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7毫米机枪,艇上同时还配备有3米测距仪一部,探照灯一部。
武备乙方案则是将火炮改为两座单装150毫米炮。
两种方案报给杨朔铭之后,杨朔铭认为两套武备方案都很适合海军使用,便决定全部采用。于是内河炮艇的建造任务就这么敲定了,根据海军部拟定的舰艇命名规则,这级内河炮艇被命名为“利捷”级炮艇,1918年6月首艇“利捷”号和同级艇“利绥”、“利济”、“利通”(前两艇为甲种案火力配置,后两艇为乙种案火力配置)在大沽造船厂完工,在很快完成了各项测试之后,随即南下,率先加入到了江防舰队之中。
唐九妹听到海军军官们话中流露出的对杨朔铭的深深崇敬之意,心里不知怎么,竟然生出了别样的悸动。
此时的她,又回想起和他林中赛枪和后来巡山换枪时的情景。
巡山换枪的那天晚上,她陪着傅大军师和他一起夜谈时,他对她说过的话,现在仿佛仍然在耳边回响。
而自从那一天起,自己的人生,便走上了另外一条轨迹。
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腰佩双枪另人望而生畏的女土匪了。
她现在也很难想象,自己竟然会完成这么多的课程,学会这么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东西,认识这么多她以前根本接触不到的人。
到底是什么促使她完成了这一切,她到现在也说不清楚。
也许,是为了能和他有更多的语言吧?
唐九妹感觉到自己的脸有些微微发烫,她放下了望远镜,努力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战事上来。
此时天上的轰炸机和江面上的四艘新式内河炮艇已经将登陆部队的阻碍全部扫除,运兵船上的陆军战士们很快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登陆行动。
“快点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别让广东的弟兄看咱们江西子弟兵的笑话!”
已经是陆军上尉的赵二虎挥动着手里的一支“五十响连珠盒子炮”,催促着身边的部下涉水登岸。
“俺不怕他们广东人笑话,俺只想着俺家里的媳妇……”一名战士笑着接口道。
“操!你不会去你媳妇才高兴咧!”赵二虎笑骂了一声,踢了对方屁股一脚,“别忘了,能娶上媳妇,养得起家,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俺也想要媳妇!”有人跟着起哄道。
“打完了这一仗就有了!现在都他娘的少在这里叫欢!”赵二虎想起了家里怀孕不久的妻子,心里也感到暖乎乎的。
作为杨朔铭“高薪养军”策略和“保家卫国”思想的受益者,赵二虎和许许多多的赣军战士们一样,有着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各地方军队的风貌。
这也是除了装备先进以外,赣军的作战能力和意志要远远的高于桂军和粤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个团的登陆部队很快的上岸完毕,赵二虎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和部下们一道向桂军的要塞工事冲去。
在进入要塞之后,赵二虎才发现,论跑路的本事,桂军似乎比赣军要强上不少。
“他们跑得可是够快的啊!”赵二虎看了看一些倒毙在地上的桂军士兵尸体,不由得感慨了道,“简直和兔子一样。”
“老赵,如果真的打起来,你估计他们能顶多久?”一位赣军军官拍了拍一门没有被摧毁的大炮,笑着问道。
“目前咱们从训练质量上就已经远远的强于任何的一支国内地方部队,而且咱们现在人手一支步枪,配弹量有200多发,班长士官和各级指挥人员更是人手一把手枪和连珠盒子炮,每个连还配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组成的火力排,咱们这种火力强度,在国内就是老大!就是放到欧洲,也是只称第二,没有敢称第一的!就凭他陆老鬼那点匪兵和那几枝老掉牙的破枪,用不了几次,咱们就可以把他们全都打光。”赵二虎捡起了一把桂军士兵丢掉的步枪看了看,又轻蔑地扔在了一边。
听了赵二虎的话,担任向导伴随赣军作战的粤军官兵们全都是一脸羡慕和畏服之色。
“他沈鸿英看样子平日里真就是这样带兵的。”一位粤军军官上前翻了翻一位被弹片打死的桂军军官的口袋,将里面的烟枪掏了出来。
看到这根制作考察的烟枪,赵二虎厌恶地皱了皱眉。
为了进军广西,赣军的侦察员和情报员事先收集了大量关于桂军情况的信息,转给了赣军的一线军官们,赵二虎和大家都知道,沈鸿英对他手下的官兵训练,着重强调跑步、爬山、射击三项,在桂军中,沈部的行军速度快是出名的,往往一日夜行100多里地。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沈军的作战能力高。虽然有陆荣廷的约束,但沈鸿英部的匪气过重,军纪并不怎么地,象沈军作战时,沈鸿英总是以“发洋财”等比较现实的口号鼓励官兵冲锋,而且沈军根本不讲究什么战略战术。
“这一次打死了他们不少的人,可惜都是空军和海军干的,没咱们多少事。”一位赣军军官用脚踢了踢面前的尸体,不无惋惜地说道。
“上边吩咐下来了,不要击溃战,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歼灭战。”赵二虎看着没有经历过多少战阵的粤军官兵,大声说道,“现在是海军和空军帮了忙,再往前,就是咱们的事了。咱们也得象海军和空军一样,既然要打,就打他个狠的!要把这帮广西土匪打疼、打怕、打晕!让他们一见到咱们腿肚子就哆嗦!要让陆老鬼他们知道,他们不管有多少人,在咱们面前,都是开胃下酒的菜货!”
