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都是以新军偷袭伏击为主,因此这几场战事的胜利,并不能说明新军能和建虏的主力作战的时候,也会有如此效果。”
“那钟师傅的意思是?”崇祯皇帝听了有点疑惑地问钟进卫的意见。
钟进卫毫不迟疑地答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新军真正的战力还需在大规模战事中得以检验才行,这种战事才是对新军全方位的最权威的检验。”
崇祯皇帝一听,也认真起来,他对钟进卫说道:“那钟师傅准备怎么做?”
钟进卫考虑了一下,才回答道:“新军的扩编势在必行,等训练的差不多之时,就可以考虑主动向建虏发起局部会战,在实现战术目标的同时检验新军。”
“中兴侯,这种正面大会战有把握么?”温体仁在一边问道。
他虽然对新军有了信心,可这种大战真打起来,还是有点担心。
杨鹤也有这种担心,看着钟进卫不说话。
这个时候,反而是钟进卫最有信心,他对殿内的几个人说道:“只要新军的人数足够多,又握有战事的主动权,那对上现在的建虏主力,不说十拿九稳,七八成应该是有的。”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带过兵,但理论知识还是有一点的。他知道打仗这事是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受限于战时的很多因素。
因此,当他听到钟进卫说有七八成把握时,当即激动地站了起来,问钟进卫道:“钟师傅,明年能发起战事么?”
现在已是崇祯三年十月了,接下来天气转寒,这天寒地冻地,是无法进行大军远距离作战的。
钟进卫想了下,点点头回答道:“从京营中再挑个几千精锐出来,加上有新军中的老兵言传身教,应该能很快就成军。只要兵仗局的军械跟得上,臣相信明年可以打他一仗。”
“好,钟师傅尽管放心大胆地去做,所需什么朕都让他们一定提供上。”崇祯皇帝一拍御案,坚定地说道。
此时的他,无比期待钟师傅说得这一仗。

第六百二十六章 莽古尔泰的下场
钟进卫的身体本来就没恢复好,加上天色已近黄昏,崇祯皇帝当即吩咐钟进卫好好在家养身体,等好了后再去忙新军的事。
当然了,什么补品之类的赏赐,御医伺候这些就不用说了。
钟进卫终于被放出宫,也不顾身体的疲惫,骑马赶回自己的中兴侯府。
不说他回家后,中兴侯府是如何的惊喜,再讲讲建虏。
莽古尔泰一逃过鸭绿江,就碰到了在丹东地区徘徊的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的军队。
他一问清楚情况后,根本没想自己没有及时堵住明军的问题,而是对于皇太极竟然失陷了盛京之事,恼怒异常。
莽古尔泰是四大贝勒中有名暴脾气的人,资格又老,因此济尔哈朗和阿济格虽想提醒莽古尔泰,他也有责任,却最终还是不敢当面说话。
莽古尔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领军飞驰回盛京,他要趁机向皇太极发难。
当他到达盛京之时,先回了趟自己的府,发现人去楼空,偌大一个贝勒府,只有平时的小虾三两只活了下来。
他当即转身就走,前去皇宫找皇太极。
莽古尔泰气势汹汹而去,见到皇太极的侍卫,便直接上前抓住领子问皇太极的下落。
没有事先命令,谁也不敢惹这个处于狂暴状态的贝勒。因此莽古尔泰直接闯进了崇政殿,打断了皇太极的会议。
但是,当他看到主座上那人时,不由愣住了。只见那人头发半白,神情憔悴,体型也不能再称之为肥胖,这完全不是莽古尔泰印象中的那个皇太极。
但他就是皇太极,这点莽古尔泰可以肯定。
“三哥,你回来了。”皇太极一见,也是愣了一下,便用一种淡淡地语气问了一句。
一听声音,莽古尔泰也回过神来了。他马上恢复了来时的暴怒,只听他向皇太极怒喝道:“你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会让明军攻下盛京!大哥被杀,我一家老小也都不见了,这一切你要负责。”
皇太极的脸色却仍旧是那副淡淡地样子,但他说出来的话却让莽古尔泰更是恼怒:“这还得问你!朕让你回兵驻防丹东地区,你可有照做?”
“你以为我说回就能回的?粮食、铁料那些不需要我去操心运回?”莽古尔泰又走前了几步,大声地质问道。
殿内的人,没有一个敢说话,在一边看着两位大贝勒争吵。倒是殿外轮值的鳌拜听到殿内的动静,领着侍卫进来了。
“那粮食、铁料呢?”皇太极盯着莽古尔泰,语气开始变冷起来。
莽古尔泰听了一怔,马上大叫道:“你说运回就运回,你去瞧瞧那朝鲜的道路被挖成什么样子了,能运得回来么?”
