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天下-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哒哒哒哒!

走在前面的坦克开始用炮塔一侧的同步机枪对敌人阵地上的火力点进行试shè,随后炮弹就开始向敌人冒着火舌的机枪阵地飞去。

由于处于队列的后方,骆奇所在的战车只能向正前方进行还击,shè界十分有限,战车依然冒着敌人的炮火和弹雨,向前缓慢地移动着。他透过窥视孔观察着前方情况,一面给炮长指示着目标。突然前面火光一闪,只听咣的一声,战车剧烈震荡起来。

“11点方向,反坦克炮一门!”骆奇晃了晃被震得发麻的头部,给炮长指示着目标。

随着炮塔的转动,战车上90毫米的炮口指向了敌人阵地后方一门设在掩蔽部里的反坦克炮。俄国人使用的37毫米和57毫米反坦克炮弹打在37吨重的35型坦克装甲上根本不能形成击穿,只有极少的机会,45倍口径的俄式76毫米反坦克炮能在三百米之内击穿35式坦克的侧后部装甲。

轰!轰!

从另外一辆坦克上发shè的炮弹也在他们开火的同时将炮弹打向了敌人的反坦克据点,随着剧烈的爆Z炸,那座用木头搭建的火力点冲起一团火光,被炸起的杂物飞散到了空中。

在反坦克火炮的打击下,共和军的战车安然无恙地继续前进,在巨大的压力下,俄军的阵地上开始支援了。

“注意,注意!前面就是敌人阵地!”冯建不通过窥视孔见前面地上出现道堆着黄土的壕沟,有些模糊的身影在那些土堆后面晃动着,“保持队形,保持队形!”他继续下达着命令。

前面敌人战壕越来越清晰,那此身穿黄绿sè军服的俄国人在后面晃动,当机枪扫shè过去,这些人影随即消失,没多久其他地方又从钻了出来。后面的战车跟了上来,这些坦克在战壕前停了下来,炮管缓缓下垂,随后车体猛的一震,从炮口窜出一股夹杂着褐sè浓烟的火球,几乎在主火炮发shè同时,前面战壕里窜起一团火焰,构筑战壕使用的枕木碎片,断裂的步枪,以及血淋淋的人体碎块夹杂在泥土里随着爆Z炸掀起的气浪在空中飞舞。

俄国人的抵抗非常薄弱,苏军虽然英勇,但在他们毫无办法的坦克面前彻底崩溃,也有一些勇敢的官兵向着共和军的坦克投掷出手榴弹,但很快就倒在了机枪的扫shè之下。

七、观察团

“一只蓝sè翅膀的椋鸟惊恐不安地站在一处残破的墙壁上,炮弹早已把房子炸毁了,到处是残垣断壁,被打死的士兵和炸死的牲畜以各种姿态倒伏在冰冷的土地上。大战过后的布哈拉城几乎找不到几处完整的房子,一处似乎原来是富人家的花房的地方,被炮弹炸飞的鲜花还带着鲜艳的绿sè,但在到处是硝烟的雪地上迅速地枯萎、凋零。

城中几处用铁丝网圈起来的战俘营里塞满了衣衫褴褛的被俘苏军官兵,这些士兵垂头丧气,表情呆滞,满脸的沮丧。曾经令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恐惧的红sè帝国数十万大军,竟然在中国人的攻势面前,迅速地土崩瓦解。在一个月的中亚反击战役期间,苏俄军队在共和军的钢铁洪流面前显得毫无还手之力,整个战局一直牢牢掌控在中国人的手里。”

布哈拉城中一处由共和军西北战区提供给外**事观察员和记者居住的临时营地里,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记者乔伊斯把钢笔放在了用杨木拼成的简易木桌上,使劲搓了搓冻得发红的双手。

“肖恩,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吗?”这时范弗里斯特少校掀起门帘从外面钻进了帐篷,摘下头上的军帽扔到了桌子上,“该死的中国佬,他们拒绝了我去前线的申请!”

“这很正常,亚历山大,他们正和英国人打仗,而我们都是说英语的,不是吗?”乔伊斯转过身来,安慰着这个美军少校。

“而那些德国或是意大利使馆的武官们却被允许前往正在交战的区域,他们在歧视美国人!”范弗里斯特依然怒气冲冲,

“少校,这不是歧视,而是敌视!”乔伊斯冷静地说道,“你不觉得自从中国人赢得了东南亚的战争后,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起来?”

