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极品闲人-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是在接受太宗这个最高统帅的检阅,飞虎军依然是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杀气腾腾,仿佛在上战场一般。

太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住领首,有此等猛士,何愁天下不靖!

飞虎军的将士们高昂着头,挺着胸,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精神抖擞的等待着太宗的检阅。

秦束列好队,策马而来,来到太宗面前,停了下来,在马上微微欠身,大声道:“启禀圣上!飞虎军将士列阵完毕,请圣上检阅!”

太宗抽出天子剑,一拍飒露紫,缓缓从阵前驰过。

“大唐万胜!”飞虎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威武、雄壮、气势不凡,杀气腾腾,这是胜利之师的写照。

在杜睿的陪同下,太宗伴随着飞虎军将士的阵阵呼喊,策马缓缓经过,等到太宗驰过,检阅也就完成了。

太宗昂起头,挺着胸,拉转马头,加快速度从军阵前再度驰过,来到承天门前,翻身下马,把马缰递给王德,快步进了承天门,再次登上城楼,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封赏,这是这次庆典的重要环节,依然振奋人心。

在人们的期待中,太宗缓缓开口了:“薛延陀夷男不孝,背反朝廷,滋扰华夏,边关泣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不得已而兴义师,赖天之幸,将士用命,诺真水一战大破薛延陀,斩首十余万!赏功罚过,劝善之意,如此大胜,朕不吝重赏!”

太宗的目光停在杜睿的身土,第一个要封赏的肯定是杜睿,这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会封杜睿什么,谜底没有揭开之前,依然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杜睿身上。

剿灭西域三国,为大唐拓土万里,挥军东进,大败薛延陀,杀死薛延陀首领夷男,这等大功,该如何赏赐。

“杜睿!此战远征万里,灭高昌,破焉耆,败伊吾,为国开疆拓土,后扫平薛延陀,立有大功,蒙山焚烧薛延陀粮草,诺真水一阵冲锋陷阵,追击顽酋,斩杀夷男,功莫大焉!”太宗一通好听的言辞下来,把杜睿夸到天上去了。

太宗话音一落,百姓顿时又自发的发出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这事太振奋人心了,百姓的欢呼声久久不能平息,直到太宗一而再,再而三的双手下压,要百姓停下来,方才停歇。

说完了杜睿的功勋,就该是封赏了,百姓紧盯着杜睿,都想知道立此大功,太宗将如何杜睿。

在百姓的期待中,太宗开金口,道:“朕封杜睿杜陵县侯,赐邑一万户!”

竟然是万户侯!

当听到太宗居然封他万户封邑之时,杜睿也被惊呆了,虽然早就料到太宗肯定会重赏,可是,太宗一封就是一万食邑的万户侯。还是大出他的意料。

要知道便是亲王爵,也不过能封邑千户,太子封邑两千户,那些在太宗登基之后,受封国公的勋贵封两三千户,便如杜如晦,也只是封了两千七百户而已,当年李靖北伐大胜,也不过被封了五千户,杜睿这一下子就封了万户,实在是大唐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

万户侯,在历朝历代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大功劳的代名词。万户侯这个名称流传于后世,激励了多少豪杰!

杜睿万万没有想到,太宗竟然一下子封他为万户侯,不由得愣住了。

“杜大人!还不谢恩!”王德小声提醒了一句。

“谢圣上天恩!”杜睿这才清醒过来,向太宗谢恩。

太宗很是享受的看着杜睿,只是眼神当中莫名其妙的有些复杂。

封赏完了杜睿,接下来该是封赏秦束,以及还没有到来的侯君集等人了。

侯君集已经位极人臣,爵位是不能再提了,本来就已经是国公,要是再往上的话,那可就是郡王了,不能再提升爵位,就只能增加封邑,因此侯君集也被加了五千户封邑,达到了万户,薛万彻被封为县公,加封邑一千五百户,契必合力被封为县侯,加封邑一千户,苏麟被封为县伯,加封邑五百户,秦束也被封为县伯,加封邑八百户。

“臣谢圣上!”秦束大声谢恩,透着无尽的喜悦。

承天门下,抱病而来的秦琼也是老怀弥慰,杜云芙和杜云卓听到自己未婚夫婿被封为伯爵也是欢天喜地。

封赏完这些大将,接下来就该封赏兵士了。只是兵士太多,不可能一一封赏,太宗先是一通夸赞之辞,把兵士的英勇狠狠的夸赞一通,然后集体赐爵。

兵士的斩敌数不同,功劳也不一样。封赏不可能一样,太宗一句“各有差”就搞定了。

一场盛大的献捷庆典到处也就结束了。当然,这只是整个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还有赐宴等等一些活动。

太宗下旨,要归来的兵士去飞虎军的营地驻扎。他们的人数众多。不可能把他们开进太极宫,只能去飞虎军的军营。

旨意一下,自有人前来带着兵士们前去营地。唐军阵势整齐,秩序井然的开走了,引得百姓一阵欢呼。更有百姓蜂涌而去,追着飞虎军瞧热闹,场面既壮阔又欢喜。

“皇上有旨,着杜睿等将入宫见驾!”王德扯着嗓子吼起来,右手一挥,“奏乐!”

