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4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钟进卫转过身子,看向望着自己的人可建一郎,对他说道:“你们将军不是头疼国内的武士太多,怕各路大名拥兵自重,威胁到你家将军的统治,是这样吧?”
他这话说得直白,不过人可建一郎却没有在意。越直白就越容易懂,他当即连连点头道:“是,是,正是这样。”
“既然如此,减少你们国内的武士不就可以了!”钟进卫在人可建一郎一确认之后,便理所当然地说道。
“啊。。。”人可建一郎一听,张大了嘴巴,无语在那里。
其他大明的高级文臣一听,不由得在心中也是微微摇头。这兴国公怎么出了一个馊主意,要能简单的杀掉那些所谓的武士阶层,那么他们的将军也不会头疼了。
人可建一郎马上反应了过来,满脸的期待转为苦笑。他给钟进卫解释道:“国公,要是我家将军能强大到把各地大名手下的武士都杀掉,也就不会发愁了。我家将军一旦这么做,小国必然会重新陷入战乱之中。”
他原本以为兴国公会有一个好主意,没想到是杀掉武士。人可建一郎的心中很是失望,不过转念一想,却又觉得理所当然。对于大明的战神来说,还有什么比杀还简单的事情呢!
可谁知他想错了,所有人都误会了,只见钟进卫摇摇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杀了?整一个武士阶层,能杀得了么?”
云台上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着兴国公,这下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人可建一郎一听,结结巴巴地道:“不是。。。不是杀么?那怎么。。。怎么减少?”
钟进卫微微摇头,露出一种孺子不可教的神态,对人可建一郎说道:“你们可以劳务输出啊!哦,劳务输出是我家乡的说法,就是我大明可以帮你们这个忙,雇佣你们的武士为我大明服务,这样不就减少你们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了!”
“啊,这。。。这样啊!”人可建一郎失声道。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有点意外。
而云台上其他人,包括崇祯皇帝和孙承宗等人,也都没有听说过这种法子,不由得也和人可建一郎一样,有点意外。
钟进卫看着人可建一郎,有点夸张地说道:“怎么,你们不乐意,不乐意就算了,我大明也就不用破费了!”
“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我家将军只要能解决国内的武士,肯定是乐意的。”人可建一郎一听,连声否认道。
他在心中暗想,兴国公提出的这个方法好。不但能不用流血的手段减少国内的武士,还能额外赚多一笔钱。这种好事,要是被自己否认了,回去后将军定然不会饶了自己。
钟进卫提出的这个法子,其实就是雇佣兵制度。他先向崇祯皇帝看了一眼,对了下眼神,然后又转身向人可建一郎说道:“按理说,你们日本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只要宗主国有令,你们就得出兵替我大明效力。可我皇刚才也说过,念你家将军还算对大明忠心,因此为帮你家将军解决国内之事,可以用出钱雇佣的方式,让你们的武士替我大明征战。只是这费用。。。”
“费用好说,费用好说,意思下就成,意思下就成!”人可建一郎一听钟进卫的话,连忙表态道。
他在出使大明之前,德川秀忠父子都授予了他极高的权力,因此大部分事情他都可以当场拍板。
现在这事又是对日本国内局势、对德川幕府有利的事情,他拍板就更没问题了。因为担心大明其他臣子由于这个费用问题,而反对兴国公的主意,就有了他急不可待地表态。
“好,既然你们这么有诚意,那么回头将会有一份协议送到你手中。”钟进卫一听,就对人可建一郎说道。
在说完之后,他想起一事,就又补充道:“如果你们国内那个大名敢反对这个政策,只要你家将军愿意,我大明可出兵协助你家将军平叛。当然,如果不希望我大明出兵的话,军械火炮便宜卖给你们去平叛也是可以的。”
人可建一郎听得满心欢喜,连忙答应。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知道钟进卫的目的已经达成,便让人可建一郎先下去了。
等人可建一郎一退下,云台上好几个人想问钟进卫。不过他们见崇祯皇帝先开口了,就闭嘴没说,只是在一边听着。
只听崇祯皇帝问道:“钟师傅,我大明人口众多,兵卒不愁,为何还要出钱去雇佣日本武士,为我大明征战?”
“呵呵,臣正要解释一二,请陛下先听臣细说。”钟进卫微微一笑,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
崇祯皇帝一听,用手示意了一下,让钟进卫继续往下说。

第八百五十六章 用兵何处
“陛下,我大明现在正在整编军队,今后的治军路线也将以精兵为主。如此一来,每名士卒的成本都将会提升。其实,就算是原来的标准,如果战死一名士卒,抚恤金也是很高的。因此臣才有了这个想法,替我大明找一些既便宜又好用的兵源。”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说到这里,不由得重复他的话道:“既便宜又好用?”
