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奴-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没有共通点,单个民族的逆反化很难起到什么作用,只能接受汉化。当然,必要的惩罚是完全少不了的,在陈昂等人的设想中,如果遇到顽固不化的族群,则必须杀一儆百,用他们的脑袋来震摄那些对汉化不满的部族。
陈昂请示赵强,对那些罗刹兵是不是也要照此办理,赵强的回复是免了,这些罗刹兵不纳入汉化范围内。虽然汉俄混血儿体质可以,但赵强却出于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不同意任何非父系的汉化工作。在他的计划当中,这些俄国士兵只是即将到来对清战事中的炮灰而已,从来就不是什么关宁军的一员。
对于从关内采购的那些儒家书籍,赵强是有些不太满意的,但时间来不及让他编一些更适合的教材,好在只是为了强化汉语汉字的认知,所以倒也不着急在思想上进行改观。赵强的意思是等关宁军的汉化工作完成后,再将汉化领导小组的职能进行调整,陈昂这些文人必须从现在的身份转变为自己在军中权威形象和思想的代言人,由他们进行关宁军的意识形态灌输任务。
在回到首义城后,汉化领导小组的大体工作都已确定,停留一天后,赵强便带着车队和亲卫在骑兵师团的护卫下返回雅克思。一到雅克思,魏季便向赵强汇报了过冬情况。整个冬天里,各地的情况都很稳定,从清军手中劫回来的粮食很大程度缓解了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仍有数百年老体弱者没有熬过冬天。
雅思克也已彻底建好,医院和学校都已入驻,总制府的军民两曹也已入城办公,赵强临走前交待的各项工作魏季都办得不错。夸赞了魏季几句后,赵强将陈昂等人介绍给他,告诉他“汉化领导小组”的重要意义,魏季在接到大帅来信后就意识到了汉化工作的必要性,因此对于陈昂等顾炎武的弟子表示了热烈欢迎。另外,他告诉赵强,去年前往澳门的邓肯和严钱等人已经回来,他们不仅带回来大量的西洋火器,还带来了几个佛郎机商人。
让魏季在城内收拾一处办公地点后,赵强便让陈昂他们立即开始工作,一应所需找魏季要,魏季那边办理不了的直接找自己就可以。然后便迫不及待的叫人把邓肯他们请过来,当然,他没有忘记自己费尽心思绑来的戴梓,让人将他连同那把连环铳一起带过来,另外把两个老工匠也请过来。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  '
第十四章 法国人的燧发枪
从17世纪起,欧洲枪炮制造技术发展迅速,法国人发明了具有防风防雨性能的燧发枪,它的出现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时代技术的结束。燧发枪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以其射速快、重量轻、射程远等多种优越性,逐渐将火绳枪废弃;瑞典人则划时代地把弹丸和发射药装在同一个纸筒内,装填时将纸筒撕破,把发射药和弹丸一块装入枪膛中去,既简化了装填过程,又保证了发射药的定量装填,它预示了一种新型的定装枪弹的出现;后来英国人又将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发射时火药气体使铅丸膨胀而嵌入膛线以发生旋转,发射的弹头出膛后高速旋转前进,增加了子弹的稳定性,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到达了200米之多!
现在摆在赵强面前的就是六百杆法国人制造的燧发枪,他们的卖主是法国商人亨利?菲利浦?贝当,在赵强的眼里,这个浑身充满铜臭的法国人已经是个“最可爱的人”了。
“尊敬的将军阁下,我想我的货物一定是让你非常满意的。”
见到这个东方将军正瞪大眼睛喜不自胜的看着自己的火铳,贝当的心里十分高兴。从来到这片土地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自己遇上的是人生最大的主顾,这个主顾将帮助他成为欧洲人在东方最大的军火商人,也将帮他成为东方最有钱的军火商人。
负责采购这批火铳的邓肯也是十分开心,他知道得到这个土著将军的肯定将意味着什么。
“如此神器,当真让本帅大开眼界!”赵强捡起一把燧发枪,熟练的装好弹药,然后瞄向远方,扣动板机,“砰”的一声,只见不远处的小树顿时断成两截。
“大帅,这东西绝对是好东西!”贺满川掩饰不住心中的狂喜,赞道:“只要一扣那玩意,火铳就能打响,这比点火绳要强多了!有了这批火铳,末将这近卫师团可是真正的关宁第一师团了!”
他这话让齐壮不以为然,“哧”道:“得了吧,少吹牛皮,咱的骑兵师团那可是实打实的关宁第一,你就少往脸上贴金了,也不怕把腰给闪了。”
“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溜溜不就行了,嘿,我倒不信了…”贺满川急了,以前不敢说近卫师团是关宁第一,现在有了这批神器助阵,他可是敢打包票的!
