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崇祯皇帝听了一怔,转头看看身边的大臣们,仿佛就没听过钟进卫这话。接着他笑着站到钟进卫的身边去,然后让方以智那边开动蒸汽火车给他看。
这些大臣们一看要启动蒸汽火车,不由得都对院子里的情况全神贯注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开动情况还是非常好奇的。
崇祯皇帝见他们那样子,不由得凑近钟进卫,低声问道:“钟师傅,刚才说得电力火车是怎么回事,更为高级么?”
钟进卫无声一笑,低声回答道:“比这蒸汽火车当然要高级得多了,一个时辰能走一千两百里路。”
他说得是高铁,换算起来就是这么一个速度。让崇祯皇帝听得张大了嘴,惊呆在了那里。
也不能怪崇祯皇帝这么失态,毕竟这种速度对于古代人来说,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第八百六十五章 电
内阁首辅温体仁在刚才其实已经听到了钟进卫说得话,知道肯定又是一种神奇的好东西。不过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崇祯皇帝都没主动问,他也不好过去八卦。
但就算这样,他也一直关注这边。当他看到崇祯皇帝和兴国公耳语几句之后,竟然失态到张大了嘴巴,不由更是好奇。
温体仁暗自决定,找个没人的时候,一定要问问兴国公,这电动火车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那边的崇祯皇帝好不容易回过神来,正准备再问问钟进卫有关电力火车的细节时,“呜。。。”一声汽笛长鸣,蒸汽机头喷出大量的蒸汽,火车开始慢慢地启动,“哐珰哐珰。。。”的声音也由缓到急地慢慢开始加速。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在大明君臣的关注之下,蒸汽火车轻松地拉动后面挂着的诸多车厢,开始在院子中循环开动。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蒸汽火车的速度慢慢地变为匀速。虽然速度不是很快,却让一众大佬纷纷满意。
因为如果是马拉一个车厢的重物,也不可能快起来,更何况这火车还拉了那么多车厢。
在火车的嘈杂声中,大明的高级官员纷纷在评头论足中,但崇祯皇帝的脑中却记挂着钟进卫所说的那什么电力火车。
因此,等他回到文华殿之后,早早定下了先行试建京师到天津卫的铁路,然后就单留下钟进卫准备问话。
温体仁自然料到了崇祯皇帝的目的,找了个理由也要留下来。
对于温体仁,崇祯皇帝倒没觉得有保密的必要,因为他也知道钟进卫的来历。因此,文华殿内就剩下了他们三人。
“钟师傅,你之前所说的电力火车,能打造出来么?”崇祯皇帝带着期望问道。
让他失望的是,钟进卫摇了摇头道:“陛下,电力火车比起蒸汽火车,对科技要求更高。以目前大明的科技水平来说,还远远达不到,现在甚至连电都还没有!”
温体仁在边上一听,连忙追问道:“何为电力火车?”
崇祯皇帝一脸的失望,见温体仁问话,就给他复述了一遍钟进卫对他说过的电力火车速度。
温体仁一听,便明白崇祯皇帝为何会那么吃惊了。如果这种电力火车真研发出来了,大明这疆域还会怕太大而不能掌控?
他记得刚才钟进卫所回答崇祯皇帝的话,连忙再次追问道:“兴国公,电又是什么?”
“也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闪电一样的电。”
钟进卫的回答虽然比较专业,但上次他讲述蒸汽机的时候,也曾说过类似的概念,因此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差不多都能理解钟进卫所说的意思。
这又让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吃惊了,闪电都能用。而且听钟进卫的意思,好像这电还是个基础的东西。于是,崇祯皇帝吃惊地问道:“钟师傅,这电能造出来?”
钟进卫点点头,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这电要造出来很容易,电磁感应就行,难得是造出来后如何用,涉及到很多东西,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行。”
温体仁很是敏感,从钟进卫的话中好像还得到另外一些信息,他又问道:“兴国公,这电是不是也会有很多用处,而不单是电力火车?”
钟进卫一听,笑着点点头,转向温体仁说道:“温大人所言极是。这电如果用于我刚才所说的那种快速的电力火车,估计还得几百年的时间,技术难度太高了。但电这种东西却可以用到非常多的方面,非常非常的有用,是很多行业的基础。”
崇祯皇帝从来没听过钟进卫如此强调一样东西,他马上忘记了刚才的失望,向前倾斜着身子,稍微急切地问道:“钟师傅,这用处到底有多大?”