此时的赵二虎已经从军有些时候了,而且经历过山东抗击日军战火的洗礼,他和他手下许许多多的赣军官兵一样,面对敌人的时候,本能的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和自信,而这种气质,在中***人的身上,已经消失很久了。
而此时此刻,赣军官兵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正潜移默化地感染着粤军的将士们。
在完成了对江防要塞的占领之后,赵二虎所在的先头部队没有停下来,而是紧紧的展开了追击。
登岸后站在一处高地上的徐元锦,拿起挂在自己胸前的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向远处的树林溃逃的敌人。
因为杨朔铭大力改进军备的关系,早在战前,徐元锦所部就得到了大量的“人和”公司自行生产的仿制德国“卡尔蔡司”式望远镜,以赣军现在的规模,基本每一个基层指挥官都能够配备一个,这相对于中国目前的军队营级军官甚至团级军官才能配备一个望远镜的标准来说,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但杨朔铭对此并不满足。此时的徐元锦并不知道,杨朔铭打算在一两年后技术条件一旦成熟,就上马中国自己更为先进的光学仪器厂,而且是要采后世的高科技标准来生产最先进的光学仪器。
溃不成军的桂军涌进了树林,而尾随追击过来的赣军士兵们则在树林边停止了追击。徐元锦看到几名军官聚到了一起,在相互嘀咕着什么,不由得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
赣军所在的位置离桂军可能隐藏在树林里狙击阵地大约有800多米的距离,那些比较有战场经验的赣军军官显然不是瞎子,他们应该是已经注意到了敌人在树林里设置的狙击阵地。
由于情报工作的得力,加上曾经和桂军是友军的粤军提供的情况,对于桂军可能采用的战术,赣军官兵们心里都有数,因此在桂军逃入树林之后,赣军官兵们并没有冒失的进去追击。
桂军官兵多是土匪出身,多年的劫掠生涯使他们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而且精于丛林作战和游击作战,针对此类情况,和土匪们打了多年交道的徐元锦当然不会让自己的部队轻易的吃这样的亏。
“通知炮兵,目标,前方树林,火力覆盖。”
此时面对装备低劣的桂军,徐元锦根本不想保留什么实力,他准备直接让身后的炮兵将敌人的阵地一次性地来个火力覆盖。
可能是受了杨朔铭“多用钢铁,少流鲜血”思想的影响,在徐元锦的眼中,对于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老兄弟以及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这些新兵,有着一种分外的珍惜。
在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人仅具备了小学文化,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放眼整个中国,又有哪个省能找出这样的“高学历”军队?就象杨朔铭经常说的那样,战争结束以后,还需要这些人开汽车开飞机开轮船,培养一个这样的战士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心血,并不比培养一名军官少。
现在因为杨朔铭的关系,徐元锦虽然对钱已经没有心疼的感觉了,但是他心疼这些和自己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的战士。
接到了命令的炮兵很快便开火了,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落在了那片不大的树林当中,一团又一团的火焰腾空而起,紧接着便是大团大团的黑烟。
看到树林变成了一片火海,徐元锦的心里不知怎么,并没有太高兴的感觉。
他知道,在这样的炮火攻击下,隐藏在树林里的人能活下来一半就算不错了。而当炮击结束,步兵进入林子之后,等待这支桂军的,就只有覆灭的命运。
仗虽然打得很痛快,但徐元锦却感觉不到那种痛快淋漓杀敌的畅快感觉。
难道是因为这些被打死的,也同样是中国人?