城门口一队乐工,摆放了很多编钟。闻令便敲起了编钟,一曲《秦王破阵曲》当中,杜睿走在最头里,其后是秦束等一众将佐,朝宫门行去。

当然见驾可不是这个时候,还要等随后而来的侯君集等人,也就比杜睿等人晚了一个时辰,便开进了长安城,到达之后,便立刻前往太极宫,汇合上杜睿等人,一同去见驾。

当听到杜睿被加封一万户封邑之后,侯君集的面色明显一变,但很快就隐去了。

进入立政殿,众将在侯君集的带领下参拜太宗驾前。

“免礼!”

太宗虎目中精光四射,从侯君集开始,扫过一众将领,欢喜无限:“你们得胜归来,朕心甚喜。甚喜!”

大殿上大臣们看着杜睿等人,眼里闪着艳慕之光,巴不得和他们对换才好。

立政殿极大,足以容纳数千人。地上早就摆满了短案、矮几,矮几上铺着柔软的软席。横成行,竖成列,极为整齐。

等众将起身,太宗指着正中的短案矮几,道:“杜睿,你坐这里。”

这是最前面,最中间的位置,是三公之位,如今太宗竟然要杜睿坐,杜睿一点儿思想准备也没有,不由得一愕,完全拿不准太宗究竟要做什么。

侯君集此时看向杜睿的眼神更是变了,封邑比杜睿少,他虽然不满,却不会怎样,那些身外之物,他并不放在眼里,他看重的是名,如今身为主帅,名居然都被杜睿一个后辈抢了去,让他如何甘心。

太宗见杜睿发愣,笑道:“杜睿!此次北伐,你居功至伟,这首座你坐得!”

见太宗都这么说了,杜睿还能推拒吗?只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心道:圣上!你这可是把我放在火堆上烤啊!

刚一坐下,杜睿就感觉好几道锋利的目光朝着他射了过来,有侯君集,有李恪,有李佑,还有长孙无忌,杜睿纵然是再怎么洒脱,此刻也是感觉如芒在背。

第二篇 浊世 第六十七章 弹劾

盛典虽然热闹非常,人人脸上都带着喜意,杜睿确实心不在焉,便是有人上前敬酒,他也只是勉强应付一下,封万户侯,居三公之位,杜睿想不明白太宗将他捧得这般高,究竟是要做什么,却也隐隐的觉察到其中似乎有些不同寻常的味道。

杜睿正纳闷着,房玄龄悄悄走了过来,此时大殿之上人头攒动,倒也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

“房大人!”其他人杜睿还能应付,但是对于房玄龄,杜睿的心中始终都带着点儿敬意,再加上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关系,在私下里,他还应当称呼对方一声世伯。

房玄龄也是面有忧色,与杜睿饮了一杯,小声道:“贤侄!可看出了什么?”

杜睿知道瞒不过房玄龄,苦笑一声,道:“圣上隆恩太重,小侄此刻也是在火上烤啊!”

房玄龄道:“年方加冠,便受封万户侯,古往今来,你可称第一人了,只是这第一人却不是那么好做的,圣上如此作为,定然有深意,老夫在这里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牢记!”

杜睿一拱手,道:“房大人请讲!”

房玄龄朝左右看了看,道:“明日早朝必有变故,你当小心在意,记住!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

杜睿闻言一惊,结合上方才的重重,立刻就明白了房玄龄话里蕴含着的深意,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平日里自诩聪明绝顶的他,此刻也不禁犯了难,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房大人!依您之见,明日何种凶险!?”

房玄龄道:“你不必多问,只须牢记,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为人臣子者,只要牢记本分,则万事无忧,凡事不可强求,只须顺势而为,则可保无恙,不管怎么说,当今圣上终归是位明君!”

杜睿闻言,心中不禁一阵悲苦,随即也就释然了,道:“房大人之言,小侄牢记在心!”

房玄龄看着杜睿,微微点头,笑道:“杜睿!你还年轻,凡事过尤不及,这个道理,你应当是懂的!”

这个道理杜睿自然懂,不但懂,还时常拿这个去劝解别人,如今到了他的身上,也是这个道理,舍得!舍得!杜睿自家既然都不想得,又何惧舍。

房玄龄刚走,李承乾又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看着杜睿,道:“承明!为兄也来敬你一杯!”

杜睿见李承乾已然微微有了醉意,忙道:“殿下甚严,此间人多,不可落人口实!”

