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儒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儒将-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上党和河北之地还有数万人马,正所谓大势已去。
邺城城下,三路大军合围住邺城。在正中的金黄色军帐中,刘备亲自接见了此番出兵的有功之臣。“三弟,伯涛,子龙,孟起还有伸业,你们此番不负朕所望,攻下幽并和冀州之地,实乃首功,来,我们大家同饮此杯!”说完刘备举起酒杯,众人不敢怠慢,纷纷饮下这一杯酒。
“陛下,长安城太子殿下急报!”就在这时侍卫送上一份军报,刘备接过打开一看,却是呵呵一笑道:“看来,还真的是不甘寂寞啊!”
“陛下说的是?”诸葛亮似乎料到点什么,连忙问道。
“前日司马懿派大将王双出汉中攻打西川,被陆伯言等人击退。看来这个汉中王司马懿,还真是对曹丕忠心耿耿啊!”刘备笑道。
众人闻言均是莞尔,司马懿实力不济,就算是闹腾,也整不出什么名堂,现在这只能算是垂死挣扎了。而且他攻打西川,也只是为了自己谋求利益罢了。赵峰摇了摇头,但随即心念一动开口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去,将这司马懿剿灭了!”
“伯涛,何须如此惶急?司马懿被困汉中,兵马不过数万,早晚是要将他剿灭的。”
刘备看到赵峰这么急切的想要收拾司马懿,也是有些意外地道。没有人知道,赵峰为什么要对这个已经身在彀中的司马懿这么迫不及待。
想来想去,大家估计也就是因为他之前趁乱夺了汉中,惹得赵峰不爽吧。
没有人知道,赵峰对这个司马懿是何等的忌惮。历史上他在上方谷那么险恶的环境下,都能够逃出生天。如今虽然盘踞汉中,但是司马家乃是河北的名门望族,树大根深。万一大局已定之后,他再来个见机行事投降,那日后就肯定是要留下这个祸根了。为防万一,赵峰还是想趁着现在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曹丕的身手,自己去把司马懿这个祸害干掉了,正所谓一了百了,莫过于此。为了能够达到目的,自己对于攻破邺城的功劳,也就无所谓了。
当然了,这些事赵峰不好明说了,当下只是虚词道:“眼下陛下率军团团围困邺城,黄老将军扫平司隶之地,首丕覆灭已是在所难免。既然如此,这里有这么多位将军,也不多臣一个,倒不如趁机去干掉司马懿。所谓苍蝇叮不死人,烦死人啊。再者,臣的食邑还在他手里呢!要是不早日夺回来,臣拿什么去养家糊口啊J”
刘备有些晕乎乎地听完他的话,等听到最后一句却是定了定神,这才有些无奈地开口道:“伯涛当真是开玩笑了,如今你已是王爵,还在乎那么一点小地方吗?”说完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赵峰所说的食邑,指的就是他昔日身为武乡侯的食邑了。但是他现在已经受封王位,食邑足足有广汉一个郡,何至于这般对昔日的爵位斤斤计较呢?因此这最后的借口,实在是有些恶搞。
不过这时随军出战的法正也说话了:“陛下,广汉王所言不无道理,这司马懿屡屡来犯,确实是太过可恶。再者,如今军粮皆从河南运来,三十万大军所需甚多,莫如先行派遣一些人回去,前往荆襄和关中就食以减轻大军压力,顺道将司马懿剿除便是!”
要说刘备麾下谁对司马懿怨念最深,基本上是非法正莫属了。想当年鲜卑入寇西凉之时,法正协助赵云去辅佐马超剿灭鲜卑。不想恰好碰上司马懿闹事,截断了陇西山道,结果被迫滞留西凉数年,白白喝了一顿西北风。要不是后来走通了汶山道,他还要多喝几年。所以法正对司马懿的怨念,确实是天高地厚。现在虽然不知道赵峰为何要和司马懿过不去,但是法正还是支持他。
听了法正这话,刘备也是有些意外,随即明白大军所需军粮无论是从关中还是荆襄或者中原运来,都是要走黄河水道。就算有荆襄水师负责运输,也是有些费劲。既然如此,倒不如派些人回去,顺便干掉司马懿。
想明白这一点,刘备也就点头道:“既然如此,伯涛,我与你六万大军,配合上庸、西川、关中的滞留人马,剿灭司马懿!”赵峰闻言大喜,和众人匆匆告别,就去点选军马,准备干掉司马懿。
不说司马懿覆灭在即,此时邺城之中,已经是乱成一团了。敌军兵临城下,充分说明曹休等人已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城中只有数万人马,想要守住城池都是不太现实。难道自己,真的是已经穷途末路了?
