰白匪以及他们的协约国幕后策动人妄图通过间谍活动、怠工及匪祸来破坏红军安全的企图破了产。”捷尔任斯基借此机会为肃反委员会对苏维埃社会的全面控制打下基础;“反**活动正在四处漫延,在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以各种形式表现着,由此可见,没有哪个领域是肃反委员会不应该涉人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势对苏维埃政权非常不利,因为只要协约国集中兵力在芬兰湾登陆,便可以一直打到莫斯科,结束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但幸运的是,战后出现的规模反战情绪使得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力量集结起足够用来干涉的兵力了。
但让列宁和人民委员会成员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威胁,竟然来自于东方。
布尔什维克认为,整个东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都起来极力反对他们,因而他们决定向东方输出**,在中国制造混乱,肃反委员会对中国的间谍渗透行动显然要比对西方国家成功得多。肃反工作人员曾不无自豪地说,是他们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其秘密机构阴谋的斗争和在东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掀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列宁曾高度评价了肃反工作人员的工作、称他们是“反对来自那些比我们强大得多的敌人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的有力武器。”列宁说:“俄国和国外的资本家先生们我们知道,你们是不可能喜欢这个组织的。而确实也是不可能的。在你们扼杀我们、围困我们之时,在你们策动内部阴谋、为破坏我们的和平劳动而不惜犯下任何罪行的时候,它比任何人更能对付你们的阴谋、对付你们的蓄意破坏。”
尽管针对中国所采取的行动不象列宁以及人民委员会认为的那样规模庞大,但肃反委员会的确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肃反委员会最有效的武器便是按沙皇时代的“暗探局”创造的模式,派遣间谍“鼹鼠”和奸细进入这两个国家展开活动。在一开始,一切顺利,中国因为国内的各种问题而陷入到了动乱之中,无暇顾及苏维埃俄国的行动,同时中国还要提防日本的侵略,这给了苏维埃俄国控制东方的大好机会。布尔什维克党人抓住这一宝贵时机,越过高山跨过平原向东方“前进”,不但恢复了对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的渗透,还建立了“远东共和国”。虽然日本在协约国的纵容下不断增兵西伯利亚和满洲,但最终却酿成了和中国的战争。
对于中日战争的爆发,最感到欣慰和高兴的,就是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者们了。
但让列宁和捷尔任斯基没想到的是,战争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中国和日本这一对死对头在经过了一场激烈的厮杀之后,竟然会突然间停战,并化敌为友向苏维埃俄国发起了进攻,苏维埃政权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失血的巨人,面对两个东方大国的联手进攻,竟然丝毫没有抵抗之力。
现在的苏维埃俄国,虽然因德国的战败而免除了《布列斯特和约》带来的领土损失,但捷尔任斯基知道,现在东方的局面,却不能指望同样的情形出现。中国和日本,现在都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和处于胜利巅峰但却拉断了肌肉的德国完全不同。
现在的中国政府,虽然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但却有美国的背后支持。而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就是通过那个中国将军实现的。
刚才张雅婷给他提供的关于杨朔铭的情况,让他对这个神秘的中国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谢尔任斯基翻开了一份特别的档案,他拿起这份档案看了看,上面的那张照片上的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嘴角似乎正透出一丝阴冷的笑。
虽然是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但谢尔任斯基却感觉到,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透着不一样的冷峻气息。
捷尔任斯基原来寄希望于,这位年轻的中国将军能象那些头脑简单的中国热血青年一样,受到共有主义思想的吸引,成为布尔什维克的一员,但通过张雅婷对他的描述,他已经觉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了。
如果张雅婷所说的都是真的,这个人,现在肯定已经完全投向了美国财团的怀抱。
先是吴佩孚,再就是这个杨朔铭,他们似乎都对维持中国主权和领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不象那些唯利是图的旧军阀。
而其它那些军阀,则根本和共有主义是无缘的。
也许,越飞是对的,应该考虑在中国无产阶级当中寻找并培养真正的代理人了。
捷尔任斯基放下了手中的秘密档案,重新将目光望向墙上的地图,他习惯性的由西方看起,他的眼睛,首先盯在了德国身上。
在图哈切夫斯基和“胡子很大,脑子很小”的布琼尼兵败华沙城下之后,向西方输出**已经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了。而列宁和人民委员会的委员们之前曾盼望着出现一个红色的波兰,然后是红色的德国。

(三百零三)追寻昔日的辉煌

(三百零三)追寻昔日的辉煌
其实早在通过对外情报系统搜集情报之前,苏维埃俄国就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步骤,以实现其在国外的大规模秘密行动的计划。当肃反委员会还在为保卫布尔什维克制度免受国内现实的和臆想的敌人的侵害而努力的时候,国外的苏维埃间谍机构就开始了活跃。他们的活动主旨是为了对外输出**,而且当时在国外的大部分行动不是肃反委员会组织的,而是由控制在布尔什维克党人手中的共有国际组织的。共有国际执行委员会(NKKH)称自己为“世界**的大本营”。
在十月**后,相当一部分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一直在期待着**先传播到欧洲,然后席卷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中欧几个大帝国的垮台,这使他们燃起了希望。列宁曾充满激情的写道:“世界**在一周的时间内向我们走近了许多,我们可以认为它在最近的几天内就会到来……我们应该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德国工人们加快**的到来,**应该很快就在德国开始了。”
在同协约国正式停战的两天后,德国突然宣布成立“共和国”。德国的好多地方按照苏维埃的模式建立起了工农苏维埃。但列宁的欢欣和热望很快就消失了。柏林的起义很快便被镇压下去,而不久前成立的德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在,而被德军中的右翼激进分子杀死。虽然他们的死使德国布尔什维克党以主要左翼政党身份取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位置这一本来已经十分渺茫的希望更加无望,但莫斯科却因此而能够毫无障碍地向德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强加自己的意志。因为就在遇害前不久,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人,罗莎?卢森堡曾批评布尔什维克制度,并指责列宁不是在搞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在搞对无产阶级的专政。她大概是唯—一个敢于公开反对列宁、抵制把共有国际变成苏维埃俄国对外政策的工具的外国布尔什维克党人。
在莫斯科俄国**剧院举行的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中,参加大会的代表中只有五人是从国外来的,其他的“国外”代表则是由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从那些逗留在莫斯科的外国追随者当中选出来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就从未到过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国家。而且,他们所代表的党派,有些根本就没有成立。但是,对于大多数欧洲左翼运动的代表来说,这些技术上的细节没有多大意义。对于许多左翼积极分子来说,莫斯科成了新的社惠主义的耶路撒冷,而共有国际的建立只是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光明未来的信念。
在共产国际第一次大会的工作结束后两周,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乔治?克雷孟梭说:“整个欧洲都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