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有一点,他比较奇怪。按理说这么一位有能力的藩王在后世历史上,特别是崇祯皇帝殉国,群龙无首的状况下,应该从藩王中脱颖而出,结束南明内讧,领导抗清才对。
但自己没听说过,南明也始终在内讧中被满清所各个击败。看来朱聿键是死在凤阳高墙内了,钟进卫如此想道。
他这点其实是猜错了,不过多少也有点关系。朱聿键并没有死在凤阳,但被囚禁在凤阳的经历,让他的号召力大为减弱,最终朱聿键也始终陷在内讧的泥潭中。
钟进卫转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以为温大人说得有理,这个唐王或许就是最好的托。”
发现一个好托,让崇祯皇帝微带笑意地点点头,然后对钟进卫说道:“如此就劳烦钟师傅先去开导开导他?”
“臣遵旨。”钟进卫躬身答应了一声,然后又抬起头来问道:“陛下,唐王到京师了?”
“嗯,眼下唐王还是待罪之身,有东厂看着,朕让王大伴带你过去。”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摇铃招进来一个内侍,让他去找王承恩前来文华殿觐见。
安排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又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再有几天时间,就要召开藩王封建海外之会,到时你也须到场。”
“是,陛下。”钟进卫对于这点是早有意料了,当即答应了下来。
温体仁见崇祯皇帝说完这话后,没有继续再说的意思,就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侯,你那新军花费的银两不少啊,要是能节约就节约点吧!”
崇祯皇帝一听,也笑着对钟进卫道:“朕也有听到一些言论,说钟师傅对士卒太好了,还每天都有肉吃。”
钟进卫从温体仁那边转过身,看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走得是精兵路线。无论从士卒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必须是最好的。也只有如此,练出一支是一支,而不至于逢战必败,常年被建虏以少胜多,更是划不来。”
他看崇祯皇帝刚才所说时面带微笑,便知道他并不是心有不满。
于是,钟进卫就转过身对温体仁道:“温大人,我知道练精兵耗钱,因此也控制着新军人数。另外你放心,国企那边都在赚钱。我也会抽出时间到各研究所多走走,争取多出一些赚钱的成果,或者能改进现有的东西,降低成本。”
温体仁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有钟进卫大变戏法地搞来钱。国家财政比之以前,是好太多了。
现在自己说了后,又刺激了中兴侯去赚钱,这才是他的目的。
这时,一个内侍转进来禀告:“陛下,工部尚书有急事请求觐见。”

第四百八十章 明人去过北美否
没过多少时间,一个急匆匆地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按时间估算,应该是徐光启来了。
这让殿内的三人较为吃惊,徐光启一向是稳重之人,却走得如此匆忙,难道是有重大变故?
在这种心态下,人往往会往坏的方面去想。一时之间,殿内三人的面色一下沉重起来。
可当徐光启出现在殿门,往里进来时,却发现他是满面笑容,甚至可以用老脸笑开了花来形容。
见到这个情况,殿内三人都暗中松了口气,看来是好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大明啊!”徐光启见殿内有中兴侯和首辅在,特别是钟进卫,平时相交甚好,却没顾上打招呼,直接向崇祯皇帝恭喜了起来。
崇祯皇帝一听,脸上不由露出了微笑道:“徐卿,喜从何来啊?”
反正是好事,未闻其事,殿内已是轻松气氛。
“陛下,臣发现民间早有人来往北美洲了。”徐光启可不敢像某人一样敢吊皇上胃口,直接禀告道。
“当真?”
“什么?”
“不可能吧?”
