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拜过之后,杜睿在苏麟与杜平生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回头看着漫无边际的人群,大声道:“诸位乡亲父老,在下奉皇命,游历天下,环游宇内,如今已过三载,今日幸不辱命,我们回家了!”

人们不再有悲伤,不再有哭泣,在这一刻,人们的心中满是自豪,即使那些有亲人在此次环球航行之中故去的,也为他们逝去的亲人感到了无尽的自豪,人之一生,能亲身参与这等壮举,何惜一死。

还在船上的加里?皮尔斯,伊莎贝拉,以及拜占庭帝国的使者加利亚尼,还有他们的随员,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他们虽然难以理解,却也不禁震撼。

加利亚尼此时脸上突然露出了喜色,他终于即将踏上遥远的东方帝国的土地了,带给那位富有远见而慷慨的东方君主迟来的致敬和回礼,为两国缔结友谊,让他们的祖国能够摆脱阿拉伯人的侵袭。

他是第一个真正肩负着国家使命到达东方帝国的罗马人,却不是第一个尝试来到这里的,早在数百年前,当时统治中原大陆的还是炎汉王朝,在帝国的最南端,一群自称是来自海西的大秦使者出现在了日南郡的帝国官吏面前,他们声称带来遥远的西方皇帝的国书,最后他们被帝国的郡国兵部队一路护送前往雒阳。

但是实际上,这些自称是来自海西的大秦使者,只是一群胆大包天的希腊商人,他们的货船在风暴中损失殆尽,于是这些流落到扶南的希腊商人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主意,冒充罗马的使节,前往东方帝国,朝觐东方君主,按照他们从扶南人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作为来自遥远异国的使者,他们将得到大批回礼,包括价值连城的丝绸。

当这些冒充罗马使节的希腊商人到达雒阳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的汉朝孝桓皇帝接见了他们,他们献上了只是带着从扶南采购的象牙,玳瑁等礼物,幻想着万邦来朝的刘恒欣喜若狂,当即下令从皇室所用的贡锦中,挑选作为回礼,同时将写给罗马皇帝的国书写在了一方极其值钱的锦缎上。

那些希腊商人对于刘恒的慷慨大方简直喜出望外,在罗马,丝绸是最受欢迎的奢侈品,一匹丝绸可以换回等重的黄金,而且那些丝绸还只是帝国的商人贩卖到西域的普通丝绸,可以说是在帝国所有丝绸中最差的货色,根本不能和皇室所用贡品相比。

这些希腊商人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回故乡的航程,回到罗马之后,这些在东方帝国行骗的希腊商人根本不敢提他们冒充罗马使者地事情,上岸以后甚至隐匿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脱手卖出手里的丝绸。

可想而知,作为帝国皇室御用的丝绸出现在罗马地市场上,引起了怎样的轰动,这些工艺巧夺天工,薄如蝉翼。色泽光滑圆润,手感让人着迷地丝绸顿时让罗马的贵族为之疯狂。然后从亚细亚行省开始,这些珍贵丝绸成为了各个行省贵族追逐的对象。

当时的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正在上日耳曼行省的前线和蛮族军队对峙,如果那些希腊商人不是那么贪婪,直接将手里的丝绸全部卖光的话,也许他们可以逃过一劫。但是看到那些罗马贵族愿意出高价来购买这些丝绸。这些希腊商人里有人藏下了丝绸,打算等到价格被炒得再高然后再卖出去。

随着时间辗转,当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带着儿子康莫都斯从前线返回罗马,听说到这种珍贵丝绸后,已经是三年之后,作为受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宠爱的独子,康莫都斯对这种丝绸表露出了渴望拥有的感情之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便让自己的近卫军侍从官长佩伦尼斯去购买这种丝绸,花了比当初希腊商人们卖出丝绸时十倍的价钱买到了希腊商人手里仅剩不多的丝绸。

在亲自见到了大汉皇室御用地丝绸以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经过了一开始地惊叹以后,便敏锐地意识到这种从不曾在罗马见到的珍贵丝绸里面蕴藏了秘密,然后在这位罗马皇帝地调查下,知道这些丝绸是一群从亚细亚行省上岸的希腊商人手里流出的以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立刻让自己的近卫军寻找这群希腊商人。

一直以来,丝绸都是罗马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品,可是雄踞西亚的波斯人垄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抽取着高额的税赋,甚至阻止罗马和遥远的东方帝国接触,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本人对帕提亚发动的战争,有很大一部分动机便是出于贸易原因。

从亚细亚行省登陆,携带前所未见的珍贵丝绸,这一切都让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相信那些希腊商人发现了通往东方帝国的海上航道,甚至有可能见到了东方帝国的主人,否则难以解释他们是如何获得那些珍贵丝绸的。