钟进卫一听,点点头道:“是的,陛下。日本武士就是专为打仗而生,或者说他们是职业的士兵,并不从事生产。因此这个阶层的军事素养比较高,加上日本人天生的欺软怕硬,却又能吃苦耐劳,因此日本武士可被我大明用来征战艰苦地区、或者可能会有比较多牺牲的战事中。”
一边的温体仁还是有不解,他代替崇祯皇帝问道:“兴国公,既然如此,你刚才也说了,我们大明作为宗主国,完全可以令日本派兵出征,岂不是还不用花钱?”
钟进卫闻声转向温体仁,给他细心解释道:“温大人,日本比朝鲜强多了,他们远在海外,不见得会奉召。就算奉召,也可能敷衍了事,派出一些老弱残兵而已。上次的朝鲜出兵,可有起到作用?”
听钟进卫问起,温体仁摇摇头。确实,在上次出战萨尔浒的战事中,朝鲜人根本就没起到一点作用。
钟进卫得到答复后,重新转向崇祯皇帝,继续细说道:“陛下,如今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日本的当权者德川幕府正头疼他们国内的武士太多,怕各地大名造反。因此我大明现在提出雇佣日本武士,为我大明征战,刚好符合他的利益,必然会积极推动此事。”
“而为什么要用雇佣的方式?就是想把此策作为长久之计,不断地持续下去。只有双方都有利益,才能长久。如此一来,对我大明也会有利。。。”
温体仁听钟进卫说到“只有双方都有利益,才能长久”这话时,脑中闪过钟进卫在这几年来所建议的一系列事情,好像很多都符合这个原则,所以大部分建议都付之实施,而少有阻力。
他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欣赏地看着钟进卫。
而崇祯皇帝则关注到另外一句话,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的意思是除了能替我大明征战四方之外,还有其他好处不成?”
钟进卫理所当然地点点头道:“当然,日本国内的武士减少,不但利于德川幕府的统治,而且也会减弱他们的战争潜力。只要日本国内的武士少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再没有力量敢有觊觎我大明或者朝鲜之心了。”
崇祯皇帝这下明白了,这种雇佣制度长期执行下去,就等于把日本牢牢地控制在手里了。
这时,钟进卫还在那边游说道:“眼下这个机会,我大明实施这个雇佣兵制度,对于日本来说,是帮德川幕府一个忙。他们也乐得如此,就不会在价钱上斤斤计较。”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孙承宗终于说话了。大嗓门一响起,马上把所有人的注意都吸引了过去:“陛下,兴国公说用日本武士更为划算一事,臣赞同。但臣有一点不明,现在我大明四方皆无用兵之意,难道是要雇佣日本武士替藩王前去征战北美么?”
他一直操心大明兵事,恰又从边关整编军队回朝,因此对于钟进卫说得大明精兵成本高昂一事,更有感触,所以才有此一言。
当他说完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又转向了兴国公。他们得孙阁老提醒,想起雇佣日本武士,好像确实有点不需要。北美自然是由藩王去操心,不可能让大明一手包办。如果早几年还在对虏作战的时候,雇佣日本武士,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钟进卫原本是计划雇佣日本武士用于其他地方,现在听孙承宗一说,脑中忽然又有了个想法,就直接说道:“陛下,这雇佣日本武士之事,可以直接让藩王出钱雇佣一部分,确实能在北美对上西夷的时候,出一份力。”
这就是说,朝廷不需要出钱,只是做个中介而已。加上现在凡是能有利于藩王封建北美的事情,崇祯皇帝都是赞同的。
因此崇祯皇帝正准备表态的时候,钟进卫却还有话要说:“陛下,其实原本臣的想法,是想把日本武士用于为大明开疆扩土的。”
“哦?”崇祯皇帝一听,有点吃惊地发出了声。
温体仁这个大明的管家一听钟进卫的话,心中一沉,打仗就是要钱,现在用钱的地方还多,可不好穷兵黩武!
不过他也已经了解钟进卫,知道他这么说,肯定有比较不错的想法,因此先沉住了气,等待钟进卫的下文。
只听钟进卫解释道:“陛下还记得西伯利亚么?那边气候严寒,对于我大明士卒来说,大规模地用兵,至少在现阶段,并不是很现实。因此在时机成熟之际,用蒙古人和日本人为我大明去宣示主权,臣以为是个妥当的方法。”
他说到这里,想起以前温体仁的告诫,就转过身子,对温体仁咧嘴一笑道:“温大人放心,不会耗费过多军费的。”
温体仁被他一说,心中想着记得就好,他就没多说话了。但这个时候,孙承宗却又发言了:“西伯利亚是哪里?”