“好了,瞎嚷嚷什么!”
见两个爱将争起第一来,赵强没好气的打住他们:“是不是第一师团要看战绩说话,放心,本帅会让你们比出个高低的。现在,都给我闭嘴!”
“是,大帅!”
齐壮和贺满川一缩脖子,不敢再争下去。
惦了惦这燧发枪的重量后,赵强转头看向站在那里默不作声的戴梓:“你看过这等火器吗?”
“见过。”戴梓回答的很干脆,并且一点也没有赵强他们见了这燧发枪的惊喜。
赵强知道戴梓是见过燧发枪的,而且也造过,那好像琵琶一样的连环铳就是使用的燧发装置,所以他对法国人这燧发枪不以为意自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问他:“与清军用的那些火铳比,这东西是不是好东西?”
“当然。”戴梓仍然是只有两个字,好像多说一个字都会闪了舌头似的。
“你能否仿制出来?”赵强将火铳突然扔向戴梓,戴梓闪避不及只好伸手接过。
在手上看了几眼后,戴梓点了点头:“不难。”
“既不难,你就替我仿我仿制这火铳吧。”
“单制数把没有困难,批量生产办不到。”这次戴梓多说了些字。
“为何?”
“无工匠,无器械,仅凭戴梓一人,如何能满足你的要求。”戴梓说得并不客气,言语之中并不当赵强是什么关宁军大帅,看来他对一家三口被强行绑来仍有怨言。而且在知道对方是要造反的叛军后,戴梓潜意识的就不想替他们卖命,与周培公一样,他也是曾参与平定三藩的,自然就谈不上对这些吴三桂旧部有什么好感。怎奈,受制于之,为保妻儿性命,他也只能乖乖听命。但是办不到的事情他不会随口应下。
“人手器械本帅会为你调派,这一点你无须担心。”赵强正色看着戴梓:“本帅知你心中如何想,本帅也不与你多作解释,只希望你能识时务,不要心生他念。你若做得好,本帅自不会亏待于你,将来说不定还会让你一家三口回到关内,但你若是存心怠慢本帅的差事,那就休要怪本帅不仁了。”
“知道。”戴梓没有因为赵强的恐吓而有所害怕。
“你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替本帅仿制这些燧发枪,至于连环铳的事情,可暂且放一放,待本帅需要之时会告诉你。”
与燧发枪比较起来,连环铳的工艺显然要复杂许多,并且军中现有的火铳利于改造成为燧发枪,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先武装个联队的燧发枪士兵应付对清战事。等到工匠和火器制作所需要的一切生产条件具备之后,才能着手进行燧发枪的批量生产,而不是改进现有火铳。那个时候,连环铳才可以提上日程。否则,光顾着追求射速和威力巨大的连环铳而置现实不顾,无疑就是舍本逐末了。
“邓肯,告诉贝当,他有多少燧发枪,本帅就买多少。另外,他带来的工人和技师全部留用,设备什么的也全部买下。”
和贝当一起来的除了他自己的随从外,还有几个葡萄牙和西班牙、荷兰的商人,但这些人却是没有卖给邓肯武器,而是抱着好奇之心来东方看看,等到确认邓肯嘴里的这个有钱将军的确是个可以合作的伙伴,他们才会与之买卖。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商人的逐利天性所致。
邓肯原封不动的将赵强的话翻译给了贝当,喜得后者连连点头。等魏季奉命让民曹抬出这几个月定远银矿采出来的银子时,贝当的眼睛一下就红了,那些个欧洲商人们也都情不自禁的咽起了唾沫:上帝,这个东方将军真的是太富有了,我必须马上和他达成合作协议。嗯,绝对不能让这个法国佬独自吞下这块肥肉。。。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  '
第十五章 火器司与制造局
让魏季领着贝当等欧洲军火商人去驿馆休息之后,赵强立即叫来那两个工部的老工匠,因为他想到可以将瑞典人搞的定装火药现在就引进过来,这件事情可以与改进火铳的事情一块进行,两者并不冲突。
其实当年明军中每名火枪手配备火药罐2个,一个装发射药,—个装引火药,携带铅弹300发。不过可惜的是,明军并没有将定装正规化,而瑞典人搞的定装火药无疑将大大缩短装药发射的时间,配合燧发的快速,将大大提高威力。
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按照现在关宁军的训练程度和实战经验,一旦定装火药落实下去,那么普通士兵可以达到一分钟两发的速度,熟练的士兵,每分钟射击三次是没问题的。如此速度,在对阵八旗骑兵时,将大大有效的形成战场屏蔽,再配以三段射击,可以预见那些冲锋的八旗骑兵将会遭遇怎样的死亡打击。
想到这里,赵强很是兴奋,他招来了那两个老工匠,询问他们此法可是可行。这两个老工匠一个姓赵,一个姓秦,赵强满心欢喜的将自己的意图对他们说了,原以为二位老工匠会立马替自己补充不足点,不想二人的头一句话却是:“好汉还是放过老朽,让我们回去吧!”