“众卿,如今刘备围城,众卿为之奈何?”皇宫之中,魏文帝曹丕有些惶急地问道。与他的惶急不一样的是,一群大臣犹如雕塑一般不置可否。毕竟这么恶劣的形势下,除非是神仙转世,否则的话可就难以翻本了。
“太尉,你可有何计策,挽回败局?”看到众人不说话,曹丕只能向贾诩求助了。但令他失望的是,贾诩也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一脸无奈。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连贾诩也是回天无力了。
“难道我大魏气数已尽,刚刚立国一年就要覆灭了?难道我曹丕就这么不中用,偏安一隅都做不到?”无数的念头涌上曹丕的脑海,最终都化为一片无奈之意。看着堂下的众臣,不少人眼神已经有些闪烁了。曹丕知道,他们应该是想着如何投降吧!
自己能投降吗?曹丕扪心自问,感觉就算是投降,只怕自己这篡汉而立的逆贼,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刘备北伐之前可是说清楚了,自己是杀害汉献帝的凶手,逮着了那就是个死。一句话,自己就算想投降,也得要人家肯接受啊。
曹丕脸上的犹豫之色,一丝不差都被华歆看在眼里。善于揣摩上意的他,立即就出列开口道:“陛下,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我等无法与之匹敌。既然如此,臣愿为使者,前去见那刘备,议和以为权宜之计。”
要说华歆确实是会做人和说话,不说投降,而说议和。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现在的曹魏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去和刘备议和了。这其中的关键,曹丕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他实在是没有勇气去自尽,因此面对华歆的建议,曹丕默然半晌也就点头同意了。
而此时在城外,赵峰已经调好了兵马,准备回军收拾司马懿。在他挑好人马之后,刘备居然是亲自来送他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备老了,这是赵峰现在最为直观的感受。
当年在平原县,刘备不过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已经年过半百。这些年虽然还算是养尊处优,但毕竟是岁数不饶人,头发花白了。自己也是从一个少年,变成了奔四的中年了。
看着刘备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赵峰感慨之余,心里也是有些别样的滋味。曾几何时,自己和刘备三兄弟,以及简雍在平原县当个小官的时候,大家都是称兄道弟,洒脱的很。但是现在,大家一见面就是拘礼个没完。而且,官越做越大,彼此之间顾忌的东西也就越多。赵峰原本生性比较洒脱,不夸张的讲,年轻之时也是放浪形骸,徐州城讽刺曹豹,神亭岭大骂周瑜,以至于谈判这种本该是文官的事,自己都抢着去做。可是现在,自己谨言慎行,活得多少有些压抑了。
这次,刘备执意册封自己为王,这件事赵峰心中更是不以为然。历史上开国封王,然后削藩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赵峰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因为削藩被刘备的后人喀嚓了。而且,自己还是骠骑将军,兵权在握,更是坐镇西川之地长达十年之久,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想想吴三桂,可真是触目惊心啊!
因此赵峰下定决心,为子孙计,等干掉了司马懿,自己就立即解甲归田,再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最多,就是效仿历史上的狄仁杰,刘伯承,去做个闲官。当然,这些想法也只是在心中一闪即逝。然而赵峰也没料到,正是这次攻打司马懿,竟然有机会促使自己达成心愿。
“陛下放心,司马懿不过数万人马,臣这里加上西川和关中各地,已有不下十万大军。
加上庞德将军也随我一同回去,司马懿想要联络氏人作乱,也是没有什么可能了。”赵峰尽量宽慰道。刘备点了点头,最后还是说道:
“你做事的话,朕是绝对放心的。眼下太子正留守长安,我派人去通知他,和你一同进兵,也好多些历练。太子一生没怎么经历过战阵,上次交州之事,只能算是玩闹而已。”
“陛下放心,臣自会照顾好太子殿下!”
赵峰点头道。他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刘备这是准备让他辅佐太子了。怪不得他对自己突然间这么礼遇,又是封王又是干嘛的,就是要把自己绑在刘家的战车上一同前行啊。心里有数之余,也只好暗自对不起刘备的好意了。
送走了赵峰之后,刘备回到军帐中。屏退众人,刘备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翻了起来。
一向不甚好读书的他,这次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大哥看什么书呢?”关羽和张飞并肩进来之时,看到刘备居然是在看书,也是有些意外。刘备闻言却是舍不得放下,只是说了一句:“封神榜!”