他是不知道,自己走了狗屎运,早一日抛弃了物资逃回来,要不至少将是损兵折将地逃回的结局。
皇太极听了,语气变得冰冷,面无表情地道:“一没有防住登莱明军,二没有截住登莱明军,三又带不回物资,要不是你如此无能,盛京岂会丢失?明军岂会逃得了?”
莽古尔泰听得大怒,想反驳,但好像自己确实没有做到皇太极说得三点。但他又感觉不对,不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才对。
他有种憋着屎想拉,却又拉不出来的感觉。一急之下便依着本性,喷口水喷不赢,那就打一架。
他一把抓住腰间刀柄,“刷”地一下拔了出来。这一下不得了了,那些议事的建虏一见大贝勒要动兵刃,纷纷吓得脸色惨白,这是要火拼的前兆么?
鳌拜一见,“嗖”地一下跳到皇太极的面前,也拔刀相抗。皇太极的其他侍卫也纷纷抽刀出来,把莽古尔泰围住。
这里是皇太极的地盘,莽古尔泰气势汹汹进来的时候,他的亲卫是按惯例,并没有一起进来的。因此这么一来,显得势孤力单。其实莽古尔泰原本也没想到会有拔刀相向的时候,否则岂会自己一个人进来。
崇政殿内慌成一团,唯独有一人一点都不慌,就是皇太极本人。
此时的他,站了起来指着莽古尔泰道:“失陷盛京,死不认罪,还敢御前拔刃,企图加害于朕。朕要是放过你,国法难容。把他拿下!”
皇太极的侍卫也就是他的奴才,只听皇太极一个人的。现在听到主子一下令,他们才不管莽古尔泰的和硕贝勒身份,直接就围上去要擒拿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没想到皇太极竟然敢下这个命令,当即一边反抗一边大骂道:“早就知道你对我不安好心,找什么借口,老子还怕你不成。。。”
还没说完,他手中的刀就被鳌拜磕飞,然后一脚踹倒在地。另外几个侍卫马上上前擒住莽古尔泰,反剪了他的双手。
在场的其他人,没有一个人上前劝阻,只是静静地看着。
一来是莽古尔泰没理在先,二来他们也怕皇太极,三来也能从侧面反应出莽古尔泰平时的人际关系实在是不行。
皇太极看着莽古尔泰被自己的侍卫死死压在地上,就转头问殿内的众人道:“以莽古尔泰的罪行,该当何罪?”
“放明军过来辽东,失陷了盛京,该死!”这是有仇的趁机报仇。
“一切由大汗做主。”这是圆滑之人发表的看法。
“。。。。。。”
皇太极听了没有一人是替莽古尔泰求情,于是他冷冷一笑,对莽古尔泰道:“念你乃我兄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萨尔浒圈禁,不得与任何人接触。”
莽古尔泰听了,极力反抗,想抬起头来看皇太极,却被压得死死而动弹不得。他知道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就伏在地上大骂。
莽古尔泰很快就押解上路,至半路时,被流窜的“明军”所杀,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当然这是后话,在莽古尔泰被押解出殿后,崇政殿内恢复了秩序,继续之前的会议。
皇太极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莽古尔泰的事情,一点都没受影响。他扫视了一遍殿内众人,然后缓缓说道:“此次乃是我大金的奇耻大辱,朕必百倍追讨回来。以前不愿费力去征讨,此次一个都不放过。”
“大汗英明!”一阵马屁声响起。
“好,只待严冬腊月之时,便集合大军出征!”皇太极命令道。

第六百二十七章 剃发易服
皇太极原本就站那,在宣布完下次征伐目标之后,便往侧面走了几步,然后侧身用左手指着后面的墙道:“你们可知朕为什么留下这里的字不擦掉么?”
那墙上面是两列大大的“到此一游”,分别是大明中兴侯和登莱巡抚所题。有可能当初明军中其他人题字时不敢在这两处的边上题字,因此孤零零地显得很是扎眼。
殿内的众多奴酋看着墙上的字,并没有说话。多尔衮在心中甚至还有心情去欣赏书法,并暗自狠狠地鄙视了一下那中兴侯的字迹。
他之所以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没被皇太极糊弄住。之前发生的一切,多尔衮认为皇太极才是最主要的负责人。定他个不能知人善用之责,那是谁都反驳不了的。
只是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知道皇太极要拿人开刀,暗中都预备了很多措施。在没有足够实力能对付皇太极之前,他是不会让皇太极知道自己对他有敌意。
但现在皇太极的心情不好,那他的心情就好。他也料到了皇太极留字的用意,却生不出与皇太极的同仇敌忾之心。
果然,他听皇太极在那说道:“朕之所以留着这字,是朕每次来这里议事时,都能先看到这些字。这是大金的耻辱,能时刻提醒着朕,绝不能轻视明国。朕要你们也记得,不要再轻视明军,明白么?”