李承乾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掩住口,道:“失言,失言!我失言了!承明勿怪!”

两人私下里自然可以称兄道弟,但是在这种场合,要是让人知道的话,也是一件大麻烦,如今杜睿被太宗越级隆遇,已然遭了人的嫉恨,要是再加上这个,杜睿可就大麻烦了。

两人对饮了一杯,李承乾道:“承明!我真是羡慕你,可以纵马驰骋疆场,好不快意,可惜我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只能盼你在沙场之上多建功勋,来!再饮一杯!”

如今大唐蒸蒸日上,雄踞宇内,李承乾身为太子,自然是没什么机会效命疆场的,可是他自小耳濡目染,听到的都是父辈扫黄六合的绝世功勋,虽然不能像太宗那样领军作战,不过他觉得杜睿和他年岁相当,还没有他大,他虽然不及杜睿聪慧,但他和杜睿接触日久,也学了不少东西,总觉得杜睿既然能做到的,他自然也不会太差,便只好将杜睿当成了自家的替身了。

看着李承乾一脸的真诚,杜睿知道他是真的在为自己建立功勋高兴,也不好说什么扫兴的话,两人接连饮了几杯。

杜睿突然看到吴王李恪在和几位朝中的大臣欢饮,忍不住道:“吴王!齐王此来是小住,还是圣上打算,将他二人召回长安!”

李承乾闻言,面有忧色,道:“我也不知道父皇究竟是何打算,他二人昨日方到,想来也要在长安留上几月的!”

杜睿沉吟了片刻,道:“殿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承乾道:“承明!你我二人虽名托君臣,实为兄弟,有话尽管说!”

杜睿道:“齐王此人不足道哉,而吴王却不是好相与的,此人心机深沉,更有岑文本相助,虽已之国,却俨然为殿下大敌,不可不防!日后殿下行事当小心在意,万万不可落人以口实!”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随即笑道:“有承明在我身旁提点,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杜睿闻言一愣,勉强笑了笑,说:“希望如此吧!”

庆典散去,杜睿也回到了久违的家,一进门就被众女给缠住了,一个个都嚷嚷着,要让他讲西域和草原上打仗的故事,只是杜睿此刻哪里还有这种心思,只留下杜云芙,宝钗,熙凤和杜平原四人,到了书房。

刚一进门,熙凤就忍不住问道:“少爷可是有心事!”

杜睿回头惊讶的看着熙凤,他没想到熙凤居然心细如此,道:“确实有事。”

杜云芙诧异道:“三哥刚刚受封万户侯,为何闷闷不乐!?”

杜睿道:“这万户侯岂是那么好当的,圣上这是在将我放在火上烤啊!”

杜云芙一惊,道:“三哥何出此言,三哥如今圣慻正隆,怎的好像受封万户侯,反倒成了难事!”

杜睿道:“如今朝中封邑超过万户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哪一个不是大唐开国之初,跟随当今圣上效命疆场的勋贵,我这点儿功劳虽然不小,但是如何能封得到万户,如今我年方不过十六,日后再有功劳,还能如何封赏!”

杜睿原本就感觉疑惑,再被房玄龄提醒了一下,当即就明白了太宗的用意,虽然心中感觉无奈,悲凉,却也无可奈何,就像房玄龄说的那样一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杜平原细细思量着杜睿的话,突然一惊,道:“少爷!您的意思是~~~~~~~”

杜睿一摆手,止住了杜平原的话,道:“宝钗,熙凤,你二人明日将府中的行李收拾一番,平原!你待会儿去唐大将军府上,替我送一封书信,芙儿!只是苦了你和卓儿!”

杜云芙听着杜睿的言语,分明就是要走的样子,当今的礼法,讲究长幼有序,不单单是皇位的继承,便是婚娶也是如此,杜睿要走,显然不能立即和安康,汝南二位公主完婚,杜睿不娶,她和杜云卓如何嫁!

杜云芙想着不禁一阵黯然,道:“三哥不必为芙儿担忧。”

杜睿点点头,又道:“明日或许要有事,你等接不要惊慌,当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要见,过段时间就没事了,记住!”

杜睿说完,便让其余人都出去了,伏在书案前,给李靖写了封书信,交给了杜平原,道:“将这封书信,送到大将军府上!记住!一定要交到大将军手上才行!”

杜平原领命去了,到了李靖的府上,说明了来意,李靖府上的下人也不敢怠慢,忙进去通禀,不多时便引着杜平原到了书房。

李靖此时身患足疾,不过却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只是行伍多年,能立的功劳都立了,如今已然位极人臣,以至于在军中,他的威望都要超过太宗,一向懂得取舍之道的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太宗放心,使子孙得享安乐,如今已经不出府多时了。

接过杜睿的信,李靖看了看,面色不禁一阵变幻,暗自点了点头,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便说老夫知道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