徐光启看到自己这个消息把殿内这几人都吓到了,看他们那满脸惊诧之意,心中涌起一种成就感。
“臣万死不敢妄言欺君。”徐光启带着笑回答道。
想当初,自己一点点发现这个事情时,也是相当惊讶的。
“徐大人,到底怎么回事,赶紧说说。”钟进卫忍不住开口催道。
“是啊,徐卿,快点说来,朕都等不及来了。”崇祯皇帝一脸期待地催道。
这消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真得是怎么形容其重要性都不为过,也难怪他会如此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真相。
藩王封建海外之事,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是一剂解决大明身上多种顽疾的良方,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其顺利实施。
但北美洲对于此时的大明人来说,那是一个未知的地方,远隔重洋。光是要到达大洋彼岸,就不知道有多少危险。可以这么说,大明的藩王宗室封建海外,最大的敌人就是自然缓解,找到一条能安全到达北美的航线是重中之重。
但如果徐光启所说确有其事的话,那么真得是天佑大明,瞌睡就送来了枕头。
崇祯皇帝都表现得这么急了,徐光启不敢怠慢,把事情的经过给殿内三人娓娓道来。
原来,徐光启在前段日子和他的教友,同时也为大明服务的西洋传教士汤若望讨论问题时,不小心看到汤若望珍藏的世界地图,当即被徐光启说了一顿,如此简陋的地图还当宝贝藏着,没必要。
汤若望听了大吃一惊,这世界地图难道还比自己手头的更精细,他连道不可能。
因为西洋人手中的世界地图并没有东亚、北美部分。他手中之所以有是因为当时这份世界地图的绘制者利玛窦到了大明之后,根据大明人的叙述,补充了东亚部分,连带着又发现有人去过北美,才把地图绘制完整了。
可以这么说,他绘制出来的世界地图才是当今世界最全最精细的世界地图。当然了,钟进卫穿越所带过来的地图就不能算在里面。
而徐光启从汤若望的叙述中敏感地抓住了有人去过北美的信息,当即不理汤若望要求看所谓更精细地图的要求,反而让他帮忙找去过北美的人。
事有凑巧的是,这去过北美的人,要是别人找起来可能会困难,汤若望却是容易,因为那人就在京师的教会中。
稍微有点波折的是,那人却不在教会里,而是在外厮混,几经波折才被带到徐光启面前。
徐光启一见那人就觉得此人应该不是和汤若望一样的同道中人,在仔细问明白了北美之事后,就被徐光启带来紫禁城准备面圣。
“徐卿,那人在何处?”崇祯皇帝一听,急忙问道。
“陛下,此人就在午门侯旨。”徐光启躬身回答道。
这时,刚好东厂提督王承恩应召觐见。崇祯皇帝一见,就对他说道:“大伴,午门处有一人,乃是徐卿带来的,你去带此人觐见,不得有误。”
王承恩一听,有点吃惊,以为是崇祯皇帝叫他过来的目的就是让他去带这人过来。
于是,他不敢怠慢,连忙去午门传旨了。
“徐大人,你事先有盘问过没有,这人是亲自去过北美,还是听别人所说而已?”钟进卫有点不信明朝有人去过北美,因此有点疑惑地问道。
徐光启听中兴侯向他问话,就转向他说明道:“不似有假,但最好还是中兴侯再对他盘问之,毕竟对那北美洲,还是你最为熟悉。”
钟进卫点点头,待会他一定要好好问问。
崇祯皇帝见了,心中又有了一丝患得患失。他怕美梦忽然醒来,那人只是一个骗子,哄哄西洋人而已。
没过多久,王承恩就把人带来了。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全都集中到了这人身上。
只见来人大约有五尺二寸左右的身高,体型偏瘦,从裸露出来的黝黑皮肤看,确实是个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人。
初看此人,身上似带有一股匪气。但此时这人进入文华殿后,却是战战兢兢。刚到殿门口便跪倒在地,声音有点颤抖地喊:“草民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钟进卫和温体仁互相对了一眼,心中对此人的印象不置可否。
崇祯皇帝微皱眉头说道:“平身,近前来问话。”
徐光启知道此人会有此表现,因此事先已有交代,没想还是这番不堪,便对他说道:“陛下让你起来,你就起来回话。”
“是,是。”那人连忙小声答应,从地上站起来后,小碎步的往前移了移,便不动了,低着头站在那里。
钟进卫看这人紧张成这样子,担心崇祯皇帝亲自问得话,很可能会加剧他的紧张,就回头向崇祯皇帝道:“陛下,臣来问问他。”
“好,就由钟师傅来问吧。”崇祯皇帝点点头,由这里最熟悉北美情况的钟进卫来问是最好的。
于是,钟进卫走到这人面前,站定身子后对他说道:“听说你去过北美,我有些问题想问问你。”

第四百八十一章 明人在北美
那人一听有人走到他面前,自称“我”来找他问话,当即有点好奇,便抬起头来看过去。
因为他平时接触的官吏,不管有意无意,官腔都是十足的,动不动就是“本官本官”,不似这个人一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自称“我”。
当他抬头看到眼前之人时,发现是个年轻人,没有一脸的官威,好似一个路边碰到的读书人一般,心中紧张的情绪一下好了很多。
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只是因为所做之事为朝廷所不容。
平时见了小官小吏都不自在,现在骤然见到朝廷高官,甚至是面圣。在一句话就能决定他生死的人面前,就失去了他平时的威风和那副能说得死人复生的巧舌。
现在他见面前这位朝廷高官的样子,有点从紧张异常的情绪中缓解了过来,连忙回答道:“大人、大人有话,草民知无不言。”
钟进卫见他的紧张情绪有些缓解,就继续问道:“你姓啥名谁,哪里人氏?”
