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钟进卫实在听不下去了,站定身子转身看向顾百川道:“要是你一头的虱子不难受么?”
顾百川听得愣了下,从中兴侯的语气里听出他好像非常憎恶虱子。
顾百川马上回答钟进卫道:“当然难受了,属下花在理发匠身上的钱就有不少。”
这下钟进卫奇怪了,他可是记得满清下令剃发易服的时候,原先温驯投降的人是如何群起反抗的。现在这个时代竟然会有理发匠?钟进卫当即好奇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下不但顾百川一人了,他身边的所有护卫都诧异地看着他。
钟进卫看他们脸上的神情,马上感觉到自己问了一个常识性的低级问题。
古人要是不理发的,那头发还不知道有多长,但自己好像从没见过有那个的头发长到变态的程度。
钟进卫想到这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转身仍然向自己的官衙走去。
顾百川跟在钟进卫的身后,回答钟进卫刚才的问题道:“是啊,理发匠中手艺好的人很吃香的,生活条件都不错。”
钟进卫听了没有说话,走了一段路后,忽然说道:“那个什么身之发肤…”
他说到这里,忘记了后面的词,一下又说不下去了。
顾百川一听,连忙接着道:“侯爷是说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钟进卫听了收住脚步转身对他点头道:“对,就是这话。理发不是冲突了么?”
问完之后,他才继续往前走。
顾百川一笑回答道:“侯爷,这并不冲突。此话是讲孝道,也是我们汉人的传统。孩童之时,遵父母之命,剃之发如同蛮夷,也无所谓。成人之后就必须蓄发,以承衣冠,乃为孝也。”
他说到这里看中兴侯想反驳的样子,就连忙再解释道:“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汉人所不能接受的,就是剃胡发,着胡服。这种强迫汉人背弃祖宗衣着发饰的事,就曾引起汉人的强烈反抗。”
钟进卫听得一怔,这满清的剃发易服不是还没发生么,顾百川是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他竟然也是一个穿越者?
还没等他表现出内心的惊诧,顾百川已经举例解释了:“金灭北宋后,金太宗在天会七年对其国内汉人下达胡服剃发令,违抗着死。被金抓获的青州观察使李藐、保义郎李舟、右武大夫郭元迈等人就宁死不屈。”
钟进卫没想这剃发易服原来不是满清的专利,这么早就有了。
听着顾百川的话,他忽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解地问道:“那前些日子我发新式军服给新军士卒,好像没见他们有反对啊?”
顾百川笑笑,回答钟进卫道:“侯爷,您那新式军服是我们前所未见的,要说归于夷服好像也不是。再说您是发了新式军服,可又没规定新军士卒以后只能着这新式军服。平时不也可以换回原本的汉服,或者也可以说,您这新式军服算是一种新式的汉服。”
钟进卫隐隐感觉到了古代这些汉人是否强力反抗剃发易服的一个关键是,是否强迫汉人改为胡人衣冠而断了祖宗传下来的衣冠。
钟进卫想到这里,沉默了一会,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后才忽然说道:“如果我勒令新军士卒全都剃发,你觉得会怎么样?”
顾百川听得一怔,他看得出来,中兴侯是认真地。
顾百川在想了一会后,才回答道:“这就要看侯爷怎么剃了?”
“哦,有什么讲究么?”钟进卫问道。
这时已走入京营提督衙门,两边的士卒按钟进卫的要求行新式军礼。
顾百川待钟进卫回过军礼后,才给钟进卫解释道:“如果侯爷是想让新军士卒剔成胡人一样的发式,并强令不得改变,伴其终身,则属下估计会有不少士卒反对。”
他见钟进卫已走进了大堂内,就待其坐下后继续说道:“但如若侯爷像理发匠那边一样,因为一些理由而打理头发,就是短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钟进卫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桌面想了一会,对顾百川道:“我明白了,你回头帮我找几个理发匠来。”
顾百川一听,明显有点吃惊,不确定地问钟进卫道:“侯爷,您真得要剃?”
钟进卫点点头,这不废话么,要不剃头,找理发匠来干嘛。
顾百川有点当心,他接着问道:“侯爷,您是准备让新军士卒理成什么样的发式?”