“嗯,这一点能感觉到,最近史密斯中校似乎对于搜集共和军方面的情报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范弗里斯特说道,“中国人的武器很先进,俄国人根本无法阻止,如果他们愿意,似乎应该很容易就能够翻越乌拉尔山脉,消灭那个邪恶的红sè帝国,他们的装甲部队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当年蒙古人的无敌铁骑。”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似乎对英国人更感兴趣一些,我觉得共和军会在将俄国人逐出中亚后,挥军向南。”乔伊斯说道,“法国人正在谋求如何体面地退出战争,不愿意向远东再派出军队,听说张伯伦zhèngfǔ也正在寻求和谈的可能,以便能设法保住其在印度的领地。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一年半,当初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实际上还是有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英国广播在远东的记者托马斯在英国人对华宣战后,就曾预言这场战争对大英帝国而言是个灾难,英军将会遭受耻辱般的失败,从而失去整个亚洲,甚至是澳大利亚。”范弗里斯特说道,“实际上在战前的军事评估报告里,没有军事人员能认为英国人能获胜,但也没有人能预料到英法联军会如此不堪一击。亚内尔将军就提醒过英国人应当jǐng惕共和海军有可能发动对樟宜海军基地的突袭,就象rì本人在rì俄战争时所做的那样,这是一种最省事的方式。”

两人正在聊天,这时希普中尉走了进来,“两位不去吃饭么?那些德国佬和黑手党徒已经从前线回来了,也许大家在就餐时能得到些有用的东西。”

“好吧,我们这就过去。”范弗里斯特伸手在桌上拿起军帽,站起身来说道。

在营地zhōngyāng支着一个很大的草绿sè棉帐篷,是共和军专门设在这里的餐厅,到布哈一线的外国观察团和记者们一般都会取到这里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也是各国情报人员喜欢呆的地方。

冯·托马中校是个小个子的rì尔曼人,长相和他们的那位领袖颇有些相似的地方,作为德国使馆的武官,他和美国使馆的二等武官范弗里斯特在běijīng的时候就已经相识。各国的武官们在一起聚会,相互刺探对方的情报,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嗨,威廉,听说你刚从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回来,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范弗里斯特端着盛着饭菜的金属托盘坐到了托马的面前,“战斗还算激烈么?”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俄国人早已崩溃,成群结队饥寒交迫的俄国溃兵走出沙漠,然后乖乖地被拦在面前的中国人收容,只有零星一些地方会发生小规模的战斗。”托马抬起头来,把一小勺掺了少许碎肉的土豆汤喝进嘴里,“中国人的坦克给我很大的震惊,它比我以前见过的任何坦克都要大得多,若是放在西班牙战场上,会成为一种无敌的武器,俄国人拿它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它们很强吗?”范弗里斯特说道,“据我所知,各国坦克在西班牙战场上运用的偿试都不是很成功,陆军中甚至有人认为它真正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真的十分强大,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令人想象……”托马说到这,见到一个有些秃顶,大腹便便但身材高大的欧洲人和乔伊斯也端着盘子走了过来,于是笑着同两人打了招呼,然后向范弗里斯特作了介绍:“罗伯特·舒曼,《人民观察家》报驻远东的首席记者。”

范弗里斯特笑着打了招呼:“我们认识,很高兴见到你,罗伯特。”

“嗨,实在没有地方坐,只好到你们这边挤一挤了。”舒曼说道。

话题被转移到了欧洲,法国内阁倒台了,张伯伦的rì子也不好过,英法德意四国联手,在慕尼黑一起出卖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德国马上就要吞并苏台德地区。

这些似乎在修正由于《凡尔赛条约》而加给德国人的不公正待遇,这更加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至少在德国人眼里,他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英明领导者。

和共和中国相似,元首把德国人民都组织了起来,使每一家人都有饭吃,不至于受到失业的困扰。青年每在接受训练,使国家经济从破产的地步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元首带领我们重新找回了自信,现在青年们都在自觉也接受训练,没有人上街闹事,整个德国都给团结,人民都感到很快乐,不是吗?”对于乔伊斯对德奥合并和德国经济军事化提出的质疑,舒曼反驳道。

“是的,和中国人所走过的道路很相似,国家对于经济的管控相当严格,但整个经济军事化的后果就是和中国人现在所做的一样,走向战争。”乔伊斯说道,“从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开始,中国的经济重点就开始转向军事工业。他们需要一场战争,本来是针对rì本人的,否则如此庞大的军事工业会将整个国家拖垮,英国人的愚蠢,正好给了一个他们挑起战争恰当理由,其实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八、在德国