“放你们回去?”赵强一听这话,脸就冷了下来,冷哼一声:“为什么?”
“好汉干的是杀官造反的事,小老儿却是世代良民,奉公守法,从不做违禁之事。先前好汉到工部雇小老儿,小老儿只道好汉真的是朝廷的官员,加上小老儿家中贫穷,孙儿娶亲还缺银子,这才硬着头上跟好汉到了这关外。不想好汉却是…小老儿京城之中还有一家老小,若是从了好汉,官府追究下来,我一家老小可就完了,所以还请好汉放过我俩,让我们回去吧。。。”赵老头说完低下头,不敢再说下去,一旁的秦老头也是小心翼翼的站在那,脸上既害怕无奈又带着几许期望。
“你二老也是汉人,既是汉人,为何就不愿助汉人推翻鞑子呢?”赵强没法像对待屈材等人一样对待这两个一把年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
赵老头苦笑一声道:“小老二一把年纪,这等大事是做不得的,好汉与一众英雄胸怀大志,小老儿自愧不如,但小老儿却是不敢与好汉们一起造朝廷反的。”
秦老头也道:“打甲申年清军入关,这关内就年年打仗,足足打了十六年天下才太平下来,可是没几年,南边的吴三桂、耿精忠他们又举旗造反,朝廷派大军出剿,这一剿又是个八年,这两年刚好过了些,不想好汉们又要在这关外闹事,说句不好听的,悬啊。。。这大清的江山怕是难推翻了。。。小老儿也没几年好活,好汉还是放我俩回去,让我们和儿孙在一起颐养天年得了。。。”
“本帅可是重金请你们过来的,现在你们拍拍屁股说要走,那本帅的损失谁来赔?”
放人是万万不行的,要是人走了,谁来替他教徒弟,谁又来替他打造军械呢,刚刚戴梓就说了,缺人缺物,好不容易雇来两个有经验的工匠,再加上邓肯从澳门买来的那些技工,勉强可以搭建个架子,但还是缺人缺多了。就指望这两老头带出一批学徒来接班,怎么可能放他们走呢!
“要走可以,把银子还来,本帅立马差人送你们回去!”赵强开始耍无赖了,因为他没别的手段好使,总不能拿刀架在两个老人家脖子上么。
“这…”果然一听赵强要他们先还银子,赵秦两老头立马不知所措了,因为那银子早就给家人花了,二人现在这会囊中可是一个大子都没有,拿什么还人家钱?
见二老这样,赵强开始劝起来:“没有银子,你们二位还是替本帅干满一年吧,期满本帅绝不再留二位。何况你们在这为我做事,又有哪个晓得,到时回到关内,哪个会疑心你们。二位还是别多想了,一年之后本帅再给你们一人一百两,派人好生伺候着送你们回去,如何?”
“我们。。。”俩老头你看我,我看你,半响才叹了口气:得,就这样吧,人家说得也明白在理,银子给了自己了,要走得把银子还上是不?现在还不上银子,就得替人家干活,这事放哪里都是天经地义的。罢了,罢了,但愿这一年之内这帮子叛军别败得太早吧。。。
“好吧,既然好汉执意要我们两个老骨头做事,那咱们也就豁出这条老命替好汉做了便是。”赵老头满心无奈的代表秦老头说了他们的决定,“但请好汉说话算数,一年期满放我二人回去!”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二老同意留下,赵强心中一喜,忙道:“本帅当着这么多人面发誓,到期若再为难二老,就让本帅不得好死!”
“有好汉这话就成!”
人家都这样说了,赵秦二人还能说什么。一旁的戴梓只冷眼看着赵强和二老说着这些话,但不时却拿眼去瞥那些佛郎机人的火器。
“现在二老可否告诉本帅,这定装火药一事是否可行?”
赵老头沉思良久,拱手道:“好汉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随后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怕是要不少人手,不知好汉手下有没有这么多闲散人手?”
只要能办成就行,人手多得的,那些个各族壮妇和老弱病残怎么也有两三千号人,拨个几百来专门分状弹药还不是小事一桩。赵强笑道:“这个你们不必担心,本帅有大把大把的人手可以供二老差使。”顿了顿,索性道:“这样吧,本帅调派老弱男丁三百口与你们,每日你们便让他们分装弹药,嗯,往后你们就是总制府军曹制作局主事。”
“啥制作局?”赵秦二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