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幕被岸边所有人都看到了,深深地印到了他们的脑海中。很多以此为蓝本的绘画在不久的大明广为流传,小马超也成为了大明风气改变后青年俊杰的偶像。
伊尔扎木也是被震撼到了,这个画面一下冲掉了他以前印象中明军懦弱的形象。
这让他意识到,大明其实不缺乏勇敢善战的人,如果明国用好了,哪怕百人中只有一人,那也将会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就在这一刻,他的内心忽然没有了投靠皇太极的想法,他不再认为人口如此少的女真能和大明争胜。
那个大明侯爵的一句话没说错,大明之前只是在打盹,当他觉醒的时候,女真还能继续在东北嚣张么?
马祥麟并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又已经得到了提升,他全神贯注于战马落船上的一瞬间。
战马借着马速,跃到了船上,直接撞到了刚出船舱的建虏身上,一起跌进了船舱里面。
而马祥麟就在战马落地的一瞬间跳离了马背,趁势向前一个翻滚消掉了惯性,站起来后提刀就往乱成一团的船舱里闯。
白杆军士卒这时也差不多赶到了岸边,一部分往蒙古包里面去搜索,另外一部分则又做出了让那些蒙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只见他们像自杀一般地纷纷往下跳,根本就没考虑河水地深浅。
现在这三月份的天气,水中还很冷,这些大明士卒一点犹豫都没有,就往下跳了?
蒙古人不再驻足旁观,纷纷跟了上去,跑到岸边去看究竟。
钟进卫一看之下也很担心,不知道西川兵会不会游泳。
他是骑马过来的,超过往河边赶的额哲时,他直接吩咐道:“让你的人赶紧去烧些姜水备用。”然后没有再管他,直接过去了。
额哲听了一愣,不知这侯爵说得是什么意思。还是他的一个侍卫提醒道:“大明侯爵说得是用生姜煮水,驱寒用的。”
“哦,原来是这样。愣着干嘛,还不快去。”额哲明白过来后,觉得见识还不如一个侍卫,心中微恼,就恶声命令侍卫去煮姜水。
在他意识里丝毫没觉得钟进卫直接命令他去做事,是不是不妥当,这或许也是蒙古人以强者为尊的思想在他潜意识里起的作用吧。
钟进卫催马跑到岸边一看,跳下去的白杆军都半浮在水中,往那船游过去。
他仔细地看了下,才恍然大悟过来,原来白杆军身上穿的藤甲还有救生衣的功能。这好像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过西南蛮兵用藤甲渡河的桥段,没想活生生地出现在了眼前。
马祥麟的战马从船的另外一头钻了出去,好像并没有大碍,见到前面都是水后就在船头打转。
船头原本有一个艄公,在马祥麟腾空而起的时候,那艄公已经吓得跳河逃生去了,船就缓缓地停在了水面。
现在就船舱里还有动静,有惨叫声,还有女人的尖叫声等等。
因为没有看到马祥麟的身影,钟进卫颇有点担心。
“多谢侯爷救命之恩!”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钟进卫的左侧响起。
钟进卫转头一看,竟然发现是于海静浑身湿漉漉地单膝跪地,抱拳向他致礼。
“你怎么出现在这里,掉水里了?救命之恩从何说起?”钟进卫颇为好奇地问道。

第三百一十九章 份内之事
“从地道里追范贼过来,没想他让人守住了地道口,然后往地道里灌水。要不是侯爷抢先一步找到地道口,属下等人都得淹死在地道里了。”
于海静给钟进卫说的时候,很是有点心有余悸,地道太长了,又狭小,这地道口钻不出来;想转身跑回原入口,也是不可能的事,里面的人差点都被淹死。
钟进卫一听,暗道侥幸。真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刚巧碰到了这地道口,要是傻傻地等在“小金銮”的话,真是要死不少人,还会被范永斗和建虏给跑了。
这时,蒙古包里面已经陆续钻出身上湿透的白杆军士卒,这些都是跟随于海静从地道里追击过来的。
他们一出了蒙古包后,也纷纷向钟进卫行礼。
额哲刚跟上钟进卫,看到蒙古包里不断地钻出军卒,感到很惊讶。
钟进卫看他们虽然因为身子强健而没有受冷发抖,但为了万一,还得让他们保暖才行。
见额哲在身边,钟进卫就问他道:“你看我的人正冻着,能否帮忙解决下?”