现在的他,非常理解杨朔铭为什么要想到多使用“银弹”而不是炮弹了。
第一轮火力覆盖很快结束,赣军战士们冲进了火还没有完全熄灭的树林,而就在这时,零星的枪声响了起来。
几颗子弹瞬间从赵二虎的身边飞过,他闪电般的伏到了一颗树下,这时不知从哪里打来了一枪,一位担任向导的粤军士兵立刻惨叫了一声,倒在了地上。
赵二虎看到这位粤军士兵倒在那里抽搐着,用手捂住了腹部,大声的哀号着,另一位粤军士兵想要过去救他,却被旁边的一位年轻的赣军战士拉住了。
“别乱动!你过去不但帮不了他,只能白送了自己性命!”这位赣军战士看到对方试图挣脱自己的手,便训斥了他一句。
此时又有一枪射来,打在了倒地的粤军士兵的腿上,使他叫得更加悲惨,伏在不远处的几名粤军士兵看得双眼冒火,破口大骂起来。
赵二虎正在根据对方刚刚打来一枪的方向搜寻着隐藏的敌人,而就在这时,一名赣军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步枪,猛地开火,远处的一个身影立时应声而倒。
“现在可以去救他了。”赵二虎向几名粤军士兵晃了晃头,两名粤军士兵应声而起,将受伤的战友拖了回来。一名赣军的医务兵飞快地冲了上来,开始为伤员处理伤口。
此时树林里还不时的有子弹飞来,但很快,四处都响起了机枪和“五十响连珠盒子炮”的吼叫声,以及毛瑟步枪清脆的响声。残存桂军的射击虽然准确,但很快便被赣军的强火力压制了下来。本来有些胆怯的粤军士兵也壮着胆子跟着开火了。
自由射击的赣军战士们打的极为凶狠,平日里严格训练出来的射击水平开始发挥惊人的作用。赣军高水平的射击此时发挥出了最大的杀伤效果,多数负隅顽抗的桂军士兵倒下后便一声不吭地死掉了,因为他们身上的中弹部位基本都是胸腹等要害部位。
赵二虎没有射击,而是举着望远镜好整以暇的观察着战况。赣军战士们基本上都是枪枪见血弹弹咬肉,几乎没有人能逃开,但粤军士兵的射击效果就要差上许多了,很多人的子弹打出去都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战斗很快便结束了,在赣军战士们高效率的杀伤下,很快,树林里的桂军残存士兵的抵抗便结束了,除了地上的死尸,还有一些人艰难地向前爬去,这是些被打伤的桂军士兵,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爬了不远便停止了爬动,留在身后的,是拖得长长的血迹。

(一百七十四)俘虏“莫屠户”

(一百七十四)俘虏“莫屠户”
南宁,广西军政府行署。
“乓!”“乓!”“哗啦!!”
清脆的瓷器破碎声又一次从内堂里传出,胆战心惊的站在门口边上的丫鬟仆役以及卫兵们都下意识地面露惊恐之色。
从早上到现在,他们已经记不清这是今天第几个被砸碎的东西了。
从接到前线战报的那一刻起,里面的主人就一直处于这种狂乱的状态中。
“将军又发火了?”一位一身军装拎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走来,刚好听到里面的声音,他立刻停住了脚步,在门口小声地向一名卫兵问道。
“是……打今儿早上就一直这样……都是那份战报惹的……”卫兵认出了他是陆荣廷的妻舅谭浩明,低声答道。
“哪里来的战报?”谭浩明问道。
“好象是合浦和钦州一带的战报,那边打了败仗……”
“哦,我知道了。”谭浩明点了点头,他低头看了看手中公文包,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那扇木门。
“进来!”从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带着烦躁和不安,还有深深的怒意。
“将军。”中年人推开门进到了屋内,他看了看满是碎瓷片的地面,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快步走到了那张考究的西式办公大桌前。
此刻,坐在西式靠背大椅上的陆荣廷正满面怒色地望着进来的人。
“又有什么事?好事还是坏事?”
谭浩明苦笑了一声,打开了公文包,取出几份文件放到了陆荣廷的办公桌上。
“真是想不到,这个姓杨的小子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陆荣廷看过那几份文件后,便忿忿地把它们往桌子上一丢。
“看样子他当年在青岛抗击日军的战绩,并不是吹出来的。”谭浩明说道,“如今他们的炮艇都已经开进来了,以咱们现在的力量,怕是很难抵挡。”
听了谭浩明的话,陆荣廷的脸色更难看了,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桌子上关于钦州、廉州和合浦方向的战报上。
“一天之内竟然把沈鸿英的人马吃了个干净,我真是纳了闷了,就是吃草,也不至于这么快啊!”
“赣军素来能战,装备精良,远非我军可比,又有海军炮舰相助,我们就是暂时能打赢,时间一长,也将难以抵挡,”谭浩明说道,“为今之计,还是以‘和’为上。此人能容得了陈炯明那帮人,未必容不下咱们。”
“你要我陆荣廷一把年纪,向他一个毛头小子,袁世凯的奴才磕头?”陆荣廷恼怒地捶了一下桌子,大声说道。
谭浩明闭上了嘴巴,在心里却发出了不以为然的感慨。
说那个姓杨的年轻人是袁世凯的奴才,那当初在袁世凯称帝之后,给你陆大将军的“耀武上将军”的封号,是不是就不应该接受呢?
“我让你查他资金的来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