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闻中兴侯到了,兵仗局掌印太监范俊是一脸笑容地迎出来。
他对这个中兴侯是又恨又爱,恨得是中兴侯经常提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自己做,每次都是费尽脑子;爱得是中兴侯要做的东西虽然有时候感觉匪夷所思,但往往经过摸索后就能做出来。而一旦做出来之后,便是自己的又一项功绩。
“侯爷,咱家总算不辱使命,那跳雷已经做好了,就等侯爷来验货了,哈哈。。。”范俊一见钟进卫就先开口说道。
东西做出来,不但范俊兴奋,钟进卫也是高兴的。他看范俊那得意的样子,便也笑着道:“那公公就带我去看看。”
“侯爷,请。”范俊侧身手一指,迎领着钟进卫往里面走。
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宽敞的露天场所。这边已有工匠等在这里,见到掌印太监和中兴侯过来,纷纷见礼。
范俊也不管他们,来到一处观察点后,指着场地中间位置道:“侯爷请看,那边都是穿着盔甲的稻草人,在其中间位置就埋有那跳雷。”
钟进卫看得点点头,知道这些稻草人都是试验地雷威力用的。他看了一会,对范俊说道:“那就开始吧,我拭目以待。”
范俊当即向远处一处斜坡方向举了一下手,那边的工匠一直注视着这边,收到信息,便开始推一个石轱辘。
当石轱辘开始沿着斜坡往下滚之时,工匠们马上蹲了下去,躲到了那个斜坡后面。
钟进卫这时才发现那个斜坡有一道沟刚好能固定石轱辘往一个方向滚下去,不致于偏离方向。
只见石轱辘滚过那处稻草人群之后,过了几秒钟,钟进卫便看到那处地方冒出了硝烟,紧接着是一声巨响传来。
钟进卫的眼力还算可以,看到地面弹起几个东西,随后就在空中炸开。连续听到几声响之后,那些推石轱辘的工匠就露出身子,往稻草人那边跑过去。
钟进卫虽然此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见此情景,这跳雷的意思是已经有了。
“侯爷,请。”范俊看到那几个工匠往这边挥手,就转身向钟进卫说道。
钟进卫一听,当即迈步往那试验场地而去。
他走得近了,便看到爆炸的地点是个大坑,不过能看到有些木板残片在地上。以爆炸点为中心,离得越近的稻草人,身上盔甲的受损程度就越高。
钟进卫粗略一看,发现方圆几十丈都受到这跳雷的波及。这跳雷的威力,是远远超过钟进卫的预估。
他大喜之下,连忙问范俊道:“这跳雷是怎么做出来的,威力怎么这么大?”
范俊一笑,颇有大师风范的把手一招,两名工匠便搬来两样东西,放在钟进卫和范俊的面前。
范俊指着摆在地上的两样东西对钟进卫介绍道:“侯爷,你看,这木柜里面为上下两层,上面放置地雷,俱为铁铸的圆形地雷;下面则是装填火药,连接地雷引信。木柜这边,还装有发火装置。”
范俊说话时,有工匠根据范俊所说,打开柜子,依次展现出范俊所说东西。
“使用时,先将木柜埋入地下,在木柜一旁,安置翻车,与柜内发火装置连接。敌人一旦误踏翻车,牵动发火装置,则火药爆发可将柜中地雷抛起地面七八尺高,在空中爆炸。其杀伤范围可达方圆几十丈,威力极大。”
范俊介绍完了之后,就看着钟进卫,一幅等着他提问的样子。
钟进卫也不理睬他这得意样,看了一番这跳雷的构造后,指着那发火装置问道:“这个是发火装置?”
“是的,此乃戚大帅在镇守蓟州的时候发明的钢轮发火。敌人触发机关后,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就能引爆地雷了。”范俊马上就介绍道。
钟进卫不停地点点头,这跳雷的构造确实不错。在明末这水平,能利用现有的条件,造出这跳雷来,真是不简单,难怪要花几个月时间。
他不知道,这种构造的跳雷,在历史上,是要到鸦片战争时期,才由丁守存、黄冕等人研发出来。明末的火器技术并没有倒退,因此花几个月能研究出来也不奇怪。
“好,范公公真厉害,这种跳雷就先给新军来一百个,半个月后过来取没问题吧?”钟进卫研究完之后,抬头看向范俊问他道。
没想到,刚才还装大师的范俊一听钟进卫的话,下巴一下掉到了地上,苦着脸回道:“侯爷,您就饶了咱家吧!”
“怎么?”钟进卫其实是看完了跳雷,看范俊还在那装,逗逗他而已。
范俊连忙给钟进卫解释,免得真下了通牒,就苦逼了:“侯爷,这地雷成本很高,而且做起来也要花不少功夫。您一张口就要一百个,而且还是半个月的时间,这个咱家实在拿不出来啊!”