“明白。”殿内众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此时都非常配合皇太极,表情沉重地点头回答道。
皇太极仍然用手指着那字,面容狰狞地发誓道:“今日起,我大金又多了一恨!总有一天,朕要把他们抓来,把这些字塞进他们的肚子里,再去献祭给那些被他们害死的族人!”
“报仇,报仇…”殿内马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喊声。
皇太极放下手,转回身子,让他们吼了一会后,才制止了他们说道:“此前之战,我大金有几处做得还不足,因此朕决定要改一下。”
没有人说话,仍然是皇太极在唱独角戏。“其一,朕决定不再继续铸造火器,否则就是以己之短克敌之所长,这根本就是条错误的路。”
皇太极痛定思痛后,才下了这个决定。他发现自己的火器部队,也就是乌超哈真的战力,对付以前的明军,说不定还有用。但要是遇到登莱明军,那就玄了,更不用说明军那支京营了。
此时的他,已从被抓捕的那些汉人中得到了一些信息,因此知道那支奇怪的军队其实就是明军京营。
他心底还是非常庆幸的,明军没有在自己攻打明国京师之前就完成这样的改编。否则明国之行,说不定要大败而回。
当然了,皇太极根本就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明国根本就没有财力、人力来组建这样的火器部队。
新军组建的前提是京师反腐,重组内阁,抄了八大晋商的家有了钱,裁撤了原有京营,替换为各勤王军中抽调出来的精锐。当然,最关键地是给了钟进卫足够的时间。
皇太极之所以下这个决定,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一是火器特别是火炮,是个技术活。他的手下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熟手,对轰也打不赢明军。
二是他留在盛京的铁匠营被明军一锅端了,手中唯一能铸造火器的铁匠所剩没几,就是想继续造火器也是有心无力。因此还不如专注于大金的专长,保持野战的优势。
皇太极说完之后,见殿内众人没有人反对,或者借此质问自己之前的决定。便知道应该是刚才处置莽古尔泰的余威还在,吓到他们了。
于是,他也没想继续等人去发言,直接又说道:“其二,水营一直是大金的软肋,明军借助水道肆无忌惮地来往。因此,朕决定在各水道的险要之处修建堡垒,放置重型投石车,锁住水道。”
殿内众人在平时奈何不得明军水营,有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现在皇太极一说,当即引来一片赞扬之声。
皇太极的脸上并没有露出被赞扬后的喜色,他面无表情地转头对佟养性命令道:“打造投石车之事,就由你来负责。”
这个时候,他没心情去笼络汉人,因此称呼都变了。
皇太极也是没办法,技术活还是得找汉人才行。佟养性因为跟随建虏大军出征,躲过了一劫。
虽然他的主要对手范文程已生死不明,基本上可以说是没得活了。但佟养性此时却没有一点幸灾乐祸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心情。
在这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为大金效命的汉人,相续为明军或擒或杀,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有的时候,他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得是明国气运未尽?
“嗯?”皇太极哼了一声,把佟养性唤回了现实。他吓得一激灵,赶紧答应道:“是,是,主子。”
皇太极也没有计较他的分神,继续宣布他的决定道:“其三,大金国内,无论什么族,一律剃发易服。凡有不剃我女真发式者,杀无赦;凡有不穿我女真服饰者,杀无赦。”
这条命令一发布,殿内一片安静。不过马上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了,正是年纪最小的和硕贝勒多铎。
只听他对皇太极说道:“大汗,凭什么让别族人学我女真,特别是那些贱狗,他们要是和臣弟平时一样,让臣弟感到恶心。”
佟养性一听,缩了下头,尽量减少存在感。
“你坐下,听朕说明此条法令对我大金的好处。”皇太极并无恼怒之意,他还是淡淡地语气,对多铎说道。
多铎扫视了下在殿内的众人,没找到志同道合者,至少在表面上是。他才有点恨恨地坐落下去,显然是在表达让那些汉狗和他一个样而感到不满。
皇太极就当没看到,他解释道:“之前的战事提醒了朕,很多汉人虽被我大金所掠,在辽东生活了很久。可他们的心还是向着明国,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重新投向明国。如果不是这些人,光靠明军的话,就控制盛京城这事,明军就忙不过来,更不用说其他了。”
“那还不干脆,直接学先汗,把汉狗都杀了,不就得了!”多铎这次没站起来,坐在位置上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六百二十八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
佟养性觉得自己的脖子冷飕飕地,又缩了几下脖子,就差有石头缝,能钻进去藏起来了。
谁也没理他,只见皇太极摇摇头,对多铎说道:“如果把汉人都杀了,谁来为大金干那些粗重的活?是你自己干还是让蒙古族人来干?”
多铎听了,哑口无言,只好沉默以对。
“因此,我们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