钟进卫略微一想,便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还记得臣刚来之时所带的手机么?那手机图片里面夜色下亮着的光,都是电发的光。”
崇祯皇帝一听,仔细一回想,果然有这么一回事。钟进卫的手机上,有高楼大厦,有各种炫色的亮光,虽是黑夜,却如满天星光落地。
他也知道一个时辰能跑一千两百里路的电力火车太过遥远,但如果能达到钟师傅手机中的那些电力应用,也是好的。
“钟师傅,你能把电造出来,让他发光么?”崇祯皇帝这次又是带着期望问道。
让他高兴的是,只见钟进卫微笑点头,回答他道:“臣正有此意,想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大明科技方面。电是基础,只要能应用出来,必然会是蒸汽机之后的又一次巨大腾飞。”
正当崇祯皇帝开心之余,钟进卫又提醒道:“陛下,但此事也不能操之过急。臣在家乡时只是学过一些基础,而且还忘记了很多。现在只能逐步摸索,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这个不好说。说不定要研究个几十年,都是有可能的。”
崇祯皇帝高兴的兴致并没有因为钟进卫这话而有所降低,他仍旧满面笑容地说道:“没关系,没关系,朕等得起!”
崇祯皇帝等得起,温体仁等不起,他一听钟进卫的话,不由得再次为自己早生了那么多年而感到无比的遗憾。
钟进卫没有注意到温体仁的遗憾表情,他见崇祯皇帝还是那么高兴,就再次说道:“陛下,现在蒸汽机才开始渐渐地实用起来。因此目前最有收益的是把蒸汽机继续研发下去,推广到大明的各行各业。而电力方面,只是先期开始研发,着重摸索,进行技术积累。只有这样的侧重点,对我大明才是最有利的。”
这一下,崇祯皇帝终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不过马上他又重新露出了笑容道:“钟师傅说得对,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朕知道要循序渐进,有关大明科技方面,你来当总师傅,怎么搞你说了算!”
确实,科技方面的发言权,自然是来自后世的钟进卫最有这个权威了。由他来主导大明的科技,自然能少走很多弯路,让大明的科技突飞猛进起来。
其实,大明科技在之前就已经是钟进卫在主导了。只不过他的主要精力并不在这方面,现在大明的事情都已走上正轨,钟进卫就有更多的时间用到科技这方面来了。
钟进卫又说了一些科技方面的事情后,准备告辞之时,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第八百六十六章 看稀奇
“陛下,天津卫传来急递,说阎统领率北方舰队返回了。”一名内侍一进殿门,就迫不及待地跪倒在地,然后双手呈上一份急递,一边奏道。
在文华殿内当班的内侍一见,几步向前去取急递,转呈给崇祯皇帝。
文华殿内的几人一听,那还管其他什么事情,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这事上。每个人都非常好奇,北美的事到底如何,为何到现在才回来,唐王在那边又如何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大堆,都是迫切想了解的。
那怕是钟进卫,也是如此,很想知道情况。
只见崇祯皇帝快速地浏览完了急递,然后一边把急递给边上的内侍,示意他转给底下的臣子,一边面带兴奋之色说道:“还算顺利,这次回来,还带了一些印第安人的头领来大明。”
钟进卫第一个拿到急递,虽然听到了崇祯皇帝简要的介绍了下,但他还是先展开急递,快速地看了起来。
在急递中,阎应元只是简要地说了下大概的经过。
在去年前往北美的途中,虽然沿途有补给点,但还是在海上损失了两艏船。并且舰队前往北美的途中,刚巧遇到了西班牙舰队在攻击阿留申群岛上的一个补给点。
因为大明火炮性能的优越,在岸上炮弹打完之前,西班牙舰队倒是无可奈何。正当补给点的明军要耗尽弹药之时,阎应元的舰队出现。所有战舰一起压了上去,让没有防备的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只有少数几艏战舰逃走。
然后就一路顺利地到达了北美的温哥华地域,唐王就在这里开始扎根建国。
因为事先有过多手准备,到达北美之后,虽然有很多困难,但都被一一克服。
唐王所遇到的土著印第安人,不是被抚就是以雷霆之势干掉首领,其他为奴。
相对对付印第安人来说,大自然是唐王最大的敌人。到达北美之后,马上就是要面临过冬的问题。
在阎应元离开之前,唐王已经初步在温哥华站稳了脚跟。他准备在过年之后,也就是今年开始向四周扩散其藩国疆域。
急递中的内容有限,大概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更细的方面,要等阎应元到京师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
文华殿内的君臣就此事商议之后,便先把唐王顺利就藩的事登上邸报和《明报》,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并且还在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明报》上进行了说明,后续将连载有关藩王就藩北美一事。
在短短一日之内,北方舰队从遥远的北美返回,并带来了那边土著人的消息,一下就在京师传开了。
这么一来,京师上下,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殷切地盼望阎应元的队伍早日到达京师。
当这一日来临的时候,街道上又站满了京师的百姓,准备一睹北美印第安人的模样。
“大哥,你走南闯北多了,不比我和二哥基本上都待在京师。你说这印第安人到底是长得啥模样,会不会和上次被兴国公抓来的西夷一个样?”壮汉有点好奇地问商贾道。
他们三人就坐在临街的酒楼二楼,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聊着天,等着看稀奇。
也是这几年的光景好,又不时得到商贾提点,壮汉和矮个子赚了不少钱。因此在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砸钱先预定了座位,这样就不用再站街上去挤了。
这也是有一部分达官贵人并不热衷,否则就算壮汉再有钱,也订不到座位。
商贾听壮汉相问,就放下手中的酒杯,摸着胡子说道:“哥哥我就是再走南闯北,也没去过那隔了重洋的北美洲啊!你这个问题,哥哥还真不知道!”