于是那些希腊商人开始被近卫军追查,从罗马出发的近卫军在各行省寻找他们,而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也下达了悬赏令,仅仅是数日之后,亚该亚行省便有人向当地的官吏告密,抓住了其中一名希腊商人,而这名希腊商人之所以会被告密,其实源于他在一年前在一次聚会上喝醉酒以后把自己冒充罗马使者,接受了东方帝国的君主召见的事情说了出来,当时他还在几位贵族仕女面前,还用他那略懂皮毛的汉话说出了天子的发音,不过那时候没有人在意,只是认为他在吹牛而已,直到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下达了悬赏令以后,曾经与会的几个记性不错的人才知道那是真的,然后便去告密领赏了。

很快,在近卫军的拷问下,被抓的希腊商人很快把所有的同伙都供了出来,而那份东方帝国皇帝陛下写给罗马地国书这件事情也被一并招了出来。得到报告的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立刻对那位拥有东方帝国国书的希腊商人的家里进行了搜查,最后总算找到了那份装帧华美的国书,至于那些希腊商人则被砍掉脑袋示众,财产充公。

虽然罗马人从屋大维时代就从共和转向专制制度,同时还确立了奥古斯都的独裁地位,但是元老院却依然存在,在帝制时期的早期,奥古斯都一直都是由几个大贵族家族轮流执掌,直到五贤帝时期元老院才逐渐恢复一定的权势。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将汉朝的国书在元老院提了出来,认为应当和遥远地东方帝国建立友好的关系,没有一个人反对。而唯一的问题就是没人看得懂国书上地内容。

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和元老院的罗马贵族们自然不甘心失去这个和东方帝国接触地机会,于是在罗马各行省悬赏能够阅读东方文字的学者,许下了丰厚的报酬。

作为西方的强大帝国,同时又是奴隶贸易盛行的国家,罗马几乎拥有各式各样地人种,就如同在帝国的雒阳,你可以偶尔看到来自海西的女奴。同样在罗马,也有着数量极其稀少的汉人奴隶。最后一位来自西里西亚行省的年轻学者出现在了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面前,这位有着四分之一汉人血统的年轻学者祖母是一位被贩卖到罗马的女奴,其祖上曾是帝国的官吏,后来因为犯罪,而被全族发往敦煌充军,而她就是那个时候被卖到西域,最后辗转到了罗马,和帝国的风俗不同,罗马人并不歧视外族,所以她很幸运地被西里西亚行省的一位乡下贵族买下。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她地熏陶下,她所生下地孩子都学会了她家乡的语言。

这名年轻的学者同样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祖母的母语。除了他以外,还有其他几位稍微懂得一些汉语的学者到了罗马,在年轻学者的主持下,他们翻译了东方帝国的皇帝陛下给罗马皇帝的国书。

国书的内容被翻译之后,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浏览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喜出望外,因为那位遥远的东方皇帝表达了愿意和罗马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愿,并且表示随时欢迎他们的使团再度来大汉,同时希望下一次双方能够就具体事宜进行行之有效的讨论。

这一封国书让整个罗马的贵族都为之兴高采烈,从很久以前,他们就渴望和遥远的东方帝国接触,只不过地域上太过遥远,才让他们一直都处于失望中。当然这份国书里正式提到的,帝国曾派出使节,前往罗马,最后却被波斯人所阻止的事情,让罗马的贵族再一次集体咒骂了一遍贪婪的帕提亚人,连同这次试图隐瞒国书的死去的希腊商人一起。

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在元老会上做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宣称帕提亚人试图阻止东西方之间交流的阴谋破产了,同时保证罗马的每一位贵族都可以得到东方帝国的丝绸,而且再也不需要向帕提亚人交纳高额的税赋。

在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推动下,罗马上下都掀起了一股东方帝国热,然后组建前往东方帝国的使团和船队得到了元老院和全体贵族的支持。

一个名叫佩伦尼斯的将军作为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最信任的近卫军侍从长官,成为了使团的长官,负责一切事宜,陪同他一起的除了近卫军士兵,和几位会汉语的学者以外,还有不少充满求知欲的学者以及一些对东方帝国有着美丽憧憬的贵族。

经过几年的准备,从地中海出发的舰队驶向了遥远的东方,同时跟随的还有那些充满冒险精神的商人的船队,他们跟在舰队后面,想要去东方捞金,美丽的丝绸让他们疯狂,足以让他们忘记大海的危险。

然而佩伦尼斯是不幸的,在驶入印度洋之后,他的船队便遭遇到了大风浪,结果全部葬身大海,巨大的损失打击了罗马人的热情,寻找前往东方帝国的计划只能被无止境的搁浅下来。

加利亚尼怎么都没想到,在数百年之后,他居然成功了,他马上就要踏上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的土地了。