“西伯利亚就是蒙古以北的广大地区!”听孙承宗问话,温体仁稍微侧身,主动替钟进卫回答道。
这么一来,孙承宗就更为不解了,比漠北还北,只听他继续问道:“用兵西伯利亚,那地方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关注布局?”
他因为一直在外领军,并不知道钟进卫在以前所说的西伯利亚的好处,因此才有此一问。
确实,如果钟进卫不说,在明朝时期,哪怕是到了后来的满清、民国时候,大部分华夏人都不会认为西伯利亚有占领,纳入版图的价值。
钟进卫见孙承宗相问,就看了崇祯皇帝一言,给他解释道:“孙大人,不要看西伯利亚气候不好,好像是个尿不拉屎的地方。但其实那个地方,是一个聚宝盆,能为我们子孙后代带来源源不断地财富,也是以后我大明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基础!”

第八百五十七章 展望未来
孙承宗一听,大为吃惊。没想到兴国公对于那什么西伯利亚的评价,竟然会这么高。他脑中闪过一丝夸张的想法,但马上就被他自己否认了。因为就他所了解的兴国公,是不会在这种场合、这种情况下说不实信息的。
不过虽然他相信钟进卫,却还是有疑问道:“兴国公,何以会有如此之大的价值?”
“因为那片土地底下蕴含的东西,在未来,会比黄金还要珍贵。”钟进卫看下云台上的人,都是大明最高级的官员,因此他就直言不讳道。
崇祯皇帝在以前的时候,已经听钟进卫说过一次。大明要用兵西伯利亚,这些官员必然也要知道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用心去做好这个事情。
而在场的一些高级官员,包括孙承宗都还不熟悉,因此,崇祯皇帝就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你就和他们再详细地讲解下吧。”
钟进卫闻言,就奉命说道:“那边有巨大的天然气和油田,就是有石油,一种极易燃烧的东西,比煤炭要容易燃烧很多倍。”
孙承宗知道兴国公也是在给他解释,正好有不明白的,他就直接问道:“这东西会比黄金还贵重?”
钟进卫知道眼下的人显然是不大可能会相信油比黄金还贵的结论,因此他就微笑着继续解释道:“孙大人,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演,你就会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
钟进卫这么一说,包括事先已经知道的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很关注了,他们想着钟进卫是怎么来进行推演。
只听钟进卫说道:“我说专业的可能各位听不懂,就用浅显易懂地话来说,如果各位还有什么不懂的。。。”
“兴国公,你尽管说来便是!老夫好歹也是读了多年的书,做了多年的学问,还有什么听不懂的。”一个大嗓门响起,打断了钟进卫说话。
钟进卫看着孙承宗,有点无语。看来孙大人这么有自信,自己也不好拒绝了。
于是,他面对孙承宗说道:“以前人类社会一般以人力作为动力来源,再发展到借助畜力、风力、水力作为动力来源。不过这畜力、风力、水力都有限制,不能持续提供动力。现在我大明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力来源,就是热能转化为动能。。。”
钟进卫一边说着,一边注意观察。发现好几个人,包括孙承宗的眉头都皱了起来,应该是在极力理解自己说的话。
他心中好笑,也不停下来解释,就继续说道:“而这种热能转化为动能的装置,就是动力研究所在去年研发成功的蒸汽机。科技不断地进步,这种蒸汽机的成本在未来必然会持续降低。事实上,现在动力研究所已经把蒸汽机的成本降低了不少,不过还不够理想,仍然在继续研究中。”
等钟进卫说到蒸汽机的时候,孙承宗才似懂非懂地明白了一些。不过出于面子,他反而没有一开始那样有问题就出口问话。
这个时候,钟进卫已经在例举蒸汽机可以应用的方面,滔滔不绝地例子说出来,让不少在之前没有听过的人为之感到震惊。
钟进卫在例举了一大堆蒸汽机的应用之后,又继续说道:“但蒸汽机有一个问题,就是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再转化为动能的效率很低。虽然动力研究所一直在致力提高这个效率,但不可能会完美。”
“因此,如果出现一种比蒸汽机更为有效率的转化能量的装置,是不是会是将来的一个趋势?石油燃烧比煤炭的热能更大,转化成动能的能力自然会更强。各位可以想象一下!”
钟进卫说到这里,先用手比了一个夸张的范围道:“蒸汽机这么大,煤炭那么多,产生的动能只相当于一头牛的力气。而换用石油和其转化动能的装置,就只有这么大,就相当于一头牛的力气了。那么是不是这个燃烧石油的装置会更有用,更为普及?”
云台上的官员,都是大明的精英人士,脑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