伊尔扎木此时刚赶到,刚巧听到了钟进卫的话,他连忙接道:“我那边蒙古包里刚好有生火,明军兄弟都过去烤烤吧。”
额哲一听,岂能落后,赶紧表态道:“我那边也生了火,还在烧姜水,去我那边好了。”
他们两人的态度让钟进卫很是满意,他笑着说道:“好,大家一家亲,就不推辞了。于海静,你带着兄弟们都过去吧。”
“是,属下遵命。”于海静已经瞄到河里的情景,知道范永斗跑不了,就带着从地道里钻出来的白杆军士卒分别进了不同的蒙古包去烤火取暖。
钟进卫看着蒙古人引着自己的手下过去,然后笑着对额哲和伊尔扎木道:“我们中原有一句古话,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们刚才这份情我领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我打招呼,能帮的我一定会帮。”
额哲的脸顿时笑开了花,就这么简单一点事就换来了一个承诺,说不得以后在草原争夺汗位还真需要这位大明侯爵的帮助。
他连声道谢道:“小事,应该的,应该的。”
伊尔扎木虽然比额哲沉稳不少,但能得到大明掌有实权的侯爵一句承诺,也是一件大喜之事,比他自己去投靠并不认识的辽东女真强多了。至此,伊尔扎木不再打投靠建虏的心思,一心关注着大明。
钟进卫并没和他们说多少话,因为他还关注船上的战斗。
当他转回身子看过去的时候,发现水中的白杆军士卒已经陆续爬上船了。
但还没等他们冲进船舱,就从里面就出来了一个人,正是他们的指挥使马祥麟。
马祥麟之前提在手中的刀已经插回刀鞘,身上也无血迹。他先吩咐手下几句话后,向岸边的钟进卫大声说道:“报侯爷,范永斗并建虏一并活抓。”
钟进卫在马上听了大喜道:“好,好,快些回岸吧。”
船上的白杆军士卒有几个进入了船舱,另外几个则直接用长枪当撑竿,把船撑回岸边。
而岸边的白杆军士卒也纷纷向还在水中的同袍伸出手中长枪,双方的长枪互相一搭,枪上的倒勾就勾到了一起,然后岸边的士卒就用力往回拉,比船还快,回到了岸边。
钟进卫以前听闻白杆军的长枪能用于翻山越岭,没想今天还能用来水中捞人,正是一把多功能的白杆枪,比后世的啥瑞士军刀有用多了。
船靠了岸之后,里面的人陆续被白杆军士卒押了出来。
范永斗和他的老婆孩子都在里面,另外还有两个建虏,一个被马撞击,受了重伤。另外一个看似文质彬彬,不似一般建虏。
钟进卫对于已是面如土色,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的范永斗没什么兴趣,等公布了他的罪状后,京师的百姓饶不了他。
“你是何人,在建虏那边居于何职?”钟进卫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问那个没受伤的建虏道。
这建虏一声不吭,只是怒目瞪着钟进卫。
“侯爷,这个建虏估计听不懂汉话。”马祥麟见此情况,就提醒钟进卫道。
钟进卫嘴角一撇,心道,来张家口负责贸易的人怎么可能不懂汉话。不过他表面却装作同意道:“估计是,带他们起来闹事的努尔哈赤那野猪皮,以前不过是大明将领的一个家奴,智商能有多高,还有现在的皇太极据说是个胖子,连说话都直喘气,更不用说会汉话了。”
“你放屁!”这建虏脸一下涨得通红,对钟进卫暴了个粗口。
“呵呵,既然你听得懂汉话,为何不说,难道是怕死想隐瞒身份,看你这样子,料想也就这德性。”钟进卫仿佛丝毫没有听到这建虏的粗话,继续挑逗他道。
建虏的头一昂,大声道:“我乃大汗钦使赫舍里希福,精通女真、汉、蒙三种文字。岂是你这汉狗污蔑的了的。”
钟进卫一听,并没听过这人名字,就没了兴趣,挥挥手,直接让白杆军士卒把他押下去了。
其实钟进卫或许没听过他的名字,但这人的侄儿,钟进卫肯定是听过的。赫舍里希福的侄儿就是康熙初年四大臣之一的赫舍里·索尼。
至此,在后世臭名昭著的张家口八大晋商全部被抓获。
钟进卫对已到他身边的孔方道:“解除戒严,收兵回营。”
然后转向额哲和伊尔扎木一拱手道:“事情还有得忙,改日再会。”
额哲和伊尔扎木亲自送钟进卫出了蒙古人营地,然后就急不可待地回去商量事情了。
钟进卫则在马祥麟的护卫下,前往张家口守备府。
各处的军卒同时开始聚集,整队回营。
当钟进卫走到一处商铺时,忽然从商铺中冲出一个年轻人。
马祥麟眼疾手快,以为是个刺客,直接摘枪在手,挡到了钟进卫面前。
谁知此时,冲出来的那人“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钟进卫在马祥麟身后看到这一幕,心道不会出现后世电影电视剧里面那种拦路喊冤的情节吧。
可惜他料错了,只听那人挺着上身对钟进卫说道:“大人威武,为大明百姓出了口气。草民佩服之至,请受草民一拜。”说完就拜了下去。
马祥麟一听,原来这人不是刺客。而且这人拜得是中兴侯,他就不便挡在钟进卫的面前了。于是,他稍微侧身,让出了地方。不过他仍然握着枪,警惕着这人。
后面行进的白杆军已经围了上来,同时把这人和他出来的店铺相隔开。店铺门口处还有不少人挤着看,不过再没有人有胆子冲出来。
钟进卫听了明白过来这人怕是受过蒙古人欺负,刚才可能望见了自己在蒙古人那边的事儿,所以才冲出来说话。
钟进卫其实挺能理解这人的这种想法,后世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人每与外族人冲突,受伤害的往往是国人,政府对外族的软弱往往很伤国人的感情。
钟进卫每次看到这种事情,就不禁为之感叹。
拦路的这个人正是王岩,他目睹了钟进卫的整个事儿,又赢了五十两银子,激动之下就冲出来了。
“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大明的官员为大明百姓做主,这本是份内之事。”钟进卫对着王岩和蔼地说道。
王岩依言站了起来,然后有点不知所措地站那。钟进卫对他笑笑,就走了。
等军卒一走光,店铺里的人马上涌了出来,围着王岩,都说他胆子真大。
但王岩却没有回应他们,看着钟进卫远去的方向,喃喃自语地道:“大明官员为大明百姓做主,这本是份内之事!”