在1939年的情人节这一天,德国最新的建造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在位于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9号船台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在近十万名民众的欢呼声中,德国小胡子元首率领其手下数千名官员来到了船厂的观礼台前。前铁血宰相俾斯麦伯爵的孙女多萝西亚·冯·洛伊文费尔德女士将一瓶香槟抛向了这艘由她的祖父——著名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给新式战列舰船头。当天13点30分,这个世界上最强的战舰,标准排水量将近43000吨的“俾斯麦”号顺利下水。

不久前在捷克苏台德问题上大获全胜的阿道夫·希特勒依然是无可替代的焦点人物,外交上的巨大成功使得其声望更加高涨。他兴致勃勃地检阅了海军仪仗队,并向前来观阅“俾斯麦号”下水仪式的民众举手致敬,人们纷纷以纳粹式举手礼迎接这位元首。

由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德国人在一战后的军备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德国国防军的军官们并不甘于接受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德国的军事技术落后于世界的局面,于是通过各种方式,在悄悄地发展着德国的军工技术。

克虏伯公司在瑞典和中国都建有火炮工厂,用以进行新式火炮的开发,而MAN公司在芜湖与共和军方面合作建立了大型柴油机工厂和大型拖拉机(坦克)工厂,伏尔铿和rì尔曼尼亚也与数家中国造船企业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德军参谋部许多军工研究项目就是这样在国外秘密进行的。

1933年,在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偿试打破《凡尔赛条约》所加在德**备方面的诸多限制,重整德**备。1935年6月,德国在英国达成《英德海军协定》,其中规定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不超过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所规定的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总吨位的百分之三十五,在潜艇方面,德国方面保证,拥有的潜艇吨位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潜艇总吨位的百分之四十五,从而合法地解除了《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海军发展的一切限制。

与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不同的是,由于中国两国之间在一战后一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经济和军事合作关系,德国在材料科学和jīng密机械加工技术方面要领先于共和中国,但在军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经验方面却需要中国的帮助,所以两国在军工技术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德国海军设计建造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时,就很明显地参照了共和中国所建造的“葱岭级”战列舰,而且还修正了“葱岭级”战列舰在服役后所发现的一些设计缺陷,只不过因为希特勒为避免过份地刺激到英国人,而最终装备的是10门320毫米主炮。

“俾斯麦级”战列舰实际上是“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加强版,在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大力宣传下,仿佛德意志帝国又重新接回了昔rì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时的荣光。

在“俾斯麦号”的下水仪式结束后,帝国元首在召见他手下的将军们时,出人意料地提出要彻底解决捷克问题,“我们要让这个国家全部置于帝国的管理之下!”2月15rì,希特勒召集陆海军高层将领发表了有关苏台德捷克问题的讲话,“把我们的350同胞从一个野蛮落后的zhèngfǔ那里解救出来,并且要消除由此所带来的敌视和威胁!有必要时我们将直接动用武力!”元首这样直接而强硬的表态在将领们心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问题是这样有可能引起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国防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谨慎地表示了自己的反对态度,如今希特勒可是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强硬的反对是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的。

第三军区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见,第三军区的防区为柏林及周围地区,维茨勒本也是国防军总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

“英国人正陷于同中国人之间的战争,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会插手捷克事务,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绝不会引发战争!”希特勒在耐心地劝说着他手下的将军们,相对dúlì的国防军可不是任由他摆布的党卫队。

“我决定由第三装甲师去执行占领捷克的任务,在此之前我会劝说捷克人同意我们的条件。”元首所说的劝说实际上就是恐吓和逼迫,这一点上德国人的领袖似乎有炉火纯青的架式。

“如果是和平进入,我倒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德军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中将说道,“不过从中亚战场上传回的情报,共和军装备的一种新式坦克其xìng能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最新装备的四号坦克,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装备,我的元首。”

“这一点让克虏伯和MAN公司去和中国人谈判,帝国一直支持这样的技术交换,注意不要让英国人得到消息。”元首一直很重视装甲兵的发展,在这方面他对于古德里安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中国人在东南亚和中亚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更使他深受鼓舞。

“每份去中国的签证1000美元,我们需要大量的安置资金,海伊姆先生。”维也纳的中国领事馆内,中华共和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鸣对前来拜访的奥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