“封神榜?”张飞愕然道,关羽倒是若有所思地道:“这书倒是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这书是伯涛所著,我也是从封儿那里弄来的,据他所说,还是兴儿借给他的?”刘备放下书卷笑道。
“不错,这书我曾经听兴儿和银屏说过,他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怎么了大哥,这书当真是那么好看?”关羽有些奇怪地道。
“却是好看,虽然是史书,比《史记》可是要好看多了!”刘备对此却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辞。原来赵峰看自己儿子整天也没个读物看,心里就琢磨着自己要不要编纂一份。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却还是有些难度。
赵峰自己所看的书中,近代的小说自然是不太适合,就连古典小说之中,也有很多不适合的。《西游记》讲的是唐朝姑且不说,但是此时就连佛教此时也是未曾兴盛起来;《水浒传》讲的是造反,很明显不太适合;《三国演义》?你秀逗了吧:《红楼梦》也不太适合,自己儿子泡妞已经很有天赋了。
想来想去,也就是《封神榜》比较合适,首先它讲的是商周之事,其次虽然有些怪力乱神,但是在这个精神文明极为匮乏的年代,这本书已经是足够让那些读惯了圣人之言,兵书战册的人们爱不释手了。赵峰看封神榜是老早以前的事了,故事情节还记得个七八成,当下花费数月之功写成书给自己儿子看。赵正如获至宝,除非至交好友却不轻易想借。若非御姐关银屏色诱,只怕关兴也无法看到。饶是如此,还是只肯借个三天,结果关兴只好加班加点,连夜赶工抄了一份。
而现在刘备手上这一份,就是关兴的手抄本。刘备毕竟也是人,就算是当了皇帝,也还是喜欢看这些精彩的书,这才会手不释卷。看到二位兄弟这么意外,刘备正准备解释,却听得有人来报,说是曹丕派遣使者华歆前来。刘备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先去忙正事。
“见过皇叔!”在气氛森严的见到刘备之后,华歆并没有跪地求饶,只是作揖就意思了一下。帐内的其余文武见了,顿时脸色忿忿不平。当下关羽首先喝道:“大胆狂徒,见陛下为何不跪?”
“歆乃使臣,如何能跪敌国君主!”华歆昂然道。这话一出口,众人更是不爽了,顿时嗡嗡声一片,甚至有人要把华歆拖出去砍了。
但出乎华歆意料的是,坐在主位的刘备,并没有发火,反倒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华歆,脸色挂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这个异常的表现,让华歆不由得愣住了,攒好了的一肚子说辞,一时间也就不好发挥。
“说,接着说,菖丕到底派你来想说些什么?”刘备总算是开口了,语气之中却满是调侃。华歆闻言不由得有些发窘,但还是硬着头皮拿出了自己的说辞:“如今我主与皇叔交战与河北之地,兵连祸结之余,苍生更是保守涂炭之苦。我主愿暂罢干戈,两国划分疆界,永为盟好,未知皇叔意下如何?”
“划分疆界,怎么划分?”刘备似乎饶有兴趣地看着问道。华歆一听似乎有门儿,连忙开口道:“我主有意,以太行山为界,太行以东为我大魏所有,皇叔但得太行以西,大魏与大汉两国永结盟好,互不侵犯,如何?”
所谓太行山以东,就是冀州和幽州,并州和司隶差不多都在太行山以西。这也是曹丕和华歆商议之后,认为刘备能够接受的最低底线了。毕竟人家现在已经打得很HIGH了,你想人家就这么收手也不太现实。
“以太行山为界?”刘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随即叹了口气道:“你回去告诉曹丕,若是想要保得住自己的性命,那么限他后天午时之前,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若是负隅顽抗,那么日后城破之日,曹氏宗族上下,一个不留!”看着一脸抽搐的华歆,刘备微笑着又加上了一句话:“不要试图和我讲任何条件!”
送走了丧魂落魄的华歆,刘备也是有些没好气地笑道:“华子鱼诚以为我等可欺乎,如今兵临城下居然还来议和?“说完刘备也是连连摇头,甚是无奈。
“我看他倒未必是想要议和,只是想趁机看看陛下的底限。”诸葛亮也是笑道。刘备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孔明,你看这曹丕会不会投降呢?”
“只要陛下允诺饶其不死,想来是会投降的!”诸葛亮笑道。这话一出口,一旁的孙乾忽地开口道:“但是菖丕乃是弑杀先帝的之罪人,岂能轻饶?”
当日汉献帝死在邺城城外,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曹丕就是凶手,但是整个刘备集团上下,在没有找到什么直接证据,证明他不是凶手的情况下,也只能将这顶光荣的黑锅让曹丕背上了。现在孙乾这么提出来,刘备一时间也是一楞,不过他很快还是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弑君之事一时间难以言明,未必便是曹丕的本意。只是他篡汉而立,乃是叛逆之臣,该当如何呢?”刘备皱眉问道。现在就算自己是想让曹丕投降,也要找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吧。而刘备知道,有人能够为他找到这个借口。
果然,诸葛亮低头思索一下,最后却是笑道:“彼时汉帝尚且年幼,禅让一事乃是朝中奸佞所为。菖丕也是再三推让。陛下待其投降之后,再将首恶诛灭便足矣!”
“如此甚好!”刘备点头道。诸葛亮的意思有些隐晦,但刘备还是明白了,那就是事后他找几个替罪羊就行了,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