其实这种跳雷,比起一般的地雷要笨重多了。根据威力要求的不同,柜子大小不同,里面放置的地雷个数也不同。并不是很方便使用。
钟进卫就改了口,对范俊说道:“那就先来十个吧,让新军和特种部队先用,回头出征前再拿个二十个威力不一的跳雷,这该没问题吧?”
范俊听了连忙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
这时钟进卫又想起另外一事,就问道:“那个线膛枪的进度如何了?”
“咱家调集了最熟练的枪匠,正在打造当中。侯爷,不满您说,那个线膛枪没多少难度,但需要慢工出细活,要时间才行。”范俊连忙回答道。
钟进卫明白范俊的意思,他是说这线膛枪要精心打造,费时费力才能搞出来。换句话说,这东西还不能量产。
“行吧,那我再给你一个月,到时候一定得给了。要不可能会耽搁出征。”钟进卫看着范俊,叮嘱他道。
范俊听到还有一个月时间,而且侯爷之前要求的数目也不多,因此连忙点头道:“行,行,一定在一个月内打造出来。”
“好,那我就不打扰范公公了。改天见了皇上,我一定把这跳雷的威力给皇上讲讲,让他也高兴高兴。”
钟进卫的这番话让范俊大喜过望,当即殷勤地把他送出了兵仗局。
“走,去京营看看。”钟进卫离开了兵仗局,看看时间还早,就对身边的护卫说道。

第六百五十章 军备情况
京营中普通军队早已停止训练,每日负责清理积雪而已。而新军士卒则会在午后一段时间练习刺杀,其余时间则是读书识字,听锦衣卫政委讲故事。只有年前成立的“霹雳”大队在进行各项训练,并没有因为风雪而停下。
如此一来,京营中的普通军队在清理积雪之时,都非常羡慕地听着新军营地中传出的读书讲故事声音。他们无比渴望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加入新军,得到和那些新军士卒一样的待遇。
而新军士卒却又羡慕那些入选“霹雳”大队的同袍,因为“霹雳”大队同袍的待遇,是他们待遇的三倍。遇有战事,必然是银质勋章以上的奖励。最重要的是一种荣誉,因为入选“霹雳”大队的人,是他们之中至少某项技能最为厉害的人。
当初中兴侯挑选“霹雳”大队的时候,光是识字一项,就淘汰了京营中普通军队的大部分人。除非是有特别的专长,可以后补识字,否则只能遗憾出局。
而后在各项战斗技能比试中名列前茅的几名才会被选入,据说在训练一段时间后会再淘汰一半人。由此可知,这支“霹雳”大队将会有多厉害。
京营中特别是新军士卒,都暗自称“霹雳”大队的人为“兵王”。
钟进卫一到京营驻地之后,他首先便查问这“霹雳”大队的训练情况。
“霹雳”大队的训练教官是从各部抽调出来在某方面最擅长的人,比如如何使用火炮,则是由贡得萨负责;如何进行最佳的近身格斗,则是东厂的武学教授专门抽调过来指点;如何冲阵,对抗建虏探马,则有死营统领曹文诏负责;当然曹文诏还负责在钟进卫不在时,控制“霹雳”大队整体的训练进度。
因此,钟进卫便只问曹文诏一人,就能知道“霹雳”大队的情况。
“侯爷,现在基本上每个人的枪、炮、箭、近身格斗的能力就算不是本人擅长,也达到了京营普通士卒的能力。建虏的话就算不会说,基本上也能听懂。还有追踪等能力,也差不多在这个水平范围内。”曹文诏站直着身子,向钟进卫禀告道。
“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如此好的成绩,真不错!”钟进卫一听,连声表扬道。
谁知曹文诏没有一点得色,他回答钟进卫道:“侯爷,这些其实并不是末将等人的功劳。这些士卒本身就是大明军队中的精英,其本身的素质就非常不错。因此训练了这些天后,才会有这个效果。”
钟进卫心里明白,这挑选出来的士卒本身素质好是基础,但没有曹文诏他们的用心训练,也不会有如此成果。
于是,钟进卫就又夸了几句,然后才吩咐曹文诏道:“接下来就对他们进行专项训练吧,尽量设计不同的场景训练他们每个人的专长。”
“是,侯爷。”曹文诏抱拳领命道。
在迟疑了一会后,他还是问钟进卫道:“侯爷,您说的那种枪什么时候能打造出来?”
曹文诏虽然是用冷兵器的,但也知道,练枪,特别是射程越远的枪,就越需要多练。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准确率。
钟进卫听了一笑,回答曹文诏道:“我刚过去看了,兵仗局那边答应一个月内交货。你这边就暂时先让他们用普通的燧发枪练着吧!”