钟进卫一听,也不废话,直接把自己的官帽给摘了,指着自己的头道:“比我的再短些就可以了。”
他在后世是剃平头的,来明朝大概有一年了吧,头发长了不少。不过在明朝人的眼里,还是很短。
平时的时候,钟进卫总是戴着帽子,所以顾百川等人都不怎么注意。
钟进卫这么一摘帽子,还特指了下自己的头,焦点就一下集中到了他的脑袋瓜子上。
钟进卫看自己这群护卫有点吃惊的样子,他笑着道:“你们别小看了这头发,是有学问的,我跟你们说道说道。”
护卫们包括四小都好奇地看着钟进卫,不知道他又要说出什么理论来。
于是,钟进卫就把自己想到的一些能说动士卒剃发的理由都一一说给他们听。
说了好长一会,并且又进行了一些解释之后,钟进卫才算说完了话,然后他问道:“如此一来,可以剃发么?”
顾百川等人互相看看,过了一会才给了钟进卫答复。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可爱的人
次日一早,在新军小校场内,五百士卒排成整齐的方阵,等待着中兴侯的出现。
今天是突然集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新军士卒比较好奇。
正当他们在心中纷纷猜测之际,中兴侯出现了,不过让他们更是感到奇怪了。
不是说中兴侯本人让他们感到奇怪,而是他们看到在中兴侯的身后,竟然还有五个带着家伙什的理发匠。
钟进卫走上点将台后,来到台前,刚站定身子,五百个彪形大汉就起手敬礼。
他回了个礼给他们,定了定神,然后大声地对底下的五百士卒道:“我前几日教你们的一句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记得么?”
五百士卒虽不知道中兴侯一开场提这个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仍然用整齐而响亮的声音回答道:“记得。”
他们在回答完后,听到中兴侯赞了一句“好。”心中就马上想着中兴侯是不是要下令他们去完成什么艰巨的任务,或者干脆要直接让他们去打建虏了?
不过他们想岔了,钟进卫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今天,我和你们讲讲怎么样来行孝道。”
钟进卫也不管他的思维跳跃给这些新军士卒造成多大的困扰,继续说道:“古人有云,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是不是这样的?”
“是。”新军士卒齐声答道。
“对,这是孝道的一种。但我要说,这种孝道只是对于我们汉人这个族群而言的,对于我们军人,这个太肤浅了。”
钟进卫的话让台下的五百士卒大是意外,不知道中兴侯为什么这么说。
而钟进卫的护卫们因为昨天已听过他的言论,因此并没有和新军士卒一样表现出那么惊诧。
“刚才所言的这种孝道,只要是个汉人,就能做到。当然了,和尚除外。”
钟进卫的话让现场的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很多士卒都无声地裂开嘴笑了笑。
“我们军人是个特殊的群体,在有些人眼里,不但伤身之发肤是不孝,而且还说当兵本身就是不孝,因为不能侍奉双亲。对于这些人,我要说,他们错了。”钟进卫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坚决,且带着一丝愤怒。
这五百士卒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当上了大明的士卒,从事了这个并不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
他们每个人,除了身边都是军户的之外,或多或少都被人说过,甚至歧视过。
现在听钟进卫这么一说,所有的士卒都收敛了笑容,看着中兴侯,心有戚戚。
钟进卫慢慢地环视了一遍台下这五百士卒,看着他们脸上沉重的表情,心中忽然冒出了后世中学课本中魏巍所写的最可爱的人。
钟进卫在此时才感觉到,当兵是所有职业中最应受到尊敬的职业。
因为别的职业,干不好,或者直接搞砸了活,大不了辞了这份工,或者亏点钱而已。
但军人却是没有退路,他们一定要做好他们的工作,否则代价就是他们的生命。
以前的军队如何,我钟进卫管不了。但从新军开始,一定要努力争取给他们应有的地位。
什么以文制武都去死吧,钟进卫想到这里,就大声地对五百士卒说道:“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当兵的,那么谁来保护我们的父母不受盗贼倭寇的屠杀;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当兵的,谁来维护国家的秩序;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当兵的,外族入侵又谁来抵挡?”
钟进卫一个接一个地大声反问,让台下的五百士卒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所以,那些当兵就是不孝,不能侍奉双亲的话是目光短浅之辈说的。要是你不去当兵,我不去当兵,都待在家里侍奉双亲,谁去抵抗建虏?难道要让建虏杀到我们家门口,才知道当兵的重要么?”
整个小校场内静悄悄地,只有钟进卫的声音在响。
“以后,不管你们走在那里,请昂首挺胸地走,为你们在新军中待过而自豪吧!因为你们会是将来保家卫国的主力,没有你们,就没有父母的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宁。”
五百士卒看着台上激昂慷慨陈词的中兴侯,眼中放出炙热的光芒。
不过他们还没有钟进卫所说得那种底气,因为他们没有战绩,不像钟进卫那么自信新军将是保家卫国的主力。
钟进卫仿佛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看着他们,带着一丝挑衅地意味说道:“怎么,你们没有信心么,怕承担不了这份重担么,孬种了么?”