那人一听是问这些最常见的问题,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草民贱名李维,山东烟台人氏。”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看徐光启,忽然又跪倒在地,伏着头道:“草民有罪,还请大人,请皇上降罪。”
原来李维在介绍了一下自己后,发现无论如何都绕不过自己所犯的事,加上之前徐光启有跟他说过,只要他表现好,就能担保赦免他的一切过往罪过。
他本也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一看避不过去了,加上闻讯的人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就索性先招了,这种战战兢兢地滋味实在难以忍受。
钟进卫一见他这架势,就转头看向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对他点点头,示意由他处理。
于是,钟进卫对跪伏在地的李维道:“李维是吧,你先起来。只要你据实回答,能帮到朝廷,不但皇上会赦免你的罪责,甚至给你官职也不是不可能。”
李维一听,心中高兴,自己看来是赌对了,一下心中就少了负担,连忙谢恩后站了起来。
“你把你的经历都说给我听听,不得有丝毫隐瞒和夸张,明白么?今天有可能是你飞黄腾达的好日子,但也有可能是你的死期,一切都取决于你的答话是否真实。”
李维在听钟进卫说到那“死”字时,忽然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股威压,心中一颤,连声答道:“草民不敢,草民定当据实回答。”
他也算是经历过血雨腥风之人,因此对钟进卫从战场上,从长期领军经历中养出来的那股气势很是敏感。
“说吧。”钟进卫又换了一个平和地语气说道。
“草民祖上原本是军户,因为活不下去,索性就出海讨生活。当时出海的人有不少,结伴北行,终于摸索出了一条路,能到达北美。”
李维在介绍经历时,因为已从徐光启那听到说是北美洲,这个名词便被他记下来,此时用上了。
“到草民这一辈,草民不愿在西洋人的统治下过活,便随船回了大明,只是生活不易,便干上了海上的买卖。请大人、皇上降罪。”招供出来后,李维心中反而似有一块石头落了地,又要跪下去请罪。
钟进卫没空理会这些,不就是海盗么,最大的海盗头目郑芝龙此时都已是官身了。
他拦住李维道:“你别老是跪来跪去的,我问你,你说在西洋人的统治下过活,是什么意思?”
李维见钟进卫拦着不让跪,也就不坚持了,只是仍然恭敬地回答道:“北美有一个地方,要航行很远很远的海程。西洋人杀光了当地的土著,建立了城池,我等从大明过去的人都在那讨生活。只是我大明人的手艺好,抢了西洋匠人的活,又不是和西洋人同族,他们便去告官,使我大明人生活艰难无比。”
钟进卫听了不大相信,但好像李维又不似作假,便转身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是否可以拿一幅地图出来?”
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是要结合地图,以便能问得更详细,就点点头,让王承恩从御桌上拿了一幅仿制的地图,挂到屏风上后推到钟进卫面前。
李维是个海上讨生活的人,一眼瞧见那世界地图,眼睛便离不开了。他一直盯着地图看,寻找着自己脑中熟悉的那些地方。
“李维,你说的西洋人统治的地方在哪里?”钟进卫用手指着地图问道。
李维一听,犹豫了一下,才上前一步虚指了一处地方道:“此处,名曰墨西哥城。”
钟进卫一看,确实应该是属于墨西哥的地方,但到底是不是墨西哥城就不清楚了。
“你再详细说说墨西哥城的情况给我听听。”钟进卫吩咐道。
李维当然不敢不说了,就一五一十的把墨西哥城的有关情况都说了个遍。
原来在十六世纪时,西班牙侵略者打败中美洲的印地安文明,即阿兹特克帝国之后,将该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夷平,再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而起了墨西哥城。
在大明万历十三年左右,明朝人流浪到哪里后,因为有各种手艺,所以被留了下来。
但又因为非我族类,被西班牙人歧视,低人一等,仿佛回到了蒙元时期。
因为迫不得已,所有的明朝人都信了基督教,情况才所有好转。
但到后来,由于大明的各类工匠,包括理发匠、成衣匠、银器匠、木匠等手艺精湛,要价低廉,以致西洋匠人难于与之竞争,被告到了市政厅。西班牙人的官员自然偏袒他们同族人,以致大明人生活维艰。
也因此,李维才不远万里回到了大明,当当海盗,又当当走私分子,对往来北美这条航线也算是熟悉了。
如果钟进卫在后世有看过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拉丁美洲史稿》的话,他就不用让李维费劲口舌解释那么多了。
接着钟进卫又问了一些航线的情况,李维都在地图上一一指给钟进卫看,并描述了一些沿途的情况。
他的这些描述和钟进卫从后世带来的记忆基本上相符,由此可以确定,这李维能说的这么详细,绝不会只是道听途说,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