说完这个,他想起跳雷的事情,就再交代曹文诏道:“另外兵仗局那边已研发出跳雷,一种威力巨大的地雷。明日兵仗局那边会携模型过来,你立刻组织人员练习,等一切熟练之后,就实弹演习。要求会挑地方,埋得好,埋得还要没破绽。”
“是,侯爷。”曹文诏大声答应,心中对这新式武器充满了期待。
说完了有关“霹雳”大队的事情,钟进卫就又吩咐道:“车营那边,等天气条件允许了,就尽快展开训练。”
他所要求的车营和孙承宗兵书中所说的车营又有不同,因为双方的武器基础不同。
用了新式铸造火炮法之后,火炮的重量大大减轻,因此由车营运载,原本新军的野战火炮的种类又增加了不少。
重量最重,射程最远的红夷大炮也能放置在车营中,由牛马专门拉运。但缺点还是有,就是跑不快,对道路的要求高。这其实也是车营的缺点,但在大规模战事中,车营又是对付建虏骑军的最有效手段。
车营的首创者俞大猷,就曾在大同地区的安银堡,用一百辆战车和三千步、骑兵,打败了蒙古十余万骑兵。
由此可见车营在对付骑军方面的巨大威力,可以说,只要弹药箭支充足,游牧民族的骑军看着长满刺的乌龟壳,就只能是干瞪眼的份。
曹文诏听钟进卫一说,马上答应道:“请侯爷放心,末将早就准备好训练计划了。”
他作为骑军将领,自然知道车营的厉害。以前的时候,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当然也没有必要的政治影响力来说服朝廷打造这种车营。因此大明军中虽知道车营是对付建虏的有效手段,却也没得用。
可现在有了中兴侯,这车营就顺利地成立了,这让曹文诏在喜出望外的同时,早早就定好了专门的训练计划。
钟进卫看曹文诏,笑着点点头,说了一句后世的名言:“你办事,我放心!哈哈。。。”
掌握大明的资源,做起事来真是无比舒心。不管是士卒,还是将领,不管是工匠还是官吏,只要能用起来,无不是大明中的精英。
钟进卫此时在心中忽然想到,哪怕是后世的明穿小说主角的队伍,不管他在那个角落开金手指想争霸天下,自己都能用手中的资源和兵力,妥妥地灭了他们。
不过他也只是感慨一下而已,马上就把这个优越感丢到脑后去了。
“今年要和建虏打一场大仗,我们一起研究下看看,打建虏的哪里最合适?”钟进卫一边走向挂在墙上的地图,一边对曹文诏说道。
要和建虏打一场大仗,对于现在的曹文诏来说,他是无比的渴望。他相信以京营的能力,就是打不赢,也不会是输的结局。
“是,侯爷。”曹文诏答应一声,便大步走近地图去。

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州辽阳
钟进卫站在那里,看了一会辽东地图,然后转头问刚到身边的曹文诏道:“你对辽东比较熟悉,你说我军以攻打哪处地方最为划算?”
曹文诏听了没有马上给出建议,只是问钟进卫道:“侯爷,大概有多少兵力前去攻打建虏?”
钟进卫早已想过这个,他看着曹文诏回答道:“五千新军是肯定要去的,然后视船只情况,看还能运多少兵马,就再从京营中出。”
曹文诏想了一会,觉得答案太模糊,就再次问道:“侯爷,您认为大概还能运多少兵马?这点非常重要,数量的多少决定攻打何地为宜。”
钟进卫知道曹文诏说得是事实,这打仗之事,可不能太笼统,否则要出大事的。
他想了一会,根据从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那里得来的信息,综合一考虑后,不觉摇摇头道:“恐怕多不了多少兵力,你就当没有多余的船只吧!”
曹文诏听了眉头就皱成了一个“川”字,按照中兴侯的意思,就是只有五千新军了。他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沉思了起来。
钟进卫也不打扰曹文诏,他自个也看起了地图。
过了一会之后,曹文诏才转头对钟进卫说道:“侯爷,您是想大打还是小打?”
钟进卫一听,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大打当然就大打了!”
曹文诏听了,便上前一步,用手指着地图说道:“如果确保胜利,可以打金州卫或者复州卫都可以。此处离建虏主力所在很远,而且又是靠海。末将可以肯定,只要新军出动,必然万无一失。”
钟进卫看了下,曹文诏指得是渤海湾那尖尖的一块,也就是后世大连附近。他看了一会,不动声色,只是问道:“嗯,还有么?”
曹文诏早已知道中兴侯肯定不会满足这个偏远地方,毕竟他有攻陷过建虏伪都的经历,眼光肯定比较高。
于是,他又把手往上方一移,指着一处地方说道:“如果想打疼建虏的话,末将建议打这里。”
钟进卫闻声一看,原来曹文诏指得是海州卫。
“怎么讲?”他还是没说好与不好,只是问曹文诏理由。
“侯爷,大明在辽东的中心乃是都司所在地辽阳,管辖整个辽东。而这海州卫乃是关内输送物资到辽阳的中转站,属于辽东第二重镇。侯爷请看!”
曹文诏一边说,一边又指了一处地方给钟进卫看。等钟进卫把目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