呼吸着清新的海风,加利亚尼看着走出船舱随从,露出了笑容:“詹卢卡,我们很快就能踏上东方的土地了,真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迷人的国度。”

“我想一定很美丽。”詹卢卡是加利亚尼的随员,也是拜占庭帝国使团的副使,他从小就听说了许许多多关于大汉的故事,如今真的到了这个国家,眼神里不禁充满了向往。

“伊莎贝拉公主,这里的景色很美。不是吗?”加利亚尼心情大好之下,居然生出了和伊莎贝拉攀谈的兴致。

他知道这位来自法兰克的公主是那位东方公爵的女人,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对美的向往。如果这朵美丽的法兰克玫瑰愿意对他有所回应的话,他甚至不惜放下自己肩负着的使命,向杜睿提出决斗的邀请,用男人的方式,来决定这朵玫瑰的归属!

但是很可惜,伊莎贝拉却被有和加利亚尼说话的兴趣,虽然拜占庭帝国要比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强大许多,但是在她的眼中,这个天下最强的男人只有一个,就是杜睿。

“是的!伯爵先生,也许您可以在甲板上多欣赏一会儿!”伊莎贝拉说完,就带着袭人和元春两人走了。

她虽然是奥斯塔拉西亚王国派来的使者,但是由于她和杜睿特殊的关系,所以对她并没有什么限制,而皮尔斯和加利亚尼等人在没有得到杜睿允许的情况下,就只能在船上待着了。

“这就是大唐帝国吗?这就是杜睿的故乡吗?真是太神奇了,这里简直太美了,那些都是贵族吗?上帝啊!成千上万!不!他们都是平民,可他们的衣着怎么如此华丽!上帝啊!这可真是一个梦境般的世界!”

一只脚踏上东方的土地,伊莎贝拉公主也是难掩心中的激动,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总算是到了杜睿的家,按照这些天从元春,袭人那里听来的一些关于东方人家庭道德关系的信息,她知道,从今以后这里就是她的家里了。

至于奥斯特拉西亚,她这一生恐怕都只能将那个生养她的地方长存在梦境之中了。

第四篇 拓土 第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国

麟德殿内,正在批阅各地送来奏折的太宗接到了泉州刺史严通送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立刻就摆驾前往承庆殿。

泉州刺史的奏折当中,还夹带着一份杜睿的信件,里面主要说的就是韦克塞斯,奥斯特拉西亚,拜占庭,以及其他沿途各国派遣使者的事情,在这其中拜占庭帝国则被杜睿反复提及。

当初太宗也曾听杜睿说起过关于海西之地的情形,知道这个拜占庭帝国,不过和拜占庭人建立关系。太宗并不是太热衷,只不过他认为太过相对封闭的帝国需要和外界交流,而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取得和帝国对等交流的也只有杜睿提到过的拜占庭和阿拉伯而已。

不过阻碍东西方之间直接交流的阿拉伯人成了敌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大唐和拜占庭之间没有直接的冲突关系,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如此。

杜睿在信中提到了,大唐发展的工商业需要一个倾销地,而要让崇尚陆地霸权的大唐走向海洋,有着丰厚利润的海上贸易才是最好地诱因。

只是这些对太宗来说都是次要的,真正让他兴奋的是杜睿终于回来了,坐在御辇里,太宗也不禁想起了三年前,杜睿离开长安之时,那落寞与解脱的深情。

三年过去了,太宗也不禁感慨自己当初确实是太过于小心了,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杜睿这个人才华横溢,旷古绝今,这种人可以用,却更需要防备,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他几次三番的恨着心,将杜睿罢黜,但是换来的却是杜睿对大唐无休止的功绩。

想着,御辇已经到了承庆殿,一般大臣接到了消息,已经在承庆殿内等着了。文武列立两厢,文官以尚书令房玄龄为首,武将则以总参谋长李世绩为尊。

在他们的上首站着的是几位亲王,吴王李恪,晋王李治,以及其他几个成年的皇子,李承乾最近大病未愈,没有出现在这里。

“诸卿,不必多礼。”太宗开口道,“关于此事,朕意让杜睿送那些外邦使节直接前往洛阳,然后经洛阳,再到长安。”

很快,太宗便做出了决定,和西方人建立外交关系是必然之举,杜睿在信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西方对于大唐来说不但是一个产品的倾销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联系,把东方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去,这对大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长孙无忌见太宗居然不和众臣商议,便一言而决,心中不禁微微诧异,道:“圣上!此事依臣之见,是否应当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