没有人回答,有可能是长期被歧视所养成的习惯,让他们不敢面对上官喊出自己的心声。
钟进卫就继续对他们大声说道:“谁要是孬了,怕了,就不配来我这新军,马上给我出列。我也不处罚你,回五军营该干嘛干嘛去。想回去的现在站出来。”
没有人站出来,一个个一动不动,站如一棵松。
没有出乎钟进卫的意料,他就接着道:“好,既然没人站出来,就说明你们是想当一个好兵,能承担真正保家卫国的兵。那么,你们就要认真训练,勇敢杀敌,听到么?”
“听到。”五百个声音这时才齐声吼了出来。
钟进卫点点头,算是对他们的肯定,不过话锋马上一转说道:“但是你们要是还未上战场就倒了,病了,甚至还把病传染给同袍,那你怎么来担当保家卫国的重担?”
这下五百士卒又摸不到头脑了,这真要病了那有什么办法,又不是自己愿意的。
钟进卫看他们的神情就知道他们怎么想了,他面色严肃地说道:“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不要生病,军中的卫生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平时多注意卫生,如此才能尽可能地避免生病。”
五百士卒中不少人微微点头,心中把卫生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兴侯又说了一句矛盾的话:“但是我们是军人,不是娘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打理自身的卫生,比如,你们头上的卫生。”
五百士卒听到这里,才忽然明白过来,敢情中兴侯带来的理发匠是要给他们打理头发,这个可以有。
没想中兴侯根本不提理发匠的事,而是又问了他们一个问题:“没时间洗头打理头发,就会长虱子。当你们面对敌人,正准备厮杀之际,头皮忽然奇痒,你们会怎么办?”

第四百六十三章 孝之大小
没等五百士卒回答,钟进卫又说出了让他们更为吃惊的内容:“而且虱子是一种极其肮脏的东西,本身就是因为长时间不洗头,由汗液,污垢而生的一种虫子。其面目狰狞,以人的头皮,血为食。虱子和跳蚤一样,是人生病的一大病源。”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当虱子是肉,吸食人的精血,因此才有丢尽嘴里不浪费的习惯。
现在听到钟进卫描述虱子的产生,使得五百士卒隐隐有点不舒服了。
再听虱子是一大病源,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更是强烈了。
钟进卫说的话就是想让他们有这效果,他继续说道:“你们不要不相信,人的很多疾病,包括鼠疫,都是通过这种小虫子传染的。只要有一只虱子得了鼠疫,那么被虱子咬中的人就会得鼠疫,然后这个人身上的虱子和跳蚤都会得鼠疫。最后这个人身上的虱子、跳蚤跑到别人身上,就把鼠疫传到了别人身上,瘟疫就这么产生了!”
如果钟进卫的这番话是一个路人所说,可能五百士卒压根就不会信,还会嘲笑对方瞎掰。
但现在这话出自中兴侯之口,无论是他的地位还是他的一些传说,都使得他说的这些话带有权威性,让五百士卒不得不信。
这么一来,五百士卒想象着自己原来吃进了这么恶心的东西,不由得有点反胃了。
钟进卫说这番话,如果是后世的一些专业人士,说不定会驳斥这话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可现在是在大明朝,他相信没人能说出信服的科学依据来驳斥他。他这么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理发,就算以后发现他说得不是很对,至少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军中一旦发生瘟疫,其后果的严重性有时远比你们想象的厉害。”
钟进卫的这番话让五百士卒有点费解,不就是死人么,怎么中兴侯说得好像比死人还要严重似的。
钟进卫看着五百士卒的脸色,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严重性,就继续带点恐吓的目的对他们说道:“你们别不信,我现在给你们说一件发生在古代的事情。”
一听中兴侯要开始讲故事,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护卫都好奇地看着他,听他讲什么故事出来。
“古代的时候,有一匹战马丢了一颗马蹄铁上面的钉子,最终让这匹战马折了马脚。于是,摔死了战马上的骑士,而这事刚好发生在敌我旗鼓相当的交战之时,因为这个骑士的损失,以致敌人从这个地方撕开了缺口,打赢了这场战争。刚好这场战争又是两个国家最为关键的一场战争,丢失一颗马蹄铁钉子的国家因为打输了这场战争而最终导致了亡国。”
钟进卫说完后,听众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呢,一颗马蹄铁钉子亡了一个国家,听着就荒谬。
接着他们想万一要真的有中兴侯说的这种凑巧发生,那后果还真得非常严重。
钟进卫看着五百士卒脸上露出了庄重神情后,他就大声地问道:“一颗马蹄铁上的钉子就有可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那么军中要是流行开瘟疫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