店铺掌柜的耳朵比较尖,听到了他的自语,不由对他说道:“话虽如此,可是能做到这点的有几人?不知道这位官爷是哪位,这可是好官啊!”
钟进卫出乎意料地对蒙古人强硬,让蒙古人俯首帖耳,使得店铺掌柜成了大赢家。心情一好,嘴上就不吝赞美,对着那些客人一个劲地夸起了钟进卫的难得。
再说钟进卫回到守备府后,负责记录的书办把守备赵贞松的口供呈了上来。
让钟进卫有点意外的是,赵贞松的口供里有范永斗为建虏储存物资的秘密仓库所在。而且供状里写清楚了里面的大件物资,让钟进卫看得份外高兴。
钟进卫稍一思索后,马上写了一封奏章,派人快马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禀告在张家口发生的一切。
而他自己则继续坐镇张家口,一方面各类抄家所得的财物还在统计,另外一方面,他还得给边军发放饷银。
当崇祯皇帝收到钟进卫的奏章时,当即哈哈大笑起来,让刚好侍奉他的王承恩大为吃惊。
他不知道中兴侯又传来了什么好消息,让崇祯皇帝丝毫不顾及皇帝的礼仪,笑得这么肆无忌惮。
崇祯皇帝笑够了后,才高兴地对王承恩道:“钟师傅又给朕赚了一大笔银子啊,朕可以有段时间不用考虑银钱的事儿了!”
王承恩连忙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崇祯皇帝坦然接受了王承恩的恭喜,然后道:“魏逆在宫里还藏了一大笔银子,朕竟然一点都没察觉。你去给朕起出来。”

第三百二十章 进士之祸
崇祯皇帝说完后把钟进卫的奏章递给了王承恩,然后自己坐在御座上想着奏章上的其他事情。
王承恩赶紧浏览奏章,当他看到在宫里某处竟然藏了价值一千万纹银的财富时,真得是震惊了。
之前他恭喜崇祯皇帝的时候,大半是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而已。没想有一千万这么多,这可是大明中央两年的财政收入啊。
王承恩兴奋地向崇祯皇帝再次恭喜:“陛下,一千万两啊,奴婢替陛下高兴地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崇祯皇帝看着脸上笑开花的王承恩,镇定地摇摇手道:“大伴太心急了,你再接着往下看,大头还在后面呢。”
王承恩的笑容瞬间凝结在脸上,表情保持不动了好一会,这一千万两还是小头?中兴侯那找来的那么多钱。
疑问从王承恩的心底冒起,他马上重新看起了奏章,一口气看完。
八大晋商的财富,是从万历初年开始积累。经过这么多年的时间,做得又是走私生意,通敌卖国杀头的买卖。俗话说,风险越高,收益越高,他们积累起来的财富可想而知会有多少。
满清时期有一句话,说倒了和绅,富了嘉庆。现在可谓是抄了八大晋商,富了崇祯。
崇祯皇帝看着王承恩的脸,想着看他会不会吓着。没想,王承恩看完之后,呆了一会,忽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崇祯皇帝奇怪了,这不是好事么,咋吓哭了,不会是八大晋商中有大伴的亲戚吧?
他想到这里,顿时有点不高兴了,问王承恩道:“大伴,为什么哭了?”
王承恩的膝盖一软,直接跪地上道:“陛下,奴婢这是高兴地哭!奴婢看着陛下被那些文臣逼得把宫里金银花的钱都用到了外廷,甚至熔掉了宫里的金银器皿,陛下自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啊!现在陛下有钱了,奴婢恳请陛下爱惜自己的身体。”
王承恩说完,还低着头,用手背去抹了下眼泪。
崇祯皇帝听了,也是一阵感慨。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和蔼地对王承恩道:“大伴起来吧,这是高兴的事儿,就别哭了。”
待王承恩起来之后,崇祯皇帝又说道:“朕现在是有了钱,可大明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钟师傅跟朕说过要建特区,振兴大明经济。还有各地的赈灾,打仗的费用等等,都是花钱如流水的地方。朕这几年可是深受没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