矮个子自从兴国公灭了建虏之后,性格就开朗了不少。他倾斜着身子,靠近商贾这边猜道:“不会是像黑得像炭一样的昆仑奴吧?”
壮汉一听,马上反驳道:“不可能,昆仑奴来自昆仑,可不是那北美洲啊!”
商贾看看这两个结拜兄弟,好像都不服气对方的观点,准备斗嘴的样子,不由得说道:“到底如何,过会就能看到了,现在瞎猜也没用。”
听大哥说得有理,壮汉和矮个子就息了这个话题,先吃喝起来。
但过一会,壮汉又来了兴致。他的脖子微微一伸,就伸到了桌子中间的上空,凑近两个结拜哥哥道:“听说唐王在北美站住脚了,这里面会不会有发财机会?”
这话题倒是不错,矮个子连忙拿眼看向商贾,准备听听大哥的看法。
商贾一听,想了一下,然后有点遗憾地道:“那边百废待兴,能赚钱的地方肯定很多。可是有国企在,我们也争不过他们。”
他说完之后,伸出两只手开始扳着手指数道:“各类铁器、水泥。。。”
听商贾数着这一件件赚大钱的东西,壮汉眼馋之余却无可奈若。最后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道:“真是朝廷的亲儿子,好处都让他们占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这些东西都是国企出钱给研究所,然后搞出来的东西。人家要赚这个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道人家出力,最后让你来赚钱?”矮个子听不下去壮汉的抱怨,就反驳他道。
壮汉被矮个子说得脸色微红,把头缩了回去,讪讪一笑道:“我这不也是说说而已嘛!不过说真的,那研究所要是能让我投资,我绝对会投,而且投大钱进去。”
商贾在那边一听,不由得笑道:“好了好了,白日梦就别做了。就你那几个钱,还想投资研究所?与其做这白日梦,还不如赶紧生几个崽,让他们读幼学,考进研究所去!”
矮个子一听,脸上带着一点自豪地道:“可不!我那两个小兔崽子都上了幼学,成绩还都不错,说不定有希望能考上!”
在壮汉羡慕之余,商贾又说道:“其实北美发财机会非常多,但关键是没船,只有等几年后,看各船厂能不能有余船可卖吧!”
其他两人听得点头,然后就这么东拉西扯地聊着天,忽然听到街上一阵骚动,然后还听到有人说:“来了,来了”
三人也顾不得喝酒聊天了,马上从边上的窗口伸出头,往街上望去。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刻看个稀奇!

第八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
虽然楼底下经过的队伍中,全都是穿着大明服饰的人,可所有人都能一眼就看出来,坐在敞篷马车里的一群人,肯定就是那北美的印第安人。
因为这群人虽然和大明百姓穿着都一样,但其动作习惯,神态举止方面全都和队伍中其他人不一样。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比起大明的乡下百姓第一次进城的时候,还要不堪。
当然,除此之外,也还有不同,只听壮汉叹道:“怎么还有红肤色之人,世界之大,当真是无奇不有啊!”
矮个子听壮汉一说,也发表看法道:“如果去除这肤色之外,好像和蒙古人差不多的样子,和我们的差别也不是非常大。”
另外两人明白他所说这话的意思是,这些印第安人比起西夷和昆仑奴,要更像大明人一点。
就在类似这三兄弟的评头论足之中,队伍缓慢前进,终于来到了紫禁城。
这群印第安人早已看傻了,大明文明的繁华让一直过着群居原始生活的他们,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就像木偶一般,任凭身边的大明人怎么指挥,就怎么做。跟在阎应元的身后,来到皇极殿朝拜大明的皇帝。
文武百官都在列,他们也和大明普通百姓一样,对这北美的土著感到好奇。不过因为在庄严的皇极殿内,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